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腳好:行走自如,活動靈敏。說明精力充沛,身體狀態良好。
頭腦好:語言表達正確,說話流利。表示頭腦敏捷,心肺功能正常。
睡眠好:有睡意,上床後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後精神飽滿,頭腦清醒。說明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抑制功能協調,且內臟無病理信息干擾。
排泄好: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且感覺良好。說明胃腸腎功能良好。
其實,「牙好」也是身體健康的重要標誌。好牙齒使人充分地咀嚼,享受美味佳餚,獲得充足的營養;好牙齒使人口齒清晰,盡情表達自己的意願,自由地與人交流;好牙齒使人增強自信,在社會舞台上充分地展現自我;好牙齒還能避免和減少「病灶感染」以及糖尿病、冠心病、胃病、新生兒低體重等病症的發生,所以擁有好牙齒會使人活得更健康、更愉快、更長壽。
好牙齒使人更聰明
瑞典科學家最新公佈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缺牙的人的記憶力比牙齒健全的人要差很多,缺牙可能是老人易患失憶症的原因之一。據《黃帝內經》記載:「……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益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墜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斑自。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
中醫還認為:腎藏精,主骨生髓,而髓分為骨髓、脊髓和腦髓,三者均由腎中精氣所化。齒為骨之餘,齒與骨同出一源。由此可見,牙齒、腦髓(記憶力)與體內的腎中精氣緊密相連。腎中精氣充足,則牙齒長得牢,記憶力減退慢。反之,則牙易脫落,記憶力快速衰退,嚴重者可能得老年癡呆症。可以這麼說,牙齒和記憶力都是腎中精氣的外在表現,而牙齒咀嚼運動則是促進大腦智力開發的開端。
好牙齒使人更美麗
牙齒不僅能咀嚼食物、幫助發音,而且對面容的美有很大影響。「明目皓齒」、「齒如編貝」,自古以來,關於美人的描述都少不了對牙齒的定義。由於牙齒和牙槽骨的支持,牙弓形態和咬合關係的正常,才會使人的面部和唇頰部顯得豐滿。而當人們講話和微笑時,整齊而潔白的牙齒,更能顯現人的健康和美麗。相反,如果牙弓發育不正常,牙齒排列紊亂,參差不齊,面容就會顯得不協調。如果牙齒缺失太多,唇頰部失去支持而凹陷,就會使人的面容顯得蒼老、消瘦。所以,人們常把牙齒作為衡量健美的重要標誌之一。
好牙齒使人更健康
經臨床發現,牙齒不好的人,通常胃功能也不好,這是因為食物不能在口腔內得到充分咀嚼,便會加重胃部負擔,從而引起疾病。不僅如此,牙病對心臟也存在重大威脅。研究發現,患牙周炎的人,常會出現「菌血症」,此時肌體會自發地產生免疫反應,容易導致血栓,誘發心肌梗塞的發生。而腎功能先天不足則將直接導致牙齒鬆軟,容易斷裂。
研究還發現,牙齒一旦殘缺不全,當少於15顆時就會引起血壓升高,通常舒張壓會隨著牙齒數量的減少而上升,牙齒缺損的數目越多,血壓升高的幅度就會越大。另外,當引起牙病的細菌和病毒進入血液後,還會通過血液到達全身,包括男性的睪丸,從而損傷精子。
好牙齒使人更長壽
「年齡」的「齡」字中含有個「齒」,足見國民早就將牙齒與健康長壽聯繫在一起。很多長壽老人所以長壽的奧秘之一,就是保護好牙齒。我國歷代醫學家和氣功學家在預防牙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在古籍醫書中作了詳細記載。如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每晨起,以一捻鹽納口中,以溫水含揩齒,及叩齒百遍,為之不絕,不過五日,齒即牢密」。《陸地仙經》記載說:「睡醒時叩齒三十六遍,永無蟲牙之患」。意即每天將上下牙齒有意識有規律地互相叩擊,就可以達到保護牙齒的目的。
