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記憶100% 第26章 發揮絕妙的創意
    創造力的根源,就是解決問題時所運用的那一套魔幻記憶行動,因為創造力也是在尋找新連結的過程中誕生。許多人認為創造力和我們的日常行動,是不相干的兩回事。這項誤解,起因於人們普遍相信創造力是一樁值得大肆渲染的事件,或是一件既新奇又廣受讚美的傑作。那些創造了令人驚歎的發現或藝術品的天才——例如愛因斯坦與畢加索,確實煽動了這樣的信仰。然而,創造力其實是我們心智活動的連續體。

    雖然這些天才的創意構想,落在光譜的最極端,但是他們的創造過程,和人們平時的作為並無性質上的不同。創造力可大可小,可平凡也可獨特。每個人一生中,每天都會出現一些創意表現。我們的構想之所以稱得上「有創意」,是因為它們對我們而言是獨特而有用的。

    造成創造力被視為脫離於平常人生活外的另一項原因,是因為藝術界的大聲疾呼,而人們多半不認為自己是藝術家。生意人和科學家很少宣稱自己具有創意;「創意會計」這種說法隱含有責難之意,甚至被視為偷雞摸狗的不法行為。但不論是藝術表現或日常問題的解決,不論是商業問題或科學挑戰,尋找新的連結,總會產生有創意的結果。

    此外,藝術往往只有目標,而沒有有待解決的特定問題。目標也許是讓觀賞者和藝術家本身思考生命的深度,也許是傳達美的感受,或者要震撼我們的感官。也許,只是想辦法讓我們歡笑罷了。不論目標為何,藝術品迫使接觸它的人,在腦中產生新的連結。藝術的特殊必須倚重魔幻記憶。

    創造的第一步

    不論創造力是表達於藝術、商業還是科學中,基本元素是兩項構想之間的連結,或一項新的構想,或兩者兼備。你的心智創造了一個新的元素,在平常格格不入的元素之間找到共同點。連結縱身躍入新的領域,找到著地之處。跳得最遠、最不尋常的,就屬創意連結了。魔幻記憶無時無刻不在創造新連結,不論是不自覺的,還是在記憶處理管理員的敦促和指導下完成。那些將長距離的意念串聯起來的連結,就產生了創意思維。

    邁向創造力的第一步,是尋找心智起跑的最佳地點。從魔幻記憶既有的原料著手,同時運用其他任何有幫助的踏腳石。也許得多費一點時間、多承受一點壓力,你的魔幻記憶才能找到正確組合。過程可能時斷時續。

    然後,連結誕生了,你能感受它的發生。這時,整個連結網絡突然間齊備了,圓圈的缺口補足了。也許花了好幾個月或好幾年的時間才一片片拼起來,但當最後一片落居其位時,思緒瞬間隨著新誕生的連結而湧入,感覺就像大河奔騰一般。艾倫·萊特曼(AlanLightman)——一位具有高度創意的物理學家兼小說家,在兩個領域都曾體驗創造力迸發的瞬間,他發現「在兩種專業領域裡,『創造力迸發的瞬間』是一樣的感受……當想法、洞察或非正統的領悟瞬間明朗化時,那是甘甜愉悅的一刻。」

    筆記帶來的靈感

    漫畫家傑克·齊格勒(JackZiegler)描述了他的創作過程:

    當面對空白紙張,我會拿起當日的《紐約時報》,瀏覽每一疊的第一頁,並且做筆記。如果我至少記下了一點……幾乎總能從其中得到一個構想。我就繼續這麼游手好閒,這兒那兒地到處塗鴉,直到某項概念開始成型。有時候這些……引入的方向,跟我一開始寫下的文字風馬牛不相及,也許我就這麼畫著,感覺還挺好的。

    有時候,我把自己鑽入牛角尖裡,必須找出一條生路,而我一直想著,天啊,真希望把這圖像變成可以運用的東西。

    如果《紐約時報》有負使命,我的筆記本上還空無一物時,我就不得不訴諸「做白日夢」這種費勁的辦法;神遊往往一無所獲,但偶爾會挖掘出一兩顆寶石。我持續畫著,自由聯想,讓一件事引到另一件事。

    有時候挖到寶,創意開始湧現。偶然出現一個念頭,而這念頭又引向另一個念頭。然而就好像腎上腺素激增那樣,過了一會兒,靈感會漸漸枯竭,當我明白靈感已完全搾乾,我就把這些粗略的塗鴉搜集整理,儲存起來。

    擁有多個構想

    著名的科幻與奇幻小說作家史蒂芬·唐諾森(StephenR.Donaldson)描述他的工作方式:

    我最出色的故事當中,有許多不是源於一個構想,而是兩個。在這些狀況中,一個構想首先萌芽,它對我的刺激,足以讓我念念不忘;然而儘管它擁有(對我而言)顯而易見的潛力……但它只是坐在我的腦海中——往往一坐數年——一遍又一遍地叫喊,「看看我哪,你這白癡。你要是肯看看我,就會知道該怎麼做。」

    舉個例子:《湯瑪斯·考佛南特傳》(ChroniclesofThomasCovenant)明明白白地建立在兩個構想之上:無信仰與麻瘋。撰寫一個關於無信仰者——全盤否定想像的人的奇幻故事,這個念頭最早在1969年年底萌生。但這顆種子像是睡著一般:不論我怎麼絞盡腦汁,就是無法讓它發芽。一直到1972年5月,我才明白,我的無信仰者是一名麻瘋病患。這兩個構想一旦搭在一起,我的大腦便燃起大火。接下來3個月,我狂熱地做筆記、畫地圖、勾勒角色人物、研究無信仰與麻瘋的意義。然後,我開始寫作。

