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妙招 第20章 飲食天地 (6)
    菠蘿:首先看表皮顏色,青黑有光澤的菠蘿渾圓飽滿者最新鮮。若葉片呈深綠色,表示日照良好,甜度和汁液的都很多。泛出香味,用手按壓,有柔軟感的菠蘿最為可口。

    草莓:新鮮的草莓果蒂鮮嫩呈深綠色。果蒂四周均應呈鮮紅色,若果實還殘留白色部分,表示尚未成熟。

    香蕉:表皮有許多黑色斑點,且色澤深黃的香蕉最可口。

    12.如何鑒別小磨香油 

    純正的小磨香油呈紅銅色,清澈,香味撲鼻,若小磨香油摻豬油,加熱就發白;摻棉油,加熱會溢鍋;摻菜籽油,顏色發清;摻冬瓜湯、米湯,顏色發渾,有沉澱。 

    13.如何挑選新鮮豬肉

    a.鑒別死豬肉:吃痛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豬肉,會引起食物中毒,或引起人畜共患的疾病。鑒別方法是死豬肉一般放血不徹底,外觀呈暗紅色,肌肉間毛細血管中有紫色淤血。 

    b.鑒別米豬肉:這種肉內帶有囊蟲,它是綠蟲的幼蟲。米豬肉最顯著的特徵是瘦肉中有呈橢圓形、乳白色、半透明水泡,大小不等,從外表看,像是肉中夾著米粒。

    c.新鮮與不新鮮豬肉的區別:新鮮豬肉肉質緊密,富有彈性,皮薄。膘肥嫩、色雪白,且有光澤。瘦肉部分呈淡紅色,有光澤,不發黏。不新鮮的內無光澤,肉色暗紅,切面呈綠、灰色,肉質鬆軟,無彈性,粘手,聞起來有難聞的氣味。嚴重腐敗的肉有臭味,切記不宜購買、食用。 

    14.鑒別毒黃花菜

    購買黃花菜時,先拿起來聞一聞有無刺鼻酸味,如果有的話應保守食用,或者不要購買。黃花菜經過鮮菜至乾菜這一製作過程,它的色澤應該越來越深,「色澤迷人」的干黃花菜,多數二氧化硫嚴重超標,特別是其外表淺黃、淺白,這樣的均屬不正常,不能食用。食用黃花菜之前,先用清水浸泡30分鐘以上,再用清水沖洗幾遍,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食用安全。

    15.怎樣辨別「人造木耳」

    招術一:將白背毛木耳、黃背毛木耳或地耳放入滷水、紅糖、硫酸鎂、墨汁等溶液中浸泡,之後再曬乾成色澤烏黑、油光發亮、又大又厚的「黑木耳」。食用這種「木耳」後,很可能出現嘔吐、腹瀉等中毒現象。

    招術二:用紅砂糖、水、精粉、海藻膠熬製成膠泥狀的黑粥,然後用小勺舀一點黑粥倒在泡過氯化鈣水的玻璃片上,接著將另一塊玻璃片與之擠壓出的耳狀薄片放在氯化鈣水中浸泡,最後曬乾。這種「人造木耳」吃了不會有什麼害處,但顯然不能跟天然木耳的營養價值相媲美。

    16.不要買過白的麵食

    麵粉當中天然含有微量的胡蘿蔔素,所以,無論磨得怎樣精細,都不可能是潔白的顏色。因此,消費者最好不要買過於潔白的饅頭、花卷、豆包之類麵食。有一點黃色,反而是正常的。另外,不要買口感過好的食品。

    17.選擇全麥和雜糧麵食

    現在很多超市都有全麥饅頭、窩頭,或者添加了玉米粉、豆粉、燕麥粉等雜糧豆類的主食。這些主食營養價值更高,膳食纖維豐富,也有利於穩定餐後血糖,不妨多購買一些。

    不過,選擇這類食品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要注意新鮮度。二是有些所謂的玉米饅頭,實際上是白麵粉添加黃色素做成的;一些所謂的全麥饅頭,是麵粉加上焦糖色素做成的。如果聞著沒有玉米的香氣,或者看質地沒有全麥粉中的細碎麥麩,就可能是假冒的產品。

