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使用多元智能模式去組織不同類型的課程,可以把每一種智力作為一個學科來教授。這不但要求廣泛的學科知識,而且要求理解過程,理解每種智力的發展階段和智力起作用的文化背景。我們可以去教授每一種獲得知識的智力,因此進入元認知或瞭解自己學習的王國中。
在本章中提供的模式將讓讀者知道:
理解智力發展的階段;
通過多元智能,利用這些階段來教授;
審查各種智力的現狀,以獲得不同智力間的「平衡」;
提高不同智力的學習者的理解;
為採納和使用每種智力至少提供七種課堂策略;
首先,我們來瞭解一下理解智力發展中的階段。在智力發展中,可以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以戴維·拉齊爾的研究為基礎)。
第一階段:刺激
在第一階段,小孩子開始在每天的經歷中遇到必需的刺激,以便使主要智力的發展達到平衡。感覺的刺激保證了大腦中樹枝狀分叉的形成,刺激重複得越多,大腦中變得穩定的連結也就越多,這是遭遇理論(encountertheory)。在家裡,有一些談話、討論和爭論,孩子被遭到責備或被說服,他們的觀點被定型,語言智力得到了發展。在孩童時代,如果環境中有音樂,如果母親給他們唱歌,那麼快樂也就和不同類型的音樂聯繫在一起,更有可能的是,孩子將對這些經歷形成價值觀,音樂智力發展的機會也創造出來了。早期經歷匱乏不能排除在以後的日子裡的大腦的結果,但是從我們知道的「修剪」和大腦發展的窗口來說,它可能變得更有挑戰性。
第二階段:擴大
當孩子開始和她周圍的人交流,開始瞭解她承擔角色的社區時,擴大佔優勢的智力的機會便產生了,這是對她觀察的行為進行的模擬。可能在一個家庭環境中,她通過觀察父母的所作所為,在和同伴玩耍中,逐漸產生了真正的責任感。不同文化將以不同方式對早期的責任價值和重要性進行分配。訓練和經常的實踐擴大了智力範圍。
第三階段:學習和理解
從與父母或同伴相互影響中模擬和練習來看,智力發展由於解決問題的遭遇和結構性學習而得到了錘煉。比如說,學習者遇到了或被安排了挑戰性的任務。在課堂中,年輕的學習者鍛煉了創造性和解決問題的技巧,當她相信在智力或者各種智力聯合中的能力時,她變得更加獨立自主。
第四階段:轉移和實現
在解決問題的適當基礎下,為了鑒別和弄清意思,個人開始實現「轉移」。這意味著,與假定的智力和智力聯合結合在一起的技巧和能力能夠在包括非課堂和非家庭的廣泛的背景中得以運用。轉移意味著,學習者能夠在相同的學科裡解決問題。例如,數學學生能在課堂練習的框架裡進行統計性的計算,但是不能在其它的背景下運用這種技術。獲得進一步轉移的學生能夠理解在技巧下的潛在原則,能夠在不同的現實生活中運用它們。這個學生能夠運用統計的知識去製作時間表或進行犯罪統計或者讀者人數調查。
在組織教學時,我們能夠使用一個簡單的結構性模式去完成四個階段的工作,這就是最大的尊重,因此我希望它能引起你的注意。
第一階段:刺激(STIMULATION)
刺激感覺,使大腦興奮。我們通過練習和行動來提高對智力的總體認識,這要求列舉和分類、觀察和描述、證明和展示。
第二階段:擴大(AMPLIFICATION)
這包括為擴大、加深和培育受刺激的智力進行實踐。它意味著加強智力能力的實踐,也是和智力產生的不同輸出類型進行合作的實踐。學生需要引進特殊的學習工具,這些工具將在課程中使用,也有用它們進行實踐的機會。
第三階段:學習和理解(LEARNINGANDUNDERSTANDING)
這是我們要教授智力的地方。通過這樣做,我們使學習者更熟悉學習工具、任務解釋和結構性的問題解決的途徑。
第四階段:轉移和實現(TRANSFERRINGANDEFFECTING)
這是將智力和相關的解決問題的工具綜合,運用到課堂外的世界中。這個階段的目的是「掌握」範圍,是學習者認知、情感和感覺生活的組成部分。
下面講解七加一智力中的每一種時,讀者都會被依次帶進四個階段中的每一階段:
1.人際智力
威廉·詹姆士說:「不論何時兩人遇見,實際上會有六個人出現。有一個是自己看自己,一個是別人看他,還有一個是真正的他。」
