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金說5:商務禮儀 第36章 商務用餐之西餐 (1)
    可以說現在的中國人,與世界的聯繫越來越密切了,商務活動中,也常常需要用西餐來宴請客人,如果說我們對中餐還有一些瞭解的話,很多人對西餐的認識是非常不足的,所以今天我們就講一講西餐禮儀方面的知識。

    西餐這個概念,是比較籠統的一個提法,除了中餐之外,我們把國外的飯,飯菜,都可以叫外餐。中餐裡主食和副食分得非常清楚,比如你家人去吃飯的話,有時候吃了西餐回來,他們生氣說沒吃飽,為什麼?沒吃饅頭,沒吃麵,其實在歐美來講桌上的任何一個東西都是一道菜,包括我們理解的飯在內,中國人這個飯菜分得很清楚,其實從宏觀來講,世界上的飯菜分為三大類型的,第一就是用筷子來吃,在中國,在韓國,在日本,都是用筷子吃的,其實用筷子吃還有區別,像韓國和日本的筷子,你要去用過的話你就會知道,他們一般都用金屬筷子,而且那筷子一般帶尖兒,比較扁平,容易叉食,他們喜歡吃燒烤,喜歡吃這樣的東西。第二種我們講究是說阿拉伯菜和印度菜,實際上是用右手取食的。他用手去抓食的,他就有一個必要的輔助工具,就是有一盆清水,叫洗手缽子,所以抓了東西之後,有時候會在水裡面涮一涮,這個你要不知道也有出洋相的。

    我記得八十年代初,有一次吃印度菜,我們有同志往那兒一坐就說,你看人家印度菜就是講究,不僅有吃的而且有喝的,端起那洗手水就喝,搞得大家挺尷尬,再者就是用刀叉取食,其實我們現在講的西餐,在我理解就是歐美的飯菜,以刀叉取食的飯菜都可以叫西餐,其實還有許多區別,美國的,法國的,英國的,德國的,它有不同的區別,這裡不再多說了,那麼總而言之,西餐有些技巧,你要是不知道還真會出洋相。比如說,我前幾天就遇到這麼一樁:跟一個朋友去參加外國商社的宴請,吃法式西餐,正規的西餐,它的餐具很講究的,一道菜要換一副刀叉,我們正餐的話有三四道菜,所以有三四副刀叉,我斜對面坐了一小姐,我估計那小姐大概沒有吃過特別正規的西餐,也就是對快餐之類有瞭解,所以上去之後就抓瞎了。我們都開張了,都快吃完了,吃到主菜,主菜是個牛排。

    人家西方,人吃牛排半生不熟的,七成熟,吃牛排那個刀其實是最大的刀,而且帶齒的容易切,那女孩大概是為了顯得自己秀氣,拿了一把最小的刀,那小刀切黃油的,我們都吃完了她還沒開張,埋頭苦幹,最後急了,狂剁,桌子都被她敲響了,還沒切開呢,但是我們都是有教養的男人,不看人家,越看人家越尷尬,最後急了,吭一下,那塊肉終於被砍下來了,很遺憾,跑到對面先生的脖子裡去了,這很尷尬。後來我跟她開玩笑,我說你拜金老師為師吧,金老師給你支一招,以後百發百中不吃虧,我們參加外事活動也好,在國內交往也好,經常遇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該怎麼幹了,確有其事。人家該怎麼稱呼,這個禮節,親吻禮,擁抱禮,吻足禮,吻手禮,怎麼來呀,這個我們很多人不知道的。

    遇到這種不知道該怎麼幹的事兒,高人是不幹的,靜觀其變,萬不得已的話,不幹,非要干的話,怎麼幹,跟著別人一起幹,要錯大家一起錯,大家全錯不叫錯,你要錯了就是傻,這是一個好辦法,我這個禮儀上還叫緊跟,又叫模仿,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規則,當然西餐你要具體來講,它那個道道很多了。比如這個菜餚的選擇有講究,我們叫菜序,一道菜,一頓飯,正餐的話有幾道菜這個很有講究的。再比如,吃飯的時候,西餐是講究吃氣氛的,中餐一般是吃味道的,西餐有的時候它是吃一氣氛,其實那個東西要站在我們中國人的角度,有的東西也未必特棒,我們家那口子就發一個感慨說點著紅紅的蠟燭,鋪著白白的檯布,拿著銀製的刀叉,吃東西半生不熟,沒吃飽,實際上它很講氣氛的,穿什麼衣服,要不要化妝,都很有講究。

