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養生 第6章 察言觀色知健康 (5)
    肺損:肺主毛皮,肺敗則皮毛先絕。肺是人體最主要的氧氣和廢物交換器官,肺功能強弱,直接影響氧氣吸入,廢物排出,以及體內的營養供應。頭發是身體的末端器官,肺損則皮毛失養,頭發脫落。

    血熱:我們常見的一些“少白頭”,就是因為血熱而導致的。中醫認為血過熱,發反不茂,血熱生風,風熱隨氣上竄頭頂,毛根得不到陰血滋養,頭發會突然脫落。另外,一些到異地工作的人,也容易由此引起脫發,其中以女性最為明顯。剛到異地時,頭發又粗又黑,過不了多久,一洗頭,頭發就一把一把地往下掉,頭發逐漸減少,嚴重的都不敢洗頭。在此,我要特別提醒那些長期在外地工作的朋友,及早采取措施,脫發是可以止住,並會長出靚發的。

    失精:如果男同志性行為過多,精洩過多,陽氣虧損,身體虛弱,則無以榮養須發,常常會造成頭發脫落。

    憂愁:現代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競爭激烈,人的焦慮煩惱不斷增多,憂郁積於心頭,引起神經系統紊亂,心理失衡,毒素淤積心脾,受到突然刺激時,邪風侵入,則會引起繼發性脫發或突然脫發。

    環境污染:人類生活的環境日益惡化,空氣污染、水污染使人大量吸收有毒物質,使機體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遭到破壞,破壞頭發健康,造成頭發脫落。

    不良習慣:由於競爭的激烈,現代人早已打破了我國多少代形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工作習慣,多數人被迫加班,無數的應酬,大量吸煙飲酒,頻繁的夜生活,使身體各類機能遭到破壞。據研究夜間12點至凌晨2點是長頭發的時間,如果你的生物鍾遭到破壞,生活節奏被打亂,缺覺失眠,那麼頭發也就不能得到正常的養分和休息,積勞成疾,則會造成脫發。

    不良飲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谷類、青菜類食品減少,脂肪、蛋白質類食品增加,刺激性食品增加,粗糧減少,細糧增加,使體內營養不均衡,機體的消化吸收系統難以適應,造成脾胃濕熱,引起紊亂,造成脫發。

    養護不當:過度使用洗發護發用品,或使用鹼性過強、質量低劣的洗發護發用品,不當燙發、染發、洗發、梳發、吹發等均會對頭發造成傷害,引起脫發。

    ◎指甲可以告訴你的……

    曾聽一位美容專家說,女人的美不僅體現在臉蛋上,身上所有暴露出來的部分都要美。而在這些部分中,女人的手則僅次於臉,也就是說,手是女人的“第二張臉”。

    現在的年輕人為了這第二張臉能變得更美,沒少下功夫。擦手油、畫指甲,往手上戴一些光彩奪目的珠光首飾。表面上看,你的手是美了,但同時,你也把能夠幫助你判斷自己是否健康的“情報員”給忽略掉了,它就是我們的指甲。

    就像我們前面所提到過的,不管是什麼內在的疾病,它都會或早或晚地反映到我們的體表外部,指甲就是一個反映站。所以我們最好不要用那些花花綠綠的指甲油將它遮蓋住。

    中醫認為,指甲為髒腑氣血的外榮,與人體的髒腑經絡有直接聯系,能夠充分地反映人體生理、病理變化。我們可以通過指甲的形狀、大小、顏色看出一個人的健康狀況,甚至還能看出一個人潛在的健康危機;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指甲的光澤、紋路、斑點等等的變化,推斷出身體所發生的病變。所以,學會觀察指甲,就是學會了一種最為簡易的健康自測方法。

    ◇不同甲形,不同體質

    甲形主要包括指甲的長寬比例和指甲的形狀這兩個方面,因為甲形多與先天性的遺傳因素有關,所以從甲形上看出來的多半屬於本身體質上的差異。

    長形:指甲偏長的人,性格比較溫和不急躁,所以精神因素刺激引起的疾病在他們身上比較少見。但是因為先天的體質比較偏弱,免疫系統較差,很容易患上急性炎症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胃腸炎,以及腦部、胸部的疾病。

    短形:指甲偏短的人,屬於比較容易急躁沖動的性格。這類人的心髒功能先天性相對較弱,比較容易發生從腹部到腰部,以及腿腳等下半身的疾病。如果指甲的尖端平平並且嵌進肉裡面了,則比較容易發生神經痛、風濕等疾病。

    方形:這類指甲的長度與寬度相接近,指甲接近正方形,這類人的體質比較差,往往屬於無力型,雖然沒有什麼明顯的大病,但是很容易成為很多遺傳性疾病患者。如果女性出現這樣的指甲,應該警惕子宮和卵巢方面出現問題。

