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更年期,補鈣是重點
兩年前,我與同事一起到社區做口腔健康知識普查時,曾遇到過一個中學生模樣的男孩向我咨詢母親牙疼的問題。他說母親牙齒一直很好。可是近一年來,她總是說牙疼,咬東西也疼,冬天遇到風也疼,夏天喝涼水也疼。去醫院看醫生,醫生說母親的牙齒很好,沒有蛀牙,外觀也很整齊,可能是上火發炎了,於是就開了些消炎藥,可是吃了似乎也沒什麼效果。看到親愛的媽媽被牙疼折磨的東西也吃不下,他自己也很著急,不知道怎樣能幫媽媽把牙疼治好。
聽了他的描述,我不禁為他的孝心而感動,比起那些嬌生慣養的孩子,他小小年紀就知道為父母著想,實在令人敬佩。
「你的母親今年多大年齡了?除了牙疼她還有什麼其他的地方疼嗎?比如腰疼、膝蓋疼之類?」
他答道:「我媽媽今年剛過45歲,她平時是說過自己有腰疼,有時走路多了腳後跟也會疼?但是這和牙疼有什麼關係麼?」他有點疑惑。
「你母親的年齡正處於更年期階段,從你的描述來看,她之前牙齒沒有太大的問題,突然在這一年內出現牙疼,我想有可能是與更年期骨質疏鬆有關。因為更年期不僅會使人情緒激動、脾氣暴躁,還容易引起人體骨骼中鈣質的流失,出現腳跟疼、膝蓋疼、腰酸背痛等小毛病,這些都是更年期容易出現的症狀。而缺鈣嚴重的話,還會使牙齒周圍的骨質、牙齦出現萎縮,牙根逐漸暴露,牙齒遇到冷、熱、酸、甜就會感到疼痛。當然,能引起牙疼的病因有很多,需要仔細診斷,才能判定究竟是由於哪種原因引起。所以我建議你的母親盡快到醫院做口腔檢查,如果有問題最好盡早治療。」
「哦,我明白了,怪不得媽媽最近心情總是不好。那我一定讓她早點去醫院看醫生,每天提醒她喝牛奶。」我笑著拍了拍他的頭,「我再教你一個保護牙齒的小竅門,你可以教給媽媽,就是經常用茶水漱口,並堅持叩齒和按摩牙齦,堅持下來一定有好處。」他高興地對我表示感謝,好像我幫了他一個大忙。我在心裡說,真是個有心的孩子,希望他的母親能早日康復。
女性從36歲之後,由於雌激素的下降,骨骼中的鈣質開始逐漸丟失。絕經前婦女骨骼中的鈣質每年以1%的速度遞減。絕經後,尤其是絕經後前5年,骨骼中的鈣質丟失達到10%左右。骨骼中鈣質丟失的直接後果是骨質疏鬆,骨組織萎縮。
隨著骨骼中鈣質的丟失,牙槽骨也逐漸出現疏鬆和萎縮,造成牙齦萎縮、牙齒鬆動的結果。而在女性更年期階段,由於內分泌失調的原因,牙周病和口腔粘膜病發病率也有明顯增加,牙齒遇到冷熱酸甜更加敏感,暴露的牙根還容易發生齲齒。所以,女性更年期前後必須重視鈣的補充,以防止骨質疏鬆症的發生,而且是延續到整個老年期的一個長期過程。為此,每個婦女都應合理掌握補鈣原則。
女人補鈣要趁早:鈣在人體中總量達1300克,約占體重的1.5—2%。婦女從40歲左右,體內鈣質的「支出」就大於「收入」,因此從30歲時就應增加鈣的攝入,以預防並延緩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重視食補:俗語說:「藥補不如食補」。人體所需的營養主要是從食物中獲得,所以鈣的攝入不足,首先應調整食品的種類,適當多吃含鈣豐富的食品,如牛奶(發酵的酸奶更有利於鈣的吸收)、豆漿、蝦皮、蝦仁、魚類、海帶、海參、紫菜、木耳、大頭菜、空心菜、油菜、黃豆芽、芝麻醬、雞蛋、紅糖等,有意識地增加鈣的補充,以滿足人體之需求。
睡前喝牛奶,補鈣效果好:牛奶的含鈣量較高,食入後腸道對鈣的吸收在餐後3—5小時才可完成,並從血液中轉入尿液,夜間入睡後空腹排的尿鈣,則來自骨鈣的丟失,故在入睡前喝杯牛奶更有利於鈣的吸收,而且此時喝牛奶還能改善睡眠。
另外,有些食物中動物蛋白和鈉含量過高還會增加尿鈣的排出,抗酸藥物中的鋁也會增加鈣的丟失,所以在補充鈣劑時,要排除這些因素的影響,最好錯開此類藥物的服藥時間。
服用鈣劑需在飯後:食物補鈣不能完全滿足需要時,則可通過服用藥物來補充。但服用鈣劑最好不要在空腹時進行,否則會使肌體吸收不良,一般在飯後服用較好。
補鈣也要重視鍛煉:在注意鈣劑補充的同時,還應重視體育鍛煉並參加戶外活動,因為運動健身可刺激肌體成骨細胞發育,減少鈣的丟失,並延緩骨質疏鬆過程。