人與人之間的智力是理解他人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它是進入另一個人的「圖」,從其他人的觀點中弄清世界,進而調整自己的行為的能力。一個表現出這種才能的人將能夠觀察和反映情緒、行為、動機和意圖,以及它們之間的微妙的變化。
當講述他所謂的「情感文盲」的結果時,丹尼爾·戈爾曼指出了人際智力的重要性。一個研究表明,在學校裡,那些被同伴拋棄的孩子的退學率比那些有朋友的孩子的退學率高兩到八倍。引用這一研究,他繼續建議,情感應該「被教育」。他引用的兩個研究項目證明,「在提高被拋棄孩子的聲望方面」,有50-60%的成功率。
戈爾曼認為,許多成為社會「遺棄者」的孩子是那些沒有學會人際交流技巧,不能理解他人情感暗示的人。他證明了,在7歲時與同伴之間交流的程度和成年精神健康問題之間存在著聯繫。受歡迎的孩子、能夠積極地和他人交流的孩子,通常會生活得比較好。
一個人際智力得到很好發展的人能夠:
識別他人的情感;
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
形成、建立和保持與別人的各種社會關係;
在小團體和團隊中工作;
傾聽、瞭解和回應其他人的觀點;
影響其他人。
發展和獲得人與人之間的智力被分作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刺激
進行練習,包括傾聽他人和按照被告知的話行動。列舉或集體討論特徵:「一個好的交流者的品質是什麼?」「什麼使一個好的交流者受歡迎?」為了獲得有效的交流,對於課堂指導進行討論和協商。對需團隊工作的遊戲要求成功的成果。一個典型例子是「打結」。大約七八歲的一群孩子,手挽手圍起一個圈來,每個人和其他兩人手挽手形成這個圈。穿過這個圈,每人現在都和其他兩人手挽手。挑戰是不鬆開手解開這個結。
第二階段:擴大
進行練習時,要求參與者從不同的、可供選擇的觀點來領會或看待事情,或者在要求他們放棄某些事情的情況下,能夠達成一致意見。「氣球遊戲」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更好的例子是在沙漠裡大家的意見達成一致的遊戲。老師提供了在沙漠裡可能有用也可能沒有用的十項清單,每個人列出他們的選擇,在一張紙上記錄下來。做完這些後,認為自己的優先順序是最好的一小群,通過討論,根據多數人的意見做出決定,記錄下他們達成一致的順序,然後與其它組相互比較,直到建立起整個班的順序來。
第三階段:學習和理解
和其他人合作,成功依賴於集體的輸入。要求參與者從他人的觀點而不是自己的觀點描述經歷的結構訓練。要求參與者採納選擇的角色和讓自己沉浸在角色的訓練中。模仿要求進行一些訓練,比如聯合國安理會會議、環境詢問、委員會會議,去討論複雜的決定、召開新聞發佈會解釋一些「學術」話題,比如消化系統的運作。
第四階段:轉移和實現
每天,或在潛在的人際矛盾之前,描述如何進行上面列舉的練習的特徵結果的精神訓練將幫助獲得更積極的結果,識別這些你認識和欽佩的人格品質。
在課堂教學中,從一開始就堅持混合分組的體制,到每個學期末,所有的學生應該和班級其他每個人合作過。當你介紹一個學習行動時,解釋為什麼你選擇用這種方式進行分組。部門應該為分組設計一個統一的草案,使用草案時,應該和學生就草案進行討論。從「安全」轉移到「挑戰」。可能圍繞以下因素建立起一個模型:單一性別、單一性別的友誼分組、混合性別的非友誼分組。除了不同的優先參加策略外,男孩女孩配對比男孩男孩配對提供了語言干涉的多樣性。有時,注意建立男孩女孩配對,再次解釋這樣做的邏輯。
使用個人、兩人、共享、在場的模式。用個人模式開始,交給他們一些能夠完成的事情,可以是從課文中搜集的一段研究或者一條信息,然後進入兩人小組,讓他們與同伴交流他們的信息。現在,個人可以走進團體中,分享自己的成果。在團體中,給出反饋,在全班共享前,總結和分出貢獻的優先次序。
使用兩人、小組行動和集體學習,強調矛盾控制、團隊問題解決、訪問其他人和積極的傾聽。
