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蔥須、蔥根各120克,煎水洗患處。
c.尖角辣椒切成絲,放入600克白酒中浸泡10天。用酒塗擦患處,每天數次,有較好的療效。
d.凍瘡初起,皮膚未破時,以牙膏少許,在紅腫處摩擦,能消腫止癢。
9.治腳氣四法
a.明礬放火上燒一下,研末塗患處,可治腳氣病。
b.把韭菜放入熱水中燒開,悶5∼6分鐘,每天泡腳半小時以上,7日除根。切記中間不要中斷。
c.花椒水泡腳:取整花椒20粒放入水中燒開,待水溫降至能下腳時,即可浸泡雙腳。一星期一次,連泡幾個星期,對腳氣有很好的緩解作用,還能除臭,抑制腳出汗。
d.鮮柳葉治腳氣:取鮮柳葉120克,放在盆中用沸水浸泡,蓋上大毛巾,悶5分鐘,待水溫降至40℃左右,把腳泡10∼15分鐘,2∼3天洗一次,一般洗兩個星期即可見效。
其他疾病
1.防暈車三法
a.暈車者於乘車前一小時,取傷濕止痛膏1片貼於肚臍上(稱「神闕穴」)。如乘車超過一天,第二天另換一貼。可以有效地防止暈車。
b.口含薑片:愛暈車的人,應隨身裝塊鮮姜,在上車前可口含鮮姜2片,這樣暈車現象便能大大減輕。
2.旅途中處理腳泡的方法
先用熱水燙腳10分鐘,用消過毒的針刺破腳泡,使泡內液體流出、排干,再將腳泡部位消毒。忌剪去泡皮,以防感染。
3.治療風濕症的竅門
生薑皮曬乾研末,裝入瓶內儲存備用。每次取姜皮末半茶匙沖酒(低度白酒)飲服,可緩解症狀。
4.蚊蟲叮咬如何止癢
a.可將一兩片阿司匹林研碎,以適量涼開水化開,調成糊狀。清洗被叮咬處,然後塗上藥糊,很快即可止癢。
b.被蚊子、臭蟲叮咬後,在被叮咬處塗上醋,便可消腫止癢。
5.治失眠二法
a.夜間難以入睡時,可用少量風油精塗於兩側的「太陽穴」與「風池穴」,頭昏腦脹的感覺即可消失,不久便可入睡。
b.取磁石30克,菊花、黃芩、夜交籐各15克,水煎過濾,加熱水洗腳,每晚睡前洗一次,便可入睡。
6.白領當心「腕管綜合症」
「腕管綜合征」是由於從手臂通往手指的一根神經——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壓所致。正中神經所「指揮」的三個手指是拇指、食指、中指,它們會首先產生疼痛和感覺麻木。那麼如何防止用電腦引發「腕管綜合征」:
a.鍵盤應放置在身體正前方中央位置,以持平高度靠近鍵盤或使用鼠標,可以預防腕管受到傷害。
b.手腕盡可能以平放姿勢操作鍵盤,既不彎曲又不下垂。
c.肘部工作角度應大於90度,以避免肘內正中神經受壓。
d.前臂和肘部應盡量貼近身體,並盡可能放鬆,以免使用鼠標時身向前傾。
e.確保使用鼠標時手腕伸直,坐姿挺直並最好使用優質背墊,雙腳應平放地面或腳墊上。
f.顯示屏放置在身體前面的高度以不使頭部上下移動為宜,當坐正之後,雙眼應與屏幕處於平行直線上,確保顯示屏的亮度適中。
g.工作期間經常伸展和鬆弛操作手,可緩慢彎曲手腕,每小時反覆做10秒鐘;也可每小時持續做10秒鐘的握拳活動。
7.白領最短命的十種生活方式
危險方式1:極度缺乏體育鍛煉。易造成疲勞、昏眩等現象,引發肥胖和心腦血管疾病。
危險方式2:有病不求醫。
危險方式3:缺乏主動體檢。
危險方式4:不吃早餐。
危險方式5:與家人缺少交流。在缺乏交流、疏導和宣洩的情況下,辦公室人群的精神壓力與日俱增。
危險方式6:長時間處在空調環境中。在上班時,一年四季除了外出辦事外,幾乎常年窩在空調房中。「溫室人」的自身肌體調節和抗病能力低下。
危險方式7:常坐不動。很多人的工作習慣是一旦坐下來,除非上廁所,就輕易不站起來。久坐,不利於血液循環,會引發很多新陳代謝和心血管疾病;坐姿長久固定,也是頸椎、腰椎發病的重要因素。
危險方式8:不能保證睡眠時間。
危險方式9:面對電腦過久。過度使用和依賴電腦,除了輻射外,還使眼病、腰頸椎病、精神性疾病在辦公室群體中十分普遍。
危險方式10:三餐飲食無規律。
8.治療落枕竅門