更年期女性要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研究顯示,婦女吸煙可降低雌激素的水平,促進鈣的丟失;酗酒會降低鈣的攝入;而吃糖過多會影響鈣的吸收;一些藥物如利尿劑、激素、抗酸劑等,會影響維生素D的活化,不利骨質形成。所以,建議更年期女性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飲茶、戒煙少酒、少吃糖、防止濫用藥物,這些都對鈣的有效補充,預防與延緩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均有積極意義。
人過40,牙齒步入中年期
步入中年,很多朋友可能都曾有過這樣的感覺:不知從哪天起,當年結實的腹肌消失了,啤酒肚冒了出來;當年通宵達旦狂歡後,第二天仍然神清氣朗,現在熬個小半夜就會有眼袋冒出來;當年「午橋橋上飲,座中盡豪英」,現在喝兩瓶啤酒就要受胃痛折騰。
不僅如此,就連平時老實安穩的牙齒也開始蠢蠢欲動,甚至開始鬧罷工。先是吃肉開始塞牙,接下來,竟發現牙齒間的空隙在不斷地加大。而且牙齒還常感酸痛、鬆動、咀嚼無力,難道真的是「人老牙先衰」?
「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從中醫養生角度來看,人到40歲時,腎氣開始衰落了,具體的表現就是頭髮脫落、牙齒鬆動。口腔臨床顯示,從35歲開始,人的牙齒健康就開始走下坡路,特別是40歲以後,牙齒呈加速度老化——牙齒鬆動、牙齒缺失、爛牙根等現象愈演愈烈。
鬆動牙越來越多,鑲牙不再遙遠
雖然衰老並不是引起牙齒鬆動的主要原因,但牙齒衰老的一個主要信號就是鬆動牙增多。牙周病導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齦萎縮,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牙齒鬆動、縫隙變大、食物嵌塞等一系列現象的發生。
對中老年人而言,罹患齲齒、殘根、牙周炎、根尖炎、智齒、冠周炎等病的比例較高,在這些口腔疾病病灶或局部通常寄生著很多細菌。如不及時治療處理,在身體抵抗力下降的時候,這些細菌就會乘虛而入,通過循環系統流向全身,可引起虹膜睫狀體炎、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腎炎等嚴重的全身併發症,直接威脅到生命安全。
中老年的口腔生理狀況有其自身特點,如牙齦萎縮,牙根暴露,唾液分泌量減少而且變得粘稠等,都將增加中老年人發生齲病的機率。首先,牙齦萎縮導致牙根暴露,而牙根處沒有緻密的牙釉質保護,因此中老年人的根齲發病率很高。
中老年人常因牙周炎導致牙齒不整齊,並伴有牙齦萎縮。牙齦萎縮主要是因為齦緣部分存在異物又長期得不到清潔,細菌滋生長期刺激牙齦產生慢性炎症所致。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齦也會或多或少發生退行性萎縮。炎症性的牙齦萎縮,主要表現為牙齦紅腫脹痛,刷牙時常見出血。
中老年人的牙周組織萎縮後,支持力減弱,就會出現牙齒鬆動現象。而牙齒鬆動必然造成咀嚼無力,食物得不到充分的咀嚼,就會加重胃腸負擔,容易引起胃腸道分泌減少,消化功能降低,出現胃痛、腹痛、腹脹、噁心、消化不良和便秘等等不良症狀,久之則影響全身健康。所以,口腔內如果出現喪失咀嚼功能的鬆動牙齒,應及早去醫院治療。
中年人要重視牙齒保健
中國正在逐漸步入一個老齡化的社會,30—50歲的中年人是社會的中堅力量,這部分人,承載了太多的負擔與壓力,應該特別注重自己的健康狀況。健康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的身體,事業成功、家庭幸福都無從談起。30—60歲是人生的重要階段,也是疾病的高發期。只有樹立正確的健康意識,及時採取防病措施,才有可能步入幸福的晚年。
警惕根面齲
中年過後,由於牙周開始暴露,這些部位的硬度較牙冠低,抗齲能力差,易出現齲洞,臨床上稱根面齲。根面齲的一個特點是位置隱蔽,不易發現,因而最易被人們忽視。所以,中老年人應定期檢查牙齒,及早發現齲洞,及早充填,減少痛苦和損失。
