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腦超能大學習 第10章 全腦聽課攻略 (1)
    講課是一門藝術,知識是美的,學生聽課更應該是美的享受、藝術的熏陶。

    全腦聽講的藝術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中度過的。因此,聽課是學生接受教師指導、掌握知識、發展智力的中心環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保證高效率學習的關鍵。

    聽課時,有的學生全神貫注,專心聽講;有的分心走神,萎靡不振,打磕睡;有的像錄音機,全聽全錄;有的邊聽邊記,基本上把老師講的內容全都記下來;有的以聽為主,邊聽邊思考,有了問題記下來;有的乾脆不記,只顧聽講;有的邊聽邊劃邊思考,思考時,有的思考當堂內容,有的思考與本課相關的知識體系,有的思考老師的思路,有的拿自己的思路與老師的思路比較。

    這中間就有學習質量的問題,學習質量與學習方法有很大的關係。聽老師講課效果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學習質量和成績。

    在談論如何聽課的體會時,有些同學肯定會頗有感觸:「上課了,真是煩死人,心不在焉地翻開書本,一堂複習課有什麼好上的呢?以前聽過,課後還得看書、做作業。作業不會做,可以問同學、問老師,當時,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時間快快過去,早點回家去玩。隨著這個念頭,『分心』便找上門來。老師講課時,我想著玩的情景;老師板書時,我這裡摸摸,那裡看看;老師提問時,同學們爭著回答,我卻坐在那裡發呆。結果呢?晚上作業做不來,書看不懂,第二天作業發下來,錯的錯,漏的漏,那一個個大大的『X』號似乎狠狠地訓斥了我一頓。」

    「教師講解,學生靜聽。」這是陶行知先生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高度概括,其弊端自不待說。我們知道,學習要培養「聽、說、讀、寫」四種基本能力。聽,排位第一,卻最不受重視。這決非危言聳聽。下面著重跟大家談談「怎樣聽」的問題。

    「聽」的學習,其實也有一個態度問題。如果,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老師的講解同步,甚至老師的講解落後在你對這一內容的理解(題前思維),進而時時有「是的」的領悟,有「為什麼」的質疑,乃至有「不一定」的求異,這才是積極的聽。可我們的同學不少是充當了「錄音機」的角色,那是消極的聽,低級的聽。至於「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的人也不是個別的,「心不在焉」的更多,這是被動聽課所造成的。

    下面這些方法可能會使你的聽課積極起來。

    一、印證性聽。諸如老師對舊課內容複習性的重提,同學對這類內容的複習性答問,以及新課中預習過的字、詞的形、音、義,作家生平,文體常識之類純知識性的內容,無論是老師的介紹還是同學的答問,你的聽只求印證你的記憶是否被遺忘或被混雜,一般不用太多的思考,只是為了達到鞏固的目的,但並不被動。

    二、求解性聽。即帶著問題來聽。在課前預習或課內研讀中,常會遇到一時難以理解的問題,特別是有一定難度的課文。如讀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一般學生在預習中往往會碰到許多問題。如:「記念」與「紀念」,「正告」與「告訴」,「我也早覺得有」與「我正有」,「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滅亡」等等。這類詞句很難理解。事先,你會有一點思考,也許根本沒有注意。由於這些問題的出現,影響了你對全文的理解,因此須及時地打通這樣一個個思路障礙,才能讀懂全文。唯一的辦法便是跟著老師和同學的講解、討論來「聽」。這是最常規的聽。

    三、求異性聽。這是一種拓展自己思路的聽,常表現為獨抒己見。

    正如老師解數學題,有時你會突發異想,這樣可解證,那樣是否也可以呢?也如魯迅這篇文章,「這是怎樣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還有隨後的「偉績」、「武功」等)老師說是劉和珍她們鬥爭的偉大,可不可以是諷刺殺人者的「偉大」呢?等等。即跟著老師的思路聽時,不妨臨時遁入「旁門左道」,奇想一下。這種發散性思維也可在「聽」中訓練。

    四、論辯性聽。在課堂討論或同學發言時,要仔細聽對方發言,但目的不在理解,而在發現對方發言中的失誤或邏輯上的混亂處,伺機質疑發難,辨明正誤,駁倒對方,確證自己的觀點。聽時既應聽准對方觀點,還應記住論據,乃至用詞造句的達意。

