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採納了這個建議,取下了招牌。
果然,許許多多的人都聚集在漂亮的櫥窗前,觀賞著那些美麗、鮮艷的花朵。從此,小花店的名譽越來越高,生意也越來越好。
這一年,哈瑞特的兒子約翰大學畢業了。他的學習成績很好,已經取得經營管理學的學士學位。
兒子要回來了,哈瑞特很高興,他打算讓兒子和自己一起經營小花店。自己老了,商店需要新的主人、新的管理思想。
約翰下了火車,直接來到小花店裡。「爸爸,我回來了,我要工作。」約翰說。
哈瑞特與兒子熱情寒暄之後,問道:「約翰,現在,我們應該為這個花店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晤,爸爸,我們要做廣告,這是現代商業經營的重要方法。」
「我們怎樣做這個廣告呢?」
「第一,我們必須做一塊大牌子掛在屋簷上。」
「一塊牌子?」
「對。」
「那上面寫什麼呢?」
「嗯,讓我想一下。」約翰說:「上面寫:這裡賣——最鮮艷——美麗的——鮮花。」
哈瑞特聽罷,愣愣地、慢慢地坐下來。不知為什麼,淚水便湧出來了。於是許許多多的人在小花店旁停下腳步,好奇地看著戴恩特那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模樣。
一個人說:「他哭了。」另一個人卻說:「不,他那是在笑呢!」
一個人自己的想法,才是決定他命運的東西。社會上的輿論不是我們確定人生方向的指南針,反而它還會令我們迷失方向。
在羅丹樸素的別墅裡,他們在一張小桌前坐下吃便飯。不久,他溫和的眼睛發出激勵的凝望,他本身的淳樸,寬釋了斯·茨威格的不安。
他的工作室,是有著大窗戶的簡樸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許許多多小塑樣——一隻胳膊,一隻手,有的只是一隻手指或者指節;他已動工而擱下的雕像,堆著草圖的桌子,一生不斷的追求與勞作的地方。
羅丹罩上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就變成了一個工人。他在一個台架前站著。
「這就是我的近作,」他說,他揭開濕布,現出一座女性正身像,以黏土塑成的。
「這已完工了。」斯·茨威格想。
他退後一步,仔細看看,這身材魁梧、闊肩、白髯的老人。
但是在審視片刻之後,他低語著,「就是這肩上線條還是太粗。對不起……」
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輕輕滑過軟和的黏土,給肌肉一種更柔美的光澤。他健壯的手動起來了;他的眼睛閃耀著。「還有那裡……還有那裡……」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轉過來,含糊地吐著奇異的喉音。時而,他的眼睛高興得發亮;時而,他的雙肩苦惱地蹙著。他捏好小塊的黏土,粘在像身上,刮開一些。
這樣過了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他沒有再同斯·茨威格說過一句話。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創造的更崇高的形體意象外。他專注於他的工作,猶如在創世之初的上帝。
最後,帶著舒歎,他扔下刮刀,一個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種溫存關懷般地把濕布蒙上了女正身像。於是,他又轉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在他快走到門口之前,他看見了斯·茨威格。他凝視著,就在那時他才記起,他對他的失禮而驚惶。「對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記了,可是你知道……」斯·茨威格握著他的手,感激地緊握著。也許他已領悟了斯·茨威格所感受到的一切,因為在他們走出屋子的時候他微笑了,用手攬著斯·茨威格的肩頭。
在麥東的那天下午,斯·茨威格學到的比在學校所有學到的都多。從此,斯·茨威格知道人類的工作必須怎樣做,假如那是好的而又值得的。