    18.識別催熟的西紅柿

    有些商販用催熟香蕉的方法催熟西紅柿,在上面塗上一種「乙烯利」的化學藥物,此藥雖毒性較低,但長期食用對人體有害。

    催熟的西紅柿多為反季節上市,大小通體全紅,手感很硬,外觀呈多面體,掰開一看籽呈綠色或未長籽,瓤內無汁;而自然成熟的西紅柿蒂周圍有些綠色,捏起來很軟,外觀圓滑,而籽粒是土黃色,肉質紅色、沙瓤、多汁。

    19.如何挑選蘿蔔

    蘿蔔的形狀有長、圓、扁圓、卵圓、紡錘、圓錐等,皮色有紅、綠、白、紫等。在挑選時應挑選個體大小均勻,無病變,無損傷的鮮蘿蔔;蘿蔔皮細嫩光滑,用手指背彈碰其腰部,聲音沉重、結實者不糠心,如聲音混濁則多為糠心。

    20.六招幫你選購食用油

    一看色澤:一般高品位油色淺,低品位油色深(香油除外),油的色澤深淺也因其品種不同而使同品位油色略有差異。

    二看透明度:一般高品位油透明度好,無渾濁。

    三看有無沉澱物:高品位油無沉澱和懸浮物,黏度小。

    四看有無分層現象:若有分層則很可能是摻假的混雜油(芝麻油摻假較多)。

    五聞:各品種油有其正常的獨特氣味,而無酸臭異味。

    六查:對小包裝油要認真查看其商標,特別要注意保質期和出廠期,無廠名、無廠址、無質量標準代號的,千萬要特別注意,不要上當。

    21.如何識別真假調味品

    八角

    正品:果實多由8個骨朵果組成,放射性排列於中軸上。骨朵果長1∼2厘米,寬0.3∼0.5厘米,高0.6∼1厘米。外表紅棕色有不規則皺紋,頂端呈鳥啄狀,上側多開裂。內表面淡棕色,質硬而脆,氣味芳香,味辛、甜。

    偽品:果實常由7∼8個較瘦小的骨朵果呈輪狀排列聚合而成。單一的骨朵果長約1.5厘米,寬0.4∼0.7厘米,前端漸尖,略變曲,果皮較薄。具特異香氣,味先微酸而後甜。

    花椒

    正品:為2∼3個上部離生的小骨朵果集生於小果梗上,每一個骨朵果沿腹縫線開裂,直徑0.4∼0.5厘米,外表面紫色或棕紅色,並有多數疣狀突起的油點。內表面淡黃色,光滑。內果與外果皮常與基部分離。氣香,味麻辣而持久。

    偽品:為5個小骨朵果並生,呈放射狀排列,狀似梅花。每一骨朵果從頂開裂,外表呈綠褐色或棕褐色,略粗糙,有少數圓點狀突起的小油點。香氣較淡,味辣微麻。

    桂皮

    正品:外表呈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規則細皺紋和突起物,內表紅棕色、平滑,有細紋路,劃之顯油痕,斷面外層棕色,內層紅棕色而油潤,近外層有一條淡黃棕色環紋。氣香濃烈,味甜、辣。

    偽品:外表呈灰褐色或灰棕色,略粗糙,可見灰白色斑紋和不規則細紋理。內表面紅棕色,平滑。氣微香,味辛辣。

    小茴香

    正品:雙懸果呈圓柱形,兩端略尖、微彎曲,長0.4∼0.7厘米,寬0.2∼0.3厘米。表面黃綠色或綠黃色。分果呈長橢圓形,背面5條隆起的縱肋,腹面稍平坦。氣芳香,味甜、辛。

    偽品:分果呈扁平橢圓形,長0.3∼0.5厘米,寬0.2∼0.3厘米。表面棕色或深棕色,背面有3條微隆起的肋線,邊緣肋線淺棕色延展或翅狀,氣芳香,味辛。

    正品:呈圓柱形,多彎,有分枝。長5∼8厘米,直徑0.5厘米。表面棕紅色至暗褐色,有一半節,每節長0.2∼1厘米。斷面灰棕色或紅棕色,氣芳香,味辛辣。

    偽品:呈圓柱狀,多分枝,長8∼12厘米。直徑2∼3厘米。表面紅棕色或暗紫色,有環節,節間長0.3∼0.6厘米。斷面淡黃色。氣芳香但比正品香氣淡,味辛辣。其所含揮發油對皮膚及黏膜有刺激作用。

