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之六文章有章,論文無文。
對策——縱橫皆文章,經緯總關情!
寫作誤區
文章的寫作是複雜而有魅力的。每個人對寫文章可能都有不同的心得與體會,可能多數人會認為寫文章比較難,主要是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誤區,認為文章是有章可循的,論文則無文可言。事實上,問題的癥結正出在這裡。
我們說文章有章,是說文章具有一定的規律即章法,但這個章是指初級階段的基本知識與技巧,沒有基本知識和寫作技能,就難以訓練自己的寫作基礎和能力,但這只是最初的訓練階段。
如果一味地講究寫文章的章法,那麼這樣的文章就很難有創造,古代的作品多有一定的章法和較固定的格式,例如楚詞、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等,他們代表著所在的那個時代的最高水平,後來就再也難以突破了。就是說那些文體隨著時代而早已走入了歷史。最為典型的是八古文,它千百年來一直束縛著人們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讓讀書人的寫作按照一定的模式、規格等「生產」出來,是最沒有創造力的文體。因此,早已被淘汰。
事實證明,那些太講究章法的文體,具有極大的局限性,違反了人類思維的自然規律,自然難以保存下來,這樣的章法不僅對寫文章無益,而且有害。
實際上,中國古代就產生了不朽的作品,如司馬遷的《史記》等。在西方,《普魯塔克英雄傳》等,也有類似的風格。《史記》的傑出成就不僅是文學上的,而且是史學上的,它在歷史與文學上體現了輝煌的、傑出的成就,它的寫法就是對當時中國文體一種巨大的突破。幾千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從《史記》那裡,較少能夠發現所謂的章法。到了20世紀初,「五四」新文化運動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衝擊,以胡適等人為首的文化運動主將,提出用白話文寫作,人們解放了思想,產生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如魯迅的《狂人日記》等。《狂人日記》的寫法擺脫了傳統章法的約束,大膽而富有創新精神。可惜,有些人並沒有注意到這些優良傳統,寫文章的時候,顧東顧西,筆墨未下,禁錮已成。
其實,寫得較好的文章都不是在某些章法的框架內產生的,而是自由發揮、精心創造出來的。我們不要去說文學作品,單就看全國優秀中、小學生作文就可以看到,那裡面突破章法、具有創新意識的優秀文章,不在少數。原因就在於他們敢於突破條條框框,敢於大膽創新。
我們說,文章應該是無章的,是指文章不局限於某些章法,但也要尊重某些基本的寫作規律,那種沒有基本寫作概念和規範的文章,根本就不成其為文章。而真正好的文章,則進入了一種無章法可言的境界。誰達到了這種境界,則縱橫捭闔皆為文,天地山水都成章。也就是哲學範疇上的無我而我的境界,這裡的「我」就是文章中的章。
論文是文章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最為嚴格、嚴謹的文章樣式。但這並不是說論文一定是死板單調的科學文字與符號的組合,好的論文同樣是讓人喜聞樂見的作品。
雖然論文主要反映的是科學研究的學術成果,有著嚴謹、縝密的規律,但它仍然有文采發揮的空間。德語是世界上最為嚴謹的語言之一,國際文件中有許多文件採用的是德文。但這並不妨礙德文可以很精彩地表現學術作品的特點,一部上乘的論文或論著,既要在科學上有所突破,又要在表述上表現充分,這樣才能更好地反映其成果。那種晦澀難懂的論文和論著,讓人望而生畏,人們不願去讀,怎能產生更大的影響呢?
寫文章和寫論文,猶如練武功,武功高明的人練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裡裡外外、一招一式皆精彩,哪裡還有什麼章法、框框與條條。如果文章有章有法,或太講究章法,那根本不是創作出來的,而是八股式套出來的,不可能是上乘之作。就是說,文章進入無章而章的境界,才是寫作人士所追求的一種最高境界!
