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腦超能思考力 第12章 思考力的魔法 (2)
    第三,形象性。模擬思維法在思維的時候,常常不脫離具體的形象,往往憑借擁有的感性材料進行「形象思維」。模擬變色龍的皮膚機理,離不開其皮膚形象;模擬長頸鹿皮膚自動收縮機能,離不開其脖子上的皮膚和血管形象;模擬蜻蜓的「翅痣」,離不開翅膀的具體形象。

    前蘇聯衛國戰爭中,德軍包圍了列寧格勒,出動了大批飛機對這個城市狂轟濫炸。前蘇聯蝴蝶專家施萬維奇看到蝴蝶的色彩和圖案在花草中與之融為一體而迷惑人,就模仿它的色彩和圖案對這個城市的機場、火炮陣地和軍火倉庫進行了偽裝。結果竟然騙過了德國飛行員的眼睛,使上述重要目標安然無恙。施萬維奇對蝴蝶進行模擬的時候,他的腦海裡無論如何也不能缺少蝴蝶的色彩和斑紋這些形象。

    因此,模擬思維法作為一種傳統的思維方法,對人類的文明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只要自然和社會還在發展、運動,模擬思維法將繼續發揮它的作用,因而掌握這種具有普遍意義的方法是極為重要的。

    ◎系統性思考

    運用單一的思考方式不能夠完美地解決問題時,你就應該考慮將多種思考方式結合起來運用,這就是系統思考。系統思考指出複雜有兩種:一種是包含許多變數的「細節性複雜」,另一種是「動態性複雜」。

    這裡所介紹的系統思考工具,是為了瞭解動態性複雜而特別設計的。管理者的生活總是忙於應付天天發生的事件和沒完沒了的活動,因而,看不見事件背後的結構和行為變化形態。這些工具幫助我們看清結構與變化形態,幫助我們瞭解慣用的解決辦法為什麼無效,以及效果較高的槓桿點可能存在於什麼地方。

    但是細節性複雜又是怎樣的情況?如果在真實的管理情境之中,有幾百、甚至幾千個回饋過程同時運作時,將會如何?我們要怎樣才能夠處理這樣的複雜狀況?然而,如果在這些亂成一團的活動中,系統思考只教導我們認識少數幾個回饋過程,它有什麼實質的用處?

    我們知道,系統觀最深的啟示之一是:巨大的細節性複雜使所有原本合理的說明變得殘缺不全。雖然人類的社會系統極度複雜,你永遠無法把它完全澄清,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強化掌握複雜的能力。

    許多證據都顯示,人類有認知上的限制。認知科學家證實我們同時只能掌握少數個別的變數。我們意識層處理資訊的機制,很容易因細節性複雜而超載,迫使我們必需求助於簡化的方法來理解事情。

    但是,我們如何解釋在交通擁擠的道路上以60英里的時速開車,或打網球,或演奏莫扎特奏鳴曲這些極端複雜、涉及上百個變數以及需要快速的改變,而且必須立刻判定的反應?此外,當我們對這些工作熟練之後,做這些事情僅需少許或不需有意識的注意力。

    例如我們在交通擁擠的道路上一面駕駛、一面與身邊的人交談;職業網球選手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對手的策略與所得分數上面;演奏會上的鋼琴家心裡所想的只是美的表現,而非機械性的技巧。

    顯然,我們內心有一個善於處理細節性複雜的意識,一般稱之為「潛意識」,以表示它是在我們正常的意識「之下」的一個心智層面。在潛意識的層面,我們具有意識層次所沒有的、處理細節性複雜的巨大能力。

    反向思考法

    要想進行反向思考,首先必須打破思維定勢。

    所謂思維定勢,是指人們從事某項活動的一種預先準備的心理狀態,它能夠影響後繼活動的趨勢、程度和方式。構成思維定勢的因素,主要是認知的固定傾向。先前形成的知識、經驗、習慣,都會使人們形成認知的固定傾向,從而影響後來的分析、判斷,形成「思維定勢」——即思維總是擺脫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縛,表現出消極的傾向。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而當我們長期處於某個環境,多次重複某一活動或反覆思考同類問題時,頭腦中會形成一種思維習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思維定勢,下次再碰到同類問題時,思維活動便會自然而然地受這種思維定勢支配,甚至在環境、條件等發生明顯的變化時仍然不肯改變。

    有這樣一個問題:

    一位聯邦調查局的探長在茶館裡與一位老頭下棋。正下到難分難解之時,跑來一個小孩,小孩兒著急地對探長說:

    「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來了。」

    「這孩子是你的什麼人?」老頭問。

    探長答道:「是我的兒子。」

    請問:兩個吵架的人與這位探長是什麼關係?

