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好健康來 第2章 讓健康的牙齒陪伴我們一生 (1)
    好牙醫治人,庸牙醫治牙

    作為一名合格的牙醫,除了為牙病患者解除病痛之外,另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要為大家倡導一種健康、正確的意識,幫助大家樹立正確的牙齒保護觀念,把簡便易行而又容易堅持的護齒習慣向大眾推廣。

    愛牙的觀念比治牙更重要

    在中國,很多人對口腔健康的認識非常局限,對牙醫的認識也只停留在初、中級階段。很多患者總是等到牙齒出了問題,痛得吃不下、睡不著的時候才想起找牙醫尋求幫助。很多人都把「看牙醫」認為是一件恐懼和痛苦的事情,牙齒出了問題,人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忍,可「忍」字頭上一把刀,誰又能真的挺過去呢?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很少有人沒體驗過牙疼的滋味,但有幾個人會在牙疼之前就去治療呢?又有幾個人會在飽受牙疼之苦後要求醫生給他補牙而非拔牙呢?我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怕疼。

    在過去,人們在非常簡陋的環境下補牙、拔牙,甚至有赤腳醫生挑著擔子在馬路邊擺攤。他們用低價及所謂的祖傳秘方麻藥吸引病人,沒有起碼的衛生條件和麻醉設施,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的同時,也很容易傳播各種疾病。

    到了現代,隨著牙科工業技術水平的發展,以及整體環境的改善,患者完全可以躺在舒適的牙椅上,聽著輕柔樂曲,在舒適愉悅又具人性化的治療條件下接受牙醫體貼的治療。而且現代麻醉技術已經處於比較成熟的階段,完全有條件實現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無痛化,所以患者大可不必擔憂拔牙會痛的問題,關鍵是選擇消毒技術過關的診所或醫院。

    醫生的原則:盡量不拔牙

    在醫院裡,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患者,半邊臉腫的老高,一邊捂著腮幫子,一邊一個勁地直哎喲,進門就說:「大夫我的牙太痛了,幫我拔掉算了。」還有的患者,因為怕麻煩,不願意花錢對牙齒進行根管治療,一出現問題,就要求一次拔除牙根。在這類患者看來,這顆折磨自己的牙齒簡直是眼中釘、肉中刺,只要把它拔了,斬草除根就能解決全部問題。甚至有的醫生也以「為了減輕病人痛苦」為借口,建議患者拔除牙齒,這些都是非常錯誤的想法。

    其實,保留一個好的牙根就等於省了一大筆錢,無論患者還是醫生,都應該把「不要輕易放棄任何一顆牙齒」作為一條重要的原則,只要牙齒有保存的希望就不要放棄。過去,拔牙是牙醫為病人解除痛苦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但是現在,不僅是醫生,連患者自己也逐漸認識到,牙齒雖小,卻是我們身體中不可再生的資源,一旦拔掉就不能再生。健康成年人的牙齒只有32顆,而這32顆牙齒伴隨著我們的一生,一旦失去,即使再高明的複製和種植手法也都無法使壞損的牙齒恢復原樣。所以大家如果對它們不重視,甚至動不動就要求拔掉,那麼我們到了50歲左右,就剩不了幾顆好牙了。

    只要方法得當,很多牙齒都是可以保得住的。牙齒一旦出了問題,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早去醫院治療。例如牙齒剛蛀了個小洞、還沒有感到不舒服時就去補,既省錢省時,又補得牢,還沒有什麼不舒服。其次,當牙齒蛀到牙神經時,就要好幾次才能補好,而且只有將牙齒內的全部牙神經抽掉以後補起來效果最好,否則以後可能還會再疼。再次,當牙齒蛀得只剩下小部分,甚至只剩下牙根時,經過根管治療後,再在牙根內放進加固裝置,最後做一個牙套就可以恢復這顆牙齒的原樣了;這樣做雖然比較麻煩,而且價格也較貴,但是能保留一顆牙齒,就比拔掉做一顆假牙效果好,更比種一顆牙齒好。現代醫學的發展,使得拔牙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牙齒都可以保留了,我們的原則也是盡量不拔牙。

