老子心解 第23章 修行與控制 (1)
    第一個問題:

    你說那些想要達成的人在剛開始的時候需要修行和努力,那不是一件屬於自我的事嗎?這樣的話,自我不會更被增強嗎?我對我自己一直都很嚴厲,因而錯過了很多生命中的喜悅。請你解釋一下修行和控制的差別。

    不僅有差別,而且差別非常大,修行和控制是兩個相反的極端。

    控制是來自自我,而修行是來自非自我;控制是支配你自己,而修行是去瞭解你自己;修行是一種自然的現象,而控制是不自然的;修行是自發性的,而控制是一種壓抑。修行只需要瞭解——你瞭解,然後你按照你的瞭解來行動。修行不需要遵循理想,修行不需要遵循教條,修行不是完美主義的,修行會漸漸引導你朝向完整。

    控制是完美主義的,它有一個理想要去達成;你頭腦裡面有一個概念,認為你應該怎麼樣。控制有很多應該和不應該,但是修行沒有。修行是一種自然的瞭解,是一種開花。

    「修行」(discipline)這個字來自一個字根,那個字根意味著「學習」,它跟「門徒」(disciple)這個字來自同樣的字根。門徒就是一個準備好要去學習的人,而修行就是那個敞開而能夠幫助你學習的能力。

    修行跟控制無關,事實上,一個修行的頭腦從來不會想到控制,它不需要如此。一個修行的頭腦不需要控制,一個修行的頭腦是完全自由的。

    一個沒有修行的頭腦需要控制,因為一個沒有修行的頭腦覺得如果沒有控制的話就會有危險。一個沒有修行的頭腦不能夠信任它自己,所以需要控制。比方說,如果你不控制你自己,你或許會殺人——在憤怒當中、在盛怒當中你可能會成為一個謀殺者,你需要控制,因為你害怕你自己。

    一個具有瞭解性的人、一個瞭解他自己同時也瞭解別人的人,總是會感到慈悲。即使某人是一個敵人,一個具有瞭解性的人也會對他有慈悲心,因為一個具有瞭解性的人也能夠瞭解別人的觀點。他知道說別人為什麼會這樣感覺,他知道別人為什麼會生氣,因為他知道他自己本身,當他知道他自己,他就能夠知道所有的別人。他很慈悲、很瞭解,而且按照他的瞭解來行事。

    當我這樣說的時候,請不要誤解我——事實上瞭解是不需要被遵循的。「遵循」這個字給予一個概念,好像說你必須去做些什麼:你瞭解了,然後你就必須去做些什麼——遵循。不,當你瞭解,每一件事就都自己就緒了,你不需要去遵循,它會開始自然發生。

    所以第一件要瞭解的事是控制和修行之間的差別。控制是一種虛假的錢幣,社會將它創造出來作為修行的代替品。它看起來跟修行完全一樣:每一種虛假的錢幣看起來都是那樣,否則它就無法流行,它就無法在市面上流通。關於內在的生活有很多虛假的錢幣,比方說,控制就是修行的虛假錢幣,知識就是真正瞭解的虛假錢幣。

    對宗教來講,宗派是一種虛假的錢幣,為了要滿足你宗教的需要,有很多人提供你一些宗派——基督教、印度教、耆那教等等。所有的宗派都是虛假的,宗教沒有教派,它不是一個教條,它是在你裡面的開花,而不是由外面強加上去的。永遠都要注意虛假的錢幣,因為它們一直都在市面上流通,它們已經流通很久了,所以人們幾乎已經把真實的錢幣忘記了。宗教既不是基督教的、不是印度教的、也不是回教的,宗教就只是宗教,它是一種人們必須成長出來的態度,一個人無法生下來就具有它。

    沒有人一生下來就具有宗教性,它必須透過創造性的努力才能夠產生,它必須透過受苦和經驗才能夠產生,它必須透過流浪和回到家才能夠產生,它必須透過誤入歧途和回到正確的道路才能夠產生。經過很多受苦和經驗,漸漸地,某種存在的品質才會在你裡面結晶起來,那個結晶起來的人就是具有宗教性的,而那個圍繞在結晶起來的人周圍的芬芳就是宗教,它是無法定義的。

