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腦超能創造力 第18章 創造力的培養 (2)
    我們一旦放鬆下來,就讓無意識思維有了自由馳騁的機會,從而也就增強了自己的創造力。調查研究顯示,人們普遍認為躺著比站著更容易產生創新觀念,因為躺著比較輕鬆,而相比之下站著要緊張得多。最近有幾份研究報告指出,與體育運動一樣,產生創造性思維的最佳時刻也是當人們進入一種輕鬆而警覺的狀態的時候,這與運動員的最佳競技狀態相似。

    a腦電波圖像與人的放鬆程度很有關係。根據馬丁德爾的報告,當富有創造力的人去從事一項富有想像力的工作時,他們的a波頻率就增高了。「大部分人處於放鬆狀態時都能產生a波,而處於鑽研問題狀態時,他們的a波頻率就會降低。」

    弗洛伊德認為,夢常常給無意識思維提供暗示。現代歌劇創始人瓦格納、湖畔派詩人柯勒律治以及貝多芬也認為夢是他們許多創作的源泉。

    奧爾德斯·赫克斯利注意到一種常見的現象,他說:「我們往往忘記了一個熟悉的名字,怎麼也想不起來。每個人都經歷過這種令人沮喪的失敗。然而,如果腦子活一點的話,就應該停止徒勞無益的嘗試,使頭腦進入機警的等待狀態。機會一到,那個名字便會冒出來,投入歡迎它的意識的懷抱。記憶力最強的時刻似乎大腦總是處於一種動力學的放鬆狀態的時候。」

    大部分人都體驗過這一點。心理上的緊張一旦解除,記憶力就會馬上恢復或增強。當我們走出實驗室後,往往會想起做實驗時絞盡腦汁都想不起來的某件事情。當一場辯論剛剛結束,我們鬆口氣時,往往會想起一個關鍵性的論點,我們多麼希望剛才的辯論中能用上這個論點啊,可惜,馬後炮!有人告訴我們,當你被激怒,感到要控制不住自己時,試試「一、二、三、四……」,從一數到十,這時你也許會冷靜、理智下來。這或許是在使用被包藏在我們無意識心靈中的理性,以軟化我們有意識心靈的不理智舉動。

    沉思和放鬆其實是一種讓潛意識的念頭闖入意識禁區的方法,是以一種自然的、無固定方向的形式發掘潛意識寶藏的方法。但是也要注意到,二者的目的都不是讓你集中精力解決某一特殊問題。

    不論是作家、科學家,還是畫家,有時,他們挖空心思,耗盡精力,不免失去耐心,缺乏新態,很難再專心致志工作下去。每逢這種情況,最適當最有效的做法應當是停止無效勞動,停止這種「往石頭牆上撞腦袋」的蠻幹。去玩,去睡覺,去釣魚,給大腦放放假,讓心靈透透氣,把問題留待第二天解決,留給夢解決,留給潛意識解決。或者進行孵化醞釀,或者改變進攻策略。在此期間,無意識心靈可能會給你獻上一條新的線索。作為回報,你也將帶著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自信心,重返工作崗位,啃掉剩下的硬骨頭。

    據報道,參加腦力衝擊小組的人往往在「睡一覺」之後,產生一些極富創見的思想。這就是說,白天一整天努力致力於一個問題,經過一夜的潛意識醞釀,第二天重新開始這項工作,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大部分人來說,失眠狀態和半睡半醒的狀態是產生創造性灼見的適當時間。迪斯尼的許多創作都萌發於輾轉難眠的夜晚,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

    一般來說,頓悟可以發生在任何時間,或是難眠之夜,或是頭腦清醒的早晨;可以發生在任何場合,或是莊嚴肅穆的教堂,或是盪舟嬉戲的湖面。我們要做好準備,捕獲隨時可能湧現的靈感,不要讓到了嘴邊的獵物逃之夭夭。許多富有創造力的人都體驗過頓悟創見的滋味,同時他們往往感到惋惜,由於沒有準備,沒有及時記下這些靈感,時過境遷,就再也記不起來了。因而,一定要有所準備。出差也好,遊覽也好,應該帶上紙和筆,讓你和紙筆形影不離。科學家兼發明家道格·納什報告說,他的許多創見都事出偶然,而且是在開車疾馳的高速公路上。愛默生每天總喜歡花些時間坐在小溪旁沉思默想。

