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實用手冊 第39章 行為 (3)
    如果您的孩子遭受過身體或性虐待,讓醫生檢查這些虐待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孩子受虐待的影響是不同的,並且許多因素都決定著孩子可能出現的症狀。而兒童精神健康方面的專家熟悉虐待所產生的後果,可以為受虐待的孩子以及他的家庭提供幫助。研究表明,決定虐待給孩子帶來的長期影響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從孩子口中得知虐待事件後成人的反應。支持、相信並且保護孩子的回應,對改於善虐待給孩子帶來的長期影響是有好處的。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問孩子大量的問題,盡管這對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的家長來說很困難。通常,孩子總是一點一點地向成人吐露,在他們繼續講述之前先觀察成人的反應。在這種情況下,您能做的最好事情是:

    ·傾聽,

    ·支持孩子,

    ·讓孩子體會到您是相信他的,

    ·強調發生的事情並不是孩子的錯,

    ·預防以後的虐待,

    ·尋找正確的機構反映這個問題。

    抑郁症(Depression)

    什麼是抑郁症?我們都會時不時地感到抑郁。抑郁,無論是對於孩子還是對成人來說,主要特點就是經常感到不開心。當抑郁導致強烈的苦悶感,並且影響人的行為能力時,就成了一種精神疾病。另外,這些憂郁的症狀不是由於醫學疾病,藥物濫用或是喪失親人引起的。

    孩子出現抑郁症常見嗎?大約5%的孩子和青少年遭受過抑郁症之苦。那些生活在壓力下或是經歷了重大損失的孩子患抑郁的機率會更大。學習或注意力障礙,行為障礙或焦慮都使人易患抑郁症。與正常的孩子相比,同性戀,懷孕的以及受監禁的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風險更高。有家族抑郁病史的孩子患此病的風險也會升高。

    抑郁症有什麼症狀?孩子中出現的抑郁症狀會與成年人有所不同。一些患抑郁的孩子可能並不會很明顯地表現出悲傷。結果,照顧孩子的人可能沒有發現孩子那些破壞性的行為其實是抑郁的表現。據美國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會研究表明,如果任何下列症狀持續存在的話,都應該尋求幫助。

    兒童和青少年中出現的抑郁症狀如下:

    ·頻繁的悲傷、流淚或是哭泣

    ·絕望

    ·對於活動的興趣下降,不再繼續享受以前最喜歡的活動

    ·持續的無聊感,精神不振

    ·與社會隔離,不善交流

    ·感到內疚或沒有自信

    ·對於拒絕或失敗異常敏感

    ·越來越易燥,容易生氣

    ·與人相處困難

    ·頻繁抱怨出現身體疾病,如頭痛和胃痛

    ·頻繁不去學校或是在學校表現不好

    ·注意力不集中

    ·吃飯或睡覺模式發生了重大改變

    ·談論或是嘗試離家出走

    ·出現自殺的想法或是自殘的行為

    孩子中出現的抑郁症有什麼並發症?意識到並且治療抑郁症是極其重要的,因為此病的並發症可能是悲劇性的。抑郁症是一種致命的疾病。不加以治療的話,抑郁症是導致青少年和成人自殺的主要原因。患抑郁症的青少年更可能吸毒或是嗜酒。及早發現並進行治療是很關鍵的。

    如何治療抑郁症?沒有必要因為患抑郁症而感到羞愧,它只是一種疾病。任何年齡的抑郁症患者都沒有必要接受此疾病到來的痛苦,也沒有必要讓錯誤的“保持冷靜”的想法影響了治療。如果您擔心兒童或青少年持續抑郁的話,應該咨詢兒童精神健康專家以獲得幫助。如果您擔心孩子會自殺的話,要將這種情況視為緊急情況,馬上尋求幫助。

    對於抑郁症的治療通常包括心理療法或藥物療法,或是兩者結合使用。應該對受影響的孩子以及家庭進行心理治療法。

    一些藥物可以用來治療抑郁。通常醫生會建議使用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這種藥味與那些比較古老的藥物相比,被認為是更安全、更有效的,在成人中被廣泛使用。然而,對於給兒童或是青少年使用此藥物,還沒有取得很好的研究。另外,還有報道說,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會加大患抑郁青少年自殺的風險。有時也會建議使用其他的像三環類抗抑郁藥(TricyclicAntidepressants)和鋰(Lithium),後者對於治療躁郁症(兩極型異常)尤其有效。

