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的吃法多種多樣,既可作糧食,又可做菜。據統計,馬鈴薯可以做出四百多種主副食品。在法國的烹飪學校裡,學生們畢業之前必須學會用馬鈴薯制作一百種不同的菜才能領到畢業文憑。荷蘭人用馬鈴薯、胡羅卜、洋蔥頭制成的菜餚被定為“國菜”,每年十月三日,全國上上下下都要吃這種別具風味的國菜。盡管蘇格蘭人曾視馬鈴薯為禁忌食物,但今天的俄羅斯家庭幾乎每一餐都有馬鈴薯,以至在高級宴席上也少不了馬鈴薯。我國將馬鈴薯做主食吃的不多,主要當蔬菜,一般最常吃的有馬鈴薯燉肉、馬鈴薯炒肉片、素炒馬鈴薯絲、拔絲馬鈴薯、蔥油馬鈴薯泥等。
由於馬鈴薯可以加工成薯條、薯絲、薯片、薯泥、果脯等方便食品,目前歐洲和美洲一些國家正在越來越廣泛地將馬鈴薯加工利用,直接食用鮮薯量則逐漸減少。隨著中國大陸對馬鈴薯加工成目前的淨化澱粉、精細全粉、粉絲和酒等,已適應不了人們的需求,許多地方正在走國外加工馬鈴薯的道路,致力於生產馬鈴薯方便食品。
馬鈴薯發芽不能吃
但應該指出的是,馬鈴薯中含有一種叫龍葵素的有毒物質。在正常情況下,馬鈴薯的龍葵素含量極低,不僅不會危害人體,反而能緩解痙攀,對腸胃不好的人有一定的食療作用。一旦馬鈴薯發芽或經光照變綠,龍葵素的含量就會大量增加,主要集中在芽、芽根和綠色的表皮內。發芽馬鈴薯龍葵素的含量可由沒發芽前的含量每100克不超過3-5毫克增加到500毫克左右,足以使人中毒。其症狀輕則口干、發麻、惡心、嘔吐、腹瀉、錯厥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發芽的馬鈴薯是不能吃的。如怕浪費,可去掉芽,挖去芽眼,削掉變綠部分,用清水浸泡或在水中加入幾滴醋,這樣就會使毒素溶於水中分解為無毒物,再經加熱烹調,就平安無事了。
◎色、香、味俱佳的西紅柿
說到西紅柿,我們不得不先說說它的歷史背景,那真可謂是曲折啊。據說,西紅柿原產於南美洲的大森林裡,野生西紅柿的果實像豌豆一樣大小,成串地懸掛在枝條上。當地人給它起了個可怕的名字——狼桃。長期以來,人們談“狼桃”而色變,望之而生畏。到了16世紀,西班牙人把西紅柿帶到了歐洲,傳入了法國。當西紅柿來到法國時,人們以法國特有的激情與浪漫的方式歡迎了它。當英國公爵俄羅達裡從羅諾克島回國時,勇敢地摘了一顆“狼桃”作為禮品帶給他的情人伊麗莎白女王。從此,狼桃被歐洲人冠以“愛情的蘋果”之名。
在此之前,西紅柿一直被當做是觀賞的植物,直到18世紀,法國有位畫家在為西紅柿寫生時,見它芙蓉秀色,漿果艷麗,逗人喜愛,便動了品嘗西紅柿的欲念,冒險吃了一顆,食後不但沒有任何不適,反覺甜酸可口。從此,開創了西紅柿的食用之途。
有人說西紅柿屬於蔬菜類,有人認為西紅柿是水果,不管它到底屬於哪個類別,只要吃下去對我們身體有益就好。西紅柿不僅好吃,而且還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西紅柿營養豐富,在每100克西紅柿中,含蛋白質0.6-1.6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2克,粗纖維0.4克,鈣8毫克,磷37毫克,鐵0.4毫克,胡蘿卜素0.31毫克,煙酸0.6毫克和維生素A、B1、B2等,其中維生素P的含量,在蔬果中首屈一指。因此西紅柿又被稱為“神奇的菜中之果”。
中醫認為西紅柿具有涼血養肝、清熱解毒、降低血壓的功效;而現代研究還表明:西紅柿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番茄紅素等,因此它還是一種天然的防癌食品。另外,西紅柿因為營養高、熱量低,也是渴望身材苗條女性的最愛。每天只要食用100-200克新鮮西紅柿,就能滿足人體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要求,同時,多吃些新鮮西紅柿,對增強記憶能力、解除大腦疲勞、延緩衰老也具有一定的好處。
而它的藥用價值也很大,西紅柿是維生素C的天然食物來源,每天食用1-2個西紅柿,可以增強血管柔韌性,制止牙齦出血,增強抗癌能力,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降低血壓等作用,對高血壓、心髒病患者非常有益。同時,西紅柿中還含有一種特殊成分——番茄素,番茄素具有止渴生津、健胃消食的作用,可防治胃熱口苦、發熱煩渴、中暑等症,是益氣生津、健脾和胃的佳品。