    餐具的使用也特別講究。餐巾怎麼使,刀叉怎麼使,調羹怎麼使用,都特有講究。

    還要注意就餐過程中的一些舉止動作的問題。西餐一般講所謂的5M規則,5個M。

    第一個M是什麼呢?第一個就是講你會想到什麼,你要是吃西餐,你覺得第一個M最重要是什麼呢?想不到,money,錢的問題,手裡有錢好辦事,有多少錢吃多少飯,所以它第一個是費用的問題。第二個是menu,菜單。第三個atmosphere,環境,西餐非常講究吃環境。第四個是music,音樂,對現場的高檔的西餐廳裡,都有那種背景音樂或者小樂隊,現場演奏的,絃樂四重奏,鋼琴伴奏之類的。最後一個是manner,就是舉止,所以這個在西餐中這個manner,舉止的問題是非常介意的。

    西餐裡面的菜序有什麼講究?

    西餐的菜序。

    這倒很有講究的,其實你要講到西餐的菜序,從宏觀來講,關鍵看你吃的那西餐正式不正式,比如歐美人他要請客,他一般比較喜歡在dinner,就是晚餐,這個晚宴,它實際上一般是正餐,正餐就是晚餐去請客人,一般來講中午請客的話,一般吃的是工作餐,其實我經常跟我們中國同志開玩笑,我說你到美國去,到加拿大去,或者到德國和法國去,自己想出去打打牙祭,要不熟悉的話,點菜最省事的方法就是點套餐。套餐一般就是便餐了,便餐比較省事,大概這麼幾個組成。

    第一就是有一份開胃菜,第二有一份湯,第三有一份主菜,一般是烤肉或者牛排之類的,然後再要一個甜品,再加一杯咖啡,也就完了,一般這個便餐也就是這個德行,省事,人家給你配好了,也替你省事了,那麼要是一個正餐,那就非常講究了,正餐首先要有餐前小吃,有點小東西,就類似我們中餐先上的,送你幾碟小菜似的,花生米什麼的,花生米,它一般不是這東西,但是它喜歡搞點什麼餐前小吃,什麼奶酪,土豆條,像這樣類似的一些東西,餐前小吃,但是也有沒有的。

    第一就是開胃菜。就類似我們中國人理解的什麼色拉之類的,其實這個開胃菜有時候叫頭盤兒,就正兒八經開始吃了,這個頭盤兒有的時候不止是色拉,而且這個色拉很有講究的,比如有素菜色拉,這個一般女孩子喜歡吃的,還有海鮮色拉這一般比較高檔,還有什麼呢?還有水果色拉,吃起來比較爽口,還有肉食的色拉,當然最省事的,你就點一個什錦色拉,裡面什麼都有。除了色拉之外,其實那個頭盤兒裡面還有兩種,泥子和凍子,「泥」就是水泥的那個「泥」,泥子是什麼呢?打個比方吧,吃肯德基你吃過土豆泥吧,實際上這個泥子就是用工藝手段把那些東西,把那些菜餚給打爛了,像泥糊狀的吃法。還有一種凍子,這個凍子就是類似於我們中國人吃的皮凍,類似那個什麼水晶之戀、果凍之類的,他把這個東西也作為頭盤兒小吃來吃。

    第二就是湯。這個西餐跟中餐恐怕很大一區別就是湯了,西餐的湯是先喝的,一般只有喝湯,才開始戰鬥呢。那這個湯它很有講究,比如第一就是所謂白湯,奶油濃湯之類的,第二就是紅湯,加了番茄之類的,比如我們中國人比較喜歡吃莫斯科紅菜湯,上海人把它念白了,叫羅宋湯,羅宋就是俄文,russie,俄羅斯的一個讀法,再者還有所謂清湯,據說這個湯,西餐的湯也是開胃的,不過也說個老實話,我是中國人,好像咱喝那個,一喝就飽了,也沒開胃,不過它是這個說法。