a.推拿揉摩巧用勁:落枕之後,頭部旋轉不利,人體反應遲緩,可請他人按以下步驟推拿揉摩:1落枕者端坐、放鬆,操作者站其身後;2從風池穴順筋而下,再轉至肩井穴,反覆揉拿頸部後面的肌肉群,使之從僵硬變得柔軟,直到患者感到有明顯輕鬆感為止;3操作者兩手搭在患者兩側肩膀處,拇指發力,推拿、揉捏兩側肌群,尤其是把重點放在落枕一側;4操作者左手按住患者頭部,右手托住下頜,輕輕轉動搖晃患者頭部,使之朝未落枕一側轉動,待其回轉時稍用力協助患者將頭部扭向一直不敢扭轉的落枕一方,即可治癒;5操作者和患者同時摩擦各自的雙手,待手心發熱後,輪流用手心蓋住患者的脖子兩側,通過熱敷,鞏固療效。
b.拇指代針壓「三里」:「三里」指手三里穴,位於前臂撓側,肘橫紋頭與腕橫紋頭連線的上1/6處,用手指按壓時有敏感性酸痛。若屬夜受風寒或睡姿不當、疲勞過度引起的落枕,如左側頸項轉動受阻,則可用左手拇指代替銀針按壓右前臂的「手三里」穴位,用力以能夠忍耐為宜,同時配以頭部的前後左右運動。
c.生薑白酒疏脈絡:當落枕程度較輕時。先將適量白酒灑於手心,用酒按摩有酸痛感的頸項部位,待摩擦升溫之後,受風寒或睡姿不當引發的經絡受阻、經脈不和可以得到初步疏通,然後取生薑切片隨頭頸部的輕輕搖動來回擦拭,可調和氣血,疏風散邪,徹底緩解或消除落枕。
9.牙膏減輕狐臭味
腋臭患者,常用牙膏擦腋窩,可減輕其狐臭味。
10.治療雞眼竅門
a.茉莉花治雞眼:將茉莉花1∼2克,放在口內嚼成糊狀,敷在患處,再用膠布貼蓋,5天換1次,3∼5次雞眼便自行脫落。
b.蠐螬治雞眼:先挑破老白皮,把蠐螬(金龜子的幼蟲,在不同地區有的叫地蠶、土蠶、核桃蟲等)打爛,用膠布貼於患處即可。
c.火柴頭治雞眼:用火柴頭在雞眼周圍繞劃,直到火柴頭碎掉,一次劃2∼3根,多則不限,如每根火柴劃的時間長,則3∼5天雞眼可消失;劃的時間短,約10天也能根除。
d.蓖麻籽治雞眼:將蓖麻籽(不去殼)用鐵絲串起,在火上燒;待燒去外殼出油時,立即按在雞眼上,一般2次就可痊癒。
11.消腫五法
a.皮膚碰撞後,局部腫脹,淤血,抹點牙膏能減輕症狀。
b.手指腫痛,將適量醬油和蜂蜜調勻加溫。把手指浸入,可消腫止痛。
c.取石灰水少許,以棉花蘸濕擦患處,片刻可止癢消腫。
d.跌打青紫淤腫者,用熱醋塗患處,每日3次,可治癒。
e.黑豆50克,涼水5升,煮開後,加入白酒5升,再用文火煎煮成3升,趁溫熱日服汁湯1次,3次服完,可治浮腫。
12.如何防止黃斑發生病變
多吃綠葉蔬菜,適當的鍛煉、控制體重,控制血壓、血脂、血黏度,服用抗氧化劑,即維生素C和E、β-胡蘿蔔素,補充微量元素,對預防和延緩該病的有一定作用。
13.有白斑不一定是白癜風
皮膚上有白點或白斑不一定是白癜風,除了白癜風可以引起白斑外,白化病、貧血痣、無色素痣、斑駁病、炎症後色素減退等都可以有色澤不一的皮膚白斑改變。
14.嬰兒濕疹的治療
取白蘚皮40克,地膚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藥均研成細粉),爐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家長可以在藥店買後,請藥師將藥充分調勻放入瓶中,每日外擦3次。
當嬰兒患濕疹尤其是疹色潮紅時,不少家長過多給嬰兒洗擦,次數多的每天達3次,致使皮損更加潮紅、乾燥,患兒哭鬧不寧。因此,嬰兒家長應注意少用香皂、熱水給孩子洗擦,以免刺激皮膚使皮損加重。此外,治療期間或治癒後一個時期,哺乳的母親也應注意忌食腥辣之物。
15.巧治孕婦嘔吐四法
a.鮮鯉魚1條(重約500克),去鱗和腸肚,置於盤中,放入籠屜中,不放鹽,蒸熟後食之。
b.甘蔗適量,生薑5片,分別取汁,每服甘蔗汁1盅,加生薑汁5滴,每日數次。
c.柚皮1只,每日分數次煎服。
d.每天適量服用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C,注意休息,可緩解嘔吐症狀。
16.女性月經期「八不宜」
a.不宜過性生活:月經期子宮內膜脫落,子宮腔表面形成創面,過性生活時容易將細菌帶入,逆行而上進入子宮,從而引起宮腔內感染,發生附件炎、盆腔炎。
b.不宜多吃鹽:吃鹽過多會使體內的鹽分和水分貯量增多,在月經來潮前夕,會發生頭痛、激動和易怒等症狀。應在來潮前10天開始吃低鹽食物。
c.不宜飲濃茶:濃茶中的咖啡鹼含量較高,刺激神經和心血管,容易產生痛經、經期延長和經血過多。同時,濃茶中的鞣酸會使鐵的吸收出現障礙,引起缺鐵性貧血。
