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雕飾最優雅的你 第12章 交談 (2)
    其實兩個人之間的交談十分簡單,只要找一個大家表示同意的話題——一個雙方都高興談的話題。有時會碰上一個雙方都不同意的話題。這時要注意——除非能夠不尖刻、不偏執地辯論這個題目,最好還是先撤退。在兩個頭腦冷靜,有技巧的對手之間的辯論是一種歡愉而又有趣的遊戲,可是對於容易衝動而脾氣不好的人,卻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笨拙的失言

    一些內在或秘而不宜的想法和情緒,會由下面這些話無情地暴露出來。「哦,你兒子的腳跛得愈來愈厲害了!」「我想你自從女兒死了以後,就感到孤寂,對不對?」「你真要離婚嗎?」這些例子聽來似乎是無法使人相信,可是,這每一句無情的話實際上是出自一些不像會說出這種話的人之口,而他們都應當是受過教育的人。

    有關不夠圓通的普遍例子,像一個存心討好的長者對一個老相識說:「二十年前,你是費城最漂亮的女孩。」或者對一個獨子剛結婚的婦女,用最使人愉快的口氣說:「你說為什麼年輕的媳婦總是不喜歡她們的婆婆?」

    如果你想討人喜歡,你不該對長者談及不受老年人歡迎的話題,對跛腳的人談跳舞和溜冰的樂趣,或者對於一個努力奮發的人談起祖蔭的好處。嘲笑或批評別人,尤其是對別人所無能為力的缺點,實在是不必要的刻薄。譬如當你說「她看起來好像她母親被一隻白老鼠嚇壞過」,可能使聽你講話的人嘲笑一個金髮,害羞和蒼白的女孩子,可這是一個不高雅、不值得開的玩笑。

    一個對自己美貌引以為傲的年輕女孩子,對一個偶而相識的人說:「你怎麼會和這樣一個斜眼的女孩在一起!」「因為……」那位青年男子回答說:「她是我的妹妹。」

    一個常說不夠圓通的話而傷害別人感情的人,不會受到大家歡迎,幾乎是不用多說的道理。

    對人的批評

    雖然對人的批評可能是壞話,然而讚美別人所作的事,是很合宜的,而且常令聽者感到愉快。「你的演說真精彩!」「你招待我們的晚餐真豐盛。」「我從沒有看到過這樣漂亮的花。」「你真懂得怎麼佈置房間。」可是,對於一個人體態的讚美,確是不登大雅之堂,譬如:「你的鼻子真漂亮,你的嘴多麼動人。」

    絕對不要去批評或詢問有關費用或其他金錢方面的事情。「多漂亮的一件衣服!花了多少錢?」是最粗魯的話。

    使人不快的典型

    討厭鬼

    所謂討厭鬼,有人說是指一個「在你想談你自己時,卻要談他自己」的人。這只是表面上的說法,更正確的說法是:「一個在你根本不想聽時,堅持要長篇大論地跟你說的人。」雖然你已經明白地表示出你的厭煩,他仍然堅持要你一直聽到底。

    有些高高興興的人決不讓別人使他們厭煩。他們所持的態度是,只要第一次談到的話題,沒有一個是講來完全枯燥無味的。只有重複本身才是極其沉悶。而且,自己設法討人喜歡,又有什麼不對?可是,也不要太討人喜歡。有一句話說得對:「敬討厭鬼者,討厭鬼恆近之?」能開心的時候,沒有理由要使自己感到厭煩。可是,在發現自己坐在灌木籬笆中,而四周皆是敗草時,也用不著閉上眼睛什麼都不看,而不去找敗草中有沒有美好的事物。造化弄人,生命的確是太短促,實在不應該虛耗交白卷;因此得靠你自己盡量在空白的紙頁上塗上許多的圖畫!

    訴苦者

    所有交談的一個基本而淺顯的原則,是我們應該談一些聽著有興趣而且樂意聽的事。因此,令人難以置信會有這麼多人將他們自己的不幸,疾病和其他不愉快的事,當作談話的主題。不要誇張你自己的問題。你的聽眾也有他們自己的問題,不會以聽你的問題為樂事。只有你最接近及最親密的人,才關心你在手術室裡躺過多少次,受了多少罪。

    尖刻的機智

    機智非凡的人,常常容易樹敵。敏銳的機智縱能使人興奮,也會產生一種不可靠的感覺,再者,跟著每一句俏皮話後面的喝采,久而久之就成了像空氣一樣不能缺少的東西,而一「看透」某一點就立刻要譏諷一番。縱使原來完全心存善意,不打算說半句刻薄的話,也會轉念之間就不能克制自己,正如同一個吸毒的人無法拒絕塞在他手中的一服毒藥一樣。

