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面走著,一面向同學袒露心中的小秘密,週身散發出一股期待及喜悅的光芒。接近教室的時候,她心中甚至升起了一種不小的興奮和快感……不料,她的同學一個箭步跨過去,推開了教室的門,「第一個」衝了進去,然後回頭望著,露出勝利的微笑。她的光芒頓時隱去,她的心隱隱發痛。她忍住淚水,脫口一句:「第一,是我的,你怎麼可以……」她說不出下面的話,說不出來了,她連這個「第一」也失去了。
斯蘭妮忘了是在幾歲時看到這篇文章,只記得當時能感受小女孩的心情,因為她也是個始終與「第一名」無緣的人,甚至,為了配合家裡大人的出門時間,連嘗嘗「第一個」到學校的滋味的機會都沒有。
她長大後,更深刻地體會到「第一名」其實已幻化成色彩斑斕的翅膀,在不同的領域中現身:有人在學業中爭第一;有人在工作中搶頭棒;甚至還有人總纏著戀人,一聲一句地問:「我是不是你最終愛的人?」
她還記得,有一回,她的朋友莎拉曾經心痛地對她說,她沒有辦法同時擁有兩個好朋友,因為在同一個空間中,她只能有一個最愛,因此,她經常面臨抉擇的痛苦,而不知如何去安置兩份並列的感情。
乍聽之下,也許有人會認為,她指的是異性的戀情,只可惜,真實的狀況是,即使是同性的友情,也一樣令她為難。
她的另一個朋友德魯,卻全然是另一個樣:魅力四射,才華橫溢,經常是社團中令人注目的熱點,認識德魯的人幾乎都可以感受到他熱情的付出。他常跟年輕朋友通信,撫慰他們年少容易受創的心;主動關懷週遭的友人,更希望在冷漠疏離的生存空間中,注入一絲愛與暖意。
不久,她得知他交了女朋友,她忍不住揶揄他:「那現在我在你心中排第幾呀?」他想也不想,便說:「第一。」她極不相信地看著他,再問一次:「怎麼可能!少騙人了。」他狡黠地一笑,然後說:「當然排第一,另起一行而已。」
斯蘭妮笑彎了腰,不知該怪他的狡黠,還是佩服他的機智。
點亮自信的蠟燭
我們對自己抱有的信心,將使別人對我們萌生信心的綠芽。
——拉勞士福古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多雲黯然的午後。
英國小說家西雪爾·羅伯斯照例來到郊外的一個墓地,拜祭一位英年早逝的文友。在已故文友的墓前,羅伯斯說出了戰爭帶給他的失落,並告訴文友:無休止的戰爭已經捲走了他對自己和未來生活的全部自信。然而,就在他轉身準備離去時,竟意外地看到文友的墓碑旁有一塊新立的墓碑,上面寫著這樣一句話: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隻小蠟燭失去光輝!
當他讀到這句話的時候,那幾秒鐘,炭火般的言語立刻溫暖了羅伯斯抑鬱的心。「小小一支蠟燭竟如此自信!」羅伯斯在心中感慨道。於是他迅速地從衣兜裡掏出鋼筆,記下了這句令他振奮的話。他以為這句話一定是引用了哪位名家的名言。為了查出這句話的出處,他匆匆趕回公寓。他認真地逐冊逐頁翻閱書籍,然而,找了很久,也沒有得到答案。這讓他的心更加苦惱。
於是,第二天一早他又重回到墓地。意外地從墓地管理員那裡得知:長眠於那個墓地之下的是一名年僅10歲的少年,前幾天,德軍空襲倫敦時,他不幸被炸死。孩子的母親懷著悲痛的心情為自己的兒子做了這個墓,並立下了那塊墓碑。
這個感人的故事令羅伯斯久久不能釋懷,他彷彿變成了那句話中的蠟燭——渺小然而自信。所有關於戰爭的詞統統拋出了腦海。一股澎湃的激情促使羅伯斯提筆疾書。很快,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在他的筆下誕生。
幾天以後,文章發表了。關於那個少年的故事頃刻間便流傳開,它如一盞明燈,鼓舞著人們為勝利而執著前行的腳步。
記不清多少年後,一個偶然的機會,還在讀大學的佈雷克也讀到了這篇文章。他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讀完了這篇文章,並從中讀出了蠟燭精神的雋永與深刻。佈雷克大學畢業以後,放棄了幾家企業的高薪聘請,毅然決定隨一個科技普及小組去非洲扶貧。