    百合形:指甲比較長,中間明顯突起,四周內曲,形狀猶如百合片。這類指甲多見於女性,這種指甲的形狀是最漂亮的,但擁有此甲的人多半從小就比較多病,尤其是消化系統方面經常容易出問題,還比較容易患血液系統疾病。

    扇形:這類指甲下窄上寬,指端成弧形。擁有扇形指甲的人,多半為天生的強體質型,從小身體素質就很好,耐受能力很強,但是他們很容易忽視自己的健康。在成年或者老年時比較容易患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甚至肝病等。

    圓形:呈圓形的指甲,主人看上去體格健壯,很少得病。這類人對於疾病的反應十分的不靈敏,很難自覺出身體的異況,所以,一旦生病,往往就很重。在他們身上最易發生的便是潰瘍出血、胰腺炎、心髒功能紊亂甚至癌症。

    ◇不同甲色,不同警示

    甲色講的是指甲的光澤度和顏色。健康人的指甲有一定的光澤並且很均勻,好像一塊光滑的玻璃,而且指甲應該是美麗的粉紅色。一旦甲色發生變化,就說明體內某些地方已經發生了問題,應該引起重視了。

    甲澤變亮

    甲澤變亮有兩種。一種是指甲上有塊狀或者條狀部位變亮,而不是整個指甲,這種情況多與胸膜炎、腹腔出現積液有關;另外是整個指甲都像塗了油一樣,變得光亮無比,而且指甲變薄,這種多見於甲亢、糖尿病、急性傳染病患者。

    光澤不均

    指甲的光澤度不均勻可以表現在不同指甲,也可表現在同一指甲的不同部位。如每個指甲都是前端有光澤,根部毛躁無光,可能存在慢性氣管炎和膽囊炎;如果只有部分指甲光澤不均,暗示體內存在某些慢性損害和炎症。

    失去光澤

    如果整個指甲都像毛玻璃一樣,完全沒有光澤的話,說明體內存在著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結核病等;而如果體內有著嚴重的消耗性疾病,如肝膿瘍、肺膿瘍或長期慢性出血的患者,也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甲色偏白

    指甲顏色蒼白,缺乏血色,多見於營養不良,貧血患者;此外如果指甲突然變白,則常見失血、休克等急症,或者是鉤蟲病、消化道出血、肺結核晚期、肺源性心髒病等慢性疾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指甲白得像毛玻璃一樣,則是肝硬化的特征。

    甲色變灰

    指甲呈灰色,多是由於缺氧造成,一般抽煙者中比較常見;而對於不吸煙的人,指甲突然變成灰色,最大的可能便是患上了甲癬,初期指甲邊緣會發癢,繼而指甲還會變形,失去光澤變成灰白色,如灰指甲等。

    甲色變黃

    指甲變黃,在中醫上認為多由濕熱熏蒸所致,常見於甲狀腺機能減退、胡蘿卜血症、腎病綜合症等;西醫上則認為指甲偏黃多半與體內維生素E的缺乏有關。如果所有的指甲都變黃,就必須接受治療了,因為那是全身衰弱的象征。

    ◇不同凹變,不同疾病

    指甲凹變,指的是指甲上出現一些橫紋、豎紋以及斑點等等。中醫指出,指甲的這種變化與機體的組織器官的功能低下,組織結構的破壞、萎縮等病理變化都是密切相關的。

    豎紋

    指甲表面不夠光滑,出現一條條的直紋,一般會出現在操勞過度、用腦過度後;在睡眠不足的時候,這些豎紋會很清楚地顯現出來。如果豎紋一直存在,則可能是體內器官的慢性病變。如果不加以調養,隨著病情的發展指甲會變得高低不平,甚至會裂開。

    橫紋

    指甲上的橫紋是一種對已經發生的病變的記錄。換句話講,當指甲上有橫紋出現時,體內必然已經出現一些病變。一般而言,開始的時候橫紋只在指甲的最下端,隨著指甲的生長,逐漸向上移動,也就預示著離發病時間越來越近了。

    斑點

    指甲上有少量白點,通常是缺鈣、缺硅或者寄生蟲病的表現;白點數量比較多,可能是神經衰弱的征兆;而指甲上出現黃色細點,則可能患上了消化系統的疾病;如果指甲上出現黑色斑點則要小心,輕者只是操勞過度、營養不良,重者可能是胃下垂、胃癌、子宮癌的先兆。

    小太陽

    小太陽,就是指甲根部發白的半月形,叫做甲半月,又叫健康圈。一般而言,甲半月占整個指甲的1/5是最佳狀態,過大過小或者隱隱約約都不太正常。甲半月太大的人容易發生高血壓、中風;而甲半月如果太小則說明血壓太低。完全看不到半月甲的人,大多有貧血或者神經衰弱的症狀。