    五、歸納性聽。即讀書法中的「鉤玄提要」。老師講讀課文,不會像他備課筆記中寫的那麼清楚。因此,你應及時歸納出要點來,在書上或本子上作些歸納整理,也就是說,既應「聽」出要點來,又須聽出個整體輪廓來。

    六、選擇性聽。有的教師好講,如連續聽下去,怕難堅持。你盡可在重點、難點處聽聽他的高論。其他時候,你可作歸納筆記,或入「旁門左道」冥思。當然,以印證性聽為宜,而不允許「浮想聯翩」,更不可想其他事情。

    在聽老師講課之前應該先預習,對上課時所講的內容應該有個大致的瞭解,在預習中沒有能夠解決的重點、難點、知識點,要在講課中有重點地聽老師講解,加以解決。

    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我們提倡一定要做到全腦聽課,讓聽老師講課的黃金時間充分發揮效能。全腦聽課動用了大腦中的語言、數學邏輯、內省、身體運動、視覺空間、人際社交、觀察等智力區域聽課學習。左右腦協調,多方參與,協同作戰,攻克知識。即讓大腦統一指揮,讓五官積極參與聽課,以便收到最好的聽課效果,因此要做到以下6個方面:

    第一,用心聽課。這裡的心實際上指的是注意力,就是說精力集中,緊緊跟隨教師講課的思路,用心去聽講、去領會、去琢磨,直到真正明白講課內容,不明白的地方要存疑,課後問同學或老師,絕對不能三心二意。

    課堂上老師講的都是經過他精心準備、集若干年教學經驗的精華部分,而且又是在一天中最重要的時段講解,精神狀況處於最佳時期,如果你想東想西,浪費大好時光,實在不明智。古代不是有人在聽課時一心想著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到頭來鴻鵠未至,而荒廢了自己的學業,成為千古笑柄了嗎?

    第二,耳腦並用。在聽教師講課時,既要聽老師講解內容,在不斷接收教師傳播知識內容的同時,還要排除各種「雜音」的干擾,要讓耳朵有很強的分辨力,哪些知識應該聽取,哪些聲音應該充耳不聞,不受其他聲音的干擾,而且在聽教師講話的過程中也要善於捕捉教師提供的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信息是一般的,哪些信息無關緊要,並不是教師所講的每一句話都重要,要學會分析、篩選。

    想記住教師每一句話是不可能的,如果都是重點,就沒有重點了。人們接收外在信息,尤其是在上課時,聽覺是最重要的接收器官,但光聽還不行,要用大腦指揮,有選擇地去聽。

    第三,眼腦並用。要充分發揮眼睛的功能,隨時注意教師寫在黑板上的內容,他們經過備課,精心安排在黑板上要寫些什麼,一般寫在黑板上的都是重點提示的內容,是講課知識要點和教師智慧的結晶,並不是可有可無的。既要注意到,又要吸收到,而且教師講課中會有一些手勢、動作和表情等,都是為了提醒大家注意,以便於理解相關知識。

    第四,口腦並用。教師一邊講課,一邊為了引起大家注意,隨時提出某個問題,往往有的人就怕老師點到自己的名字,其實應該借助這個機會積極發揮思維優勢,思考問題,快速準備回答,主動請纓,爭取機會。課堂上往往有許多人聽課,輪到自己的機會不多,要好好把握,這樣,既可以調動自己的積極思維因素,沉著應戰,幫助自己掌握相關知識,又可以鍛煉自己的口才和應辯能力,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放棄實在可惜,要爭取發言,接受鍛煉,提高自己。

    第五,手腦並用。隨著老師的講解,自己獲得一些認識和心得體會,應該隨時在筆記本上記下來。每個人記筆記的方法和效果都不一樣,國外專門有人研究筆記,最著名的是美國豪威博士研究的金字塔式筆記,我們在後面介紹。

    筆記記得好,對學習和以後的複習都十分有用,既要記好筆記,又不能影響聽老師講課,否則顧此失彼,這裡只顧埋頭記,那裡老師在講重要內容,就漏掉了;這裡只顧聽,那裡又沒有記下來,所以要用好的辦法來記筆記。我們不能把筆記當作一個簡單的小事來對待,因為它是一個複雜的用腦過程,記好了事半功倍,記不好事倍功半。

    第六,用腦思考。它同第一個用心既有共同點,又有不同點,主要在於在聽講中積極發揮思維的能力,更多地去思考和提出問題,要做到這樣就應該事先有所預習,有適當的時間可以讓自己在教師講解的時候暫時「超脫」一下,以便於抓緊時間思考那些重要內容,提出問題。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