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擁有奧妙無窮的大腦,如果能夠合理地利用,它帶給人們的將是無窮的智慧和力量。
科學使用大腦
在研究大腦方面,美國、日本等科學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哈佛大學著名教授加德納博士提出的大腦8種智力區域理論,在國際上擁有廣泛的影響,對科學地研究大腦提出了重要的理論。
人腦示意圖(P201)
美國加州大學實驗室研究報告認為:讓左右腦接收不同的信息刺激,讓較強的部分積極參與較弱部分的工作,充分調動大腦左右腦的能量,從而使大腦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用這個原理來指導學習,則會使學習的效果大為提高。所以該報告提出了全腦開發的理念,因此受到人們普遍地關注。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羅傑·史培利(RogerSperry)博士根據科學研究,提出大腦皮質可以分為兩個半球即左半球和右半球,其兩個半球具有不同的智能,這個左右腦理論於1981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人類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大腦兩個半球分工示意圖(P202)
有序性
分析性
連續性無序性
直覺性
跳躍性抽像思維
線性思維
求同思維形象思維
面性思維
求異思維特殊能力
智力整體能力
大腦支配身體示意圖(P203)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HowardGardener)進一步提出了大腦具有8個中心的理論——8個智力中心。他用數十年時間研究人腦以及人腦對教育與學習的影響。
加德納教授認為每一個人的大腦都具有至少8種不同類型的智力,其中有兩種在傳統的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把第一種智力叫做語言智力,這就是人們讀、寫以及用詞語進行交流的能力。第二種智力,他叫做數學與邏輯智力,也就是推理、計算的能力。以上兩種智力在人們通常的智力測試中佔有重要地位,幾乎所有的學校教育大多集中在這兩種智力能力上。加德納教授認為這給人們發揮大腦的學習潛力帶來了很嚴重的局限。
他指出的第三種智力是音樂智力,即每個人都擁有音樂的智力,尤其在作曲家和音樂家身上發揮得較為明顯。
第四種是空間與視覺智力,建築師、雕塑家、畫家等身上體現得較為明顯。
第五種是運動與身體智力,它在運動員、舞蹈家等身上體現得較為明顯。
第六種是人際智力,即與他人相處的能力,通常在銷售人員、演說家和談判人員身上具有較強的表現。
第七種是內在智力或稱內省智力,即是指對事物的洞察能力和瞭解自己的能力,它讓人們具有良好的直覺,亦即進入存儲與潛意識的巨大信息庫的那種能力。
第八種是自然觀察智力,自然觀察家、旅行家等身上體現得較為充分。
人類大腦分左右兩個部分,中間由胼胝體連接。這個胼胝體由上億個活動神經細胞組成,負責高度複雜的交換系統,進行信息傳遞,並且把抽像、整體的圖像同具體、邏輯的信息連接起來。
英國研究人員科林·羅斯著有快速學習(AcceleratedLearning)一書,並開設了外語速成課程。他指出大腦的不同部位能夠以綜合的方式共同協調工作。他說:「如果你聽一首歌,左腦會處理歌詞,右腦會處理旋律,因此,我們能輕而易舉地學會流行歌曲歌詞,這並不是偶然的。你沒有必要花很大力氣去做。你很快學會,是因為左腦和右腦都動員了起來——邊緣系統中大腦的情感中心也加入了。」
人類大腦的情感中心可以與長期記憶儲存系統很緊密地相連。通常高度情感因素的內容,人們很容易就能記住。
我們知道:歌曲的音樂同人們喜悅的感情、愉快的體驗相聯繫,歌曲的旋律與歌詞就會被引入深刻的記憶,對大腦的這一神秘現象的發現以及處理這些信息的能力,成為我們更加有效學習的重要基礎。
左半球支配右半身,從事語言、運算、分析、抽像與邏輯思維等高級心理活動,被稱為優勢半球。
右半球支配左半身,從事形象、空間、聲音、音樂的處理工作,稱之為非優勢半球,許多人的學習依靠左腦來完成,因而是一種高級心理活動,加上右手比較常用,作一些相對高級、複雜與精細的事務,這使大腦兩個半球工作不平衡,優勢半球出現疲勞就難以避免了。
有人希望採用改變學習內容來緩解,這樣有沒有效果呢?假設這種轉換開始,內容簡單,效果就不會有什麼,等於是無效勞動,如果停下來讓大腦休息一下恢復之後再學習,會更有效果。
學習內容與原來差不多,等於還是使用優勢半球,並沒有減輕。學習內容超過了原來的難度,會導致過度抑制,不是減輕了,而是加重優勢半球的負擔,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單側活動,如右側運動操,我們在後面加以介紹。
也可以聽聽音樂,尤其是巴洛克音樂,到戶外去透透氣,欣賞風景,欣賞一些文藝類作品也不錯,這些活動主要是非優勢半球的工作,平衡了優勢半球的壓力,很快可以恢復與保持大腦的正常使用。
可見,正確使用大腦是個很重要的問題,許多人不瞭解,把學習活動僅僅看成是學習,真是太可惜了。
如何科學用腦呢?
