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家訓Ⅱ:贏在起點的哲理 第22章 笑對生活每一天 (2)
    錢在生活中並不是決定一切的。一個真正有價值的夢想本身就具有了使其得以實現的力量。美娜的獨生子在很小時就顯示出音樂天賦,曲調一聽便能記住,自己還能編歌。美娜夫妻倆為使他能得到最好的教育,竟然驅車60英里送他到臨近的一個城市去就學。為此,他們付出的代價是:美娜每晚去一所圖書館加夜班,丈夫是個教師,課外在家中設館開課以增添收入。今天他們的兒子已獲得了兩個音樂學院的獎學金,在幾個美國最好的管絃樂隊中演奏過。如果當初他父母給他請個價格低的二三流教師,他就不會有這樣的成果了。

    牢騷太盛防腸斷

    懷著苦惱上床,就是背著包袱睡覺。

    ——哈里伯頓

    瑪亞·安格魯小時候和奶奶一起住在阿肯色州的斯坦斐。

    奶奶開著一處小店。每當有以牢騷滿腹、喋喋不休而出名的顧客來到她老人家的小店時,她總是不管瑪亞在做什麼都會把她拉到身邊,神秘兮兮地說:「丫頭,來,進來!」

    當然,瑪亞都是很聽話地進去。

    奶奶就會問她的主顧:「今天怎樣啊,托瑪斯老弟?」

    那人就會長歎一聲:「不怎麼樣。今天不怎麼樣,赫德森大姐。你看看,這夏天,這大熱天,我討厭它,噢,簡直是煩透了。它可把我折騰得夠嗆。我受不了這熱,真要命。」

    奶奶抱著胳膊,淡漠地站著,低聲地嘟囔:「唔,嗯哼,嗯哼。」一邊向瑪亞眨眨眼,確信這些抱怨嘮叨都灌到她耳朵裡去了。

    再有一次,一個牢騷滿腹的人抱怨道:「犁地這活兒讓我煩透了。塵土飛揚真糟心,騾子也強脾氣不聽使喚,真是一點也不聽吆喝,難使透了。我再也幹不下去了。我的腿腳,還有我的手,酸痛酸痛的,眼睛也迷了,鼻子也嗆了,我再也受不了了!」

    這時候奶奶還是抱著胳膊,淡漠地站著,咕噥道:「唔,嗯哼,嗯哼。」一邊看著瑪亞,點點頭。

    這些牢騷滿腹的傢伙一出店門,奶奶就把瑪亞叫到眼前,不厭其煩地對她說:「丫頭,你聽到這些人如此這般地抱怨嘮叨了嗎?你聽到了嗎?」

    瑪亞點點頭。

    奶奶會接著說:「丫頭,每個夜晚都有一些人——不論是黑人還是白人,富人還是窮鬼——酣然入眠,但卻一睡不起。丫頭,看那些與世永訣的人,溫柔鄉中不覺暖和的被窩已成為冰冷的靈柩,羊毛毯已成為裹屍布,他們再也不可能為糟天氣或倔騾子去抱怨嘮叨上5分鐘或10分鐘了。記著,丫頭,牢騷太盛防腸斷。要是你對什麼事不滿意,那就設法去改變它。如果改變不了,那就換種態度去對待,千萬不要抱怨嘮叨。」

    上帝的安排

    我們曾經為歡樂而鬥爭,我們將要為歡樂而死。因此,悲哀永遠不要同我們的名字連在一起。

    ——伏契克

    珍妮和丈夫開車離開本州去參加珍妮摯友的女兒的婚禮,不巧在一條鄉間小路上輪胎癟了。看著丈夫換輪胎,珍妮心急火燎。她想早一些到達珍妮曾經去過的教堂。珍妮和這位摯友從年輕的時候就是好朋友,珍妮是她女兒貝絲的「珍妮阿姨」,她是珍妮三個孩子的「露絲阿姨」。

    露絲·安的丈夫四個月前突然去世,這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然而,她堅持讓貝絲按原計劃舉行婚禮。儘管露絲建議女兒另選一位親戚送她出嫁,可是貝絲認定沒有人能夠取代父親陪她走過教堂的紅地毯。由於想到今天的婚禮難免會令人難受,所以珍妮希望能在結婚典禮開始之前逐一擁抱她們。

    因此,當他們如此鬱悶地遲到時,珍妮心裡懊惱萬分。

    他們剛好能從敞開的聖殿大門進去,悄悄地坐在了男迎賓員為他們在後排加的兩把椅子上。有那麼一瞬間,珍妮沉浸在好聽的管風琴樂曲和裝點在每條長椅上的橘子花枝濃郁的芳香裡。然後,珍妮懷著沉重的心情看到新郎、男儐相和四個伴娘中的三個已經來到了聖壇前。不久,第四位伴娘從他們身邊飄然而過,走過教堂的通道。

    又演奏了一段特別長的過渡音樂,珍妮看到風琴手不斷地向敞開的聖殿大門張望,等新娘一出現就開始演奏婚禮進行曲。可她還是沒有露面。新娘在哪兒呢?

