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讀書,用真正的精神去閱讀真正的書籍,是一項宏偉訓練,它比讀者生活中任何訓練都艱苦。
閱讀的本質
「閱讀之於思想猶如運動之於身體。運動使人健壯,讀書使人賢達。」這是英國散文家約瑟夫·愛迪生於1711年所說的一段話。除非我們用前人在書中留給我們的偉大思想遺產來豐富自己的頭腦,否則,我們的大腦就會由於缺乏這些必要的練習而停止發展,並逐漸變得遲鈍起來,就像一個缺乏訓練和實踐的運動員一樣。詞彙的知識可以改進閱讀,反過來閱讀又能增加你的詞彙知識。因為,詞是思維的工具,而閱讀則是我們思維材料的供應倉庫。
要閱讀,我們必須學會有效閱讀,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有效閱讀的三個要素是:
1、集中精力;
2、盡量多記;
3、把所讀到的內容同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聯繫起來。
三種常用的閱讀方法有:
第一,瀏覽或掠讀。這種閱讀法要求迅速瀏覽以查找某個特別的事實。如,亞歷山大大帝是什麼時候死的或林肯是哪年當上美國總統的等等。瀏覽還可以用來拋開那些細節,迅速地查找中心思想。
第二,分析性閱讀。這種閱讀的目的是查找並記住中心思想,然後確定哪些是重要細節,這些細節與中心思想有什麼聯繫。
第三,精讀。這種閱讀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技術性資料,課本或試卷中的解釋說明以及某些教材內容。此類材料必須用精讀方法去閱讀,以達到全面理解的目的。
上列三種閱讀方法主要是用於學習性的閱讀而不是消遣性閱讀。雖然有許多不同的改進閱讀的訓練方法,但目的都是解決三個共同的問題:
1、確定閱讀的目的;
2、提高理解能力;
3、提高閱讀速度。
所以,當你看完下面介紹的如何可解決上列三個問題的具體建議之後,便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與修改,或許你還能想出更有效的辦法來。如果你和絕大多數讀者一樣,那麼你面臨的第一個也是最困難的任務就是,能否相信自己應該改進閱讀習慣。因為,人們普遍的態度是,經過小學四、五年正式的閱讀訓練之後,就知道怎樣閱讀了。由此而得出的結論必然是,進一步研究學習閱讀方法是完全不必要的。
一個人如果想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就必須堅持大量地讀書。刀不用則鈍,腦不用則蠢。沒有大量地閱讀練習,是不可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德國大詩人、作家兼哲學家歌德說:
「人們往往不知道,要學會閱讀需要多少時間啊!我堅持讀書18載,仍不能說我已經學會了閱讀。」
亨利·戴維·索羅在他的名著《林中的生活》一書中,收有一篇專論閱讀的文章。實際上,他的全書幾經再版,本身就是我們提高閱讀能力的良好的工具。他在談到閱讀時說道:
「好好讀書,我是說用真正的精神去閱讀真正的書籍,是一項宏偉訓練。它比讀者生活中任何訓練都艱苦。讀者要像運動員一樣勤學苦練,終生奮鬥,以期達到自己的目標。讀者讀書時必須像作者著書時那樣認真、審慎、反覆推敲、深思熟慮。」
在同一篇論文中他繼續說道:
我們可以說,偉大的詩人的作品還從未被人類讀過,因為只有偉大的詩人才能讀懂它們。當然普通人也讀過它們,但那種閱讀只像老百姓觀星,最多只是占星學,而不是從天文學家的角度來進行學習與研究。大多數人學習閱讀,只是為了應付生活,就像他們學習計數,只是為了算算賬,免得買東西時讓人騙了。至於說閱讀是一種崇高的智力訓練,他們所知甚少,或聞所未聞。當然,這裡的閱讀指的是,閱讀那些我們必須全力以赴、認真思索的有意義的書籍,而不是那些讓人消譴享樂或使人昏昏欲睡的東西。
閱讀需要大量時間,而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一天日程的安排也各不相同。沒有一個適用於所有人的統一時間表。一天的時間被幾十件各種各樣的事擠得滿滿的,但是,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每個工作日都有三件事情一定要做,必須要做:
1、校內學習;
2、家庭作業;
3、閱讀。
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圖書館,在別人的住所,在櫃檯上,都有各種書籍默默地擺在我們面前。如果書籍能呼喊,那該多好啊!如果書籍也有種強迫人們來閱讀它的能力,那該多好啊!那樣,我們大家會變得多麼聰明、善良!
