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黃帝內經》中就記載了精神因素與胃病的關係。我們在臨床當中也常常發現竟精神緊張、焦慮不安、憂思悲傷以及氣鬱惱怒等情志因素都可以引起胃病。這是因為情志因素一方面直接損傷脾胃,降低脾胃的運化功能,另一方面是導致肝氣鬱結,橫逆走竄,侵擾脾胃,引起脾胃氣機失於和降,故而胃病。這種胃病又稱為肝胃氣痛,具有脹、痛並作,部位不定的特點,常伴隨噯氣、泛酸、疼痛連及兩肋等症狀。
素體脾虛
有一部分病人由於平時不注意保養,或者由於久病等原因,導致脾胃本身虛弱,脾胃自身失養,從而造成胃病。如果脾胃本身虛弱的病人,又感受了寒邪、或者食用對胃有刺激的食物、或者精神緊張,就更容易引起胃病或使胃病復發。
中醫認為,以上四種因素是誘發胃病的主要因素,其他如勞倦過度、房室不節均可導致體質虛弱而誘發本病。這些因素往往同時並存或互相影響,可互為因果,對於每個病人,則各有側重。在臨床診治中,必須抓住主要矛盾,審證求因,辨證施治,才能達到藥到病除。
◇胃病的證型
中醫在治療胃病時,把胃病分為很多種證型,臨床上胃病以下面幾種最為常見。
肝胃不和型
主要症狀:胃部脹痛或胃痛竄到兩肋部,頻繁噯氣,有泛酸,嘈雜表現。舌質淡紅,苔薄白或白厚,脈弦。
對於這型病人,中醫採取的治療原則是「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脾胃濕熱型
主要症狀:胃腕部灼熱脹痛,口臭,口苦,尿黃,胃部,腹部有飽脹感,口覺得干但不想喝水。舌質紅,邊尖深紅,苔黃厚膩,脈滑或緊。
對於此類病人,中醫的治療原則是「清熱洩濁,和胃消痞」,常用調氣平胃湯,加減應用治療。
脾胃虛弱型
主要症狀:胃腕部有隱痛,胃痛喜按喜暖,胃病時按揉或熱敷可以緩解,進食後胃部脹悶,食慾不振,大便稀薄或常腹瀉,全身乏力,四肢酸軟。
對於此型病人,中醫的治療原則是「益氣溫中健脾」常用「黃芪健中湯」為主加減運用。
胃陰不足
主要症狀:胃腕部灼熱疼痛,口乾舌燥,大便乾燥,舌紅少津,或有裂紋,脈細或弦細。
對於此型病人,中醫的治療原則為「養陰益胃」常有「益胃湯」加減。
胃絡淤血型
主要症狀:胃脘部疼痛,痛有定處,痛不可按,胃疼日久不愈,出現黑色大便。舌質暗紅或紫暗,或有淤斑,脈弦澀。
對於此類病人,中醫治療原則為「濕精活血化淤」常用方劑「當歸四逆湯」為主加減運用治療。
◎小兒咳嗽,家長著急
現在的小孩都是家裡的小公主、小皇帝,全家人都圍著他轉,可謂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托在手裡怕碎了。家長對孩子的照顧算得上最無微不至的,但即使這樣,只要孩子有個風吹草動,都能把家長急死、折騰死。
小兒咳嗽感冒是最常見的疾病,可在家長眼中,任何疾病都大如天。孩子一旦咳嗽感冒,家長就會抱起他往醫院跑——看西醫治不好再看中醫,一個中醫看不好再找另一個看,還是治不好就到處打聽偏方。
其實,咳嗽是小兒肺系的一種常見徵候,是機防禦反射性運動—氣逆痰動的臨床表現,既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又是一種獨立的病症。無論外感、內傷所致的肺失清肅而壅遏不宣者,均可發生咳嗽。尤其是春夏之交,溫差較大,抵抗力稍差的小兒在此環境中很容易感冒而引起咳嗽、支氣管炎、肺炎甚至哮喘,所以對小兒咳嗽應及時治療,不可忽視。
現代醫學認為,咳嗽得成因是由於小兒呼吸道血管豐富,氣管、支氣管粘膜嬌嫩,受急慢性感染;各種傳染病,呼吸道阻塞,過敏變態反應性疾病,轉移性腫瘤,先天性畸形,循環障礙等因素刺激而引起的炎症,形成咳嗽。
