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妙招 第2章 防病治病 (2)
    這些表現可能短暫地出現一次,也可能反復出現或逐漸加重。

    7.罹患心功能不全(心衰)的信號

    a.心慌:心功能不全時會發生代償性心率增快,以增加血液排出量,患者常感到心慌。

    b.氣急:心功能不全引起的肺淤血,機械性地阻礙了肺的擴張與回縮,使呼吸發生紊亂,患者常有氣急的表現。

    c.浮腫:急性肺水腫和充血性心功能不全都會引起水腫。

    d.肝腫大:慢性右心功能不全時,由於代償性循環血容量增加引起肝髒淤血,會出現肝腫大。

    e.紫紺:即常說的嘴唇發紫,在右心功能不全時,由於缺氧而出現紫紺。

    f.疲乏:心功能不全時,心髒泵血功能下降,不能適應活動時肢體的需氧量所致。

    8.腦動脈硬化的自我監測

    a.神經衰弱:腦動脈硬化早期多呈現一種神經衰弱的症狀,表現為頭痛、頭暈、頭部有緊箍和壓迫感,有耳鳴、嗜睡等症狀,記憶力減退,容易疲勞。

    b.植物神經功能障礙:表現為皮膚劃紅症(皮膚被抓劃後可發紅並隆起),手腳發冷,全身及局部發汗,頭發早白、早禿。

    c.行動異常:腦動脈硬化中後期患者可出現走路及轉身不穩,表現為步態僵硬、緩慢或行走不穩。

    d.癲癇痙攣發作:局限性癲癇是腦動脈硬化後期的常見症狀,主要表現為身體某部位發生陣發性、痙攣性抽搐。有的病人可出現不自主的運動。嚴重者可因腦動脈硬化出血,形成血栓而昏迷癱瘓等。

    9.頸椎病的報警信號

    a.猝倒:常在站立或走路時因突然扭頭,出現身體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後可很快清醒站起,不伴有意識障礙,亦無後遺症。此類病人可伴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出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這是由於頸椎增生性改變壓迫椎動脈引起基底動脈供血障礙,導致一時性腦血供應嚴重不足所致。

    b.高血壓:頸椎病可引起血壓增高或降低,但以血壓增高為常見,稱為“頸性高血壓”。這與頸椎病所致椎基底動脈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經受刺激發生功能紊亂有關。由於頸椎病和高血壓病皆為中老年人多見,故兩者並存的機會不少。

    c.吞咽障礙:吞咽時有梗阻感,食管異物感,少數有惡心、嘔吐、聲音嘶啞、干咳、胸悶。這是由於頸椎前緣骨質直接壓迫食管後壁而引起食管狹窄,或因頸椎病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食管痙攣或過度松弛而出現的症狀。也可因骨刺形成使食道周圍軟組織發生刺激反應引起。

    d.視力障礙:表現為視力下降、眼脹痛、怕光、流淚、瞳孔不等大,甚至視野縮小、視力銳減。這與頸椎病造成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發的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損有關。