一天,我在樓道裡遇到一個鄰居正低著頭往前走,突然看到我,有些驚慌,似有似無地沖我笑了笑,便又低著頭向前走。我看到他手裡拿著什麼東西,好像是特別為男性“發明”的藥物。怪不得他會有些不好意思。於是我叫住了他,說:“老張,干嘛呢,像做賊的似的。”老張站住腳,轉身對我說:“唉,你是不知道啊,現在男性特別容易患前列腺癌,我得買點藥預防一下。”聽到這話,我噗嗤笑了一下,說:“老張,你擔心這個啊。看你這麼壯實,不會有什麼病的,告訴你個防病的方子,平時多吃些西紅柿吧。可以預防前列腺癌。”說完我就離開了。
其實,西紅柿是抗癌領域裡升起的一顆新星。通過研究,人們發現西紅柿中含有一種最有效的抗癌物質——裡克品,它可以破壞人體內的放射物。因為放射物可能引起細胞中的DNA突變,使之成為癌細胞。所以,根據一項研究的數據表明,長期食用西紅柿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要比其他人低45%。
另外,西紅柿有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西紅柿所含的蘆丁、菌脂色素的成分可以提高肌體抗氧化功能,消除自由基等體內垃圾,保護血管健康,有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根據醫學的理論,人體內的“游離原子團”如果不斷增多,就會引發心肌梗塞,而西紅柿中含有的菌脂色素,就可以及時地破壞那些“游離原子團”,起到保護心髒的作用。西紅柿中含有的有機酸,還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對高血脂症患者也很很有益處的。
雖然,西紅柿既好吃又對身體有益,但我們也要合理食用。
◇黃瓜與西紅柿水火不容
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飯店吃飯,因為我這位朋友是東北人,所以他點的第一道菜就是“大豐收”,然後又點一盤西紅柿炒雞蛋。我想很多朋友都知道這兩道菜,一個是將胡蘿卜、生菜、黃瓜等不同蔬菜搭配在一起蘸醬生吃的菜,一個是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菜。從表面看,它們那麼稀疏平常,但實質上,它們卻是相互仇視的“冤家”。
我們知道黃瓜裡含有一種維生素C分解酶,會破壞其他蔬菜中的維生素C。食物中維生素C含量越多,被黃瓜中的分解酶破壞的程度就越嚴重。西紅柿是典型的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如果二者一起食用,我們從西紅柿中攝取的維生素C,再被黃瓜中的分解酶破壞,根本就達不到補充營養的效果。另外,辣椒、菜花、苦瓜等蔬菜也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最好不要和黃瓜一起食用。
西紅柿有營養,常吃身強壯,特別對於老年人來說,常吃西紅柿好處多多。我想,每天吃一個西紅柿應該不難做到吧。
◎玉米勝黃金,常吃健身心
《人民日報》海外版曾刊登了一篇關於一位百歲老人是如何養生的報道,文章中說:當記者沿著北古榕樹裝點得小路向坡上走去時,看到村前的一塊紅薯地裡,一位中年模樣的壯族婦女正在揮舞著鋤頭,翻地收紅薯。記者上前打聽時,一位會說普通話的婦女笑著指了指那位中年模樣的壯族婦女說:“她就是你要找的百歲壽星黃媽倫老奶奶!”
當時,記者就驚呆了。眼前的這個腰不彎,背不駝;耳不聾,眼不花,說話聲音洪亮的老大媽就是百歲老人?但咋看咋不像。
而問到老人的養生秘訣時,老人說:“吃玉米,玉米是我的終身主食。”
說到玉米,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以其色澤金黃、晶瑩潤澤而受到普通百姓的喜愛。玉米,又稱“玉蜀黍”、“苞谷”、“玉茭”、“棒子”等,據考證,玉米原產於南美洲,早在16世紀中期,便傳入了我國。目前,除了我國的青海省以外,幾乎其他省市都種植玉米。我國種植的玉米種類也很多,有黃玉米、白玉米、糯玉米和雜玉米等。玉米成為我國北方和西南山區及其他旱谷地區人民的主要糧食之一。
但要說起吃玉米對人體的益處,不知你了解多少呢?
