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家訓Ⅵ:活出全新的自己 第22章 生命之舞 (3)
    不久以後,納粹德國進攻蘇聯。蘇維埃號召人們參加偉大的衛國之戰。儘管獨生子女是可以免徵入伍的,但前面提到的那位母親卻堅決要把兒子送上前線。她流著淚對勸說她的人講:「我的丈夫為建立蘇維埃而戰死,我的兒子要為保衛她而戰,因為蘇維埃是我自己的政權!當我生病的時候,她把我送進醫院;當我飢餓的時候,她給我黑麵包;當我沒有地方住的時候,她給我房子;當我沒錢送兒子讀書時,她給我們助學金。現在,當她需要人去保衛的時候,我要把我最好的獻給她!」

    飽受困苦的人民懂得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也更加珍視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他們不會因生活的貧困而放棄作為公民的職責,更加奮不顧身地投入其中。

    巧遇的啟示

    人的價值惟有與他人相照,才能衡量出來。

    ——尼采

    倫博朗以前常為很多事情而憂慮。可是,1934年春的某一天,倫博朗正走在韋伯鎮的街上,有一幕景象使他以後永遠不再感到憂慮。事情發生的前後只有10秒鐘,可是在那10秒鐘裡,他學到的關於如何生活的事情,比他過去10年裡所學到的還要多。

    倫博朗在韋伯城開過兩年的雜貨店,他不單是賠光了所有的積蓄,而且還借了債,花了七年的時間才還清。他的雜貨店剛在前一禮拜六關門,當時他正準備到工礦銀行去借點錢,以便到堪薩斯城去找一份差事。當時倫博朗像一個一敗塗地的人那樣在路上走著,完全喪失了鬥志和信心。突然之間,他看見迎面走來了一個沒有腿的人,坐在一個小小的木頭平台上,下面裝著從旱冰鞋上卸下來的輪子,他兩手各抓著一片木頭,撐著讓自己滑過街來。倫博朗看到他的時候,他剛好已經過了街,正準備把自己抬高幾英吋上到人行道上來,就在他把那小小的木頭車子翹起來的時候,兩人的眼光遇個正著,他對倫博朗咧嘴笑了一笑。「你早啊,先生,早上天氣真好,是不是?」他很開心地說,當倫博朗站在那裡看著他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是多麼富有:自己有兩條腿,能走路。倫博朗頓時對自己的自憐感到羞恥。

    倫博朗對自己說,如果他缺了兩腿還能夠這麼快活,這麼高興,這麼充滿自信,自己這有兩條腿的人當然也可以。頓覺得自己的胸膛已經挺了起來。本來倫博朗只是想去向工礦銀行借100美金的,可是現在勇氣鼓勵他去向他們借了200美金。本來告訴朋友自己打算到堪薩斯城去試試看能否找份差事的。可是現在他能夠自信地告訴他們說,自己要到堪薩斯城去找一份差事。此後,倫博朗借到了那筆錢,也找到了一份工作。

    「生活陷於困境」只是悲觀、沮喪的人失去鬥志的時想法,心態的改變總能令人煥然一新。心理優勢常常會使人們變得開朗而自信,生活也因此充滿生機。

    耶魯賣花女

    尊重人的尊嚴,是一件很乾淨、很美好的事!

    ——薩特寧

    如果你是耶魯的學生,或許你不認識這所長春籐大學的校長,但你一定認識她——耶魯的賣花姑娘。

    不管你是耶魯哪個學院的學生,只要你在耶魯的校園裡走過,就肯定跟這位賣花姑娘打過交道。這位名叫安妮特的黑人女士,與「耶魯-哈佛橄欖球賽」一樣,成了耶魯校園著名的風景。

    「小妹妹,你要一朵花嗎?這位兄弟,給你的女朋友買一朵花嗎?我的朋友!今天怎麼樣呀?要不要來一朵花呀?一塊錢一朵。」走在耶魯校園中心的埃爾姆街上,老遠就能聽到安妮特的叫賣聲。她一般都站在校園的中心要道埃爾姆與約克街的十字路口,拿著一大捧生機勃勃的康乃馨向路人推銷。有人真買花,但大部分人搖搖頭,她也不糾纏,仍然熱情地祝他們過得快樂。她似乎認識很多過路人,也有不少人停下來與她搭話。

