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積極的人
充滿著歡樂與鬥爭精神的人們,永遠帶著歡樂,歡迎雷霆與陽光。
——赫胥黎
1930年正值大恐慌,可能是美國歷史上經濟最惡劣的時代。到處可見工廠倒閉、商店破產、成千上萬的人失業、各行各業都一再減薪、免費餐店和發放麵包的地方排起長龍。其中不少人過去原是富人,30歲以上的人根本找不到工作。
皮爾就是在這樣一個秋天的下午,在沒落的第五大街見到老朋友弗雷德的。「過得還好嗎?」皮爾試探著問。
弗雷德穿著深藍色的西裝,老式西裝磨出了一層油光,誰都能一眼看穿那套西裝穿了有多久了,他說話的口吻和過去一模一樣,一點兒也沒有改變。
「沒有問題,我過得很好,請不用擔心。失業很久當然是事實,只不過每天早晨都到城裡各處找工作。這麼大一個城市一定有適合我的工作,只要耐心尋找,一定會找到的。」他說。
「你總是這樣笑嘻嘻的嗎?」皮爾問他。
他回答說:「這不是很合理嗎?我記得在哪裡讀過,繃起臉來時要用60條肌肉,但笑的時候只要用14條肌肉。我不想繃起臉,過度使用肌肉。」他談起自己的人生觀,他相信獲得工作的強烈願望必定能讓他達到目的。「我聽過你引用的詩人約翰·巴羅所說的話,好像是『屬於你的一定會歸你所有』。」
弗雷德的深厚的信仰和堅強的信念令皮爾十分佩服。
弗雷德繼續說道:「我的信仰是我虔誠的父母培育的。我的家境雖然很貧窮,但母親完全不在意,她常常說『上帝會賜給我們食物』,一點都沒有錯,上帝一次也沒有遺棄我的母親。上帝應該也不會遺棄我的。」
他站在擠滿了急於找工作的失業者的大街上,引用了《聖經》裡的話說:「曾經年輕的我現在老了。可是從來沒有看到正義被遺棄,正義的子孫乞求麵包的情形。不論多麼困難我也這樣相信。我的父母都教導我要相信。所以我始終懷著希望和信念。」
後來,弗雷德和一個具有發明才能的人共同創業,在新的領域中,弗雷德充滿創意的構想獲得了成功。在此之前他忍受了許多苦難,過著貧窮的生活,但他始終能堅守信念,終於獲得極大的成就。他積極的生活態度,使認識他的人都對他充滿敬佩。
選擇生活中的樂趣
我們在煩擾別人時幾乎也在煩擾自己。
——拉羅什富科
「我再也不相信朋友了!」被最好的朋友算計的人,為人作保卻無辜負擔龐大債務的人這麼說。
「我再也不要相信男人!」失戀的女人這麼說,失戀的男人也信誓旦旦地表示,不再相信女人,或者,不再相信愛情。
在人生中受到一點挫折的人,也可能因為「心血來潮」不再相信生命。有時,只是因為一點點不順利,我們就會認為整個世界都在和我們作對。人們的腦中好像有一種叫做憎恨的細菌,只要吸收到了一些腐敗的養料,它就會無限制地分裂繁殖,急於否定一切,讓自己身陷於絕望的包圍。
樂觀的人當然也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再怎麼努力,人們總是殊途同歸,什麼也帶不走;但也會明白,人生是不快樂白不快樂,如果能精力充沛地生活,為什麼一定要坐在陰暗的牆角,悲歎自己的命運,而且還連帶影響別人活下去的心情。
伊麗莎白·庫伯勒醫師,她一生都在幫助臨終的病患,也使得「安寧醫護」受到今日的醫界重視,讓人們在生老病死的循環中都能夠擁有尊嚴。晚年,她更執行計劃收養艾茲病嬰兒。為世界做了如此多的她,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對待與回報。其他醫師們排擠她;她因過度熱心服務而賠掉了自己的婚姻、健康;附近的居民甚至一把火燒了她的房子,以防止她繼續做「危險的善事」。她當然也詛咒過這個世界的無知與無情,灰心到了極點,但她總是選擇繼續勇敢地走下去,沒有因為「一小撮」的不義者而怨天尤人,阻擋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療傷止痛才是對自己厚道,繼續徘徊不過是加深痛苦。在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抱怨最多的人,往往也是為別人找最多麻煩的人;從來沒有人因為抱怨世界而感到發自內心的快樂。雖然有時抱怨挺有效,讓你從痛苦中暫時抽身,但它的作用,不過是在逃避選擇。