「到那裡,萬一你受不了那裡炎熱的天氣怎麼辦?」
「非洲那裡鬧傳染病,怎麼辦?」
面對親友們那異口同聲的勸說,佈雷克很堅定地回答:「如果黑暗籠罩了我,我決不害怕,我會點亮自己心中自信的蠟燭!」
一周後,佈雷克懷著希望去了非洲。在那裡,佈雷克和同伴們經過不懈努力,用他們那點點燭光,終於照亮了一片天空,並因此被聯合國授予「扶貧大使」的稱號。
成為自己的主人
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並認識自己的意志。
——高爾基
懷特上高中的時候,有一次他和有錢人家的兒子邁克被一同叫到一群學生的前面,這些學生主要由班裡的優秀學生組成。指導老師對他們說:「你們兩個將一事無成。」當指導老師繼續說著時,他們聽到一些好學生在竊笑。
「從現在起,我不會再在你們兩個身上浪費時間了,我只會把時間花在這些好學生身上。你們兩個是班裡成績最差的小丑,你們將一事無成。現在請你們出去。」
這位老師給了邁克和懷特最大的恩惠,雖然她的話在很多方面深深地傷害了他們,但是她的話也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地拼博。她的話促使他們完成了大學學業並建立了他們自己的企業。
幾年前,邁克和懷特回到學校參加他們的高中聚會,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他們倆很高興見到那些共同度過三年時光的同學,在那三年裡,沒有人真正瞭解他們。
同時,看到那些當年的優等生們,大多數在高中畢業後的多年裡沒有獲得成功,他們感到很遺憾。
邁克和懷特不是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他們既不是金融天才,也不是體育明星,更不是班裡的學生幹部,而是中下等學生,懷特甚至認為,他們不像自己的父親那樣有天賦。
然而,正是他們的指導老師那尖刻的話語和同班同學的竊笑刺激他們刻苦學習,從他們的錯誤中學習,並且在好時期和壞時期都保持前進。
當你在學校裡表現得不好、不受歡迎、數學不好、或窮困等,使你顯得不如別人時,請記住:沒有一個缺點會長期起作用,這些所謂的缺點,只是在你認為它們起作用的時候才會發生作用。
特製鞋模
對於成功的堅信不移,時常會促成真正的成功。
——弗洛伊德
跟在兩個女兒身後,她從一家鞋店逛到另一家,把整個紐約都逛遍了。她們一雙接一雙地試著鞋,在鏡子前不斷地變換著姿勢,研究著自己的腳。而她和她們一樣大的時候,想的是「一輩子也不要進鞋店」,因為她患有小兒麻痺症。
她是帶著鋼支架、穿牛津矯形鞋學走路的。棕色的牛津布又重又硬,和當時其他女同學穿的別緻的瑪麗珍牌小黑鞋不可同日而語。對此母親比她還難過。她7歲時,母親在她的牛津矯形鞋外面套上橡膠雨靴,開始教她打網球。當班上大多數同學還不知道交誼舞是什麼東西時,母親已經在客廳的留聲機上放起小步舞曲,開始教她跳舞了。
經過一系列手術,12歲時她基本可以自己行走了。15歲那年母親為她報名參加了一個男女混合的舞蹈班。母親為她選了一條有V型領口的無吊帶緞子舞裙。但買鞋時她們遇到一個難題,她穿兩個號碼:一隻腳5號半,另一隻腳是3號。「媽媽,我不能穿矯形鞋上舞蹈班!」「當然不,我們得找一雙高跟鞋。」媽媽語氣堅定地說。於是她們去了摩菲的鞋店買了雙5號半的鞋。媽媽在其中一隻鞋裡塞上軟紙,這樣她的小號腳就可以穿5號半的鞋了。
穿著華麗的緞舞裙,她有生以來第一次參加了舞會。她特意選了一個高個子男孩做舞伴。不久她發現鞋裡的軟紙在舞廳裡拖了一地。她逃跑一樣離開了那裡,躲在洗手間裡,直到舞會結束才離開。
「我們一定可以找到合適的鞋!」當天晚上母親對她說。「媽媽,我不想參加什麼舞會。」她說。「也許不,」母親回答說,「你還是得有一雙高跟鞋,萬一你改變主意了呢?」