d.不宜坐浴:在月經期子宮頸口微開,坐浴和盆浴很容易使污水進入子宮腔內,從而導致生殖器官發炎。月經期外陰部的清潔衛生要特別注意。保持外陰清潔以淋浴最合適。
e.不宜穿緊身褲:如果月經期間穿臀圍小的緊身褲,會使局部毛細血管受壓,影響血液循環,增加會陰摩擦,很容易造成會陰充血水腫。如果再加上不注意局部清潔衛生,還會出現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等疾病。
f.不宜高聲唱歌:婦女在月經期,呼吸道粘膜充血,聲帶也充血,高聲唱歌或大聲說話,聲帶肌肉易疲勞,會出現聲門不合,聲音嘶啞。
g.不宜捶背:腰背部受捶打後,可使盆腔進一步充血,血流加快,引起月經過多或經期過長。另一方面,婦女在月經期,全身和局部的抵抗力降低,子宮內膜剝落形成創面,宮頸口鬆弛,如經期受到捶打刺激,既不利創面的修復,也易受感染而患婦科病。
h.不宜做X光檢查:育齡婦女在月經前正處於排卵階段,此時做X光檢查可使卵細胞受到損傷而引起胚胎發育不良、畸形及基因突變等;從而造成胎兒出生後出現先天異常,如智力低下、唇裂、顎裂、小頭腦、肢體缺損、新生兒自發性出血傾向等。
17.引發子宮癌幾種原因
a.終生不育、未產女性,要比有孩子女性的發病危險性高出3倍以上。
b.患者以肥胖者居多。
c.內源性雌激素過剩容易引發宮體癌變。
d.絕經期和絕經後女性雌激素應用的增加。
e.子宮內膜癌患者常並發糖尿病。
f.高血壓女性的宮體癌發病率較高。
18.子宮癌常見的症狀
a.絕經前女性月經量多或月經間期出血;絕經後女性於任何時間的陰道出血。
b.陰道內分泌物呈粉色或褐色、水樣到黏稠,且有異味。
c.患者體重下降,虛弱,下腹、背部及腿部疼痛,經盆腔檢查可發現子宮增大。
19.乳腺癌肺轉移怎麼治
如果乳腺癌發生肺轉移,且不能手術和化療可考慮內分泌治療,但必須是雌激素受體或孕激素受體都為陽性。肺轉移應用內分泌治療的效果不如化療,用於內分泌的藥物主要有他莫昔芬、法樂通、來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等,但保證療效的前提是患者此前沒有用過此類藥品。
突發病急救
1.心肌梗塞急救法
心肌梗塞發病時,疼痛性質與心絞痛相似,但更為劇烈。與心絞痛不同的是,心肌梗塞疼痛持續的時間較長,往往可達幾小時,甚至1∼2天,範圍也較廣,可波及左前胸與中上腹部。伴有噁心、嘔吐和發熱等症狀,嚴重的可發生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a.心肌梗塞急性發作時應臥床休息,盡量少搬動病人。室內保持安靜,切不可啼哭喊叫,以免刺激病人加重病情,與此同時立即與急救中心取得聯繫。
b.在等待救護車期間,若發現病人脈搏細弱、四肢冰冷,提示可能將發生休克,應輕輕地將病人頭部放低,足部抬高,以增加血流量。如果發生心力衰竭、憋喘、口吐大量泡沫痰以及過於肥胖的病人,頭低足高位會加重胸悶,只能扶病人取半臥位。讓病人含服硝酸甘油、消心痛或蘇合香丸等藥物。煩躁不安者可服安定等鎮靜藥,但不宜多喝水,應禁食。解松領扣、褲帶,有條件的吸氧,注意保暖。
2.冠心病急救法
a.如果一個冠心病患者在家中突然出現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心絞痛發作,則應立即平臥,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如果一片不解決問題,可再含服一片。如果發作已緩解還需平臥一小時方可下床。
b.如果患者病情險惡,胸痛不解,而且出現面色蒼白、大汗淋漓,這可能不是一般的心絞痛發作,恐怕是發生心肌梗死了。此時就要將亞硝酸異戊酯用手帕包好,將其折斷,移近鼻部2.5厘米左右,使患者吸入氣體。如果患者情緒緊張,可給一片安定口服。另一方面要立即和急救中心聯繫,切不可隨意搬動病人,如果距醫院較近可用擔架或床板將其抬去
c.如果患者在心絞痛時又有心律過速出現,可在含服硝酸甘油的基礎上加服1∼2片乳酸心可定片。
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