如果論文或論著有論無文,就一定會幹巴巴的,拒人於千里之外。當然,不是說這種論文或論著完全不可以,問題是它們確實讓人望而生畏。可能有人會說論文是給少數專業人士看的,有沒有「文」並不重要,只要有人能看得懂就行了。其實任何作品只要寫出來,就是為了進入知識的大循環,許多人看不懂,或不願看,如何才能實現這種「循環」呢?要麼就不寫,寫出來就是讓人看的,閱讀面過於狹小,則不利於傳播,自然違背了著作者的原意和初衷,也是對學術成果的無形浪費。更不要說那種過於艱澀的論文或論著,根本就沒有發表和出版的機會,造成對科學研究的損失,十分可惜。而好的論文或論著則是有理有據、有論有文的作品。
如何才能逐步進入文人所要追求的境界和或論文著作者所要達到的寫作願望?可以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第一,把握寫作規律。我們不是說寫文章和論文可以漫無邊際地亂寫一氣,就像做其它事件需要遵循具體規律一樣,寫文章也要尊重寫文章的基本規律,在基本規律的基礎上加以自由發揮,對學生和初學寫作的人士來說,還是要經過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基礎訓練,擁有寫作的基本功,然後,逐漸增強自己的寫作能力。
第二,掌握寫作方法。寫作有許多具體的方法和策略,掌握它們,並把它們應用到實際的寫作過程中去,就會發揮良好的作用,沒有這些方法和策略,靠自己去誤打誤撞,會多走許多彎路,也可能會根本寫不下去,方法是進入良好寫作狀態的鑰匙,有了這把鑰匙就可以進入寫作的殿堂。
第三,掀起腦能風暴。寫作是一種創造性很強的腦力勞動,完全靠大腦去充分發揮。盛唐時期的李白寫作的時候常常是醉醺醺的,他在酒精的作用下,大腦細胞處於一種急其活躍的狀態,而不受到清醒意識的理論所干擾,右腦形象思維能力獲得了很好的釋放。所以他寫出了許多傑出的作品。對於寫作這種高強度創造性腦力勞動來說,腦能風暴可以發揮難以想像的作用。
此外,還有一些寫作原則應該遵循,它們可以幫助人們獲得優良的寫作效果,將在下面的全腦超能寫作訓練中加以介紹。
超能寫作
所有的寫作都是由大腦來完成的,怎樣充分地發揮大腦的潛能,調動大腦的能量來從事寫作,是全腦超能寫作的核心部分。一篇文章或一本書要寫得精彩,就要讓大腦思維活躍、豐富多彩,先有腦能的昇華與飛躍,才可能產生文章的昇華與飛躍。
在掌握基本寫作規律後,就可以採用超能寫作這種高級形式的寫作,它可以幫助我們發揮腦能,激活智慧,增強寫作能力,擴展作品張力。
超能寫作的一些重要方法如下:
一、熱啟動法
熱啟動是典型的大腦風暴法,讓思維圍繞著寫作主題展開全面的思考,此時大腦類似於一個核反應堆,不斷地釋放能量,形成巨大的衝擊波,產生許多精彩的思維火花。
在寫作過程中,盡可能地把這些釋放的能量落實在筆下,不要顧忌這,顧忌那,想到哪裡寫到哪裡,打破一切清規戒律,不要讓條條框框捆住自己,要一瀉千里,恣肆汪洋,而不是苦思冥想,任何活靈活現的作品,都不是在那裡苦思冥想想出來的,而是腦能風暴帶來的結果,苦苦思考的結果大多為四平八穩的內容。
有些人積累很豐富,有紮實的理論功底,但他們多為右腦思維,研究型的思維,這樣對寫作文章尤其是創作文學作品,反倒形成嚴重的障礙,這裡沒有寫,左腦就得干擾,說這樣寫行不行,那樣寫通不通,跳出來攔在那裡,找右腦創作的麻煩,往往這時右腦就受到了左腦的阻礙,等於自己給自己製造了麻煩。
其實,這個難題並不難解決,這要從根本上加以扭轉,也就是在寫作的時候,不要去想什麼理論或規律等,大膽想像,放手去寫,自然會文思泉湧,吞吐自如。
二、意識流法
寫作的時候思路可以隨心所欲地流淌,就像山間的小溪順著山勢一路唱著、跳著、跑著,與小河匯合,歡快地向前融入大江與海洋……
寫作的時候要讓大腦中的這種意識奔騰向前,不受阻擋,一江春水向東流,也可以向西流、向北流、向南流,在流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受到這樣那樣的阻撓,但可以繞過去,再向前痛快淋漓地奔湧。
運用這種寫作法,要相信自己的思維和意識能力,由於長期的積累和創作時的腦能發揮,共同形成的某種能量噴發,是在自覺與不自覺的狀態下產生的激情。
三、蒙太奇法
寫作中有的地方較順利,有的地方可能不太順利,把順利的地方先寫出來,不順利的地方後寫出來,可以一段一段地寫,也可以一截一截地寫,寫完以後讓它們用「蒙太奇」手法串連起來。
經常有人在寫作中遇到困難,停在那裡咬著筆頭,挖空心思,中斷了思維,造成腦能的浪費,如果此時暫時撇開困難的地方往下進行,往後或事後慢慢思考,一旦解決就可以補充進文章,而不是在寫作時停停寫寫、寫寫停停,阻礙了思維的流暢性,對寫作是極為不利的。
四、高壓線法
寫作時可以先大範圍、大面積地展開,異想天開也可以,先輻射出去,然後再順著一條主線收攏,通過一個高壓導線往前衝,這條高壓線就是文章的動脈。思維沿著高壓線向前延伸,寫完之後,圍繞著動脈即主線予以保留,離得較遠的,則可以刪去。
採用高壓線法寫作,可以收到許多異想不到的效果,不過可能有時會造成一些浪費,有的內容不是太直接,要捨去,不過不要緊,這些內容這篇文章用不上,將來可能別的文章會用上,還會發揮作用。這種高強的電流通過的方式,可以產生寫作的快感與衝力。
五、滾雪球法
抓住某個主要的問題先寫,獲得最初的核心部分,不管這個部分是什麼形狀的,大小如何,然後在此基礎上加以擴充拓展,讓它不斷地壯大與豐滿起來,然後再越滾越大、越滾越圓、越滾越漂亮。
許多時候要寫作一篇文章,可能剛開始時就一點思想火花,但這個火花很重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讓這一點火花不斷地發揮,漸漸長成。且無可限量,這樣寫出的作品有裡有面,有質有量,表裡如一,耐人尋味。
六、紫外線法
在沒動筆之前,就可以有意識地吸收相關資訊,形成思維的穿透力,可以上網衝浪、去書店瀏覽、在圖書館中接受信息的衝擊,向紫外線那樣透視某些作品,在大量的強「刺激」中,發動自己的腦能,激發自己的大腦活力,形成優勢興奮中心,帶來強烈的創作慾望和衝動,超越他人作品,賦予自己的寫作巨大的衝擊力。
七、勿忘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