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腦超能思考力 第8章 思考力的模版 (4)
    實驗前,皮特告訴這些學生,這次實驗是在不見面的情況下,通過錄音帶的聲音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特點。錄音帶上是10個人朗誦同一篇文章的聲音,其中5人用的是英語,另外5人用的是法語。學生們並不知道,實際上是5個人分別用兩種語言朗讀。結果心理學家發現,同一個人用英語朗誦時,人們說他個子高、有風度、聰明、可靠、親切、有抱負,而用法語說時,人們的評價就沒那麼高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呢?因為在加拿大,英裔加拿大人的社會背景通常好一些,人們對他們的印象和態度也就比對法裔加拿大人好。而正是這種已經形成的態度,影響了人思考、判斷問題。

    由此可見,所謂成見,就是定型的看法,就是堅持先入為主的觀點,即使是錯誤的,也不肯更改。成見嚴重阻礙我們的思考,影響我們對事物作出的判斷,它使我們總是戴著各種有色眼鏡去看世界,得出錯誤的結論。

    法國年輕的數學家伽羅華把17歲時寫出的關於高次方程代數的文章,送到法蘭西科學院,沒有受到重視。20歲時,他第三次將論文寄去,審稿人波松院士看過之後的結論是:「完全不可理解!」

    蘇格蘭科學家貝爾想發明電話,就將這一想法告訴一位有名的電報技師,那技師認為貝爾的想法是天大的笑話,還諷刺地說道:「正常人的膽囊是附在肝臟上的,而你的身體卻在膽囊裡。少見!少見!」好在貝爾沒有相信這傢伙的一派胡言,憑著高度的自信將實驗堅持下去,並最終取得了成功。

    1868年,英國皇家學會為研究碰撞問題而懸賞徵文。荷蘭人惠更斯文章最好,可是,因為他不是英國人,而被扣發文章。後來,他的論文被法國賞識,在法國出版,他本人也當上法國科學院院長,為法國在科學上趕超英國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什麼成見能使思考發生偏差呢?其根源在於我們對知識的確定性和明晰性的片面追求。在認識過程中,我們接受外部信息的刺激,再依靠原有思想、概念來識別對象,通過某種相似性來獲得關於外部對象的較為明確的認識。這種對確定性的追求,是我們在認識過程中產生的一種自然傾向,對確定性的偏愛,使人產生一種內驅力,總是希望明確某一對象的屬性,以建立對象與屬性之間的聯繫,達到關於某一對像認識的「終結」。

    但是由於這種「終結」不可能是真正的終結,並且它建構在外部信息和原有文化概念的某些內涵相似的基礎上,受這些內涵的影響,我們在對外部信息作判斷時,便會帶有明顯的意向,這種意向形成一種先入之見,它使得我們容易依據舊的印象對思維對像作出帶有傾向性的斷定,表現在:當我們的記憶存在著有利於某事或某物的證據時,我們便會作出有利於某事或某物的斷定;當某事或某物與我們的價值觀、道德觀等不相符合時,我們便會作出不利於某事或某物的斷定。

    對權威的過分崇拜也是一種成見,它會影響個人對問題的思考。表現在:人們在進行思考時,往往將自己的思維局限在權威理論劃定的界限內,即使權威理論已不能解釋現實中的某些問題,甚至這些問題已成為權威理論的反例,人們仍然相信權威的理論併力圖找出新的證據來證明其正確。正如英國科學哲學家伊·拉卡托斯所指出的:崇拜牛頓力學和萬有引力定律的牛頓派物理學家是不會輕易反駁牛頓理論的,即使他們知道有一顆小行星偏離了他們運用牛頓力學和萬有引力定律及公認的初始條件計算出的該行星的運行軌道,他們還是會認為牛頓力學是對的,並試圖用一系列更新更巧妙的輔助假說來檢驗它。

    所以,權威的理論對人們的思考起著重大的影響,即使權威的理論已不能解釋新發現的事實,人們還是寧肯用假想的事實去維護權威的理論,而不願根據事實來修正權威的理論,這說明對權威的盲目崇拜,使人們對其理論產生了一種無條件的偏信。在這種偏信的作用下,人們忽略了權威理論的應用範圍和局限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作出正確的判斷。亞里士多德的錯誤理論統治了長達2000餘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對判斷產生影響的第三種偏見來源於群體意向。現代心理學對群體所作的研究表明,同一群體的成員長期生活在共同的環境裡,共同的勞動條件、共同的語言及共同的生活習慣,容易形成一種共同的價值觀、審美觀,並在此基礎上產生一種群體意向。群體意向對隸屬於群體的每一個成員具有一種規約性,它通過湮滅個體的思想,使個體絕對服從群體來維持群體的一致。

    這種對群體意向的順從,使個體對思維對像特別是對外群體的成員不是實事求是地作出公正的評價,而是表現出一種人云亦云的傾向,或者使個體對不符合本群體價值觀的人和物,表現出一種敵視態度,無端地進行打擊和排擠。歷史上由群體意向衍生出來的種族歧視就是一例,它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危害至今激勵著人們進行反種族主義的鬥爭。

    總之,人們對事物情況進行的斷定,有時之所以不能正確地反映現實,我們認為這與人們頭腦中的先入之見,對權威的盲目崇拜以及受群體意向的影響所形成的偏見不無關係。儘管這些偏見產生的原因不同,但它們對判斷產生的消極作用卻是一樣的。即它們使人歪曲地反映現實,始終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質,從而無法獲得真理性的認識。

    瞭解了成見、偏見的根源,也就等於找到了病根,只要我們對症下藥,就有可能治癒。所以要努力放棄成見,凡事用客觀的態度看人、看事,不必預設立場。「是」的,就還給它一個「是」的本來面目;「非」的就還給它一個「非」的真相。惟有放下成見,去除偏執,才能認清實相,才能擁有正確的判斷。