中醫學認為,是小兒行氣未充,衛外功能較差,寒暖不知自調,氣候變化之時外邪隨風侵襲人體,致氣鬱閉不宣;脾胃薄弱,易為乳食,生冷,積熱所傷,使脾失健運,痰濁內生,日久化火,貯肺作咳,秉賦不足,體虛弱,外感咳嗽,經久不愈,耗傷正氣,致肺脾受損,氣逆痰動而成咳嗽。
小兒咳嗽的基本治療是理肺、健脾、固腎。理肺包括宣肺、清肺、潤肺、瀉肺與溫肺;健脾包括化濕、滲濕、燥濕與補脾,固腎包括溫腎、壯陽等。在治療中首先用理肺法則,若效果欠佳,再加健脾法,若已成哮喘時,可增入固腎法,三法協調辨證治療。
咳嗽在臨床上分兩大類六種證型:
一類是外感咳嗽
1.風寒型:表現為咳嗽頻作,喉癢身重,痰白稀薄,鼻塞流涕,惡寒無汗,發熱頭痛。風寒挾惹者證:見咳嗽音啞,惡寒鼻塞,咽痛口渴。
2.風熱型:症狀是咳嗽不爽,痰黃粘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濁涕,發熱頭痛,惡風,有微汗。風熱兼濕型:證見咳嗽痰多,胸悶汗出。
一類是內傷咳嗽
3.痰熱咳嗽型:表現為咳嗽痰多,粘稠難咯,發熱面赤,目赤唇紅,口苦作渴,煩躁不寧,大便干結,小便短赤。
4.痰濕咳嗽型:證見咳嗽痰壅,色白而稀,胸悶納呆,神乏睏倦。
5.陰虛躁咳型;症狀是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口渴咽干,喉癢聲嘶,手足心熱,或咳嗽帶血,午後潮熱。
6.肺虛久咳型:表現是咳而無力,痰白清稀,氣短懶言,語聲低微,喜溫畏寒,體虛多汗。
治療宜隨證立法,風則散之,盛則下之,火則補之使肺氣宣通,外邪疏散,肺脾氣壯,咳嗽自愈。
◇家長如何預防小兒感冒咳嗽
首先,在流感流行季節,孩子發燒,感冒咳嗽,應該有一個較長的病程,在醫生診治後,按醫生的指導在家服藥、護理。不要因為孩子發燒不退,反覆到醫院去,而增加重複感染的機會。
其次,孩子感冒初期,病情不重時,可以先吃些小兒感冒藥;發燒達38.5℃以上時,及時吃退燒藥,盡量安靜休息,多喝開水。當病情加重時,要及時到醫院求治,這時就不宜自己處理了,尤其不要隨便服用成人藥物。
另外,父母對孩子的護理非常重要,孩子睡不著不必強迫,可以坐著玩。對伴有嘔吐、腹瀉的病兒第一天應給流食。對一般的發燒、咳嗽病兒,要吃些可口的、清淡的、有營養的飲食,冬天務必給熱的飲食,麵條、片湯都很好。發燒出汗體液消耗多,要多喝水和果汁,多吃水果。孩子病時不要洗澡,因為洗澡會使血液循環旺盛,於安靜不利,且會再受涼。痰多的孩子確會因洗澡而增加分泌物,但只能在患病一周後,早晨稍有咳嗽,食慾也好,能玩,不發燒時,可在入睡前洗一次澡。如睡得好,以後就可以隔一天洗一次。
◎孩子為何經常發燒
孩子感冒發燒是父母最頭痛的事情,尤其是在季節更換或者流感高發期時。孩子發燒,大部分父母都是馬上帶去看醫生,吃藥打針。有些孩子更是長期離不開感冒發燒藥,但常常是愈吃愈糟,身體變得毫無抵抗力。其實當孩子發燒時,家長可以嘗試中醫的治療方法,因為中醫的治療不僅有扶正固表,疏風宣肺,清涼解毒等多種手段,而且在解除感冒咳嗽症狀的同時,達到治病而不傷正氣的效果,調理孩子虛弱的體質。
小孩子的病,多出於發熱,只要作家長的瞭解了發熱的病因,那麼以後一切疾病都會比較容易分析。其實發熱不算一種病,只是一種正常的身體病理生理學反應,一種現象。身體為了驅除入侵的細菌與病毒,大腦下達指令、拉警報、提高免疫系統工作量,身體的溫度高昇、產生發燒。所以我們家長不要見熱即退,而應該分析發熱原因,從根本解決發熱問題。否則一味退熱,或令病遷延不愈甚至加重,或令病邪深藏體內,治不徹底。
很多人一遍遍地給孩子吃退燒藥,卻從不找根本原因,最後歸結為小兒體弱發熱。一味鎮壓,後患無窮,所以我們必須從根本尋解決和疏導方法,治國如此,治水如此,治病也如此。