    尋求創意連結

    作家描述起自己的創作過程,最顯得頭頭是道,不過,攝影家、畫家和其他藝術家用來尋找獨特元素或創造絕妙連結的過程,和作家並無二致。理查·艾維敦(RichardAvedon)堪稱最著名的攝影作品——《多薇瑪與大象》(DovimawithElephants,Cirqued』Hiver,Paris,France,1955),是最常見的元素——時裝模特兒跟大象——以獨特方式結合在一起的極端範例。

    攝影家辛蒂·謝爾曼(CindySherman)在日記中描述她的部分創作過程。和作家一樣,這也是個斷斷續續、在錯誤中摸索、試著找到合適的起跳點與著陸點的過程:「我為了尋找切入的方向而備受煎熬,我想,我還沒找到靈感吧。我用拍立得照了許多張鬧著玩兒的相片,也許就是這樣才害我無法定下心吧,不過,我喜歡拿它當作『草圖』的這個想法。」

    抽像畫家傑克森·帕洛克(JacksonPollock)因他獨特的技法和原料而名聞遐邇。正如《時代》雜誌所述,他「將畫布攤在地板上,在上頭揮灑顏料、沙和碎玻璃,然後加以塗抹、刮擦……」波洛克試著在魔幻記憶中,尋找可以狀力的新起點。他的創作過程曾被拍攝成影片及相片,我們可以看到他停頓、凝思,然後作畫。可以看出,他的停頓是因為連結正在接受反芻,而他的心智正在尋找畫布上最完美的一筆。這個過程適用於每一位藝術家和創意思考者,只是原料、方法和目標不同罷了。

    建立創意連結的心得

    如果期望魔幻記憶找到更富創意的構想,你必須牢記創意人士(如同上述那些經常且刻意尋找新連結的人)提供的幾項心得。

    創意連結天生就跟你腦中常用的連結截然不同,如果創意連結可以從我們腦中熟悉的元素和踩得爛熟的途徑中誕生,那麼它一定早就誕生了。所以說,創意法有賴於不尋常的元素和不受拘束的思路。

    由於元素和連結都非比尋常,你很可能得創造它們;它們恐怕不會坐等著你的運用。你也許已經有一些原料,但你應該明白,你需要從外界儲備更多原料。它們也許在你聽新聞,或在你注視著畫布上的碎玻璃圖形時發生。

    儲備過程既費時也費力。雖然所費的力氣也許是順帶發生的。不幸的是,在尋找創意構想的過程中,你無法事先知道應注意和記住些什麼。創意思考者經常在他們的領域之外搜尋,試著得到新鮮的素材與洞悉。這也許令人望而生畏,但也讓人精神振奮。懸疑小說作家達許·漢密特(DashiellHammett)鼓吹多方閱讀,從宗教到製作玻璃到電漿物理學,無不涉獵。身兼喜劇表演者、演員、電影編劇、舞台劇作家和藝術品收藏家的史提夫·馬丁(SteveMartin),明顯從多項領域既深廣的知識中,得到幽默與靈感的泉源。

    看似完美的構想,卻無法解決你的問題或激起觀眾一絲一毫的興趣。幾乎每一個創意思考者,都預備在找到一兩個真正有價值的構想之前,得到上百或甚至上千個點子。雖然有計劃、有目標,但也得不斷在錯誤中摸索,如同這幅插畫所表現的:

    具備創意和懂得欣賞創意,都源自於優秀的魔幻記憶。兩者運用同一條心智肌肉,只不過創造者的任務通常不確定性較高,因此運用程度較深。由於創造力有賴於開放式的連結,因此為創造力設計的練習,不同於其他章節的練習。

    發揮創意訓練

    1、閱讀這則漫畫時,你的心智創造了哪些連結?什麼概念遭到濫用?有什麼好笑?

    解答:每一個人無疑都希望將討厭的約會盡可能往後延,但是拘於禮貌,我們必須給個特定日期。這則漫畫中,明確約定日期(不過是在遙遠的未來)的觀念,受到「永不」——無限遙遠的未來——這個時間詞所扭曲濫用。

    2、嘗試完全超乎你正常作息範圍之外的事。走一條不同的路;讓收音機自動「掃瞄」,收聽最奇怪的電台;看你通常會跳過的有線頻道;聆聽你從沒聽過或無法忍受的人主持的談話。在各個狀況中,試著理解音樂或意見所流露的觀點。

    3、懷著得到刺激與樂趣的期望瀏覽書籍。挑一本關於平面設計的書,尤其是一本以激發構想為目標的書。目前市面上以此為目的的視覺藝術書籍,包括克勞斯(JimKrause)的《創意索引》(IdeaIndex,NorthLightBooks,2000年出版),以及麥克艾洪與史邁特(McAlhone·Smart)合著的《心中的微笑》(ASmileintheMind:WittyThinkinginGraphicDesign,Phaidon,1995年出版)。廣告蘊藏了豐富的創意構想,普利根(Pricken)的《創意廣告》(CreativeAdvertising:IdeasandTechniquesfromtheWorld』sBestCampaigns,Thames&Hudson,2002年出版)是最近出版的一本不錯的參考書籍。

    4、無所事事——做白日夢。

    5、帶著目的做白日夢。給自己一個問題或一種狀況去思考,但在著手解決之前,先花時間讓思緒圍繞著中心點神遊打轉。

    6、許多有用的技巧指南可以用來激發創意思考。這些技巧如今已眾所周知,例如嘗試新的組合、開放式想像(open-endedimagining)以及腦力激盪。一本關於此類技巧的有趣的參考書籍,是佛斯特(JackFoster)的《如何取得創意》(HowtoGetIdeas,Berrett-Koehler,1996年出版)。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