    22.純淨水注意品牌、新鮮飲用

    對健康的成人而言,飲用純淨水一般無礙,但對於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的老年人,痛風病人、兒童和孕婦不宜長期飲用。喝水也應講求新鮮。一般說來,開蓋後的瓶裝水,為了防止水中滋生細菌,應盡快飲用,不要儲存。檢查瓶蓋是否鬆動,瓶身是否透亮,有無異樣懸浮物等,以免購買到不衛生的產品。還要提醒消費者的是,飲水機要經常消毒,長時間使用不消毒的飲水機,從飲水機管口接到的水就會受到污染,若一瓶水短時間內不能使用完,也會受到二次污染。

    烹飪妙招

    1.煎荷包蛋的小竅門

    a.把鍋洗淨後放入油燒熱,打入一個雞蛋,待底層起皮,用鏟將雞蛋的一半剷起,包住蛋黃,成荷包形(將雞蛋翻個亦可)翻過來煎另一面,待兩面煎至嫩黃色出鍋,然後取出放入備好的湯鍋中,旺火燒開,加些料酒、蔥花、精鹽、味精,改小火煮3∼5分鐘即可。

    b.如果在雞蛋打入油鍋時,在蛋上面和四周,灑幾滴熱水,則更鮮嫩。

    c.煎蛋時油受高溫,會起爆外濺,可在油鍋中加一點麵粉,不僅防爆,煎出的蛋顏色也好看。

    2.煎魚防粘鍋

    把鍋洗淨燒熱後,用一塊生薑把熱鍋擦一遍,然後再放油煎魚,魚皮就不會粘鍋底;或煎魚前在鍋內噴上少許紅葡萄酒,然後放油煎,魚也不會粘鍋。

    3.炸過魚蝦的油炸茄子好吃

    炸過魚、蝦的花生油用來炒菜時,常會影響菜餚的清香,但只要用此油炸一次茄子,即可使油變得清爽,而吸收了魚蝦味的茄子也格外好吃。

    4.巧煮土豆

    煮土豆要用文火:為使土豆熟得更快,可往煮土豆的水裡加一湯匙人造黃油。為使熬煮的土豆味更鮮,可往湯裡加進少許茴香。別將洗淨切好的土豆放在冷水裡浸泡,否則將損失大量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要想使煮土豆時維生素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最好別用水煮,而採用蒸食法。為了使帶皮的土豆煮熟後不開裂或不發黑,可往水裡加點醋。有經驗的主婦往往是將白色的土豆做成土豆泥,黃色的土豆做湯,而玫瑰色的土豆則放到已燒熱的煎鍋裡煎炒,當土豆塊表面均微微發紅時再加鹽。

    5.烹飪蝦類的幾個竅門

    做蒜茸或芝士蝦時,不妨從蝦背把殼剪開,這樣使蝦更易進味,但不要剝殼。  

    煮白灼蝦的時候,可在開水中放入檸檬片,這樣可使蝦肉更香,味更美而且無腥味。

    龍蝦下鍋時要用大火,如用慢火煮,肉容易糜。

    干蝦要經過浸發才可除去異味,因此第一次浸的水異味很重,不能用來烹煮,第二次浸的水才可用來烹煮。

    6.燉肉類的快熟法則

    燉牛肉:燉牛肉時可用乾淨的白布包一些茶葉同煮,這樣牛肉易爛,而且有特殊的香味。

    燉豬肉:可以往鍋中放一些山楂。

    燉羊肉:在水中放一些食鹼。

    燉雞肉:在宰雞前給雞灌一湯匙醬油或醋。

    e.燉魚:在鍋中放幾顆紅棗,即可除腥,又宜燉熟。

    7.讓夾生飯變熟

    讓夾生飯變熟:可用筷子在飯中心插幾個洞,灑上以等量水稀釋的酒適量,再以火煮5分鐘。

    消除米飯糊味:煮米飯時,趁熱將半截鮮蔥插入飯裡,蓋上鍋蓋,不一會兒飯的糊焦味就會消失。

    8.骨頭湯鮮美的妙法

    將洗淨的豬、牛、羊骨或蹄爪與冷水同時下鍋,用文火燒,使汽沸而不騰。燒煮過程中,不要中途加水,以防止蛋白質受冷驟凝,使骨中或肉中的成分不易滲出。也不要過早放鹽和醬油等調味品,因為這些東西會使肉骨內部的水分析出,加劇蛋白質的凝固,影響湯的鮮味。