    進行理智性思考的另外一個關鍵是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

    情緒可以影響人對信息的選擇,因而情緒可駕馭人們的行為,支配人同環境的協調,影響人從環境信息中得出的判斷。

    情緒對人的作用在心理學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表現得非常清楚。該定律表明,作業成績與情緒的激動水平(喚起水平)呈倒「U」字型關係,過低和過高的激動或緊張水平都不利於作業,只有適中強度的情緒才有益於人的工作與學習。對於難度不同的作業,「適中」水平有所差別。例如,對一般人而言,操作複雜的代數問題的最佳狀態處於中間偏低的激動水平;操作初等算數技能的高峰處於中等激動水平;操作簡單反應時的高峰處於中間偏高的激動水平。

    為了使讀者對情緒的作用有更理性直觀的認識,下面還是通過一個小實驗來說明,這個實驗可以使大家瞭解情緒對動作穩定性的影響。

    做這個實驗需要一些鉛筆和秒錶。沒有秒錶的話,手錶也可以。做這個實驗起碼要兩個同學。一個充當主試,另一個充當被試。

    主試負責宣讀指導語,並記錄成績。指導語如下:「請你左右手各拿一支鉛筆,兩手懸空向前平伸,與地面保持平行,鉛筆尖相對,中間相距20cm。當我說『預備』時,你就做好準備。我說『開始』,你就兩手移動鉛筆,使兩筆尖相碰。碰到了就算一次成功,沒有碰到就算一次失敗。移動時,如果筆尖沒碰上,不許上下前後移動,否則碰上也不算數。每做完一次,兩筆回到以前的位置,再進行第二次,連續做1分鐘,看能成功多少次。做完1分鐘後,休息1分鐘,再進行第二輪,共進行3輪。」

    充當被測試的同學要服從主試的安排。這個實驗最好在教室裡、有多人參加的情況下進行。設專人大聲報告每個人的進度,這樣可以製造緊張氣氛。

    把每個人在緊張時和不感到緊張時的成績加以對比,就可瞭解緊張情緒對動作穩定性的影響。

    因此,動作的穩定性對於許多活動包括判斷都是很重要的。不過,最可怕的是感情一旦失去了理智的約束,就難免會把人帶入失敗的深淵。

    有這樣一個古老的阿拉伯寓言故事:

    河裡有一種叫做河豚的魚。它喜歡在橋墩間游來游去,有時不當心,迎頭撞在橋墩上,經常怒氣勃發,無論如何都不肯走開。

    它怨恨橋墩,它怨恨水流,它怨恨自己……於是,它張開兩腮,豎起鰭刺,滿肚皮充滿了怒氣,浮到水面上來,許久都不動一動。

    這時,一隻翠鳥掠過河面,一把抓過圓鼓鼓的河豚吞而吃之,享受了一頓鮮美的午餐。

    怒,是人的一種從心理到生理的情緒反應。人在發怒時表現為情緒緊張,很快進入「應激狀態」。在怒氣的刺激下,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一系列全身性的變化:肌肉緊張度增高,毛髮豎起,鼻孔開大,橫眉張目,咬牙切齒,緊握雙拳,進入臨戰狀態,這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此刻,人繃緊了每一根神經,調動了身體裡所有的能量儲備,能迸發出比平時大得多的力量。一般來說,青年人好勝逞強、血氣方剛,情緒波動大,更易發怒。通常情況下,發怒容易使人失去理智,作出錯誤的判斷,甚至釀成苦果。

    因此,為了減少情緒對我們的判斷力的影響,為了成為情緒的主人,讓情緒服務於判斷,而不是阻礙判斷,在此特向讀者提出4條建議:

    第一,培養自制。具有了良好的自制力,無論你何時何地都能使自己保持穩定的情緒,不至於發生因情緒過分激動與悲傷而衝垮理智的「堤岸」。

    第二,佈置環境。整潔、美觀、舒適的環境有助於舒展情緒,對思維活動的展開非常有益。佈置環境中,要注意擺設、點綴、色彩3個因素。物品的擺設要寬鬆、整齊、別緻。室內可以用壁畫、藝術品、香樹點綴。色彩要注意搭配、選擇。一般認為紅色、黃色、橙色、黃綠色等容易使人產生熱烈、興奮的情緒;藍色、青綠色容易使人產生清靜、安逸的情緒;棕色、黑色容易使人產生抑鬱的情緒。

    第三,喜愛音樂。幽雅的音樂能改變人腦電波活動的節律,舒展情緒,使大腦活動變得敏捷活躍。

    第四,注重儀表。儀表在某種程度上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情緒狀態,是情緒的一面「鏡子」。但儀表對情緒的反作用也不可忽略。一身式樣得體、顏色舒適的服裝會使自己精神煥發、神采奕奕;燙(或理)一下頭髮也會使人自感年輕數歲。據說,日本某大學的一位教授,一到考試前總要勸告學生:「因為這次考試十分重要,大家都要穿上整齊的衣服,悅目清心的服裝將有益於敏銳的思考。」其實,這位教授是很懂心理學的。

    監督性思考

    按常人的理解,所謂思考力訓練,無非就是弄幾個題目練習練習,尤其是多做數學題,因為數學題最能鍛煉人的思考力。這種想法與思考力訓練的科學內涵有很大的差距。思考力訓練是有操作程序、內容和評價方法等方面的要求的。我們把採用一定的程序,對思考能力、思考方法、思考態度、思考品質和思考知識等進行系統的訓練,從而使人的思考水平得到提高的過程稱為思考訓練。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