非同尋常的出租車
最能直接打動心靈的還是美。美能立刻在想像裡滲透一種內在的欣喜和滿足。
——愛迪生
羅曼·庫辛剛坐進這輛出租車,就感覺到了它的非同尋常:車廂地板上鋪著山羊毛地毯,地毯邊上撒著鮮艷的深秋紅葉,玻璃隔板上鑲著凡高和其他畫家的名畫的小幅複製品,車窗晶亮透明,一塵不染。
羅曼·庫辛對司機說:「我從來沒有見到過如此漂亮的出租車。」
「我喜歡聽到乘客這樣讚美我的車。」司機笑著說。
「裝飾得這麼漂亮,這是你自己的車嗎?」羅曼·庫辛問。
「不,這不是我的車,這是公司的。」他說,「多年以前,我還在出租車公司當清潔工的時候,就想到這個主意。那時候,每天晚上車子回到公司停車場時,都齷齪得像個垃圾桶,車內的地板上到處都是煙頭和火柴梗,座位上或車門把手上總沾有一些黏糊糊的東西,像花生醬、口香糖渣什麼的,讓人看了很不舒服。我當時就想,如果有一輛值得乘客們去自覺保持清潔的出租車,他們或許就會更多地為別人著想了。我相信,人人都懂得珍惜美好的事物。」
「後來,我領到了出租車營業執照,便用上了這個主意。我把公司給我駕駛的出租車收拾得乾乾淨淨,又自己掏錢去買來了一張漂亮的薄地毯和一些鮮花。每個乘客下車後,我都要仔細地察看一下車子的衛生狀況,因為我一定要讓後面來的每一位乘客都感覺到它的整潔。所以,我的車每天回到停車場後,都依然十分乾淨。這樣過了大約一個月,我的老闆就把這輛車交給我承包,於是我又買來了那些名畫複製品。」
「我從15年前就開始駕駛出租車了,我的乘客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沒有人在我的車廂地板上亂扔煙頭,也沒有誰會在我的車上亂抹花生醬或口香糖渣。先生,正像我聽說的那樣,每一個人都懂得珍惜美,也懂得欣賞美。假如我們的城市多種一些花草樹木,將所有的樓房屋宇都打扮得乾乾淨淨,我敢和你打賭,一定會有更多的人不會在大街上亂扔垃圾的。」
羅曼·庫辛心想,這位司機正在述說著一條平凡的真理,但它同時也是一條重要的真理。
溫馨的小站
一個人如能讓自己經常維持像孩子一般純潔的心靈,用樂觀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腸待人,光明坦蕩,他的人生一定比別人快樂得多。
——羅蘭
夏天,在一個小小的火車站上,幾位漁民在候車室裡等車。售票口敞開著。
列車馬上就要進站了。
「真餓啊,」一位漁民說,「老婆給我帶的食物太少了,真小氣。」他說著將魁梧的身軀轉向一位同伴,「尼古拉,你沒剩點吃的東西嗎?」
同伴搖搖頭:「我自己還餓得像隻狼呢。」其他幾位漁民都默然不語。
「沒準兒商店開門了?」
「不會,還早呢。」
又是一陣沉默。候車室的門開了,門開處站著一位肩負背囊的矮個子男人——鮑裡斯·克拉夫欽科。他朝在座的幾位漁民掃了一眼,走過去,在他們身邊坐下。
「是本地人嗎?」尼古拉問。
鮑裡斯·克拉夫欽科一驚,慌忙回答:
「本地人。」
「你們這裡的商店幾點開門?」
「10點。」
尼古拉輕聲咒罵起來:
「這鬼村子,一切都反常!人都要餓死了!」接著又威脅地說:「等我回到家,要給我老婆點顏色看看,讓她一輩子都忘不了。」
「我這裡有吃的。」鮑裡斯·克拉夫欽科開了腔,「吃點吧!」
「要是捨得,就給點吧。」尼古拉來了精神。
鮑裡斯·克拉夫欽科將背囊放到膝上,從裡邊取出用紙包著的麵包和黃瓜,遞給尼古拉。