    9.巧除豬腰的臊臭味

    將腰子剝去薄膜,剖開,剔除污物筋絡。然後切成所需的片或花狀,先用清水漂洗一遍,撈出瀝干,再用白酒拌和捏擠(500克豬腰用50克白酒),然後用水漂洗2∼3遍,用開水燙一遍,撈起後便可烹製。

    10.小蘇打促使魚肉鬆脆

    油炸魚時,魚外面常常裹一層麵糊,如在麵糊裡稍加點小蘇打,則炸出的魚鬆軟、酥脆。

    11.巧吃乾硬饅頭

    饅頭放久了又乾又硬,棄之可惜,吃著困難。一是將乾硬饅頭切成片在鹽水中浸一浸,然後放入熱油鍋中炸,便會變成香脆可口的美食。二是將乾硬饅頭剁成碎末,根據自已的口味加入鹽、味精、醬油、蔥、姜、蒜末或五香粉等各種作料兒,加適量水和勻,揉成丸子,或蒸或炸,味道也不錯。

    12.炸饅頭片有竅門

    炸饅頭片時,先在冷水中浸一下,再放入油鍋去炸,這樣炸好的饅頭外黃進而嫩,既好吃又省油。

    13.炒雞蛋的竅門

    將雞蛋打入碗中,加入少許溫水攪拌均勻,倒入油鍋裡炒,炒時往鍋裡滴少許酒,這樣炒出的雞蛋蓬鬆、鮮嫩、可口。

    14.去除豆腐異味

    豆腐下鍋前,先在開水中浸泡10多分鐘,便可除去泔水異味。這樣做好的豆腐口感好,味美香甜。

    15.羊肉去膻味

    將蘿蔔塊和羊肉一起下鍋,半小時後取出蘿蔔塊;放幾塊桔子皮更佳;每公斤羊肉放綠豆5克,煮沸10分鐘後,將水和綠豆一起倒出;放半包山楂片;將帶殼的核桃兩三個洗淨打孔放入;1公斤羊肉加咖喱粉10克;1公斤羊肉加剖開的甘蔗200克;1公斤水燒開,加羊肉1公斤、醋50克,煮沸後撈出,再重新加水加調料。

    16.燉雞

    將雞肉洗淨切塊,倒入熱油鍋內翻炒,待水分炒干時,倒入適量香醋,再迅速翻炒,至雞塊發出劈劈啪啪的爆響聲時,立即加熱水(沒過雞塊),再用旺火燒10分鐘,即可放入調料,移小火上再燉20分鐘,淋上香油即可出鍋;在湯燉好後,溫度降至80∼90℃時或食用前加鹽。因為雞肉中含水分較高,燉雞先加鹽,雞肉在鹽水中浸泡,組織細胞內水分向外滲透,蛋白質產生凝固作用,使雞肉明顯收縮變緊,影響營養向湯內溶解,且煮熟後的雞肉趨向硬、老,口感粗糙。

    17.燉老雞

    在鍋內加20∼30顆黃豆同燉,熟得快且味道鮮;或在殺老雞之前,先給雞灌一湯匙食醋,然後再殺,用文火煮燉,就會煮得爛熟;或放3∼4枚山楂,雞肉易爛。

    18.熬豬油

    在電飯煲內放一點水或植物油,然後放入豬板油或肥肉,接通電源後,能自動將油煉好,不濺油,不糊油渣,油質清純。

    19.煮熬肉、骨忌加冷水

    肉、骨中含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燒煮中突然加冷水,湯汁溫度驟然下降,蛋白質與脂肪會迅速凝固,肉骨的空隙也會驟然收縮而不易燉爛,且肉、骨本身的鮮美味道也會受到影響。

    20.拔絲糖漿的熬製

    在熬製拔絲菜糖漿時,每盤加入一粒米大的明礬,能延長凝結時間,並使糖絲拉得更長。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