鼓勵考慮他人觀點建立的模板,在做出選擇前,要求集合一系列可供選擇的立場的模板,將發展出理論轉移(empathy)的終身學習技巧。
2.內省智力
內省智力涉及對於自己的理解以及進入自己感情和情感的能力,涉及到判斷和弄清自己,並以這些判斷為基礎行動。那些有強大的內省智力的人是自我推動的人,有很高的自知之明和強烈的價值感。
1993年,我在英國曼徹斯特的一個監獄裡,首先知道了判斷和弄清一個人的感情,然後在此基礎上控制行為的能力。在很短的時間裡,我有機會觀察監獄教育的工作。那些在成年人監獄裡被監禁的人,很多都在25歲以下,在這個年齡段裡,重複犯罪的比例很高。
逃避和排除在外與犯罪是聯繫在一起的。最近英國審計委員會研究調查的「流浪的青少年」表明,被法院審判的學齡罪犯中,65%的人已經被開除或者長期逃學。在英國,青少年犯罪的成本一年是70億英鎊。在安·莫伊拉和大衛·耶賽爾1995年的作品《犯罪的思維》中,她們解釋了為什麼生理因素導致了這個事實,即89%的犯罪是男人實施的。在這些因素中,他們認為男性和女性大腦中的生理區別導致了男性更不容易相處,更不容易控制他們的情緒。
一個有良好內省智力的人將:
瞭解他們的思想、感覺和情緒;
為表達這些思想、感覺和情緒尋找到合適的出路;
竭力尋找哲學問題的解決辦法;
是可以自我激發的;
在現實生活中的行動與個人價值和信仰是一致的;
重視個人的成長和發展。
發展和獲得內省智力包括:
第一階段:刺激
在要求自省的情況下,我們的內省智力會被激發出來。提高的意識意味著我們實現了不同情緒狀態的轉移,這些情緒狀態的區別在我們如何行動中得到了表現——不僅是反映外部行動的能力,而且是反映引導這些行動的思維模式的能力。這是元認知發展的開始。
第二階段:擴大
鼓勵通過引進循環時間,對於幫助和阻礙學習的情況進行討論和分析。循環時間是描述一個班級或小組在「安全」的環境中合作的方法,這一環境裡有著達成一致的規則,通常圍坐一圈,討論個人貢獻、主張,進行積極的思考和傾聽。許多小學中,它以多種形式被使用。內容沒有過程重要,大多數的干涉都發生在有效的控制內。當學生願意的時候,他們將提供個人的貢獻。對於小一點的學生,每人將有一個特殊日子,可能是生日,在這天,他們能承擔一個他們選擇的角色,或者聽他們選擇的音樂、讀他們選擇的閱讀。
使用SWOT分析和PMI。SWOT指分析在論點、挑戰或問題中提出的「力量」(strengths)、「弱點」(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威脅」(threats)。鼓勵學生平衡在特定環境中的不同觀點產生的影響。PMI意味著加減興趣(plusminusinteresting),它被用於平衡有關問題的爭論。使用反饋遊戲對學生如何感覺他們正在做的事情進行即時的量化。「空中的手指」是一個好的例子。「在零到五的範圍內,五個手指表示完全理解,沒有手指表示一點不理解,舉起你的手指去表示你對要點的理解程度。向同桌解釋你的得分。為了得到一個較高的分,你需要什麼?」利用學生的興趣調查,鼓勵有關興趣和動機的討論,當引進記憶或內容導圖時,用學生自己完成的例子開始。
第三階段:學習和理解
監控個人的回答。使用對課文和上下文做筆記的方法,為學生向其他人解釋自己的筆記。對著名的歷史決定進行SWOT和PMI分析,提供能發展內心智力的討論標題:《我將不重複錯誤》,《未來我的生活》,《如果我在不同的文化中長大,我將會有怎樣的不同》,《來自不同角度的自己》,《音樂如何影響我》。和小一點的學生一起工作,尤其是男孩,鼓勵他們使用表達情感的語言和其他思考的工具。
第四階段:轉移和結果
通過訓練去追蹤思考,尤其是那些運用「極橋法」技巧的思考。「極橋法」是自覺和深思熟慮的行動,這一行動講述了關注記錄筆記、進行實驗或者進行數學計算的環境。使用「為學習作出準備」的模板或在行動上附加語言的策略。對每天的問題使用SWOT或者PMI,討論道德的和倫理的問題,鼓勵學生為自己的改善制定個人的目標,學會和實踐判斷的技巧。
3.語言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