現代醫學認為:叩齒能促進牙齒周圍組織及牙髓腔部位的血液循環,增加牙齒的營養供應,故能強壯牙齒,從而減少齲齒等牙病的發生。若堅持經常叩齒,面頰部還不易塌陷,且咀嚼有力,牙齒也不易鬆動、脫落。叩齒時對大腦也有輕度的刺激作用,對提高聽力、預防耳鳴都有一定作用。
齒乃骨之餘——古人對牙齒的感悟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牙。
俄然去六七,落勢殊末已。
憶初落一時,但念豁可恥。
及至落二三,始憂衰即死。
每一得落時,凜凜怯漱水。
人言齒之落,壽命理難持。
唐朝大文學家韓愈晚年作的這首《落齒》詩,讓我們看到了這位曾經叱吒文壇的詩人對於落齒的無可奈何和對於延長生命的期待。韓愈所處的時代距離我們已經相去甚遠,然而古人早就知道牙齒的咬合程度和肩酸、腰痛等身體不適有關,也給我們的牙齒保健及牙病預防帶來一些啟示。
中醫看牙識疾病
在中醫理論中窺一「斑」而知全「豹」有很多種體現,比如看指甲、面色、唇色等都能幫助辨病,而除了這些比較常見的方法,觀察牙齒及牙齦情況,也有類似的作用。因為齒與齦和腎,胃及大腸都密切相關,因此觀察齒和齦可以初步測知腎和腸胃的病變。中醫學裡的溫病學派就對辨驗齒齦十分重視。
中醫理論認為,腎「主骨生髓」,而「齒乃骨之餘」,意思就是說,牙齒的功能與腎臟的功能有著密切的聯繫。腎中精氣充足,則「齒健發黑」。《黃帝內經》中也有描述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而「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意思是女子七歲對應男子八歲,都是此時腎氣足了,開始換牙、長頭髮。牙齒和頭髮都屬腎管轄,所以人的頭髮好不好、牙齒好不好,都是腎精足不足的外在表現。
曾經有一位教師患者,由於反覆牙痛、腰痛2個月,嚴重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至一周上課十幾個小時都會感到非常累。到醫院檢查時,醫生診斷後發現這位患者患有嚴重的病灶性腎炎,而她的腎病是正是因為一顆病灶牙所致。醫生於是決定為其拔除該牙,再治腎病。結果拔牙後不到一個月,她的牙疼消失了,腰也不痛了。現在的她,即使一周上20小時的課也能維持非常好的身體狀況。
一般來說,成人如果出現牙齒稀疏、齒根外露或伴有牙齦淡白出血、齒黃枯落、齦肉萎縮等問題,多為腎氣虧乏,是腎虛的一種症狀表現,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是不是腎臟方面出現問題。如小孩牙齒久落不長,也可能是腎氣虧所致,治療和預防都可從補腎入手,如六味地黃丸對滋陰補腎有很好的療效。
另外,中醫認為,牙齦與胃腸相關。如出現單純的牙齦紅腫,多是胃火上炎所致,也可能與胃炎有關;如果紅腫的同時,還伴有牙齒鬆動、強烈口臭等症狀,多為牙周病。患此病的原因,除了鈣質攝取不足或刷牙刷得不乾淨外,也與過度疲勞造成免疫力降低有關。
對於一些人牙齦愛出血的問題,中醫認為這有可能是腸胃消化不好的表現。牙齦容易出血的情形不僅會發生在牙齦炎或牙周病患者身上,腸胃不好的人也有這種傾向,應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牙縫變寬伴隨牙齦出血,要警惕是否是患有糖尿病、甲亢等疾病;如在生病過程中,出現牙齒變黑或有寒冷感、牙齒變長而污垢、齒瓣變黃如豆瓣色,多預示著疾病變得嚴重,也應提高警惕,盡早到醫院檢查。
牙齒也知寒熱
我們常說的牙疼,是因為牙齒有了炎症才引起的,這是西醫的說法;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牙病常常與熱、寒、虛、濕熱等有關。
《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中記載:「牙齒皆是骨之所終,髓氣所養,而手陽明支脈入於齒脈濕髓氣不足,風冷傷之,故疼痛也。」其中分析形成牙疼病的原因有四:
因於火者,系陽明伏火與風熱之邪相搏,風火上炎致牙齒疼痛。患牙得涼痛減。治宜疏風、瀉火、解毒。
