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之八知識就是力量。
對策——知識·智力·能力!
知識·智力·能力
內涵及相互關係
知識就是力量,是一句人人皆知的話,人們已經習以為常,普遍以為它是一種真理,從表面上看來,知識是可以給我們力量,但是知識本身並不是力量。舉例來說,北京西單圖書大廈是全國最有影響的圖書市場之一,它裡面琳琅滿目地陳列的全部是各種各樣的知識,它座落在北京市中心的長安街北側,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其本身並沒有創造什麼。別說是一座就是一百座,也不過讓長安街兩邊坐滿了圖書大廈,其本身創造不了什麼,但是它作為一個知識的平台,人們運用它提供的知識庫中的某些知識,讓這些知識活化,變成自己智力和能力的一部分,進而在現實生活中讓這些知識發揮作用,因而可以發揮許多大大小小的或意想不到的作用,為我們的現實生活服務,這時候才能談得上知識就是力量。
知識就是知識,知識本身不是什麼力量,如果沒有人的大腦的加工和付諸實踐,就沒有任何力量和價值可言。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常說,某個人是書獃子、書蟲,原因就是這類人大腦中裝滿了知識,但卻不會應用,這樣的知識再多也沒有什麼力量,反倒使人變成了十足的啃書蠹蟲,這樣的知識有還不如沒有。
學術界曾有京派和海派之爭。京派主要是指以北京的一些學者的學風為主的一種,主要強調做學問要扎扎實實,厚積薄發。海派主要是以上海一些學者的學風為主的一種,主張做學問要靈活多樣,隨機應變,兩派之間互有褒貶,前者說後者功力不夠,後者認為前者過於迂腐。作者無意捲入兩派之爭,應該是兩者兼顧,走一條中庸之道比較合適,其實這並不是作者的發明,中國儒家歷來主張中庸,在做學問上不妨也中庸一下,但不要為了中庸而中庸,實際上是兼采兩家之長。
上述兩派之爭對我們的學習有一定的啟發,這就是我們在學習中不要一味地強調死讀知識,而要把知識讀活,讓知識變成自己的智慧,再由智慧變成自己的能力,這種能力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就變成了不折不扣的真正的力量。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這個時代具有鮮明的特徵:
第一,知識作為最重要的要素和經濟的主要支柱。農業經濟時代第一生產要素是土地,工業經濟時代是貨幣資本,而知識經濟時代超越了土地、貨幣資本,知識成為生產力中最重要的要素,成為一種戰略性資源,直接影響到經濟的高速發展。
第二,智力勞動者成為創造性的社會主體。在農業與工業經濟時代,社會創造財富的主體分別為農民與工人,而現在智力勞動者運用新知識、新技術與新產品推動著社會經濟向前,創造出大量的財富。
第三,在生產方式上發生了重要的改變。在農業經濟時代,社會財富增長極其緩慢,人類長期進行著積累經驗與簡單再生產的方式緩慢推進。在工業經濟時代,資本積累與擴大再生產,使得社會生產規模大大加強,產品與社會財富大幅增長,知識積累與創新再生產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主要表現。創新是時代的要求,所有的物質皆由創造性生產面世,所有的精神產品展現出新的成分,創新圍繞著整個再生產過程,是整個時代賦於人類的重要使命。
第四,社會分配方式發生重大變化。在農業經濟與工業經濟時代,主要依據土地與資本來分配;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社會財富分配的主要形式,是以知識來分配。知識的主權人與創造者分配剩餘勞動成果,知識越多,能力越強,獲得的報酬就越多,知識密集型部門集中了大量的社會財富,知識階層的收入越來越佔有優勢。
第五,生產資料發生了重要變化。農業經濟時代是以手工工具為主的社會,而工業經濟時代主要是工具機、傳動器與動力機械體系為主要生產資料。而在知識經濟時代,智力化與機器化取而代之,成為生產資料的主角。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技術等在社會中廣泛運用,使社會實現了高度的自動化。
第六,生活與消費方式發生了重要變化。在農業經濟時代,人們在處於低水平的封閉體系中展開生活與消費;在工業經濟時代,人類在生存消費之外,享受與發展型消費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部分;而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生活與消費方式有了更加豐富與廣闊的發揮空間,體現出知識化、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個性化、特異化等趨勢。
第七,教育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在農業經濟時代,教育規模小,而且處於分散與封閉的狀態。在工業經濟時代,教育方式以學校化來體現。而到了知識經濟時代,電化教育、遠程教育、虛擬學校、互聯網討論等將在教育上大顯身手,不僅減少了學習者的費用與成本,節約了時間,而且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參與學習,效率大為提高,虛擬現實使更多的知識與技能被人們更快、更好、更有效地掌握。
值得注意的是,知識急劇增長與膨脹,向人們提出了挑戰,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更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的要求。因此,學習與再學習成了人們生活中佔有主導地位的大事。
第八,勞動對象的範圍發生了重要變化。在農業經濟時代,天然資源作為主要勞動對象。在工業經濟時代,新型材料如金屬、橡膠、塑料、化纖等是主要勞動對象。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納米技術、原子技術等物理學、量子化學與結構化學等進入微觀領域。人類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天然資源,尤其能夠發現、創造大量新的人造材料作為主要勞動對象。