第一,運用最佳時段效應,定時、輪流從事學習,提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早上起床1-2小時,上午8︰00-11︰00,傍晚16︰00-20︰00,就寢之前1-2小時,這四個時段為人們一天中四個記憶高峰期。
在這些時段裡記憶效果最佳,可以用來學英語,背一些文科知識,或理工科的公式、定理等。
不過也要看到,並非每個人的最佳用腦時間都是如此,上面的為一般規律,各個人的情況可能有所差別,在學習和複習中變換學科內容,可以使大腦不同區域活動平衡,而不要集中使用某一智力區域,導致大腦疲勞,精神疲憊。
第二,根據記憶規律使用大腦,從事高強度的記憶活動。早在100多年前著名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繪製了一條著名的記憶曲線,根據他的研究,第一次複習應該在9小時之內進行,在遺忘高峰到來之前複習,可以有效鞏固知識。
第二次的時間要在一兩天之後進行,第三、第四次複習同上次相差一個星期左右,到後來可以隔得較長一些,越往後複習時間越少,臨到考試再複習,效果就會很好。
記憶是學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動,沒有好的記憶就難有好的學習成績,把握記憶規律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有些人學習像狗熊掰棒子一樣,掰一個丟一個,總也記不住,這樣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越記不住就越不想學,越不想學就越記不住,導致惡性循環。這樣哪裡可以學得好,其主要原因就是不懂記憶原理,怨天尤人,恨自己的大腦不爭氣,恨父母沒有給自己遺傳好,其實追溯到根子上,還是取決於是否掌握了好的方法包括記憶等。所以把握記憶規律可不是一件小事情,要引起足夠重視。
第三,在良好的環境中使用大腦,大腦細胞是世界上最精確的系統,雖然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和承受能力,但有時是相當脆弱的,大家知道越複雜的系統越容易出現故障,大腦何嘗不是如此呢?經常使用電腦的人知道,電腦時不時發生狀況,比起人腦來,它要簡單得多。讀書學習應該在比較適宜的光線下進行,光線過強或過熱或過弱,傷害視神經,視力活動受大腦支配,因此也影響大腦。採用雙重照明,如日光燈與檯燈一起使用較好,因為可以讓視覺在目光移動中反差不是太大,眼睛就不會容易疲勞,選擇檯燈要有講究,並不是越亮就越好,盡量採用白熾燈泡,可以隨意調控光線。
盡量不要用日光燈管,日光燈管發出的光為窄譜光,閃爍不定,肉眼不大容易看到,但它們是存在的。會使眼睛和大腦產生疲勞,而白熾燈的光為廣譜光,發出的是柔和的光線,眼睛比較適應,而且要把檯燈擺放於書桌的左前方。
大腦適宜在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中學習,噪音較小,低於20分貝,用腦較好,如果達到70分貝以上,那麼就沒有辦法思考。
新鮮空氣也很重要,它提供充足的氧氣,保證了大腦的供氧量,讓興奮時間得以延長,判斷力增強,如果方便,可以把室內窗戶打開,讓空氣流通。在一個空氣混濁的室內,人們容易犯困和頭暈,這種環境就不適宜用腦。
在教室裡由於學生較多,空氣質量受到影響,所以應該把教室門窗打開,即使在冬天也要在課間把窗戶打開通風透氣,讓充足的氧氣隨著新鮮空氣跑進來,改善室內用腦環境。
溫度也對大腦有影響,最好的溫度是16攝氏度左右,過高、過低都不好,冬天凍得要命,哪還有心思去學習,更不要說高效學習了;夏天熱得過頭,大腦處於混沌狀態,學習效果也不好,夏季室內溫度最好不要高於27攝氏度。
可以參加一些室外活動,適度的陽光對身體和大腦是有益處的,紫外線可以消除疲勞、殺菌以及有利於鈣的吸收,不妨利用學習空隙時間到戶外去休息和做運動,保持大腦的清醒和活躍。