    e.頸心綜合征:表現為心前區疼痛、胸悶、早搏等心律失常,及心電圖ST段改變。易誤認為冠心病,這是頸背神經後根受頸椎骨刺激和壓迫所致。

    10.癌症早期信號認知竅門

    a.發現可觸及的硬結或硬變,如乳腺、皮膚及舌部的硬結。

    b.疣(贅瘤)或黑痣發生明顯的變化,如顏色加深、迅速增大、搔癢、脫毛、滲液、潰爛、出血。

    c.持續性嘶啞、干咳、痰中帶血、吞咽困難;耳鳴、聽力減退、鼻塞、抽吸咳出的鼻咽分泌物帶血、頭痛、頸部腫塊。

    d.月經期間大出血,月經期外或絕經後不規則的陰道流血、接觸性出血,乳房或其他部位出現腫塊或局部增厚。

    e.鼻、耳、膀胱或腸道等不明原因、不正常的出血,或有分泌物。

    f.排便或排尿習慣的改變,原因不明的大便帶血及黏液,或腹瀉、便秘交替。原因不明的血尿。

    11.白帶異狀識病竅門

    a.白色水樣白帶:此為非炎症性白帶增多,多見於子宮位置傾屈、腫塊壓迫;或全身性慢性疾病,如貧血、結核;或術後、病後、產後身體虛弱等致使子宮頸、陰道黏膜分泌增加。

    b.黃色水樣白帶:多見於子宮頸癌早期、子宮內膜癌、子宮黏膜下肌痛或輸卵管癌等病變。

    c.膿性白帶:常是生殖系統炎症性病變,如化膿性陰道炎、急性子宮頸炎、子宮積膿或滴蟲性陰道炎伴有繼發感染。

    d.血性白帶:多見於子宮頸重度糜爛、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黏膜下子宮肌瘤、子宮頸內膜異位症及老年性陰道炎。

    e.乳酪狀或豆腐渣狀白帶:這是霉變性陰道炎的典型症狀。如為泡沫狀白帶,又很稀薄,是滴蟲性陰道炎的典型表現。

    f.白帶過少:外陰干澀、瘙癢、疼痛,檢查可見外陰皮膚干燥變薄,彈性降低,陰道外口縮小。

    12.上樓氣喘要小心

    一上樓梯或斜坡就氣喘、心慌,或經常感到胸悶、胸痛,為一點事就發火、焦躁不安並頭暈,此時要小心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症等。

    13.食欲不振也會患胃病

    吃一點油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就感到上腹部悶脹不適,大便也沒有規律並常伴有胃部隱痛、反酸等症狀時,要小心胃病、肝膽疾病或胃癌、結腸癌。

    14.酒量明顯變小未必是好事

    稍喝幾口酒便發困、不舒服,第二天仍會暈乎乎的,此時要小心肝髒病、動脈硬化等。

    15.人體疲勞信號識病竅門

    a.突然疲勞:突然疲勞且四肢乏力、頭暈眼花、冷汗淋漓,而進食後這些症狀可消失,這是低血糖的表現。

    b.異常疲勞:異常疲勞且伴有腹痛、冷汗、面色蒼白、大便呈柏油狀樣,這是消化道出血或胃穿孔的表現。

    c.突然四肢乏力:突然四肢乏力且鼻孔發癢、眼球干燥,可能是哮喘病、蕁麻疹發作前的信號。

    d.經常疲勞:經常疲勞且低熱、咳嗽、盜汗或咯血者,可能是肺結核病,應去醫院檢查。

    e.極易疲勞:極易疲勞且伴有胃口不好、腹脹,多喝開水後尿仍呈棕黃色者,可能是傳染性肝炎,應及早去醫院檢查。

    f.胸悶無力:老年人上樓梯,不到四層便感胸悶氣喘,全身無力,經稍坐又很快恢復者,這是心肌肥大、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先兆。

    16.突然變得健忘是腦有疾病

    突然變得健忘,有時反復做同一件事,此時要特別警惕腦動脈硬化、腦梗塞等症。

    常見病自我醫治

    心血管系統

    1.治高血壓病四法

    a.糖醋大蒜降血壓:每天早晨空腹吃糖醋大蒜一頭,並連帶喝些醋汁,堅持10∼15天,可降血壓。

    b.葡萄汁送服降壓藥效果好:用葡萄汁代替白開水送服降壓藥,血壓降得平穩,不會出現血壓忽高忽低的現象。

    c.明礬枕頭可降血壓:取明礬3∼3.5千克,搗碎成花生米大小的塊粒,裝進枕芯中,常用此當枕頭,可降低血壓。

    d.鮮藕芝麻冰糖治高血壓:鮮藕一斤半,切條或片狀,再將生芝麻500克壓碎放入藕條(片)中,再加入冰糖500克,上鍋蒸熟,分成5份,涼後食用,每天1份,一般服用1副(5份)即愈。