熱性的牙疼俗稱「胃火」,是胃熱熾盛化火的病變。胃火熾盛,可延足陽明胃經上炎,患者明顯有灼熱的疼痛感,舌頭和牙齦顯紅色,舌苔發黃,總覺口渴想喝涼水,有時牙齦還發脹。一般來說熱性的牙疼比較易發於體質較壯實的男性,尤其是平時比較急躁、口氣重、血壓高,容易發火和喜歡喝酒的人。對於熱性的牙疼,可以喝綠豆湯、生石膏、黃連清胃火效果較好,清火梔麥片效果也不錯。
因於寒者,風寒之邪客於牙體,致齒牙疼痛,患牙得熱痛減。治宜散寒止痛。
寒性的牙疼,患者的舌頭和牙齦顏色較淡,一遇到涼的東西,牙疼的感覺就會加劇,有時喝熱水反而會感覺舒服,並不感覺口乾。寒性的牙疼易發於虛寒體質的人,一般易感冒的老年人以及怕冷的女性朋友症狀表現比較突出。對於寒性的牙疼,可以用細辛5克煎湯漱口,或者直接將細辛放於患處,還有就是可以用一小勺的花椒煎湯,然後漱口,疼痛的症狀很快也能緩解。
因於虛者,多屬肝腎兩虧,虛火上炎,致牙齒浮動隱痛,脈細數。治宜滋養肝腎。
虛火牙疼主要表現為:牙齒隱隱作痛或微痛,日久不愈,牙齦微紅,微腫,久則齦肉萎縮,牙齒鬆動,咬物無力疼痛,午後疼痛加重,一般伴有舌苔黃厚、口苦、發燒、便秘或大便不暢等全身症狀。此時大劑量的服用中成藥中的去火藥效果極佳,當天就能緩解症狀。千萬不要服用含甲硝銼成分的藥物(甲硝銼主要針對由厭氧菌引發的牙周炎),不僅藥不對症,而且副作用極大。此外,用鹹瘦肉、淡菜、大米加生地煲粥,可以除火清熱,對牙根腫痛、因燥火而引起的風火牙痛都有相當功效。一般來說,虛火牙疼在身體較差或年齡較大的人中比較多見,多為腎虛引起。
因濕熱客於手足陽明二經,致齦腫腐潰,或齒牙腐蝕,甚至蛀空疼痛者,治宜清熱、除濕、止痛。
陰虛體弱人多易患濕熱牙疼。「濕熱」是指身體代謝不好,毒素沒辦法及時排出,停留在體內。濕熱解,則牙疼自愈矣,故濕熱牙疼的治療應以疏濕清熱為主,經雲風能勝濕,寒可勝熱。熱往往依附濕而存在,所以,應注意起居環境的改善和飲食調理,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濕內停或濕從外入,這是預防濕熱的關鍵。
去粗取精,古人護齒有奇方
早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就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牙齒保健法,如進食時細嚼慢咽,清晨及飯後叩齒鼓漱,解便時咬緊牙關等。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對維持人體身心健康卻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我們現代人去思考與學習。
刷牙與漱口
漱口是潔牙護齒的大眾方法之一。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為了預防口腔疾病,就已經開始注意口腔衛生,並掌握了許多科學的護齒方法。
公元前五世紀的《禮記》有:「雞初鳴,鹹漱」的口腔衛生習慣,這說明我們的古人很早就有了漱口的習慣。公元前205年—140年,西漢初期醫學家淳於意在「齊中大夫病齲齒」案例中,也明確提出患者的病得之「食而不漱」,並囑其以「苦參湯」漱口而愈。公元1624年,明代醫家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更是很科學地指出:「每於飯後必漱,則齒至老堅白不壞。」強調要在每次進食後及時漱口,保持牙齒清潔和口氣清新。
晚唐時代一幅名為「揩齒」的敦煌壁畫,形象描繪了我國古人用右手中指當「牙刷」清潔牙齒的畫面。而在遼墓穴中發現過骨質的牙刷柄,則被認為是迄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的牙刷實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時間。所以有關學者因此認為,我國是最先使用牙刷的國家。
在那個時代,雖然牙膏還沒有出現,但聰明的祖先早已學會通過嚼楊柳枝來清潔口腔,也就是所謂的「晨嚼齒木」。古醫書《外台秘要》裡記載,用楊枝將一頭咬軟,蘸了藥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潔」。李時珍也曾說過,用嫩柳枝「削為牙枝,滌齒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