    這個問題的答案只能是:探長是女的,吵架中的一方是她的丈夫,即小孩的父親;另一方是探長的父親,即小孩的外公。

    有人曾將這道題對100個人進行了測驗,結果,只有兩個人答對。後來,又有人將這道題對一個3口之家進行了測驗,結果,父母猜了半天沒答對,倒是他們的兒子(小學生)答對了。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思維定勢在作怪。人們習慣上總是把「聯邦探長」與「男性」聯繫在一起,更何況還有與「男性」有聯繫的「茶坊」、「老頭」等支持這種思維定勢。這道題,從經驗出發,就不容易解答,那位小學生因為經歷少,經驗也少,就容易跳出定勢的思維「魔圈」。

    思維定勢的建立需要經過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一旦建立後,就具有了極強的頑固性,它的改變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往往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它和自然界中的每一樣東西一樣,都有一種慣性。這種強大的慣性同樣也存在於新定勢的建立和舊定勢消亡的過程中。

    再提一個問題:

    籃子裡有4個蘋果,由4個小孩子平均分,到最後,籃子裡還有1個蘋果。請問:他們是怎樣分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只能是:4個小孩一人一個。

    這個答案,許多人可能不服氣:不是說4個孩子平均分4個蘋果嗎?那籃子裡剩下的1個怎麼解釋呢?首先,題目中並沒有「剩下」的字眼;其次,那3個小孩子拿了應得的一份,最後一份當然是最後一個孩子的。至於他把蘋果留在籃子裡或者拿在手上,這並沒有什麼區別。

    對於這樣的答案之所以不服氣的人,同樣也是受了思維定勢的干擾。他們困於認識的固定傾向,而不能識破題目布下的圈套。因此,由認識的固定傾向所產生的消極的思維定勢,是禁錮人的思維的枷鎖。

    認識的固定傾向是一種習慣,而習慣卻是一種因循式的思維形式。習慣——我們已經熟練掌握的不假思索的反應行為和適應行為,經常使我們不饑而食,不困而眠,不慍而吼,壓倒合理的思想而不給它以自由發揮的機會。要提高智力,就必須從衝破思維定勢開始。

    其次要破除成規。

    對於這一個比較陌生的話題,還是讓我們首先從一個生活中的例子談起好了。

    學生芭芭拉的成績雖談不上出眾,但仍屬好的一類。她申請進入心理學研究生課程學習的材料中,附著她過去有代表性的工作簡介,給人們的印象頗深。在約翰當時看來,她在耶魯獲得一名助理教授(實際需要擁有博士頭銜)職位的機會比她被研究生院錄取的機會還要大一點。因為,謀職用不著參加標準能力測試,而想進入研究生院則必不可少。然而儘管芭芭拉的測驗分數不佳,約翰卻希望她能夠被錄取,理由只有一個,他們從來都宣稱關心人的創造力,而芭芭拉在工作中已充分展現了她的創造才華。

    然而事與願違,芭芭拉的申請被拒絕了。委員們花了近半小時來詳細討論芭芭拉的申請,而結果卻令人失望。很明顯,測驗分數給申請中的任何其他材料都抹上濃濃的色彩。也就是說,委員會的成員們一旦看到測驗低分就會帶上有色眼鏡來看待芭芭拉檔案中的一切。

    這種行為在生活中並不鮮見。所羅門·阿希的研究表明,每個人都有所謂的「核心品質」,他人總是根據這些核心品質來組織關於這個人的有關信息。而測驗分數自圓其說式的量化準確性,幾乎總是保證可以用來解釋人們的核心品質。

    在思考的過程中,你想解決的最棘手的問題是必須挑戰那些阻止解決之道的思想——你的規則。破除成規的第一步就是辨識你的成規。

    因為可以看得出來的限制通常是使我們無法找到解決之道的主要成規。如果你將金錢列為限制之一,則你必定有一條規則規定,要解決問題需要某一數額的金錢。

    將你的規則全部列出,尤其是那些你認為不能破除的成規。這些成規就是大部分不可能的問題的核心。你對你的問題仍有諸多的規則。你在破除你的固定思維模式時,會創造出許多構想,有些很好,有些很差。你對這些構想的評估是以規則為基礎,為了接納或拒絕這些構想而製造規則,再檢視你的構想清單上的構想,由你最好的構想開始。

