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金說5:商務禮儀 第33章 商務儀式之慶典與發佈會 (2)
    禮賓次序,簡單講是這樣一個意思,在接待多方客人時,請注意我說的多方,就是三個單位以上,因該按照約定俗成的方法,排列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單位、不同部門、不同身份的各方客人。講究接待多方客人時,按照約定俗成的做法,排列來自不同方面的、客人的前後尊卑的順序。商務禮儀中排列的順序,大概有這麼幾種常規,我們可以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第一是最常規的做法,就是按照行政職務的高低排列。說白了就是按照官職和地位,比如舉個例子,兩家公司,一個來的是董事長,一個來的是部門經理。一般情況下,我們要把董事長排在部門經理前面,因為這也是個尊重的問題。那麼有的時候,我們遇到團隊客人怎麼辦?比如那單位來了七八個,這單位來了倆人,不以人數多少論英雄,還是要講級別高低,那這時候講誰呢,講領隊和團長的級別高低。比如這個單位就來了兩個人,這兩個人中有一個級別特別高,帶隊這個人級別高,還是要把他排在前面去,這是一個俗稱,按照行政級別的高低排列。

    第二這個場合是用於什麼場合?適用於正式的商務交往,就是正式活動,越是正式場合越講究這個,俗稱,按官職高低排列;第二我們講什麼呢?講按照拉丁字母順序排列,請注意我的用詞,按照拉丁字母,實際上是英文字母、法文字母、德文字母、意大利文字母總體的一個統稱,按照拉丁字母的順序排列,這樣說就顯得比較公平,省得你說英文字母的時候,法文字母的使用者就不大高興了,也是一種平衡術。那麼它適合於什麼情況呢?它更適合於國際會議,現在我們對外開放,經常有國際商務交往,常見的多方合作,召開國際會議時,就要按照來訪者的國家名稱或者單位名稱的拉丁字母順序排列。舉個例子,一個奧地利,一個德國,一個日本,那你排列順序就很容易,就是奧地利排在第一,德國排在第二,日本排在第三,為什麼?你按照字母一看就清楚了,但有的時候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兩個國家首字母一樣,那又該怎麼辦呢?比如奧地利和澳大利亞,那就看第二個了,那第二個也一樣怎麼辦?那就看第三個,那有人問我說那兩個國家或者兩個單位所有字母都完全一樣怎麼辦?我說沒有那種可能,唯一的可能就是你把一個國家的名字寫了兩次,那這沒有可能,這適合於國際會議。

    第三個情況是什麼呢?第三個情況我們叫做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排列,這個一般適合於非正式交往,比如你到我辦公室來了,或者臨時來的客人,那就要按照先來後到排列。打個比方,假定你們家兄弟姐妹七八個,過年過節時,兄弟姐妹在一塊吃飯,你能按照那個行政級別高低排序嘛?這弟弟級別最高,是一個處長,那弟弟就坐上座吧,哥哥級別最低,在家待業呢,有這回事兒嘛?其實除了把長輩放在前面的話,一般就是隨便坐了,先來後到,這屬於非正式交往。

    第四種叫什麼呢?叫做報名順序的早晚,請注意我下面這個表達,按照來訪者告知東道主,自己決定參加活動的早晚排列,不是到場而是報名,它適合於什麼呢?適合那種招商會、展示會、陳列會、博覽會這樣的情況。打個最形象的比方,咱去訂飛機票,不就是按照訂票的順序嗎?而不是上飛機的順序,你聽懂我的意思了嗎?誰先報名,那好地兒歸誰,那順序歸誰,是這樣的,它一般適合於那種國際商務會議。

    最後一種情況,第五種情況我們叫什麼呢?叫不排列。所謂不排列其實也是一種排列,是前面幾種方式不好用的情況下的一種排列,但是我一定要強調一點,那就是在這種慶典儀式上,你不管採用那種排列形式,一定要提前跟大家招呼一聲。你別不說,人家不知道你用的是哪一套,而且特別強調這種越是重要的場合,這種排列順序越要墨守陳規,不能隨便破格,經常破格等於無格,這點一定要強調,這是關於慶典的活動。

    主辦方員工注意事項。

    主辦方主要是員工,有些問題要注意了,比如這個員工要規範儀表,要注意臨場的表現,要有主人翁的意識,同時要善於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主動地和來賓互動,儀表要整潔,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員工的個人形象代表企業形象。另外要遵守現場秩序,不能高聲喧嘩,不能隨便吸煙,不能隨便走動,不能接聽電話,不能做出挑釁他人的舉止。然後還要注意的就是要有主人翁意識,要維護公司和企業的形象,遇到客人時要以禮相待,同時遇到客人發生糾紛時,要強調照顧客人,不涉及國格、人格的問題,就不要一直跟對方較真兒了,還要注意的就是在說涉及到企業形象或者領導同事的話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說領導和同行的壞話,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這個我們以前說到過,大概要注意的就是這樣一些問題。

    下面我們介紹一下發佈會方面的禮儀。

    發佈會的禮儀相對來講就要簡練一些了,因為有很多東西都是很隨機的問題,但是總體上來講有幾點要注意:

    發佈會禮儀——信息真實,守法守規,注意互動。

    第一,要向社會提供真實的信息。無論新聞發佈會、記者招待會、主動地去推介、被動地去防禦都要注意這一點,這點太重要了,也非常重要的。那麼現代社會,大家有知情權,在不影響國家安全和商業秘密的前提下,那麼你可以不回答,你也可以含糊其詞,但是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不要誤導輿論。首先,如果你提供了不真實的信息,那麼你就等於得罪了媒體,因為記者、電台、報紙、雜誌、期刊,他要傳遞信息,你等於把他騙了;你把他騙了,他會受到輿論的譴責。輿論有個導向問題;再者,你等於欺騙了社會公眾,這是非常不合適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作為一個企業,作為一個新聞發佈會的發佈人員,在發佈信息時,要斟酌再三,要遵守國家的法律,要遵守商業社會的遊戲規則,不能發佈誤導輿論,影響國家安全,有違商業遊戲規則的這樣一些信息,所以這個新聞發佈會不是講直言不諱的,有的話是不能說的,但是這跟發佈錯誤信息是兩回事兒,這點要說清楚。

    第二,再者要注意現場的互動。我在講禮儀的時候,我非常強調一點,就是擺正位置,端正態度。無論記者招待會還是新聞發佈會,你作為發佈者、發佈官或者發言人,實際上你是有義務向社會提供信息的。既然如此,你對人家應該是有問必答的。我剛才講,你可以含糊其詞,你也可以環顧左右而言它,但是一般不能說不,尤其不能對人家提出的問題加以指責和誹謗,這個是擺正位置的問題。你經常一問三不知,不知道,我不願意回答,你什麼意思,這個就和輿論,和公眾處在了對立角度上,這是不合適的。交際禮儀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接受對方,人家記者、媒體,人家有責任和你互動,你也有義務跟人家互動,你要配合。其實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尊重別人,你也會得到回報。

    再者我們在舉辦發佈會的時候,恐怕有些先期準備要做好。比如,如果邀請的媒體由我們自己去選擇的話,那麼你就要注意一些事情了,比如以下幾點就是要注意的:

    發佈會禮儀——合法媒體,主流媒體,受眾範圍。

    首先,要選擇合法的媒體。我還真注意過有人被小報騙了,說是戴著什麼大帽子了,有什麼證書之類了,給人還捐了錢了,還想賄賂賄賂,收買人家,結果一查,不是那麼回事兒。這種事國內也有,國外也有。說句實在話,這蒙事的人哪兒都有,你得注意這個選擇的媒體,邀請的媒體應該是合法的,否則它給你出去胡說。我也遇到過這種事,你根本沒說,他給你編出來一段,搞得你還真沒法解釋,這個就得注意,要合法。

    第二,你要選擇主流媒體。何為主流媒體,這個主流媒體一般來講,就是在社會上,在行業中影響大的。舉個簡單的例子,中央電視台在電視圈裡,誰敢否認其主流位置;在國際華人圈裡,鳳凰衛視也有一席之地。你講到美國那CNN,恐怕不管你說它好還是不好,它都是有影響力的。那人民日報,在我們國內報刊業處於什麼位置;求實雜誌,在我們黨刊裡又是個什麼位置。這個主流媒體你要能邀請的話,當然比那種非主流媒體它影響大,有時我們在商務交往還有一個行業內的主流媒體,比如我從事經濟工作、經濟日報、中國經營報,他都屬於主流,這個你就要注意,你這個主流來和非主流來,他那個專業訓練和影響就不同,第一要注意合法性,第二要注意它的主流與否。

    那麼第三要注意什麼呢?它的那個受眾圈,就是指它的信息接受者。那個圈到底是什麼呢?有時一些媒體,倒是主流媒體,但是它那個欄目搞得不對了,時間,頻道搞得不對,他也是個問題,對不對?中央電視台還有十幾個頻道呢,不是每個頻道影響都一樣的。說句不恰當的話,各地方電視台也是這樣。那個有線和無線它有區別的,報紙你登在頭版頭條,跟在犄角旮旯裡、中縫就不是一回事兒,所以這個要注意。可能的情況下你要注意互動,而且為了保證媒體不至於誤導和傳遞錯誤信息,是不是得做點案頭工作。比如要提供那個記者招待會的情況、那種背景材料,我自己準備個發言稿,書面的,比如有些重要的信息、重要的數據,我自己給你個規範,這樣一來記者也省事,省得他胡勒,這很重要。

    發佈會禮儀——應對預案,模擬演練。

    那麼第一點恐怕就是要有那種應對的預案,所謂應對的預案就是指,我們要在可能的情況下,除非是哪個措手不及的活動,一般情況下你遇到記者提問,包括臨時性的採訪,要注意不卑不亢、要尊重對方、要落落大方,不要再三地迴避,不要惡語相加,甚至有些單位不接受採訪,打出去,不願意回答,這不合適。只要這種活動是合法的,那麼你就有向對方提供信息的義務。同時你要注意,就是你要明白他會問哪些問題。

    可能的情況下不妨搞一個模擬,我們在講演的時候其實已經提過,預測一些重要的會議,要搞這個記者招待會或者發佈會時,我們都會請內部員工扮演媒體人員來現場互動一下,這個非常有好處,有備而無患。一方面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要善待他人;一方面要盡量地琢磨一下,他會問到哪些問題,再者就是我剛才反覆強調的,你提供的材料應該規範,有些重要的數據,比如有人採訪我,我至少要給對方提供一個信息就是我研究什麼?我的主要成果是什麼?我的學術頭銜和行政頭銜是什麼?我告訴對方,省得對方胡說。如果你事先不說,對方有時就給你胡說,那可真是把你氣個半死,你跟誰都說不清楚。你說你沒胡說,但媒體給你說了,那你怎麼能證明你沒胡說。所以事先我給對方提供了信心,對方還亂說,那就不怪我了。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