中醫學認為,玉米味甘性平,入肝、腎、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健脾滲濕、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濕熱等功能,立秋時令食用不但能祛秋燥,還有助於延緩衰老。
更重要的是,近些年來,國內外對玉米的關注逐漸加大,玉米的醫療作用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尤其是對它的抗癌作用有較深入的研究。
多吃玉米遠離癌。玉米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抗癌因子——谷胱甘肽,該因子可與人體內的多種致癌物質結合,使其失去致癌性;玉米中含有的胡蘿卜素被消化吸收後,可在身體內轉變成有生理活性的維生素A,而維生素A能夠阻止、延緩癌前病變,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維生素A或胡蘿卜素的攝入量和腫瘤的發病情況成反比例,胡蘿卜素亦可預防肺癌、胃癌、食管癌、膀胱癌和結腸癌的發生;玉米中含有的維生素E是重要的抗衰老及美容物質。玉米中富含的纖維素是一種不能為人體所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可降低人腸道內致癌物質的濃度,減少分泌毒素的腐質在腸道內積滯,因而玉米可減少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發病率。纖維素中所含的果膠,能與致癌物質結合,使之成為無害的物質從人體排出;所含的木質素,使體內吞噬細菌及癌細胞的巨噬細胞活力提高2-3倍,可抑制癌症的發生。
多吃玉米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現代醫學認為,玉米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對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壓等都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因為玉米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協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並防止其沉積於血管壁,玉米中含有的維生素B2(核黃素)等營養物質對預防心髒病、癌症等也有很大好處。
玉米能防癌、抗衰老:玉米中含的硒和鎂有防癌、抗癌作用:當硒與維生素E聯合作用時,能防止十多種癌瘤,尤其是最常見的乳腺癌和直腸癌,另外,硒還可以調節甲狀腺的工作,防止白內障的發生;鎂一方面能抑制癌細胞的發展,另一方面能加強腸壁蠕動,促使體內廢物排出體外,這對防癌也有重要意義。它含有一種長壽因子——谷胱甘肽,它在硒的參與下,生成谷胱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復青春、延緩衰老的功能。
玉米須還有美容、減肥功能。因為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還可促進人體細胞分裂,增強人體新陳代謝、調整神經系統功能的作用,能使皮膚細嫩光滑,抑制、延緩皺紋產生。玉米中含有維生素B6、煙酸等成分,它們具有刺激胃腸蠕動、加速排便的特性。另外玉米須有利尿作用,也有利於減肥。膨化後的玉米花體積很大,食後可消除肥胖人的饑餓感,但含熱量卻很低,是減肥食品之一。
調節荷爾蒙:玉米中富含的維生素E可通過生殖腺增加荷爾蒙的分泌,改善性能力,預防小產。
健腦:玉米中含有的谷氨酸還有一定的健腦功能。
玉米可以明目:玉米含有類黃酮,對視網膜黃斑有一定作用,所以多吃玉米有明目作用。
◇暴飲暴食後可以吃玉米清腸
長假期間,很多人胡吃海塞、暴飲暴食,在為美食連續“作戰”的同時,也讓腸胃負擔重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排便不暢等問題。
營養專家指出,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節後飲食一定要好好調理,適當吃些富含粗纖維的食物給腸道進行一下大掃除。專家建議,節後一周內要減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點的攝入,主食最好以谷類粗糧為主,例如秋玉米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玉米之所以能夠成為清腸能手,主要歸功於它裡面富含的粗纖維。同樣是主食,它可以讓我們攝入比普通米面高出好幾倍的植物纖維素。這些粗纖維進入我們的腸道,會吸收大量水分,並膨脹起來,從而增加了大便量。與此同時,玉米中的粗纖維還會刺激胃腸壁,加快大便和腸道中其他廢物排出體外的速度。這樣假期中積攢的毒素就會很快被清理掉,一度紊亂的腸胃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調整。
“不光是節後,平時都應該多吃點玉米,它的好處遠不只清理腸胃,常吃玉米還可降壓、防癌、降膽固醇、軟化血管、抗衰老,玉米中富含的玉米黃素對防止眼睛老化、視力下降也有非常好的食療作用。”據專家介紹,她家餐桌上經常可以見到玉米的身影,而且是變著花樣吃,如煮老玉米、熬棒子粥、攤玉米餅、用玉米入菜等等。
專家提醒,飲食均衡最重要,因此節後宜減少肉類的食用,倒不必完全忌口,不過最好以清蒸或燉鹵的方式烹制。其他如豆腐、蛋、魚類等食材的料理也同樣應以清蒸為主。
由此可見,玉米對保持人體營養平衡,促進健康長壽很有作用。隨著人們對玉米的認識不斷提高,玉米也成為當前世界熱門食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