    護牙在平時

    愛牙護牙並不複雜,關鍵是要掌握方法,日常牙齒保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

    1、早晚刷牙,飯後漱口

    刷牙能去除依附在牙齒上的菌斑,防止菌斑中的細菌接觸到食物,產生酸而導致蛀洞。堅持早晚用溫水刷牙,每次刷牙時間不要少於3分鐘。使用正確的刷牙方法,即豎刷法:讓牙刷毛束與牙面成45度角,小幅度水平顫動和旋轉。這樣,裡外、上下的牙齦都能刷到,牙縫也能刷得很乾淨。刷完牙就不要再吃東西,吃完東西一定要及時漱口,過去人們常吃粗糧有潔齒的作用,現在的細糧反而容易得齲齒,因此即使吃完麵包也應該及時漱口。

    2、少用牙籤,會用牙線

    牙籤剔牙,容易造成牙縫變大,甚至會損傷牙齒和牙床,造成牙齦萎縮、牙根暴露、牙縫變寬。牙縫越寬,食物殘渣越易嵌進去,形成了惡性循環,即俗話說的「牙齒越剔越稀」。而牙線能輕易地到達牙刷無法清潔到的牙間狹縫內,通過在牙表面及牙縫中上下摩擦,有效去除牙縫間的食物殘渣、牙菌斑及軟牙垢,徹底清潔牙齒,而且不傷牙齦,從而預防及減少牙科疾病的出現。使用牙線的最好時間是三餐後,刷牙前。持之與恆,自然就能擁有一副令人羨慕的健康牙齒。

    3、均衡飲食,健康護齒

    健康的牙齒取決於均衡飲食,均衡的飲食、適量分配一天中的各餐,對堅固的牙齒十分有利。牙齒的發育離不開各種營養食物,不論是成人還是少年兒童,飲食要多樣化,不要偏食,如:加強鈣、磷的攝入、多吃維生素C類護齒食物、多吃膳食纖維、多喝礦泉水、遠離「軟」食品零食。

    4、正確用牙,定期檢查

    不要用牙齒咬堅硬的東西,例如小胡桃、榛子、松子之類有堅硬外殼的乾果;每天做叩齒動作(即上下牙齒輕輕互相叩擊)若干次,每次約四五十下;每年到醫院檢查牙齒一次,沒病防病、有病早治。因為牙齒齲壞在初期毫無症狀和感覺,通過定期檢查牙齒,可以及時發現並修補牙齒表面已被細菌侵蝕的部位,阻止齲壞達到牙髓。牙病的預防與治療相比痛苦要小得多,所需時間和費用也會少很多。

    相信只要堅持做到這些,你就離牙齒健康不遠了。

    瞭解牙齒,愛惜牙齒

    春節前的一天,我一上班就發現有一位妙齡少女在媽媽的陪同下來找我看牙。我問她是哪裡不舒服,她自己卻支支吾吾不肯開口說。這時媽媽忍不住告訴我,說女兒正在上高中,才剛15歲,因為小時候愛吃糖,門牙長了齲齒,當時沒當回事,沒想到現在齲洞越來越大。因為齲洞是長在門牙上,影響到了女孩的容貌,所以她一直都很自卑,笑也不敢笑,說話也不自然,甚至影響到學習成績。看著女孩痛苦的表情,我為她實施了治療,並盡量為她保留了大部分健康的牙根。現在只要一不忙,她就會刷牙,怕有蛀牙,怕牙齒掉了。看到她追悔莫及的樣子,直到失去的時候才發現牙齒的重要,才開始學習保護牙齒的一些常識,讓我不禁為之感到痛惜。而像她這樣的患者,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很多。

    要保護牙齒,首先要瞭解牙齒的生長週期。在人體,一生中先後長兩次牙,即「乳牙」與「恆牙」。

    人出生後的第一副牙齒被稱為「乳牙」,乳牙有20顆,從胚胎第二個月開始發生,出生後6個月左右萌出,到2歲半左右全部萌出。恆牙有28—32顆,從胚胎第五個月開始發生,在6歲左右開始萌出,到20歲左右全部萌出。恆牙長出後終生不換,是人的最後一副牙齒,恆牙脫落後,脫落的部位將不再有牙齒萌生,故應好好保護,用其一生。

    需要注意的是,20歲左右時,有些人會在牙槽骨上最裡面的上下左右各一的四顆第三磨牙,俗稱「智齒」。由於頜骨退化,第三磨牙可以先天缺失,因此很多人只有28顆牙齒。在智齒的生長方面,個體差異很大,有的人20歲之前,有的人40、50歲才長,有的人終生不長,這都是正常的。