    灼見或觀念可能在轉眼間來到你的意識面前,毛遂自薦;可能在幾小時、幾天、甚至幾年之後才露面;也可能永遠遁離,一去不復返。有時候時間允許我們等待,有時候於最後期限,我們不得不在潛意識思維向我們揭示最佳方案之前,就讓意識完全取代無意識做出決定。

    傑克接待的第一家團體顧客差一點讓他丟臉。當時他們正在用傑克提出的一套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技巧訓練。在解決一項棘手問題時,一位高級職員一再逼問傑克,最佳解決方案何時出現,怎樣才能將其辯認出來。傑克只能向他假定,最佳方案會出現的,也許馬上出現,也許還要等一段時間,它一定來自潛意識,它的特徵非常明顯,不用擔心認不出來,云云。在每次訓練結束時,這位高級職員都顯得很不耐煩。最後連傑克自己都有點沉不住氣了,心裡想:偉大的觀念或許永遠與他無緣。謝天謝地,在最後一輪訓練中,這位高級職員終於產生了類似「啊!尤里卡!」的體驗。他高興得跳了起來,衝著大家喊:「我找到了!答案!答案!」

    潛意識思維可以醞釀出豐富的思想材料,它對每個人都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如果摸準它的脾氣,它的大門就會欣然敞開。除非你事先專心致志地研究過問題,做好充分的準備,否則切莫躺在海灘上等待海市蜃樓出現,切莫泡在浴缸裡盼望「尤里卡」體驗光臨,切莫坐在大樹下靜候兔子跑來。有時,閃電般的靈感或突發的「尤里卡」體驗表現出完滿的形式,而在大多數場合它是殘缺不全、朦朧模糊的,也就是說,它往往是簡短的、鬆散的、粗糙的半成品或原材料,有待進一步加工。這時,擴展、清理、推敲的任務就落在了意識思維的肩上。富於創造的人必須動員自己長期積累的知識和經驗,提煉、加工這些半成品。這是創造發明過程的重要環節。

    威廉·詹姆士說,我們是在冬天學會游泳,在夏天學會溜冰的。一位牙科大夫,他每天早晨有意識地寫下兩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盡量忘掉它們。效果不錯,經過整理,通常一天至少解決其中的一個問題。每日清晨花一兩分鐘時間以幾種方式寫下同一個問題,也能獲得很大成功,願你盡情享受潛意識思維的快樂。

    積極思考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的高級心理活動,是各種出類拔萃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創造性思維是在一般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後天培養與訓練的結果。著名的喜劇大師卓別林為此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和拉提琴或彈鋼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練習的。」因此,我們可以運用心理上的「自我調節」,有意識地從幾個方面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展開想像的翅膀

    心理學家認為,人腦有四個功能部位:一是以外部世界為對像接受感覺的感受區;二是將這些感覺收集整理起來的貯存區;三是評價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斷區;四是按新的方式將舊信息結合起來的想像區。只善於運用貯存區和判斷區的功能,而不善於運用想像區功能的人就不善於創新。據心理學家研究,一般人只用了想像區的15%,其餘的還處於"冬眠"狀態。開墾這塊處女地就要從培養想像力入手。

    想像力是人類意識不斷推陳出新的創造能力,在思維過程中,如果沒有想像的參與,思考就會發生困難。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就是從他幼時幻想人跟著光線跑,並能努力趕上它開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就是從人們幻想造出飛鳥的翅膀而開始的。幻想不僅能引導我們發現新的事物,而且還能激發我們作出新的探索,去進行創造性勞動。

    培養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是指在解決一個可能有多種答案的開放性問題時,以這個問題提示的信息為思考的起點(中心),運用跳躍的、聯想的思維,在問題和答案之間架起一道道橋樑。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家格拉肖說:"涉獵多方面的學問可以開闊思路……對世界或人類社會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於抽像思維。"比如我們思考"磚頭有多少種用途"。我們至少有以下各式各樣的答案:造房子、砌院牆、鋪路、剎住停在斜坡的車輛、做錘子、壓紙頭、代尺劃線、墊東西、搏鬥的武器……如此等等。