    關於控制和修行的情形也是一樣,要小心你的控制,永遠不要試圖去控制你自己。事實上,是誰要來控制呢?如果你瞭解,那麼就不需要控制,如果你不瞭解,那麼要由誰來控制呢?這就是整個問題的關鍵。

    如果你瞭解,有什麼需要控制呢?既然你瞭解了,你就會做任何正確的事。並不是說你必須去做它,你只是這樣做,因為你怎麼可能去做那個錯的呢?如果你在餓,你不會去吃石頭,因為你了解說石頭是不能吃的,就是這樣!不需要給你一個戒律說:「當你飢餓的時候,永遠不要吃石頭。」這樣說將會顯得很愚蠢。當你的口在渴的時候,你就喝水。為什麼要做出任何應該或不應該呢?

    當你瞭解的時候,生活是很簡單的,不需要有什麼規則或規定,因為你的瞭解就是所有規則裡面的規則。只有一個金科玉律,那就是瞭解;其它的規則都沒有用,都可以被拋棄。如果你瞭解,你就可以放掉所有的控制,你就可以很自由,因為任何你所做的,你都是透過瞭解來做。

    如果你要我定義說什麼是對的,我會說:那個透過瞭解來做的事就是對的。對和錯沒有客觀的標準,沒有所謂正確的行為和錯誤的行為,只有透過瞭解來做的行為和透過不瞭解來做的行為,所以有時候一個行為可能在這個片刻是錯的,但是在下一個片刻就變成對的,因為情況已經改變了,現在那個瞭解已經又有了另外的看法。瞭解就是帶著敏感的反應一個片刻接著一個片刻去生活。

    你沒有一個固定的教條來告訴你說你要如何行動,你環顧週遭、你去感覺、你去看,然後你由那個感覺、那個看、那個知來行動——那個行動自己會產生。

    一個控制的人無法洞察生命,他對生命不敏感。當路就在他的前面,敞開的,他還是會去看地圖;當那個門就在他的前面,他還是會去問別人說:門在哪裡?他是瞎的,然後他必須去控制他自己,因為門每一個片刻都在改變。生活並不是死的或是靜止的,它不是如此,它是動態的。

    所以適用於昨天的規則將不適用於今天,更不可能適用於明天,但是一個透過控制來生活的人具有一個固定的意識形態,他會遵循他的地圖。路每天繼續在改變,生命每天繼續在進入新的層面,但是他卻繼續攜帶著他舊有的意識形態。他注意看他的概念,然後照著做,因此他總是弄得不對勁。

    那就是為什麼你覺得你錯過了很多人生裡面的喜悅。你一定會錯過,因為生命所能夠給予的唯一喜悅就是具有瞭解性的反應,這樣的話你才能夠感覺到很多喜悅,但是要這樣的話,你就不能夠有任何規則、任何概念和任何理想,你就不能夠遵循某種法規,你只是去生活,然後去發現你自己的生活法規。

    當你覺知到你自己的生活法規,你就能夠看出它並不是一個不變的東西,它跟生命本身一樣地動態。

    如果你試著去控制,那是自我;自我以很多方式在控制著你。社會透過自我來控制你,而透過社會,那些已經死去的人、所有那些現在已經不在人間的人都在控制你。每一個活著的人,如果他是在遵循死的意識形態,那麼他就是在遵循死人的作法。

    查拉圖斯特是很美的,佛陀是很美的,老子是很美的,耶穌是很美的,但是他們已經不再適用。他們活過他們的生活,他們開花開得很美,我們可以透過他們來學習,但是不要成為愚蠢的跟隨者。要成為一個門徒,不要成為一個學生。

    學生學習文字,死的文字,但是門徒學習瞭解的奧秘,當他有了他自己的瞭解,他就按照他自己的方式來做。他會向老子表示尊敬,然後說:現在我已經準備好了,我很感激你,但是我必須按照我自己的方式來做。他將會永遠感激老子——這就是矛盾之所在:那些很死板地遵循耶穌、佛陀,或穆罕默德的人永遠無法原諒他們。如果你因為他們的緣故而錯過了你生命中的喜悅,你怎麼能夠原諒他們?你怎麼能夠真的感激?事實上你會很生氣,如果你碰到他們,你將會宰掉他們,你將會謀殺他們,因為就是這些人強迫你進入一個控制的生活;就是這些人不讓你按照你所喜歡的方式來過生活。你無法原諒他們,你的感激是假的,你生活得那麼悲慘,你怎麼能夠感激?要感激什麼呢?你能夠為了你的悲慘而感激嗎?不,唯有當你很喜樂的時候,你才能夠感激。