「是老伴給裝的嗎?」尼古拉好奇地問。鮑裡斯·克拉夫欽科專注地望望幾位漁民,點點頭:「是老伴。」
「看來她很疼您。」尼古拉拿起一根黃瓜說。
「我老伴可好了。」
尼古拉好奇地打量著他,嘴裡發出清脆的嚼黃瓜聲,問道:
「有孩子嗎?」
「哪能沒孩子!14個。」鮑裡斯·克拉夫欽科回答。
在他那張窄臉上溢出了得意的微笑,兩眼瞇成了一條縫。
「你是怎麼找到這樣的好老婆的?」「是啊。當時我們只認識一個星期就結婚了。」鮑裡斯·克拉夫欽科深情地說,「是在舞會上認識的。我看她孤零零地站在窗前,小小的個子,藍瑩瑩的眼睛,多好的姑娘啊,卻沒人邀請。於是我就請她跳舞。再後來就是約會,結婚。眼下日子過得蠻好。」
有一位漁民歎氣了。
「過了很久了嗎?」
「20年嘍。」
「吵架嗎?」
「有時也吵。這難免!勺哪有不碰鍋的。不過吵完就又和好了。既然相愛嘛,那就不會記仇。我早晨起來一看,昨天晚上掉的扣子都給釘好了。愛情不只是接吻和甜言蜜語……」
大家都目不轉睛地望著講話的鮑裡斯·克拉夫欽科,一聲不吭。
「好啦,我該走了,」鮑裡斯·克拉夫欽科欠身說道,「該上班去了。我就在鐵路上工作。祝你們萬事如意。」
「也祝您萬事如意,」尼古拉說,「謝謝您。」鮑裡斯·克拉夫欽科揮了一下手,走出候車室。
售票口裡探出一張售票員的滿是雀斑的臉。他望望漁民,不屑地說:「他是胡謅,他從來就沒有老婆孩子。從來沒有。」
「怎麼沒有?他剛剛講的。」
「天知道他幹嗎要這樣講。連我聽著都感到吃驚。他是個男人,可,幹嗎要這樣——實在搞不懂。」說罷便消失在售票口裡。
列車進站了……
錢的用處
並不是我們所擁有的東西使我們快樂,而只有我們喜歡的東西才能給我們帶來快樂。
——波頓
安妮和弗蘭克有5個孩子,經濟拮据。而每逢假日卻必去滑雪。為此要購置7雙滑雪板、7雙長靴、7副撐桿及每人的滑雪衫,還要付來回的車費等其他開銷。
鄰居們都認為安妮和弗蘭克一家簡直是瘋了。十幾年後,一位鄰居又碰到安妮,她的孩子們都已各自成了家,「當然,我們那時過著清寒的日子,」安妮說,「但最近,一個兒子在來信中說,他怎麼也忘不了小時候滑雪時的快樂。」
一筆有限的收入有兩種安排法:精明人往往精打細算地將衣食住行小心翼翼地考慮進去,雖然事事顧全了,但最終覺得毫無收穫;而聰明人會把錢花在自己喜好的事情上,如果難以做到兼顧的話,他們常常先滿足重要方面,而在其他方面剋扣一下。
有些不夠聰明的人對於把錢花在那些有益的並能為家庭和自己的生活增加樂趣的事情上,總是猶猶豫豫,只想著攢錢備荒,放走了大好時光。其實他們這是只知緊攥手中的麻雀,而忘了逮野地裡的孔雀。
有這麼一對戀人,打20來歲起就開始為下輩子的生活操心。當他們的同齡人在建立小家庭,安享天倫之樂時,他倆卻一個念頭地買房置地,積累錢財。等他們感到可以安心成家時,女的已39歲,這些年來一直在訪醫求道,也沒能懷上一個孩子。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它說明了一個道理,當你確信某事某物能使你的生活更為充實時,不論它是一次旅行,還是一個孩子,或者是別的什麼東西,你就應盡力去得到它。要知道有的東西失去了便再也難以得到。
馬麗小時候的一件事令她終身難忘。那時她父親失業了,全家靠吃魚市上賣剩的魚雜碎過活。一天,她在一個商店的櫥窗內看到了一隻帶紅色塑料花的小別針,頓時她便發瘋般地迷上了它。馬麗趕緊跑回家去央求媽媽給她一便士。母親歎了口氣(一便士能買一磅魚雜碎呢),但父親說:「給她錢吧,要知道這麼便宜的價格就能為孩子買到的快樂,今後是不會再碰上的。」那時,馬麗就明白,這一便士所能買到的是永遠閃光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