    麗莎大一時就認識安妮特了。那時她賣的不是康乃馨,而是小菊花,用普通白紙或報紙包著,花朵也蔫蔫的。紐黑文有許多路邊的「社區花園」,麗莎猜想她的花大概是從某個社區花園摘來的。那時,她每天出沒在耶魯校園的街道上,向過路人賣花。所謂「賣花」,其實是一種變相乞討。但安妮特的花很受歡迎,許多人都停下來買她的花,有人雖然不買花,可仍然微笑著與她打招呼,這與耶魯學生們對無家可歸者慣有的冷淡態度大不相同。也許因為安妮特永遠笑臉迎人。

    麗莎的朋友格蕾絲每次碰見安妮特都會買一朵花,儘管她走開後就會把花扔掉,但下一次仍照買不誤。「我願意把錢給她,她不像其他乞丐,她至少還在嘗試著工作,並不只是指望別人施捨。我想鼓勵這種行為。」格蕾絲說。「我喜歡她向你說『你好』時的那種懇切。在耶魯的路上見到陌生人誰都不答理誰,只有她向你說你好。」另一位朋友說。之後,麗莎也開始偶爾在她那裡買一枝小花,慢慢地,麗莎成了熟悉安妮特的耶魯學生之一。

    從繼續的談話中,麗莎瞭解到安妮特曾經當過建築工人、油漆工人和食品店助理。她在耶魯賣花已經快十年了。她從不避諱談自己的問題:曾經吸毒,並且有輕微的精神分裂症。她還有一個十幾歲的兒子,住在紐黑文,由她的父親和繼母撫養。「我有很多問題,可我現在戒毒了,也在看心理醫生。我不在意自己無家可歸。耶魯就是我的家。」安妮特說。

    在麗莎大三那年的秋天,《耶魯每日新聞》突然在頭版登出大幅文章,標題是《安妮特不能賣花了》。原來,紐黑文的警察因安妮特無照賣花,以「擾亂秩序」罪名起訴了她,如果罪名成立,安妮特就得被關進監獄。

    賣花執照要兩百元錢,安妮特負擔不起。不賣花的安妮特開始愁眉苦臉地站在路邊,一邊小聲地問路人要錢,一邊擔心地回頭張望在一旁注意著她的警察。「其實我以前也是在乞討,」安妮特對《耶魯每日新聞》記者說,「只是以前我可以給你一朵花作為回報,現在,我只能向你乞討。」這篇文章在耶魯社區引起巨大反響,同學們對安妮特的喜愛和關心遠遠超過了麗莎的想像,許多人寫信給警察局提出抗議。有位熱心的耶魯學生馬上著手組織一場音樂會,入場的門票全部捐給安妮特作為申請賣花執照的費用;許多耶魯學生給逮捕她的校警打電話、發電子郵件,抗議他們對安妮特的不公正待遇;安妮特的朋友們還組織了一場抗議遊行,就在安妮特經常賣花的埃爾姆街上,有一百多人參加了這場遊行;在安妮特出庭的那天,許多學生手拿一朵鮮花,舉著「花之力量」的抗議牌在法庭上旁聽。

    這個故事終於有了圓滿的結尾。警方放棄了對安妮特的起訴,安妮特拿到了賣花執照。之後,她不再賣蔫頭蔫腦的菊花了,改成了新鮮水靈的康乃馨。現在,麗莎每天都能在路邊看到她的身影,聽到她歡快的大嗓門。

    春夏秋冬輪流光臨耶魯,而安妮特是耶魯所有季節裡不變的風景。

    生命從不因卑微而放棄尊嚴。自食其力的人最終會贏得人們的尊重。人們有權選擇生存的形態,儘管社會的管理者們總在朝著統一意識形態的方向努力著。

    永恆的美德

    如果一個人僅僅想到自己,那麼他一生裡,傷心的事情一定比快樂的事情來得多。

    ——馬明·西比利亞克

    謝伍德·安德森是二十世紀初美國著名的作家。他曾寫下了廣受讚譽的小說《俄亥俄州瓦恩堡鎮》,影響了許多年輕人。

    1919年,一個在歐洲大戰中受傷的年輕人搬到了芝加哥的一處公寓,住在了離安德森很近的地方。他經常和安德森一起散步,和安德森談文學、人生以及寫作技巧。這個年輕人是讀了安德森的作品後才感到文學力量的強大的,但當他和安德森接觸後,安德森為人處世的觀點更深地影響了他。

    後來年輕人離開了芝加哥,安德森也搬到了新奧爾良。幾乎和上次一樣,一個同樣受安德森作品影響的年輕人慕名拜訪了他,並虛心向他求教。安德森一樣毫無保留地幫助他,還把他介紹給自己所認識的出版商,幫助他出現了他的第一部小說。