    第三就是副菜了。這個可有可沒有的,副菜一般就是海鮮類,俗稱白肉,你記住我講的話,就是白肉,因為海鮮類,這魚的話,它一般肉是白色的。

    第四一般叫主菜。這主菜就是所謂紅肉,就是牛肉,羊肉或者豬肉,當然一般歐美人比較講究吃牛排,或者罐悶牛肉之類的東西,它這個是比較講究的,到這兒基本上就進入高潮了。接下來吃什麼呢?接下來吃甜品,一道正式的西餐,dinner的時間是比較長的,也得整個一兩個小時,非常能幹。它主要是交流,要談話,要聊天,而且老外吧,有時候可能胃容量也比較大,也能吃,我一般要干到頭盤兒,也就差不多了,還別說那個主菜副菜之類。

    接下來還有甜品。比如什麼布丁,冰激淋,諸如此類的,注意了,冰激淋在西餐中是一道菜,所以老外幾乎天天吃冰激淋,不像我們中國人把它當冷飲吃了。

    再者就是水果。他吃水果都是比較容易吃的,比如葡萄,西瓜,橙子,香蕉,當然這種吃的東西,它都有很具體的講究。

    在這個過程中還會吃麵包。從喝湯到吃水果這個前後,他會吃麵包,他的麵包有烤的麵包,是比較脆的,容易掉屑的,還有那種軟麵包,它都有講究,比如說吃麵包,一個三角片的話,它講究從一個頭開始吃,不能像我們似的,這三個頭各咬一個,那像小狗似的,他很有講究,而且有時候會吃那個烤土豆,那土豆是拿調羹舀著吃的,都有具體的說法。

    最後,就是要喝飲料了。喝飲料一般講究喝紅茶,或者喝咖啡,到此為止了。吃完了水果,那麼這個紅茶和咖啡,也可以在餐桌上喝。也可以吃完的時候,大家轉移到休息廳喝,但是都有講究,所以這個菜序有時候你不能亂來,像我坐飛機時我就注意到了,一般國際航班都提供歐美式的餐食,你注意了沒有?就是有甜品,有主食,然後還有飲料,我們一般同志上來就先把那個甜品吃了,然後把水果吃了,最後才吃主食,其實前兩個東西你一吃就飽了,所以這個實際上對西餐那個菜序是不大瞭解的,叫餐序或者叫菜序,就是吃飯的標準的順序,這個恐怕還是得注意。

    那我覺得去吃西餐,要我選擇環境的話,我覺得就選那個環境優美的,其實我不覺得西餐有多好吃,我覺得主要吃的就是一個環境,講的是氛圍。

    氛圍一般恐怕有這麼幾個點比較重要的。

    第一,選擇正宗的西餐廳。你如果宴請客人——如果你是被宴請的那就另說了,客隨主便——在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應該選擇一些正宗的西餐廳。說實話,恐怕國內有國外都有假冒偽劣產品。有的時候它不正宗,不正宗吃起來就沒那意思了。正宗的西餐,它的餐具是很有講究的,它的服務生也很有講究。比如說正規的西餐廳。一般的侍者都是先生,女孩子最多當引位員,因為它講女士優先。另外先生們都是帥哥了,比較講究的,賞心悅目,乾淨,整潔,而且一般穿西式背心,系蝴蝶結,或者比較規範的服裝。

    另外就是現場有背景音樂。有音樂演奏,更重要的一個是什麼呢?要物美人更美。

    我們就餐者自己要注意服飾。很正宗的一個西餐,在歐美人眼裡就屬於社交活動。說實話,我們過去經濟不發達,人們的社交機會少,所以過去中國人社交穿的是比較隨便的。你要是在歐美最講究穿衣服的地方,是要穿禮服的,那英語有講法,叫blacktie,叫whitetie,blacktie黑領結,whitetie白領結,你知道他要穿什麼嗎?不知道,blacktie是要求你穿小禮服,穿黑色燕尾服,而whitetie是要你穿大禮服,白色燕尾服,要系蝴蝶結,而且要繫腰封的,都很有講究,比如我們中國同志有時候聽音樂會的人也好,吃飯也好,穿得比較隨便了,這兩年好一點的。前兩年你去看交響音樂會,穿褲衩背心進去的都常有,這要在歐美說實話都進不去的,都很講究。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