    經常鍛煉發散思維能保持你的創造活力,跳出狹隘的思維框架,為探求最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案打下堅實基礎。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可以適當地"放縱"自己的思維,暫時擯棄那些熟悉的思考模式,從嚴格的必然性中解放出來去面對無限的可能性。

    發展直覺思維

    直覺思維是指不經過循規蹈矩的邏輯分析直接面對問題本身的領悟或理解,它是創造性思維活躍的一種表現,是發明創造的先導。物理學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是阿基米德在跳入澡缸的一瞬間,發現澡缸邊緣溢出的水的體積跟他自己身體入水部分的體積一樣大,從而瞬間悟出了著名的比重定律。達爾文在觀察植物幼苗的頂端向太陽照射的方向彎曲現象時,"猜測"到了幼苗的頂端含有某種物質在光照下會跑向背光一側。雖然在他有生之年未能證明這是一種什麼物質,但後來的科學家們循著他的思路研究,終於在1933年發現了這種物質——植物生長素。

    直覺思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過程中,有時表現為提出怪問題,有時表現為大膽的猜想,有時表現為一種應急性的回答,有時表現為解決一個問題,設想出多種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

    培養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新異性

    流暢性、靈活性、新異性是創造力的三個因素。流暢性是針對刺激能很流暢地作出反應的能力,靈活性是指隨機應變的能力,新異性是指對刺激作出不尋常的反應,具有新奇的成分。19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曾採用急驟的聯想或暴風雨式的聯想方法來訓練大學生們思維的流暢性。訓練時,要求學生像夏天的暴風雨一樣,迅速地拋出一些觀念,不容遲疑,也不要考慮質量的好壞,或數量的多少,評價在結束後進行。速度愈快表示愈流暢,講得越多表示流暢性越高。這種自由聯想與迅速反應的訓練,對於思維,無論是質量,還是流暢性,都有很大的幫助,可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

    培養強烈的求知慾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說過,哲學的起源乃是人類對自然界和人類自己存在的驚奇。他們認為:積極的創造性思維,往往是在人們感到驚奇時,在情感上燃燒起對這個問題追根究底的強烈的探索興趣時開始的。要激發自己創造性學習的慾望,首先就必須使自己具有強烈的求知慾。而人的欲求感總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沒有精神上的需要,就沒有求知慾。要有意識地為自己出難題,或者去「啃」前人遺留下的不解之迷,激發自己的求知慾。求知慾會促使人去探索科學,把自己拖進創造性思維之中。

    激發好奇心

    經過調查得知,全國平均每100個青少年中,只有5人具有初步的創造性人格特徵,15人具有初步創造力特徵,40人瞭解創造性思維方式,從調查即可看出,眼下的中國青少年最缺什麼?不是出國旅遊,而是培養創造力!

    強烈的好奇心、頑強的毅力、勇敢的進取精神,是創造性人格的重要特徵,而我們的多數青少年存在著思維過於嚴謹、尊崇權威、隨意攀比的傾向。比如學校組織出國旅遊,學生也攀比而去,這些正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障礙。

    創新好奇心是創新人才的天性,是創新人才的第一心理驅動力,是創新人才創新個性心理素質的首要素質。

    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創新好奇心的含義、構成和特點.  創新好奇心由探索未知的好奇心、體驗未知的好奇心、探險未知的好奇心和揭示未知的好奇心構成。它包含下面四大特點:

    1、探索未知的強烈願望。 

    創新好奇心被激發出來,像稚嫩的幼苗一樣,要有良好的心理環境讓它「自由生長」,同時營造良好的外在環境,讓創新好奇心有陽光沐浴和雨露滋潤,健康發展。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環境和外在環境形成的和諧環境,才能使創新好奇心不斷地得到健康的發展,從而展示出探索未知的強烈願望。否則,創新好奇心就會被泯滅。

    2、體驗未知的強烈願望。

    創新好奇心的進一步發展,是把探究未知的強烈願望變成體驗未知的強烈願望。這具體表現出創新者想看、想摸、想玩、想試、想拆裝等體驗未知的強烈願望。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