    孩子的醫生能夠找出並且治療同時存在的疾病也是很重要的,如學習障礙、注意力缺陷多動症和焦慮等。

    常見的習慣(CommonHabits):吸吮手指和咬指甲(ThumbSuckingandNailBiting)

    吸吮手指

    孩子為什麼要吸吮手指?一些孩子甚至在出生之前就會吸吮手指。吸吮對於嬰幼兒來說是一種安撫。隨著孩子長大,吸吮手指通常會成為一種習慣。吸吮手指是正常的:一些孩子只是比其他的孩子更需要安撫。吸吮手指的孩子並不是神經過敏,這種習慣也不應該造成家長的神經過敏。

    吸吮手指對孩子有害嗎?對於幼兒是無害的。美國兒科學會指出家長不用擔心兒童吸吮手指,直到恆齒門牙開始出現,這通常在孩子5歲之後發生。如果孩子持續吸吮手指的話,正在浮出的恆齒上門牙承受的壓力會使其向外凸出,導致以後咬東西時出現困難。有時,吸吮手指的孩子會在牙齒接觸手指皮膚的部位出現感染。

    吸吮奶嘴比吸吮手指好嗎?吸吮手指和吸吮奶嘴對於牙齒和顎來說有著類似的影響。吸吮奶嘴唯一的好處就是它是一個更容易戒除的習慣,因為家長可以將它從孩子手裡拿走。

    如何治療吸吮手指的習慣?大多數吸吮手指的孩子都會自己停止這一習慣的。可能最好的方法就是忽視它,尤其是對於幼兒。一旦孩子開始長出恆牙,您可以運用行為技巧,像分心或是采取鼓勵措施。一些家長還會采用將味道難聞的,無毒的東西塗抹在手指上的方法。偶爾需要孩子的牙醫將一個口腔設備放入孩子口中,以避免孩子吸吮手指。

    (圖片)

    咬指甲

    孩子為什麼咬指甲?咬指甲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大約三分之一7歲到10歲之間的孩子都有這種現象。有時候咬指甲是和壓力以及焦慮有聯系的,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沒有明顯原因的,這個習慣好像會家族遺傳。

    咬指甲對孩子有害嗎?這不是一個好習慣,但是無害。偶爾,指甲床和表皮可能受損,或是指甲周圍的皮膚患得感染。經常將手指或指甲放在口中的孩子會將感染傳染給其他人。

    (圖片)

    如何制止孩子咬指甲?就像應對吸吮手指一樣,讓孩子分心和激勵措施是有效的技巧。使用將手指甲變苦的方法可以起到提醒孩子停止咬指甲的作用。許多孩子會自動停止咬指甲。然而,據估計會有20%的孩子會一直將這個習慣保持到成人的時候。

    反抗和挑釁行為(OppositionalandDefiantBehaviour)

    什麼是反抗和挑釁行為?反抗和挑釁行為是指孩子表現出的相反的,甚至是敵對的行為。在這種時候,孩子對權威人士表現出好爭辯、不順從或是對抗的態度。所有的孩子都會在某些時候表現出反抗的情緒。孩子偶爾表現出反抗挑釁行為被認為是正常發展中的一個階段,尤其是兩三歲的兒童或是青少年。和大多數不良的行為相似,這是由饑餓、疲憊、壓力以及焦慮引起的。有時,這種情緒會很強烈,影響到孩子和家庭、同齡人以及老師之間的交流。此時,這種行為特征並不是一種性格,而會變為“障礙”。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反抗和挑釁行為?這種反抗和挑釁的行為會讓家長、老師和照顧孩子的人很頭疼。家長需要制定明確的規則和限制,堅持不懈地追求良好的結果。當孩子達到要求時可給予適當獎勵,不要只關注負面的行為。暫停一下對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好辦法,如果您覺得自己正在使矛盾嚴重化的話,就先暫停下,也給孩子一個好好考慮下自己不良行為的時間。要避免憤怒的口頭或身體上的報復,這樣的話會讓孩子認為這種行為是可取的。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孩子是以周圍的成人作為榜樣的。