    你也應該有一些你認為無效的構想,找出它們無效的理由。例如,你會因為某個構想風險太大而拒絕它,那意味著你心中暗藏著一條規則,只有低風險的計劃才是可以接受的解決之道。

    如果你的規則看起來很明顯,也不用擔心,其中有些會明顯得讓你不想將其列入清單中。明顯的規則是很適合破除的規則。沒有人曾認真考慮過要違反這些規則,而明顯的解決之道則一再地徒勞無功。

    列出一長串的規則清單,然後挑一條加以破除。是否有某一條規則一旦破除,就能讓你解決問題?這是基本規則,或許會有一條基本規則是:貪婪、自私的人不會協助飢餓的人。如果你可以打破這條規則,你可以終結飢餓。

    如果沒有任何規則在你加以破除後可以解決問題,則再多找些基本規則。用每一個打破固定模式的練習來擴展你的思維,代替那條基本規則。如果你有一個可以有各種解決之道的問題,就會找出這條規則。一旦你辨識出你這條基本規則,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階段了:打破那條規則。

    再次,水平思考也是反向思考的方法之一。

    人們的思考方式多數情況下是垂直的思考,那麼你想過沒有,水平思考會收到什麼樣的效果呢?

    水平思考法是針對垂直思考法而言的,垂直思考法是以邏輯與數學為代表的傳統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的最根本的特點是:根據前提一步步地推導,既不能逾越,也不允許出現步驟上的錯誤。它當然有合理之處,但如果一個人只會運用垂直思考這一種方法,他就不可能有創造性。

    1969年9月下旬,世界各國的廣告學家雲集日本,參加世界廣告大會。這次會議上引起最大反響的,便是英國劍橋大學的迪·伯諾教授的有關水平思考法的發言。

    迪·伯諾教授主張,當你為實現一個新的設想而進行考慮時,很有必要擺脫一直被認為是正確的、固有的觀念的束縛。舉例來說,按照人們固有的觀念,水總是往低處流的,如果僅從這一觀念出發,世界上就不會有能將水引向高處的虹吸管了。

    迪·伯諾教授舉的下面例子,最能說明這種思考法:

    A從B處借了一筆債,如果無法償還,就得去坐牢。B是高利貸者,他想娶A的女兒做老婆,姑娘誓死不從。B對姑娘說了個解決問題的辦法:「現在,我從地上撿起一塊白石子、一塊黑石子,然後,裝進袋裡由你來摸。如果你摸出白石子,你父親的那筆債就一筆勾銷;假如你摸出的是黑石子,那你就得和我結婚。」說完,就從地上撿起兩塊黑石子放進了口袋。然而,這個動作卻被姑娘發現了。

    迪·伯諾教授問與會者:「如果你就是A的女兒,你會怎麼辦?」

    答案往往會有這樣幾種:

    1、姑娘拒絕摸石頭;

    2、姑娘揭穿B撿起兩塊黑石子的詭計;

    3、姑娘只好隨便抓出一塊黑石子,違心地同B結婚。

    然而,以上的辦法都不盡如人意,只有運用新的思維技巧——水平思考法,才能兩全其美地解決問題。

    現在,我們如果以水平思考法來考慮的話,就會打破原有的觀念。那就是將考慮的焦點移向水平方向——由口袋中的石子移到地上的石子。

    當姑娘的眼光從口袋移到地面(也就是說,她轉移了思維方向),想到B的兩塊石子是從地上撿起來的。於是,她伸手到口袋裡抓起一塊石子,在她拿出袋口的一剎那,故意將其失落在地上。這時,她對B說:「呀!我真不小心,把石頭掉在地上了。我抓出來的那一塊是黑是白已經無法知道了。但這也無關緊要,看看你口袋裡剩下的那一塊吧。我抓的肯定與口袋中的那一塊不一樣……」

    口袋裡無疑是一塊黑石子。B不敢承認自己的欺騙行為,他只好無可奈何地認定姑娘取出的是一塊白石子。就這樣,姑娘利用水平思考法,將束手無策的局面扭轉過來,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這個例子,可以說明垂直思考法與水平思考法的區別。垂直思考法集中考慮的是姑娘必須取出一塊石子,而水平思考法卻把注意力集中在口袋裡剩下的那塊石子。垂直思考法對事物進行「最合理」的分析觀察,然後利用邏輯推理予以解決;水平思考法則盡力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觀察事物,而不是用一種最有希望的方法去觀察並處理某種事物。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