    牙齒的主要作用是切碎食物,咀嚼食物,使得食物的營養更好地被身體所吸收。根據我們牙齒的生長位置、功能和形狀,大致可以把牙齒分為切牙、尖牙、磨牙。平日進食,牙齒們協作運行,切牙負責將入口的食物切斷成小塊,尖牙主要用於撕碎肉類食物,磨牙則用於將食物咀嚼碾磨成碎塊。不管食物柔韌性如何,都能被牙分割至適宜咽喉吞食的大小。

    不同食物的攝入量是有一定比例的,人類必需的穀類占食物總量的61.3%,人類必需的肉類占食物總量的12.8%。所以用於咀嚼穀物的臼齒占總數的62.5%,用於咀嚼肉類的犬齒占總數的12%。牙齒的結構體現了造物主讓人類盡量長壽的一片苦心。

    再從牙齒的組織結構上看,牙齒是人體中最堅硬的器官,其外形上分為牙冠、牙頸和牙根三部分;其內部又分為牙本質、牙釉質、牙髓、牙冠、牙頸、牙根等牙齒的組織結構。牙齒周圍的組織即牙周組織,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齦。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牙齒最容易患的疾病是齲齒和牙周炎。

    齲齒,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蟲牙,是牙齒硬組織逐漸被破壞的一種疾病。發病開始在牙冠,如不及時治療,病變繼續發展,形成齲洞,終至牙冠完全破壞消失。未經治療的齲洞是不會自行癒合的,其發展的最終結果是牙齒喪失。齲齒是細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症。齲齒的繼發感染可以形成病灶,致成或加得關節炎、心骨膜炎、慢性腎為和多種眼病等全身其他疾病。牙齒齲壞在初期毫無症狀和感覺。通過定期檢查牙齒,可以及時發現並修補牙齒表面已被細菌侵蝕的部位,阻止齲壞達到牙髓。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齲齒和拔牙的痛苦。

    牙周炎屬於口腔軟組織疾病,是導致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牙周炎患病率很高,治療較為複雜,且愈後不佳,嚴重的牙周炎可以導致全口牙齒鬆動脫落,引發多種疾病。是一種破壞性疾病,其主要特徵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齒逐漸鬆動。牙周炎已被醫學界定論為繼癌症、心腦血管疾病之後,威脅人類身體健康的第三大殺手,也是口腔健康的「頭號殺手」。牙周炎出現的一些前期症狀,也成為口腔「亞健康」惡化的主要特徵,如牙齦萎縮、牙齦出血、溢膿、口臭、牙齒鬆動、伸長、移位及疼痛發作等。一般說,口腔衛生不良,牙石和牙垢堆積,食物嵌塞,細菌和菌斑作用,不良補牙和鑲牙刺激,或壓迫牙齦等,都是引起牙周炎的重要局部原因。

    我國的齲病、牙周病患者眾多,而口腔保健的人力、物力、財力十分有限,因此,解決牙病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預防,必須從娃娃抓起。在發達國家,人們對牙齒的厚愛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牙齒健康維護和牙病預防的觀念已深入人心,養成習慣,牙齒的整潔和口腔衛生被看成是他們文明的象徵和儀表的重要部分。小孩子從一出生就開始重視口腔衛生,從長出乳牙就開始關愛呵護。等牙齒換齊了,就立即注意矯正、清洗、增白。通常是大人帶著孩子,一家人一起去牙醫診所做保健。

    人們把洗牙、矯正、做口腔保健的,半年洗一次牙看做非常普遍和正常的事情,而不是等到牙齒痛了才來看病,更不是因為牙齒有病才上牙科診所。而國人在這方面的意識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開始萌芽,但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據瞭解,中國口腔病患病率高達97.6%,幾乎人人都有牙病,以至於歐美人中都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如果想知道眼前的這個黃種人是不是中國人只需要看他的牙就夠了」。舉例來說,在美國,兒童的蛀牙率幾乎為零,在中國則高達80%。在美國60歲老人的牙齒保有率平均為26顆,而在中國60歲老人牙齒保有率平均僅僅為8顆。中國在經濟上逐漸變成屹立在東方的巨人,然而在口腔健康方面仍然是一個矮子,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好牙齒是健康身體的根本

    國際上對身體健康的標準,可以用「五好」來衡量:

    胃口好:進食時有良好的胃口,不挑食,能快速吃完一餐,說明內臟功能正常。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