母親不知在哪本雜誌上看到鞋業設計師費洛加蒙也有一個患小兒麻痺症的孩子,她開始給這位設計師寫信,告訴他她的情況,並講了那次舞會上發生的事,問他是否可以為我設計一雙鞋。
當時的費洛加蒙已經是歐洲聞名的鞋業大師,客戶都是夢露那樣的名人。但是母親堅信這位鞋王會回信,而且他的確這麼做了!費洛加蒙邀請她們到他在佛羅倫薩的總部去一趟,並答應為她做一對鞋模——免費。
等她們終於來到佛羅倫薩時,費洛加蒙先生已經去世。她後來才知道其實他並沒有患小兒麻痺症的孩子,但他是一個極富同情心的人。他的女兒和妻子堅持要履行他的諾言。於是這個尷尬、自卑的少女,在媽媽的陪同下到費洛加蒙公司請設計師為她量「腳」訂做第一雙真正的鞋。記憶中的那天下午,除了大理石地板上匆匆走過的苗條模特和試鞋的高雅女士們,給她印象最深的是她的母親。她以特有的方式不卑不亢地、無聲地指揮著一切,好像她帶到佛羅倫薩來的是一位高貴無比的公主。那天下午媽媽和費洛加蒙的設計師使她忘記了自己的殘疾,相信自己真的是位公主。
自那以後她從雜誌上看到喜歡的鞋,把鞋的照片寄給費洛加蒙公司,他們就會根據她的鞋模為她手工製作,並以35美元一雙的價格賣給她各種精美的鞋子:帶橘紅葉子的橄欖綠磨砂皮鞋、灰色配黑色傘形高跟的皮鞋、婚禮上她穿的鞋,上面有珍珠編成的蝴蝶。對一個20世紀60年代的普通年輕人來說,它們真是太奢侈、太美麗了。
母親是一個安靜、優雅的女人,她相信生命中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而不平凡的費洛加蒙先生和他的家人印證了媽媽常對她說的一句話:奇跡會降臨到每一個渴望它的灰姑娘身上!
自信就是力量
先相信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
——羅曼·羅蘭
5年前,斯蒂芬·阿爾法經營的是小本農具買賣。他過著平凡而又體面的生活,但並不理想。他一家住的房子太小,也沒有錢買他們想要的東西。阿爾法的妻子並沒有抱怨,很顯然,她只是安於天命而並不幸福。
但阿爾法的內心深處變得越來越不滿。當他意識到愛妻和他的兩個孩子並沒有過上好日子的時候,心裡就感到深深的刺痛。
但是今天,一切都有了極大的變化。現在,阿爾法有了一所佔地2英畝的漂亮新家。他和妻子再也不用擔心能否送他們的孩子上一所好的大學了,他的妻子在花錢買衣服的時候也不再有那種犯罪的感覺了。明年夏天,他們全家都將去歐洲度假。阿爾法過上了真正的生活。阿爾法說:「這一切的發生,是因為我利用了信念的力量。5年以前,我聽說在底特律有一個經營農具的工作。那時,我們還住在克利夫蘭。我決定試試,希望能多掙一點錢。我到達底特律的時間是星期天的早晨,但公司與我面談還得等到星期一。晚飯後,我坐在旅館裡靜思默想,突然覺得自己是多麼的可憎。『這到底是為什麼?』我問自己,失敗為什麼總屬於我呢?」
阿爾法不知道那天是什麼促使他做了這樣一件事:他取了一張旅館的信箋,寫下幾個他非常熟悉的、在近幾年內遠遠超過他的人的名字。他們取得了更多的權力和工作職責。其中兩個原是鄰近的農場主現已搬到更好的邊遠地區去了;其他兩位阿爾法曾經為他們工作過;最後一位則是他的妹夫。
阿爾法問自己:「什麼是這5位朋友擁有的優勢呢?」他把自己的智力與他們作了一個比較,阿爾法覺得他們並不比自己更聰明,而他們所受的教育、他們的正直、個人習性等,也並不擁有任何優勢。終於,阿爾法想到了另一個成功的因素,即主動性。阿爾法不得不承認,他的朋友們在這點上勝他一籌。
當時已快深夜3點鐘了,但阿爾法的腦子卻還十分清醒。他第一次發現了自己的弱點。他深深地挖掘自己,發現缺少主動性是因為在內心深處他並不看重自己。
阿爾法坐著度過了殘夜,回憶著過去的一切。從他記事起,阿爾法便缺乏自信心,他發現過去的自己總是在自尋煩惱,自己總對自己說不行,不行,不行!他總在表現自己的短處,幾乎他所做的一切都表現出了這種自我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