    2.巧治低血壓四法

    a.甘草、肉桂、桂枝各15克,五味子2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兩次分服,4∼7天為一個療程。當血壓回升症狀消失後,應繼續服藥4日,以鞏固療效。

    b.甘草、五味子各6∼12克,茯苓15克,每日一劑,分兩次煎服或泡茶飲用。一般服此藥3∼10劑後,血壓可平均上升20∼30毫米汞柱。

    c.黃芪、黨參各30克,五味子20克,麥冬10克,北柴胡3克,每日一劑,水煎服,分早晚兩次服用,15日為一個療程。一般服藥一個療程即可見效。

    d.用普通紅葡萄酒1瓶(其它高級紅葡萄酒也行),放入1根黨參,浸泡3天。每天晚上臨睡前喝一小杯(約25克)。一般患者,喝一瓶即可見效。

    3.冠心病治療兩誤區

    誤區一:接受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或是支架介入治療後,便不需要再服用藥物了。

    為了減緩或阻止冠心病等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進程,保證搭橋血管或是冠脈內支架暢通,必須堅持長期乃至終生的藥物治療。

    誤區二:冠心病患者如果血脂不高,就不需要服用降脂藥

    嚴格控制血脂是冠心病防治的重要手段。在冠心病防治過程中,不可以將血脂標准固定化,而應該采取個體化的血脂調節方案。即使血脂不高,也可能要服用降脂藥。

    4.心律失常患者的護理

    a.保持環境清靜,禁止喧嘩、嘈雜,尤其對嚴重心律失常的病人更應注意。嘈雜聲音的刺激可以加重病情。

    b.避免喜、怒、憂、思等精神刺激。

    c.患者的衣服不要太緊,尤其呼吸困難時,應將鈕扣松開。

    d.喘息不能平臥者,應用被褥墊高背部或采用半臥位。

    e.有水腫者,飲食宜低鹽或無鹽,控制攝入的水量,記錄出入量,測腹圍,隔日測體重。

    f.如果服用洋地黃制劑,服藥前應測脈搏,若脈搏在160次以上或60次以下(每分鍾),均需報告醫生。

    g.心功能不全者,輸液速度不宜快,以免加重心功能不全。

    h.如發現病人呼吸困難,唇色紫紺,出汗,肢冷等情況,應先予吸氧,同時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5.心絞痛治療竅門

    心絞痛是冠心病患者的主要症狀,以往都是用硝酸甘油治病。而按壓至陽穴(位於第7胸椎棘突下)是治療心絞痛的新方法。經多種方法測定,硝酸甘油與按壓至陽穴相比,前者服藥後5∼10分鍾開始緩解病狀,而後者10∼30秒即可見效;前者有效率為80%,後者為100%,並可解決服藥的痛苦。

    6.如何預防腦血管病

    a.要注意控制情緒,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和疲勞。

    b.要注意節制飲食,做到有規律、有限度、有范圍。做到定時定量,不要吃得太飽和過鹹;少吃肥肉、辣椒、生蔥、大蒜等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之食品,多吃一些新鮮水果和蔬菜。

    c.生活有節律,勞逸適度。

    d.要保持大便通暢。大便秘結,排便時用力過猛,可使血壓突然升高,而發生腦血管病。

    7.葡萄皮減少血管硬化

    釀酒用的葡萄皮有豐富的抗氧化劑,經常適量飲點紅酒,能增加好的膽固醇,減少血管硬化。

    呼吸系統

    1.大蒜止咳

    取大蒜十幾瓣,搗成泥狀放入杯中,加冰糖適量,用開水沖泡,溫服當茶飲,每日1次,咳嗽嚴重者每日2次,此方具有快速止咳化痰的特效,但胃病患者忌用。

    2.鼻塞家療六法

    a.煎熏法:將蔥白一小把或將蔥頭(洋蔥)3∼4個切碎煎湯,用鼻吸熱氣,或將食醋燒開吸醋氣,療效都較好。

    b.填充法:將蔥白搗爛取其汁滲入藥棉內,將藥棉塞進鼻孔,或將大蒜瓣1個削成比鼻孔稍小的圓柱形,用薄層棉花或紗布包好塞入鼻孔,效果也不錯。

    c.側臥按摩法:左側鼻塞向右臥,右側鼻塞向左臥,用雙指夾鼻按揉雙側迎香穴1∼2分鍾,鼻塞可除。

    d.變位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嬰兒,嬰兒鼻塞時,常哭鬧不停,這時可將嬰兒豎直抱起,很快便能安然入睡。