    家長什麼時候應該擔心孩子的反抗和挑釁行為?如果孩子的這種反抗和挑釁行為頻繁出現,並且影響了他們的社會、家庭活動以及學業,或是當孩子的這種行為比同齡人要明顯嚴重時,這種行為就被認為是“對立違抗性障礙(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有5%到15%的學齡兒童會出現對立違抗性障礙的症狀,在男孩中更加常見。還不知道引起這種行為的原因,但是遺傳和環境應該是其中的影響因素。而如果孩子不能很好地適應環境變化以及生活在家庭機能失常的家庭(尤其是那些家長患有精神病,壓力大或是濫用藥物的家庭)中,則更易出現這種行為。

    有些出現反抗和挑釁行為的孩子會同時伴有其他症狀,如注意力缺陷障礙、學習障礙、焦慮、情感失調或抑郁症。因此,如果孩子表現出對立違抗性障礙跡象的話,要帶孩子去接受精神健康專家的檢查,這一點很重要。檢查出與此疾病相關的疾病,並且對其進行治療可以使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得到改善。

    偶爾,患對立違抗性障礙的孩子會出現失常的行為,並且是一種很嚴重的症狀,包括攻擊人或動物、破壞所有物品、撒謊、偷竊以及其他的犯罪行為。

    對於對立違抗性障礙的治療是很復雜的,通常涉及個人治療和家庭治療兩類方法,以及對孩子進行社交技能的必要訓練。所有在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包括孩子的老師,都需要包括在治療計劃之中。

    如果這種反抗和挑釁行為持續存在並且影響了日常生活的話,家長就應該擔心:

    ·頻繁地發脾氣

    ·過多地與家長爭吵

    ·強烈的反抗,拒絕執行家長的要求和規定

    ·故意地惹人生氣或讓人沮喪

    ·自己犯了錯誤,做了錯事以後反倒責怪他人

    ·經常很容易發怒或是被他人惹惱

    ·頻繁地生氣和憤恨

    ·沮喪時講話難聽、令人厭惡

    ·尋求報復

    恐懼症(Phobias)

    什麼是恐懼症?恐懼症是指對某個具體的事物或場景有著持久的、異常的害怕的感覺,這種感覺迫使一個人盡力避免接觸此事物或場景,盡管他們意識到那種東西並不危險。精神病專家將孩子的恐懼症分為兩類:第一種是特有對象恐懼症,這是對於某一種特定事物或場景的持續的、過度的害怕。特有對象恐懼症的對象又可以細分為五個小類:

    ·動物

    ·自然環境,如高度或是雷聲

    ·血,注射,損傷

    ·場景,如飛機或隧道

    ·其他,如穿戲服的演員

    第二類恐懼是社交恐懼症,這是對社會場景的一種持續的、過度的害怕,例如公共講演;對公共活動恐懼,如去公共洗手間入廁;以及對權威人物說話的恐懼,如和老師說話。

    恐懼症常見嗎?致病原因是什麼?據估計,1%到10%的孩子患有恐懼症。他們更易出現在女性中,無論是哪個年齡段。引起恐懼的原因還不是很清楚。對於某些孩子來說,恐懼是在他們受到創傷或是驚嚇後產生的,如曾經被狗襲擊。然而,大多數患有恐懼症的人實際上並沒有經歷過和他們的恐懼相關的事情。恐懼症可能還有遺傳因素。

    家長什麼時候應該擔心孩子患了恐懼症?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在某些時候,對至少一種事物產生過恐懼。例如,許多幼兒都怕黑暗和小丑。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如果害怕持續時間很長(至少6個月),且是不合理的,同時在孩子年齡增大後持續存在的話,害怕就會變成恐懼。接觸那些讓孩子恐懼的事物或場景會引起孩子嚴重的焦慮,伴隨著顫抖、出汗、頭昏、氣短或是害怕死亡的症狀。這些反應被叫做“恐慌症”。那些很粘家長和很容易發脾氣的幼兒患恐懼症的話,是更不容易發現的。一些孩子會有很強烈的要求以避開那些物體或場景。因此,恐懼症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社交能力。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