再沒有什麼像親自見一個人全然忘記時間、地方與世界那樣使斯·茨威格感動。斯·茨威格醒悟到一切藝術與偉業的奧妙——專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情的全力集中,把易於鬆弛的意志貫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領。
於是,斯·茨威格察覺到至今在他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麼——是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熱忱,一個人一定要能夠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裡。沒有別的秘訣。
一個人如果不具備熱忱的心,他是很難取得成功的。任何偉大的人,不管是音樂家、藝術家還是領袖,對他的事業,他所從事的工作,都是滿腔熱忱、興致勃勃、全力以赴地投入的。
打盹兒的漁夫
快樂有兩種:物質的和精神的。
——阿博都
一個衣衫寒傖的漁夫正躺在船裡打盹兒,一位穿著入時的旅遊者在拍照時吵醒了他。旅遊者說:
「天氣這樣好,您今天一定打到很多的魚。」漁夫搖搖頭。
「您覺得不舒服?」
「我的身體棒極了。」漁夫舒展著四肢。
遊客顯出困惑的表情:「那您怎麼不去打魚?」
「我已經打過了。我的筐裡有四隻龍蝦,還捕到了二十幾條青花魚,我甚至連明後天的魚都打夠了。」
遊客激動起來:「但是請你想一想,要是您每天出海兩次、三次、甚至四次……您就能捕到更多的魚,那麼不出一年您就可買輛摩托,兩年就可再買一條船,三四年說不定就有了漁輪,有朝一日您還可以建一座冷庫,蓋一座薰魚廠……您可以坐著直升機飛來飛去找魚群,用無線電指揮你的漁輪作業。您可以取得捕大馬哈魚的權,開一家活魚飯店,無需通過中間商就直接把龍蝦運往巴黎——然後……」
遊客興奮得說不出話來。
漁夫拍拍他的背,像是拍著一個嗆著了的孩子:「然後怎麼樣?」
「然後您就可以逍遙自在地坐在這裡的港口,在太陽下打盹兒——還可以眺望大海。」
「我現在已經這樣做了。」漁夫說,「我正悠然自得地坐在港口打盹兒,只是您照相機的『卡嚓』聲把我打攪了。」
人們不能享受快樂生活的根本原因在於:在他們的腦海中,擁有快樂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把簡單的事情弄得複雜了,人們也就享受不到快樂了。
快樂的真諦
所謂內心的快樂,是一個人過著健全的、正常的、和諧的生活所感到的快樂。
——羅曼·羅蘭
一家賣甜甜圈的商店前掛了一塊招牌,寫著:樂觀者和悲觀者之間的差別十分微妙,樂觀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觀者看到的則是甜甜圈中間的洞。
這個短短的幽默句子透露了快樂的本質。事實上人們眼睛看見的,往往並非事物的全貌,只看到自己想尋求的東西。
有一天,丹尼絲站在一個珠寶店的櫃檯前,把一個放著幾本書的包裹放在旁邊。當一個衣著講究、儀表堂堂的男人進來,也開始在櫃檯前看珠寶時,她禮貌地將自己的包裹移開。但這個人卻憤怒地瞪著她,告訴她,自己是個正直的人,絕對無意偷她的包裹。並且他覺得受到侮辱,重重地將門關上,走出珠寶店。
丹尼絲十分驚訝,這樣一個無心的動作竟會引起別人如此的震怒。後來她領悟到,這個人和自己是生活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其實,外在世界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個人內在態度不同罷了。
過幾天的一個早晨,丹尼絲一醒來便心情不佳,覺得這世界是多麼枯燥,想到這一天又要在單調的例行工作中度過時,不禁感到憤怒、無助。當她擠在車陣中緩緩向市中心前進時,她滿臉怒氣地想:為何有那麼多笨蛋也能拿到駕駛執照?他們開車不是太快就是太慢,根本沒資格在高峰時間開車,這些人的駕照都該被吊銷。
後來,她和一輛大型卡車同時到達一個交叉路口,丹尼絲心想:「這傢伙認為他開的車大,一定會直衝過去。」但就在這時候,卡車司機將頭伸出車窗外,向她招招手,給她一個開朗、愉快的微笑。在丹尼絲將車子駛離交叉路口時,她的憤怒突然完全消失,心胸豁然開朗。