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學家多湖輝提出了25項靈活用腦原則,可以加以借鑒:
·對問題本身提出質疑;
·即使最普通的事也要問為什麼;
·手段不成時,重新探討目標;
·試著轉變物體本身機能;
·把量的問題轉變為質的問題;
·擴大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再加以思考;
·對價值的順序提出質疑;
·考慮是否可以運用缺點;
·把眼前具體問題抽像化;
·把對立的事物進行綜合思考;
·拋開專業知識;
·站到完全相反的立場來思考;
·回到原來位置再思考;
·把佈景和圖像進行對調;
·把由問題聯想到的事物列舉出來;
·把許多問題歸納組成一個大問題;
·對問題分析到最小的部分;
·不要等待靈感,要收集資料加以分析;
·根據現場狀況研究問題;
·考慮能否轉變為其他問題;
·強行將無關的事物連起來考慮;
·考慮到完全不同性質的可利用因素;
·要打破常規去分析和思考問題;
·要考慮運用過去的價值;
·不要刻意轉變構想。
善於運用右腦
人類在20世紀最後10年進入腦能革命的時代,腦能論作為新興的科學理論,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大腦風暴正在風靡全球。
腦能風暴深刻而長久地影響到社會的許多方面,尤其是學習,大腦風暴是一場具有深遠意義的溫和的腦能革命,推動著科學技術、經濟教育、文化等不斷發展,並將產生越來越顯著的積極影響。
大腦風暴開始是用在經濟領域,在人們開會的時候許多人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運用集體的意見來解決某一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路,集中起來以後對問題發表看法,把人們引向更深的認識,它實際上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日本傑出的發明家中松一郎著有《腦能風暴》一書,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腦能風暴是對腦能強力而高效地開發,如果經常運用大腦風暴,就可以達到許多常人和常力所難以達到的效果,風暴學習法是我們對大腦風暴在學習領域中加以拓展和創新的產物,它就是我們的全腦學習。
全腦學習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來看待大腦風暴在學習中的應用:
第一,學習主體的獨立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學習主體運用各種思維方式對知識內容進行消化和吸收,一方面強化了獲取知識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強了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多線索、多層次、多側面加以思考和分析問題,這樣容易接近事物的本質,並且有效地鍛煉思維能力。
第二,學習集體的共同討論。若干人集中在一起,集思廣益,用集體的智慧來學習、來討論,其實是一種精神會餐,在別人討論的過程中自己可以開闊思路,打破思維定式,觸發靈感,而且又可以互相幫助,使事情得到圓滿的解決。
現在許多人提出開發右腦的概念,這個概念沒有錯,但是並不完全合理。大腦左右兩個半球共同協調,平衡使用,才是開發大腦最高的境界。
像傳統學習那樣僅僅開發左腦遠遠不夠,僅僅開發右腦也遠遠不夠,應該協調平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