第九,工作性質有了重要改變。人們在農業經濟時代主要是順應自然,並與惡劣的自然條件作頑強的抗爭,生存方式較為艱難。在工業經濟時代,人們可以利用自然,加強駕馭自然,以改造自然和物質世界。而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的工作方式主要是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和競爭,表現出高度的自主性、高效性、創造性、競爭性、合作性等。所以,怎樣與人相處、與自然相處、與社會相處,調整身心,以進入一種和諧與協作的狀態是無比重要的。
第十,通訊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在農業經濟時代,以人力或畜力為主要通訊工具。在工業經濟時代,以機器、無線電等技術為主要通訊工具。而在知識經濟時代,即時通訊成為最主要的通訊方式。在全球的每個角落,都可以迅速地獲得必要的信息。
什麼是知識呢?知識是人們在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與改造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認識的總結與概括。經驗可以分為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認識可以分為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任何人的知識都是復合的,而不可能是單一的形態。它由多種多層知識融合而成,這些知識有機組合在一起,就成為我們經常所說的知識結構,反過來說,知識結構就是各種知識的總和。
什麼是智力呢?有人認為智力實際上是素質,作者認為智力與素質並不能等同起來。素質是一種綜合的能力體現,它包括人所擁有的知識結構、思維能力、智力水準、操作能力等。而智力則是綜合素質中的主要成份,智力是人們所具有的認識與改造世界的某種綜合能力,具體表現在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與創造力等,我們可以把智力分為一般智力與特殊智力,合稱為多元智力。一般智力是指每個人在生活中大多擁有的基本能力。特殊智力是指某些人在現實中所具有的某些特殊的能力。
而能力是指人們可以完成某些活動所擁有的個性心理特徵,它能夠使人們順利地完成某種任務和活動。能力也可以劃分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對某一項複雜的任務的完成,應該是多種能力的綜合體現,這種順利完成某些活動和任務所擁有的多種能力的綜合體現,便是才能。
知識、智力與能力,是三位一體的,形成人們的綜合素質——實力。它們三者的關係既合為一體,又相對獨立。知識是智力與能力的根基,智慧與能力反過來對知識的掌握、遷移發生影響。知識並不是智力與能力,它只有經過轉化才能變為智慧和能力,能力是智慧在某種條件下的外化表現形式,也就是說,內在的智力與外在的能力是對知識的發揚和昇華。智力並不是知識的照搬,而是知識的內化。所以我們要從重知識,轉化到重智力,再轉化到重能力,讓這三者形成我們的綜合素質即實力。這是世界學習領域的一種總的趨勢。
知識
學生的學習主要是學習掌握主要內容,他們獲得的知識是人類經過長期積累的結晶,大多數間接的經驗,是在老師的教育和指導下獲得的,比知識的積累簡便、迅速、快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並不是被動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發揮能力的心理過程,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動機,以及良好的心理活動,那麼獲得知識就相對比較困難,如果具備了這些良好的素質,則獲得知識的能力就會大大增強。
一、理解知識
理解知識實際上是對知識的概念、原理加以領會和理解,對概念和原理涉及到的事物本身的規律及其本質的認識,這些都是靠思維才能獲得的,這時的思維圍繞著所獲得的知識經驗來進行,所以說理解是對知識經驗應用於認識事物之間不同的聯繫,從而深入地看到事物的本質與規律。
如何才能增強理解知識的能力呢?
首先,積極調動各種思維,參與學習,任何人對知識的理解都是由簡單到複雜,整個過程都是一種思維的過程,思維讓我們很好地理解知識,它是理解知識的重要基礎。強化自己思維的積極性,是提高理解知識的核心要素,同時能夠培養我們善於理解知識的能力。
其次,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有效地幫助我們理解知識,理解知識以思維的方式來進行,在我們的大腦佔有豐富典型、正確的感性材料時,我們就可以很好地對知識內容展開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抽像、概括等,進一步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進行把握。
再次,讓知識系統化,有助於理解知識,對知識的理解大多是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開展的,所以經驗越豐富、越正確,對知識的數量和質量的掌握就會越有利,故有的知識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對新知識加以理解,有利就有弊,它也可以對我們理解新知識產生障礙,我們應該通過事物之間的聯繫和區別,積極發揮把握知識經驗的作用。所以我們應該讓知識系統化起來,產生良性影響,避免消極影響,既要循序漸進,又要加強聯繫,讓新的知識進入原有的知識結構,這樣可以理解新知識,也可以把握新知識。
二、鞏固知識
鞏固知識通常是以記憶、複習、添加、運用等方式讓已有的知識進行加固,它是積累知識的重要前提,也是學習新知識的必要準備,而且是應用知識的必備基礎。
如何才能鞏固知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