    3.擤鼻涕禁忌

    凡患感冒鼻塞者不宜用力擤鼻涕,應該交替地壓住一側鼻孔,將對側鼻孔內的鼻涕緩緩擤出;或者將鼻涕向後抽吸到口腔再吐出,這樣喉咽部及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等可殺滅細菌。這種方法不會產生不良的後果。如果鼻子堵塞需要擤鼻涕時,可向鼻腔內滴入1∼2滴麻黃鹼溶液,使鼻腔血管收縮,待鼻子通氣後再擤鼻涕。

    4.白酒治感冒

    白酒30克倒入碗內,用一小碟蘸酒刮前後胸,以及下肢的鍋窩部位,直至皮膚發紅發熱為止,然後再喝一碗紅糖姜水,蓋好被子,不過一刻鍾便大汗淋漓,一次便可痊愈了。

    5.牙膏巧治感冒

    在頭部兩側的太陽穴、額前正中的天庭穴及鼻孔下嘴唇上的人中穴,分別擠上一小段牙膏,靜候10分鍾,感冒症狀就會有所減輕。

    6.蘇打粉可緩解感冒

    傷風感冒、咽喉紅痛,可在鹽水裡加適量蘇打粉,用來漱口,可消炎、潤喉。

    7.大蒜防感冒

    將一頭大蒜切成薄片,與300毫升涼開水一起裝入密封容器內6∼7小時,然後加入30克碎冰糖,每天早晚漱口一次,可防感冒。

    8.不吃藥緩解感冒症狀

    可在患者關節處,如手腕、膝蓋內側、腳踝兩側等,用紗布蘸高濃度酒擦拭30∼40下,然後蓋被睡覺,此法尤適用於孕婦。

    9.巧治氣管炎

    將蜂蜜和白酒(多少根據自己的酒量大小而定)摻在一起,燒熱,涼後喝下,每天1∼2次,堅持喝一個月,即可見效。

    10.春天哮喘病防治

    春天是哮喘病多發季節,可用大蒜瓣治療:大蒜2∼4瓣搗成泥狀裝入瓶中,聞大蒜氣味,每日3∼5次,大蒜瓣一日一換,連用3∼4日,會有明顯效果。

    11.巧治急慢性咽炎

    將鮮芝麻葉洗干淨,嚼爛慢慢吞咽,每日三次,每次6片葉,連服3日即愈。

    嚼爛的鮮芝麻葉,味甘微涼質粘,入肺、肝、腎,並能牢固粘貼在咽部凸凹不平的紅腫粘膜表面,直達病處,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之功效,故治療急慢性咽炎的效果較好。

    胃腸道系統

    1.巧妙方法對付打嗝

    a.在舌頭下放一勺糖,可立即見效。

    b.嘴裡含一口水,等到“嗝”要發出時,身體微微前傾,迅速將水吞下。

    c.用指甲掐手腕內側上二指處的“內關穴”,止嗝效果也很不錯。

    2.治胃寒二法

    a.鮮姜、白糖治胃寒痛:鮮姜500克(細末),白糖250克,醃在一起;每日3次,飯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湯匙);堅持吃一星期,效果顯著。

    b.白酒燒雞蛋治胃寒:二鍋頭50克,倒在茶盅裡,打1個雞蛋,把酒點燃,酒燒干了雞蛋也熟了,早晨空腹吃。輕者吃1∼2次可愈。注意雞蛋不加任何調料。

    3.吃蘋果可緩解胃酸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