    當你有一種內在的祝福,一種經常性的福氣的感覺,感激才會好像影子一樣地跟隨而來。

    要成為一個修行的人,而不要成為一個控制的人,這樣的話,你怎麼能夠被規範呢?你只知道一種規範,那就是被控制——被你自己控制或是被別人控制。放棄所有的規則和規定,用一種深深的警覺來生活,這樣就可以了。瞭解應該成為唯一的法則。如果你能夠瞭解,你將會愛,如果你愛,你就不會傷害任何人;如果你瞭解,你就會很快樂,如果你很快樂,你就會分享;如果你瞭解,你就會變得非常喜樂,然後就會持續地,好像河流一樣地,從你的整個人產生出一種對存在的感謝,那就是祈禱。

    試著去瞭解生命,不要強迫,永遠保持免於過去,因為如果過去存在,而你在控制,那麼你就無法瞭解生命。生命轉瞬即逝,它是不會等待的。

    人們為什麼要訂出那些規則呢?他們為什麼要掉進那個陷阱呢?他們之所以掉進陷阱是因為瞭解的生活是一種危險的生活,你必須依靠你自己,而控制的生活是很舒服而且安全的,你不需要依靠你自己,你只要依靠摩西就可以了,你只要依靠聖經就可以了,你只要依靠可蘭經就可以了,你只要依靠吉踏經就可以了,你不必去擔心那些問題,你可以逃離它們。你在那些古老的文字、規範和思想裡得到庇護,你執著於它們,你就是這樣在維繫一個舒服的生活、一個方便的生活,但是一個方便的生活並不是一個喜樂的生活。這樣的話,你會錯過喜悅,因為唯有當你很危險地去生活,才可能會有喜樂,沒有其他的生活方式。

    危險地生活,當我說「危險地生活」,我是說不管要付出什麼代價,你都要按照你自己的本性去生活,不論處於什麼樣的危險之中,你都要按照你自己的意識、按照你自己的心和感覺去生活。

    如果所有的安全都失去了,所有的舒服和方便都失去了,那麼你還是會很快樂。你或許會變成一個乞丐,你或許不是一個國王,你或許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在街上流浪,但是沒有一個國王能夠比得上你,即使國王也會對你感到嫉妒,因為你會有一種富有,不是物質的富有,而是意識的富有,你將會有一種微妙的光圍繞著你,而且你將會有一種微妙的感覺,甚至連別人也能夠碰觸到那種感覺——它是那麼地顯而易見,那麼地真實,別人將會受到它的影響,它將會變成一種磁性。

    外表上你或許是一個乞丐,但是內在你已經成為一個國王。

    但是如果你過著一種方便、安全、和舒適的生活,你將會避開危險,你將會避開很多困難和痛苦,但是藉著避開那些困難和痛苦,你也會避開所有生命裡面的喜樂。當你避開了痛苦,你就避開了喜樂,這一點要記住;當你試著去逃避一個問題,你同時也逃避了那個答案;當你不想去面對一個情況,你就使你的生活變殘缺了。永遠不要過著一種控制的生活,那是逃避主義者的生活,但是你要修行。修行並不是依照我的意思,也不是依照任何人的意思,而是依照你自己的本性之光。「要成為你自己的光。」那是佛陀在過世之前的最後一句話;他臨終之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就是:「要成為你自己的光。」這就是修行。

    第二個問題:

    佛陀曾經叫一些怕死的人到墓地去靜心,使他準備好進入真正的靜心,我覺得我對死亡的恐懼是我對靜心的障礙,你要叫我到那裡去?

    不需要,你已經來到了墓地。英文的「墳墓」這個字是很美的,它來自梵文的「三摩地」這個字。在印度,「三摩地」意味著兩者:它意味著墳墓——埋葬死人的地方,同時意味著最終的達成,因為兩者都是一種死亡。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