    同時,半月甲的顏色以乳白色最佳。發青,暗示呼吸系統有問題,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發藍,則是血液循環不暢的表現;發紅,對應的則是心力衰竭。

    ◎辨“指紋”識小兒疾病

    中醫學中有雲:“小兒多未能言,言而未足取信,髒腑柔弱、易虛易實。”自古兒科被認為是難上之難,其最突出的難處就是診斷難。所以中醫裡診大人的病,以號脈為主,診小兒的病,則要以望為主。具體說來分為:望神、望色、望形態、望苗竊等,其中比較特殊一點的方法,就是望“指紋”。

    望指紋是古代醫家診斷小兒疾病寒熱虛實的手段之一,一般多用於3歲以下小兒,這是由於3歲以內的小兒的皮膚嬌嫩,指紋顯示清晰,易於觀察。3歲以上的小兒或成年的孩子,其指紋隱伏於皮肉之內或基本消失往往不易觀察,故不再用指紋診斷疾病,而以診脈代替之。

    指紋是指小兒食指掌面靠拇指一側的青筋。指紋絡脈(淺表靜脈)在虎口至食指上中下三節,近虎口處第一節為“風關”(又名寅關),第二節為“氣關”(又名卯關),第三節為“命關”(又名辰關)。紋見下節風關者為輕病,紋見中節氣關者為重病,如果命關也見到了指紋,甚至指紋穿過命關,向指尖延伸,古代醫家稱之為“透關射甲”,預示疾病已到了十分危險的階段。若脈絡浮,則病在表;脈絡沉,則病在裡。應該注意的是,在驗指紋時,須用大指側面,輕輕地推小兒食指三關,宜從命關推向風關,切不可從風關推向命關。

    診指紋主要是觀察它的顏色和充盈度,檢察者用左手食、拇二指握小兒食指末端,以右手拇指在小兒食指上由指端向指根部輕輕推動幾次,使指紋更為顯現,然後察看。

    小兒正常的指紋應該是紅黃相間,隱隱而鮮明,一般不超過連掌部的第一指節。病理情況下,則指紋的顏色、部位、浮沉,都會隨疾病而產生相應的變化。具體說來,指紋浮現,多屬表證,沉著多屬裡證,色淡多屬虛證、寒證;紫紅多屬熱證,青紫可見於驚風、風寒、痛證、傷食、風痰等,黑色多屬血淤。

    古人將小兒指紋的這種變化,概括為四句話:浮沉分表裡,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三關測輕重。所謂浮沉分表裡,是指紋升浮顯露,相當於浮脈,為表證;若指紋沉浮隱現,則相當於沉脈,為裡證。通過辨顏色和淡滯,可診斷病征的寒熱虛實:如指紋色淡,多為虛證、寒證,可見於脾胃虛弱、營養不良的病孩。如鮮紅浮露,多為外感風寒,可見於伴有發熱、惡寒、咳嗽、流涕的感染性疾病初起時。指紋紫紅沉隱,多為裡熱,可見於高熱、咳喘的支氣管肺炎等病。

    現代人認為,指紋的變化,與靜脈壓有關,靜脈壓愈高,指紋充盈度就愈大,也就愈向指尖方向伸延,指紋的色澤,又與缺氧、貧血等病理變化有關。因此,指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病變的性質和輕重。

    小兒患感冒的初期,疾病在裡,則小兒的指紋沉於內,深伏於肌膚之內。如果小兒食滯內傷,病屬寒,則指紋呈紅色。如外感風寒,指紋應鮮紅而表淺。若指紋淡紅而沉於內,則為脾胃虛寒。病屬熱,指紋應見紫色。如外感風熱指紋紫而表淺。若指紋紫暗而沉於肌膚之內,則顯示邪熱郁滯於體內。指紋紫黑為熱邪深伏,郁閉血絡,病情危重。指紋顏色淡淡,以手推之則指紋消失,推後復見,多指示病為虛證,淡紅為氣血不足,為體虛;淡紫為體虛而有熱,顯示有虛火。

    青紫紋可見於驚風抽搐的熱極動風證。指紋淡青,多見於虛風證,可兼有嘔洩失水、久吐久洩、暴吐暴洩、脾虛引致肝風、手足抽筋等病狀。顏色淡紫,則多屬虛熱,可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結核病。若指紋紫滯,推之不暢,回流較慢,多見於痰濕、食滯、郁熱、病重時;在熱性病過程中,如肺炎、腦炎,或暴吐暴洩、心肺功能衰竭、郁血、缺氧時,可指紋暗滯,唇舌紫紺。

    在臨床中,小兒的外感病、脾胃病通過看指紋來診斷准確率較高。但是,我們應該看到,通過看指紋來判斷或診斷疾病,只是中醫的診病方法之一,臨床中若完全靠指紋來診病,難免會有所偏頗。所以在臨床中應四診合參,認真辨證,方能力保診斷准確,治療恰當。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