防治牙周炎
牙周炎是中年人常見的病,但卻不像齲齒那樣為人們所瞭解和重視。許多人患了牙周炎以為是「虛火上升,牙周發炎,吃點藥就無事了」。殊不知,牙周炎常易反覆發作,損害牙周的健康,導致牙齒鬆動脫落。對付牙周炎,僅靠吃藥不能解決問題,應做局部的牙周治療,如做牙周潔治、牙周沖洗上藥或齲下刮治、翻瓣手術根治等。再配合其他用藥,才會有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
修復缺失牙
有些人認為,年紀大了,缺幾顆牙是正常的事。缺了牙又不想鑲假牙,怕麻煩,缺就讓它空缺吧。這樣下去害處很多,它會明顯降低咀嚼能力,影響消化和營養吸收;會加快鄰牙鬆動脫落;會影響語言和容貌。鑲上假牙可助你消除缺陷,恢復牙齒功能。
溫水刷牙
中年過後,由於牙面磨損和牙周萎縮,牙本質暴露,牙齒易出現敏感症,遇冷、熱、酸、甜,就感到牙齒酸軟。這種反覆的過冷、過熱的刺激,會導致牙髓炎,損害牙齒的健康。民間有「溫水牙,冷水面,熱水腳」的說法。建議中老年人盡量用溫水漱口刷牙,避免過冷、過熱的刺激,可以減少牙髓炎症的發生。
牙齒保健
生命在於運動,牙齒也需要運動。一日三餐,牙齒雖然也在運動,但正如四肢每天都在活動卻不能完全代替保健運動那樣,三餐飯的咀嚼動作並不夠,牙齒還需要自身的鍛煉。其方法有:叩齒,每日早晚空口時,上下牙齒反覆撞擊各200次;按摩牙齦,在牙齒無軟垢、牙結石、炎症的情況下,漱口後用洗淨的食指或拇指輕輕按摩牙齦,每日三次,最好在飯後進行,每次上下10—15次,也可轉舌按摩。
敷齒防病
將大蒜洗淨搗爛,加少許水調成糊狀,敷在牙齦上,每次約10分鐘,或用帶辣味的鮮蘿蔔代替,既有殺菌消毒、保護牙床、預防牙周病的作用,又能促進牙齦的再生。
另外,還應注意平時要少用牙籤剔牙,使用濃茶漱口自然脫去殘留在齒縫裡的食屑;注意經常徹底地清潔牙齒,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吸煙,定期請醫生檢查牙齒;使用氟化物牙膏;解便時咬緊牙關等。
80歲有20顆牙不是夢
「齒齡=壽齡」這句話一點也不為過。世界衛生組織對牙齒健康的標準是「80,20」,即80歲時還可以擁有20顆能夠正常咀嚼、保證生理需要的功能牙。建立這一標準的目的是:通過延長牙齒的壽命來保證人的長壽和提高生命質量。
每個人有32顆恆牙,真正行使功能的牙齒有28顆。當牙脫落一兩顆時,並不會影響全身健康,但牙齒逐漸脫落剩下不到20顆時,就開始影響身體多個系統的功能。此時,如果將脫落的牙齒及時修復好,口腔中保持20顆以上有功能的牙齒,人的衰老速度就會減慢下來,有利於延長人的壽命。這是因為人的牙齒少於20顆,食物得不到充分咀嚼,影響消化功能;說話發音會受到不良影響,容貌也會顯得蒼老,對人的心理會產生負面影響。另外,牙齒還是體內重要的平衡器官,人的許多體力活動和注意力集中的腦力勞動都需要牙齒咬合來配合。牙齒少於20顆時,人的平衡機能受到影響,容易出現活動失誤、摔倒等現象。
人老未必牙先掉
很多人認為老人牙齒脫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甚至將「白髮」、「皺紋」和「缺牙」看作是衰老的三大標誌。然而,人上了年紀,牙齒脫落真的是必然的嗎?其實,牙齒脫落的真正原因大多是由口腔細菌引發的口腔疾病導致的。如果平時不注意口腔衛生,口腔內的細菌得不到徹底的清潔,便很容易引發口腔疾病,嚴重的就會導致牙齒的脫落。因此,即使是青年人,如果不注意保護和清潔,牙齒同樣會脫落。
俗話說,人老牙先老。從60歲開始,人體機能逐漸老化,全身的一些器官也不斷發生病變,牙齒脫落就是其中一種。據有關資料表明,我國60歲以上的人平均缺牙10顆左右,但鑲牙的人只有50%。有些老人認為,掉幾個牙鑲不鑲沒多大關係;還有老人認為,掉一顆鑲一顆太麻煩,不如等掉得差不多了再一起鑲。殊不知,這樣會直接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