《黃帝內經》中說:「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氣實者,熱也。」《幼幼集成》將小兒發熱簡單分為四大證:表熱,裡熱,虛熱,實熱。
1.表熱:小兒無故發熱,多由外感風寒。其證喜人懷抱,畏縮,惡風寒,不欲露出頭面,面帶慘色,不渴,清便自調,吮乳口不熱,或鼻塞流涕,或噴嚏,渾身拘急。此表熱也。初起時一汗可解(小而不可發大汗,易傷元氣,以後再說)。
2.裡熱:發熱時,喜露頭面仰身臥,揚手擲足,揭去衣被,渴欲飲水,吮乳不休者,口渴也,吮乳口熱,小便赤,大便閉。此裡熱也。宜解利之。
3.虛熱:多從大病之後,或溫熱,或潮熱,如潮汐有定期也,或渴或不渴,大小便如常。宜補之。
4.實熱:面赤腮燥,鼻孔乾焦,喜就冷,或合面臥,或仰面臥,露出手足,揭去衣被,大渴不休,大小便秘。宜微下,但不可以大瀉。
去年元旦,我接診了一個10歲的男孩,他發燒時間長到一個多月,據他媽媽說,這孩子每次發燒只要一輸液就退燒,但是一停就又燒了。他媽媽帶他到大醫院反覆檢查,就是查不出什麼病來,心裡特別著急。於是我給他開了幾副中藥,結果吃完就燒退病癒了。
有人會問:「這是什麼病啊?怎麼一個多月都治不好?」其實這只是普通的感冒引起的發燒,但是因為這個孩子的身體素質差,經常感冒,而且一感冒就打針,導致免疫力更加降低,而這次感冒又毫無目的地亂輸液(因為病毒感冒輸水無用,反而有害),所以導致一個普通感冒發燒一個多月還不好。
孩子發燒的時候,家長最應該做的兩件事:
1.給予小兒物理性的退燒、幫助散熱,例如睡冰枕、毛巾擦拭身體、多喝水等等。
2.時時刻刻監測體溫,一般而言,體溫超過39℃且到達一定時間以上,對於腦部細胞會造成傷害,所以,隨時監測體溫是必要的。至於中醫的「退燒之道」在於「辯證」,如果是「風寒」所引起的會使用一些「驅風散寒」的中藥,例如:荊芥、防風、麻黃、桂枝等。
如果是「風熱」的原因,則會使用「驅風化熱」的中藥,例如菊花、連翹、金銀花、桑葉等等,不論是哪種原因的發燒,中醫治療最主要的原則就是「因勢利導」、「順勢而言」,不採用強行退燒。一般而言,只要辯證正確,退燒的效果還是很快的!
說到這,或許有的家長要問了,中醫裡說到的熱證是否就是發燒?如果不是,那麼究竟什麼是熱證呢?在此我要向大家說明一下。
「熱證」是人體感受陽熱之邪(如風邪、熱邪、火邪等)或陽盛陰虛、臟腑陽氣亢盛和陰液虧損、機能活動亢進所表現的徵候。西醫在判斷病人是否發熱或溫度高低,用體溫表給病人測量一下體溫,超過37度便稱之為發熱。而中醫判斷病人是不是屬於熱證,卻不是測量體溫就能了事。中醫所說熱證,固然常有發熱這一症狀,而且在外感疾病中大多體溫升高,但在內傷疾病中,體溫卻又不一定升高。
中醫所說發熱,主要是指病人的主觀感覺,例如病人自覺手足心熱或五心煩熱,體溫都可以不升高,所以中醫所說的發熱並不等於體溫升高的發燒。即使體溫有所增高而發燒,也不一定都屬於熱證。例如感冒病中的風寒表證,雖然病人發冷發熱,體溫也可以較正常為高,但因它的症狀特點以寒象為主,如發冷重、流清涕、口不渴、舌苔白、脈不快等,仍然判斷為表寒證,並不因其發燒而判斷為表熱證。
許多病人體溫正常,並不發熱,但其症狀特點屬於熱象,如自覺發熱、口渴、大便乾燥、小便短黃、舌質紅、舌苔黃、脈搏快,所以仍然判斷為熱證。即使連自覺發熱的症狀也沒有,只要具備上述熱象,同樣可以辨認為熱證。甚至連上述熱象都不具備,但卻有舌尖紅而潰爛疼痛,也屬於熱證,因為舌尖紅就是一種熱象。
由此可知,雖然發燒的病人大多屬於熱證,但熱證並不等於發燒。判斷是不是熱證的關鍵在於是否以熱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