    十五分鐘過去了,觀眾中湧起了一陣關切的低語聲。新娘的媽媽坐在前排,沒有辦法出去察看情況,而珍妮的位置卻正好可以跑出去,於是珍妮悄悄地溜出聖殿的大門。

    進了教堂的門廳,珍妮就奔向會堂。她記得,通往新娘更衣室有兩個急轉彎。在第一個拐彎處,珍妮聽見一對小拳頭擂門的聲音。在第二道拐彎處,她聽見了貝絲叫喊的聲音:「讓我出去,來人哪!門把手脫落了,我出不去啊!幫幫我!」

    珍妮跑到門前但是打不開門:「貝絲,是我——珍妮阿姨。不要著急,我馬上找人幫忙。」

    「噢,珍妮阿姨!謝天謝地!」

    他們打開門之後,珍妮誇讚貝絲處變不驚、鎮定自若。「我剛開始的時候可不是這樣。」她說。她收攏起自己的緞子長裙,一邊跟珍妮跑過會堂,一邊告訴珍妮剛開始的時候她哭了,可是很快她就感覺到她父親的手放在她的手上。

    「我知道這聽起來有些怪誕,可是我聽見爸爸說:『不要哭,貝絲,一切都會順利的。』」

    不一會兒,在《翩翩美新娘》的樂曲聲中.貝絲喜滋滋地走上了教堂的紅地毯。珍妮坐在後排,心想,幸虧車胎癟了,才讓她在合適的時間坐在了合適的座位上。這是糟糕的遲到嗎?哦不,珍妮覺得這更像上帝的特意安排。

    決定心情的心境

    心胸豁達,足能涵萬物;心胸狹隘,不能容一沙。

    ——安東尼奧·波爾基亞

    蘇格拉底是單身漢的時候,和幾個朋友住在一間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裡。儘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每天總是樂呵呵的。

    有人問他:「那麼多人擠在一起,連轉個身都困難,有什麼可樂的?」

    蘇格拉底說:「朋友們在一塊兒,隨時都可以交換思想,交流感情,這難道不是很值得高興的事嗎?」

    過了一段時間,朋友們一個個相繼成家了,先後搬了出去。屋子裡只剩下了蘇格拉底一個人,但是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問:「你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有什麼好高興的?」

    「我有很多書啊!一本書就是一個老師。和這麼多老師在一起,時時刻刻都可以向它們請教,這怎能不令人高興呢?」

    幾年後,蘇格拉底也成了家,搬進了一座大樓裡。這座大樓有七層,他的家在最底層。底層是這座樓裡環境最差的,上面總是往下面潑污水,丟死老鼠、破鞋子和雜七雜八的髒東西,那人見他還是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好奇地問:「你住這樣的房間,也感到高興嗎?」

    「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樓有多少妙處啊!比如,進門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樓梯;搬東西方便,不必花費很大的力氣;朋友來訪容易,用不著一層樓一層樓地去叩門詢問……特別讓我滿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養一叢一叢的花,種一畦一畦的菜,這些樂趣,數之不盡啊!」蘇格拉底情不自禁地說。

    過了一年,蘇格拉底把一層的房間讓給了一位朋友,這位朋友家有一個偏癱的老人,上下樓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樓房的最高層——第七層,可是每天他仍是快快樂樂的。

    那人問:「先生,住七層樓是不是也有許多好處呀!」

    蘇格拉底說:「是啊,好處可真不少呢!僅舉幾例吧:每天上下幾次,這是很好的鍛煉機會,有利於身體健康;光線好,看書寫文章不傷眼睛;沒有人在頭頂干擾,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靜。」

    後來,那人遇到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問道:「你的老師總是那麼快快樂樂,可我卻感到,他每次所處的環境並不那麼好呀?」