    模仿別人的樣子,固然可以給在座的朋友帶來樂趣,可是古怪的行徑常比動人的個性,來得容易模仿。所以,一個習於模仿者的模仿對象,極有可能都變成他的敵人。

    「當著她的面我也會這麼說」

    如果要想維持和別人的友誼的話,最好下一個決心,在提起別人時,決不要不先想想他們聽到了會怎麼樣。我們常聽到有人這樣叫「當著她的面我也會這麼說!」說這話的人可要搞清楚了,不要信口責人,十有九次你會要改變念頭抑制自己的。在教科書中,課堂或講壇上說教固然不錯,可是在社交場合中卻不興這一套。社交場合該是一個愉快的地方;當面或背後說些別人不愛聽的話,不是什麼愉快的事。

    萬事通

    為什麼一個人有了百萬家財,就以為錢財能使他們天文地理無所不知,這也許是有待心理學家或精神病醫師研究的問題。不過大多數和百萬富翁打過交道的人會承認,相當多的人都有這種無所不知的態度。

    畢生研究一門學問的教授,很謙虛地發表意見。「你們都錯了,」而一位百萬富翁說,「是這樣一回事——」因為他買得起他想得到的任何東西,他就認為自己是一個公認的專家就如自己是一個可能的擁有者一樣。對於一些他一知半解的題目,他就逕自將它們搬弄起來,他的偏見在他看來等於是專家的批評,他的監賞力沒有人能夠懷疑、他的判斷亦沒有人能打折扣。這世界的締造只是為了他一個人的享樂。可是我們其餘的人,也得要住在這個世界上,而且也要盡情享有一份安適。對於我們來說,這種人無疑是一些撞入花園中的大象。有時我們可以使他很安靜地走出花園,可是他們可能在任何時間推翻我們的圍籬,而且會把房屋推倒,壓在我們毫沒有防禦的頭上。

    當然,也有很多其他的人,而且常是最有錢的人,非但是他們那一行業的權威,而且為人和善,肯幫他人的忙,同時也是尊重別人「花園」的人。同樣地,也有沒有什麼資財的萬事通,同樣地常冒犯別人,也同樣使別人都敬而遠之。

    給多話的人

    做了事情的錯,要遠比不做的錯嚴重,你很少會後悔自己未說的話。「寧可讓你的嘴巴閉著,而被人認為是一個傻瓜,也不要開口而讓人看出你的全部底細。」

    不要裝著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你說你談了一本書,然後卻顯露出你根本不知道你所談過的是些什麼,只證明了你是一個半吊子。沒有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會猶豫著不說:「我不知道。」

    最重要的是停下來想一想你說的話。這真正是最重要的規則。如果你停下來了。你便不會不停地亂說;如果你想一想,你會發現一個話題,和一個表達話題的方法,這樣子使你鄰近的人感到興奮,而不會感到厭倦。

    記住幾項原則

    說話太流暢的人,可能會講得太多,而且有時會失之輕率。而那些想像力活潑的人,講的話又時常都靠不住。在另一方面,一個除非有值得講的話外,從不肯講話的「沉默的人」,固然是一個經得起考驗的友人,可是他不可能為一個派對帶來什麼歡樂。談話,正如大多數的事情一樣,一般所謂的「中庸之道」,是最好的辦法。你不要太沉默,也不要太口齒伶俐。要知道何時聽別人的講話,可是也要知道何時是你接下去講話的時候。

    不要重複你說的話,不管是把同一個故事重複說了又說,或是回過頭來敘述一件看來對方特別喜歡或高興聽的事情的細節。很多事情在簡述及初次說時,聽來趣味盎然,可是當說的太久,或者在說第二遍的時候,便沒有什麼使人有趣的地方了。

    當有人跟你講話時,你一直不停地問「你剛才說些什麼?」是很不為人著想的行為。那些耳聾的人,才時常不得不要人把一句話重說一遍,否則他們牛頭不對馬嘴的回答,會讓人覺得他們是半吊子。一些聽力差的人,應該使用助聽器。那使得他們的生活更舒適,而且朋友們也用不著再對他們大嚷大叫。可是有無數聽覺很好的人,由於習慣使然或者是不注意,也總是要問人家「你說什麼?」

    記住,有同情者的聆聽是人生的至樂。滿臉興奮,全神貫注地看著你,好像渴望聽你告訴他新聞或沉醉於你的談話的人,無疑地是最深諳交談藝術的人。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