    許多年過去了,安德森從未拒絕過任何一個向他求教的年輕人,他用他的作品和人格影響了許許多多的讀者和著名作家。著名的文學評論家考利稱讚安德森是「惟一把他的特色和視野流傳到下一代的人」。

    有必要補充一下前面那兩個年輕人的情況。第一個年輕人在1926年發表了他的第一本小說,為他贏得了廣泛的讚譽。作品的名字是《太陽照樣升起》,這個年輕人的名字是海明威。

    第二個年輕人在安德森幫助他的幾年後寫出了享譽全美的傑作《喧嘩與騷動》,他的名字叫福克納。

    許多人不明白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安德森如此慷慨,願意把人生最寶貴的東西——時間和寫作技巧傳給年輕人。也許答案在這裡:安德森曾受教於另一個前輩作家——偉大的德萊塞。

    正是因為那些把自己最美好的品德和最擅長的技巧無私地傳授給需要它的人,人類文明才得以在一代代人中傳承與發展。人類這種無私的美德比任何作品都永恆。

    玫瑰天使

    如果這是一株玫瑰——它總會開花的。

    ——歌德

    維爾瑪在雜貨店裡隨意地閒逛著。她的肚子不餓,也並不想買什麼東西。失去丈夫的傷痛仍然錐心刺骨,到雜貨店來只是想重溫他們在一起時的美好記憶。

    以前丈夫盧迪經常會與維爾瑪到這裡來,而且幾乎每一次他都在她挑選東西的時候走開片刻,再回來時手中會握著三枝黃色的玫瑰。丈夫知道她喜歡黃玫瑰。

    本以為來此尋找一些舊時的記憶會使自己略感寬慰,誰知心中的傷感卻愈加瀰漫開來。因此維爾瑪只想給自己拿些吃的東西,就快快離開這個珍藏著自己太多往事的地方。

    站在肉類食品的冰櫃前,維爾瑪想找一塊小些的牛排,心中不禁又記起盧迪生前是那樣喜歡吃牛排。接著一位女士走到她身邊,金黃色的頭髮,苗條的身材,穿著一身合體的綠色套裝。維爾瑪看到她拿起一大包排骨放進了購物車裡,猶豫了一下,又將排骨放回了冰櫃中。轉身走出了幾步,她又回過頭來看冰櫃中的那包排骨,同時也看到了維爾瑪注視她的眼神。她笑了笑,說:「我丈夫特別喜歡吃排骨,可說實話這價錢有點貴。」

    維爾瑪盡力平靜自己的心緒,望著她淡藍色的眼睛說:「八天前我丈夫去世了,他才剛剛三十七歲。」抑制了一下自己顫抖的聲音,維爾瑪繼續說道:「把排骨買回去吧,好好珍惜你們共度的時光。」

    她搖了搖頭,還是推著購物車走了,但那一刻維爾瑪可以看到她眼中的感動。

    接著維爾瑪又挑選了一些乳製品,便向付款台走去。那一身合體的綠色套裝又映入她的眼簾,她意識到是那位美麗的女士正向自己走來。維爾瑪注意到她的購物車中放上了那一大包排骨,同時手中還拿著一包東西,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而當她走近,維爾瑪看清她手中所拿的東西時,淚水湧滿了維爾瑪的雙眼。

    「這是送給你的。」她說著,將三支美麗的黃玫瑰放到了維爾瑪的手中,並在她的臉頰上輕吻了一下。

    維爾瑪想要告訴她這玫瑰對自己的特殊意義,想要感謝她的饋贈,然而還沒有等她的話說出口,她便在維爾瑪淚眼朦朧的視線中消失了。低頭看著自己手中在綠色包裝紙襯托下嬌艷欲滴的玫瑰,感覺自己好似在夢境中一樣,她怎麼正好會送黃色的玫瑰給自己呢?

    突然之間,維爾瑪找到了答案,丈夫盧迪並沒有離開她,他一直在自己的身邊,而那位美麗的女士就是他的玫瑰天使。

    送人玫瑰,手留餘香。人與人之間的幫助、理解,其實就是通過你的一句話,一個眼神,而這種簡單的表達卻能夠給予受益者無限的溫暖與關懷,甚至可以影響到他的人生。

    「現在」就去

    發現你的存在是生命的開始,於是,每一時刻都是一個新的發展,每一時刻都帶來新的歡樂。

    ——奧修

    安東尼·吉娜是美國紐約百老匯中最負盛名的年輕演員。

    幾年前,吉娜是大學裡藝術團的歌劇演員。在一次校際演講比賽中,她向人們展示了一個最為璀璨的夢想:大學畢業後,先去歐洲旅遊一年,然後要在紐約百老匯中,成為一名優秀的主角。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