    柏拉圖說:「決定一個人心情的,不是在於環境,而在於心境。」

    沒時間憂慮

    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間悲哀。

    ——布萊克

    馬利安·道格拉斯的家裡曾遭受過兩次不幸。

    第一次,他失去了五歲的女兒,一個他非常鍾愛的孩子。

    他和妻子都以為他們沒有辦法忍受這個打擊。更不幸的是,十月後,他們又有了另外一個女兒——而她僅僅活了五天。

    這接二連三的打擊使人幾乎無法承受,這位父親睡不著,吃不下,無法休息或放鬆,精神受到致命的打擊,信心喪失殆盡。吃安眠藥和旅行都沒有用。他的身體好像被夾在一把大鉗子裡,而這把鉗子愈夾愈緊。

    不過,感謝上帝,他還有一個四歲的兒子。他教給了道格拉斯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天下午,道格拉斯待坐在那裡為自己難過時,兒子問他:「爸爸,你能不能給我造一條船?」道格拉斯實在沒興趣,可這個小傢伙很纏人,他只得依著兒子。

    道格拉斯花費了將近三個小時才造好了一條玩具船。等做好時,他才發現,這三個小時是他許多天來第一次感到放鬆的時刻。

    這一發現使道格拉斯大夢方醒,使他幾個月來第一次有精神去思考。他明白了,如果你忙著做費腦筋的工作,你就很難再去憂慮了。對道格拉斯來說,造船就把他的憂慮整個衝垮了,所以他決定從此使自己不斷地忙碌。

    第二天晚上,道格拉斯巡視了每個房間,把所有該做的事情列成一張單子。有好些小東西需要修理,比方說書架、樓梯、窗簾、門把、門鎖、漏水的龍頭等等。兩個星期內,道格拉斯列出了兩百多件需要做的事情。

    從此,道格拉斯使自己的生活中充滿了啟發性的活動:每星期兩個晚上,他到紐約市參加成人教育班,並參加了一些小鎮上的活動,現在任校董事會主席,還協助紅十字會和其他機構的募捐,他現在忙得簡直沒有時間去憂慮。

    快樂的真諦

    所謂內心的快樂,是一個人過著健全的、正常的、和諧的生活所感到的快樂。

    ——羅曼·羅蘭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往往見到有人樂觀,有人悲觀。為何會這樣?其實,外在的世界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個人內在的處世態度不同罷了。

    諾賓最深有體會的是他在一家賣甜甜圈的商店面前見到的一塊招牌,上面寫著:「樂觀者和悲觀者之間的差別十分微妙:樂觀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觀者看到的則是甜甜圈中間的小空洞。」這個短短的幽默句子,透露了快樂的本質。事實上,人們眼睛見到的,往往並非事物的全貌,只看見自己想尋求的東西。樂觀者和悲觀者各自尋求的東西不同,因而對同樣的事物,就採取了兩種不同的態度。

    有一天,諾賓站在一間珠寶店的櫃檯前,把一個放著幾本書的包裹放在旁邊。當一個衣著講究、儀表堂堂的男子進來,也開始在櫃檯前看珠寶時,他禮貌地將自己的包裹移開。但這個人卻憤怒地看著他說,他是個正直的人,絕對無意偷諾賓的包裹。他覺得受到侮辱,重重地將門關上,走出了珠寶店。諾賓感到十分驚訝,這樣一個無心的動作,竟會引起他如此的憤怒。

    後來,諾賓領悟到,這個人和他彷彿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但事實上世界是一樣的,差別只是諾賓和他對事物的看法相反而已。

    幾天後的一個早晨,諾賓一醒來便心情不佳,想到這一天又要在單調的工作中度過時,便覺得這個世界是多麼枯燥、乏味。當諾賓擠在密密麻麻的車陣中,緩慢地向市中心前進時,他滿腔怨氣地想:為什麼有那麼多笨蛋也能拿到駕駛執照?他們開車不是太快就是太慢,根本沒有資格在高峰時間開車,這些人的駕駛執照都該被吊銷。後來,諾賓和一輛大型卡車同時到達一個交叉路口,他心想:「這傢伙開的是大車,他一定會直衝過去的。」但就在這時,卡車司機將頭伸出車窗外,向他招招手,給他一個開朗、愉快的微笑。當他將車子駛離交叉路口時,他的憤怒突然完全消失,心胸豁然開朗起來。

    這位卡車司機的行為,使諾賓彷彿置身於另一個世界。但事實上,這個世界依舊,所不同的只是他的態度。

    一條緞帶

    相信就是強大。懷疑只會抑制能力,而信仰卻是力量。

    ——弗烈德利克·羅伯森

    一條綠色的緞帶蝴蝶結,使她找到了自信。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