這位卡車司機的行為使丹尼絲彷彿置身於另一個世界。但事實上,這個世界依舊,不同的是人們的態度。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境遇而獲得不同的感受,而這些感受組成了人們對世界的不同看法。如果你希望每天都能看到別人的笑容,那麼就從展現自己的笑容開始。
思想的魔力
人與動物真正的區別,在於他內在的、無形的力量和價值。
——泰戈爾
一個發生在美國內戰期間最奇特的故事。這個故事足夠寫一本大書,不過長話短說,現在信徒都知道基督教信心療法的創始人艾迪太太。
可是在當時,艾迪太太認為生命中只有疾病、愁苦和不幸。她的第一任丈夫,在他們婚後不久就去世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又拋棄了她,和一個已婚婦人私奔,後來死在一個貧民收容所裡。她只有一個兒子,卻由於貧病交加,不得不在4歲那年就把他送走了。她不知道兒子的下落,整整31年都沒有再見到他。
她生命中戲劇化的轉折點,發生在馬薩諸塞州的林恩市。一個很冷的日子,她在城裡走著的時候,突然滑倒了,摔倒在結冰的路面上,而且昏了過去。她的脊椎受到了傷害,使她不停地痙攣,甚至醫生也認為她活不多久了。醫生還說既使是奇跡出現而使她活命的話,她也絕對無法再行走了。
躺在一張看來像是送終的床上,艾迪太太打開她的《聖經》。她讀到馬太福音裡的句子:「有人用擔架抬著一個癱子到耶穌跟前來,耶穌就對癱子說:『孩子,放心吧,你的罪赦免了。起來,拿著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就站起來,回家去了。」
她後來說,耶穌的這幾句話使她產生了一種力量,一種信仰,一種能夠醫治她的力量。使她「立刻下了床,開始行走」。
「這種經驗,」艾迪太太說,「就像引發牛頓靈感的那枚蘋果一樣,使我發現自己怎樣地好了起來,以及怎樣地也能使別人做到這一點。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說:一切的原因就在你的思想,而一切的影響力都是心理現象。」
也許你現在正對自己說:「這是在替基督教信心療法傳道。」不是的,但是人們活得愈久,愈深信思想的力量。
「一切的原因就在你的思想,而一切的影響力都是心理現象」。有人對此並不以為然,人們只相信掌握在手的實物,而當奇跡發生,又總是歸結於心的力量。
最好的時刻
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對我的公共利益有所貢獻,我就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果戈理
十月革命之後,年輕的蘇維埃政權面臨著資本主義國家的封鎖,經濟處於困難時期。
列寧的夫人克魯普斯卡婭那時任教育部主任。一天,一位小學女教師來訪,她帶給克魯普斯卡婭一張圖畫,上面畫著一個三角形,形內有一個圓,她說對這個圖畫感到困惑。克魯普斯卡婭問她要求學生畫些什麼,女教師回答說要求他們畫自己心中最美好的東西。克魯普斯卡婭研究了良久,也弄不清楚。於是她決定親自去問問這畫的作者。可是女教師告訴她那位學生已經離校很長時間了。
但是終於她們找到了那個男孩兒,在一個非常低矮的,非常潮濕的,非常陰暗的小草房裡,他正在照料臥病在床的母親。 那位面色蒼白的母親告訴克魯普斯卡婭:她的丈夫在十月革命中犧牲了,她替別人洗衣服、打短工來供她唯一的兒子讀書。經常沒有吃的,住在這樣的房子裡還是總欠下房租。女教師問她的學生那幅畫的含義時,那男孩指著草房裡唯一透光的三角形天棚說:每天太陽出現在那裡的時候是最好的時刻。
克魯普斯卡婭的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她回到辦公室裡,撰寫了一篇提議,交給蘇維埃中央委員會。文中寫到:「由於我們的工作,不可能接觸許多的貧民,但是今天我們看到了其中的一個,就應該想到還有成千上萬的這樣的人們。他們的父親和丈夫為蘇維埃政權而獻身,而現在我們的政權卻還眼看著他們忍受著飢餓和苦難。我們應該採取行動了!我們應該讓孩子們知道在我們的國家裡,還有比太陽出現在天棚的三角架裡更加美好得多的東西!」
後來,這項建議轉到列寧那裡,列寧極為重視,並授權中央委員會專門成立了一個「烈士家屬生活委員會」,並對剝削人民的奸商、投機商們處以極端嚴厲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