書籍默不作聲。電影的螢光屏在閃爍,收音機在請人們注意,歌舞廣告在招徠著觀眾。書籍默不作聲。世界上再沒有什麼比書籍更能忍耐,更溫存,更無怨言了。為數眾多的書籍被人們遺忘了,被束之高閣,扔到了小儲藏室和地下室。書籍仍在忍耐著,瀕於毀滅也不呻吟一聲。它千百年來一直等待著人們的光顧,它不動聲色地等待著人們那雙雙陌生的手把它翻開。人們不讀它,它不埋怨;人們翻開它,它也不興奮。書籍中蘊藏著痛苦、智慧、微笑、諷刺、狡詐、憤怒。書籍富有不是任何人都可能有的活力,但它們呆然不動地佇立在書架上。書籍畢竟要吶喊的。
我們定然會聽到它們的叫喊聲。
「無日不讀幾行書」,柏拉圖說道。「無日不讀幾頁書」,我們讀者也跟著他這樣說。
這是一種莫大的樂事——生活在世界上,而且是個讀書人。讓我們也來讀書吧!
我們在書中尋找什麼呢?為什麼我們要翻開它呢?
我們尋找快樂的享受,我們尋找對折磨著我們(也許,是無意地折磨著我們)的那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尋找智慧。我們也尋找消譴——書籍也會給人以消譴的。當然,我們也尋找知識。我們希望書籍講述有關我們本身的事,我們從書中尋找確定自己目的的學習榜樣。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惡,什麼是善——對這些,我們也要從書籍中得知。我們在書籍中尋找朋友。欣賞作家和詩人的藝術,品味每一個詞和詞組,為其成功的表達而欣喜若狂,為其高超的描繪技巧而感歎,為其思想的深刻而激奮,這才叫讀書。享受這種技巧,可以使我們受到教育(它和「學習」的詞義不盡相同)。描繪的技巧、深刻的思想能夠激發我們高尚的情操,展示現實生活的高度,提高我們的鑒賞力。技巧總是有教益的。
歌德在晚年每天都重讀莫裡哀的全部作品,目的是保持他讀書的興趣,他甚至要對其中詞句的純正涵意、優美的思想和高尚的道義都細細體會。歌德是這樣讀書的,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應該珍惜自己的讀書興致。
究竟是什麼決定著書籍的藝術性呢?怎樣學會鑒別好書和壞書呢?怎樣鑒別增強讀書興致和削弱讀書興致的書籍呢?
最終對書籍質量起決定作用的,不是它的詞彙,也不是風格,而是傾向性、思想的堅定性和內容的豐富性。人們常說,這本書「空洞」。怎麼會「空洞」呢?它的篇幅有300頁呢!不過作者所說的都是人們早已知道的。常常是寫了300頁、1000頁,印成了書。然而,書中言之無物,思想上和藝術上都是貧乏的。
只有為數不多的書籍才值得引起真正的讀者的關注,這種書籍稱為經典書籍。
幾個世紀以來產生的最卓越、光輝燦爛的篇章,叫做經典著作。人們學習這些書籍,人們都熟知它們,這是文化的瑰寶。不知道幾本經典書籍,總是一件使人感到有點羞臊的事。有些人,雖然根本沒有讀過一本經典書籍,但對此抱不承認的態度。他們說:「讀過,當然讀過……」可是,此時他們自己覺得非常羞愧,好像別人揭穿了他的一件醜行似的。說真的,不讀人類的優秀書籍,難道不是一種醜行嗎?
一個人一生中大約能夠讀4000本書,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如果把這些書都堆到房子裡的話,人們會說:「整個房子都成書庫啦!」通常,一個小鎮的圖書館裡,藏書8000冊至10000冊,一個城市中學圖書館藏書4萬至5萬冊。但是,這些書籍當中,有好多是不值一讀的,不讀它們也無所謂。
而有些書,沒有它,我們就不行。這些書是世界文學中真正的經典。這種書籍並不是很多的,不過也就是二、三百本。
然後,終生反反覆覆地重讀這些書,把它們留在記憶中,記在自己的心底。經典書籍與其它書籍的區別就在於它們可供人們終生反覆閱讀,儘管它們的內容已經知道。此外,每一次閱讀的時候,都能給人帶來新的快慰和喜悅,初讀時的快感與之是不能同日而語的。其實,讀書的人並不是讀者,而讀者是反覆閱讀的人。這些經典書籍不斷地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只是從閱讀此類書籍之時開始,我們才逐漸成為「有修養的人」。在中學畢業時,還沒有讀完主要的經典書籍,還沒愛上它們,還沒養成反覆閱讀的習慣,這個畢業就是自欺欺人。大家都以為你有中等文化水平,而你並沒有。你只有一個畢業文憑,但不是文化水平。
當然,要嚴格按照計劃讀書,就像嚴格按照作息制度生活那樣:不是每個人都能辦得到的,況且……這有點枯燥。
讀書,應當有一定的自由。計劃總歸是計劃,要有一條主線,在其兩側還有許許多多的支線,諸如:新書,偶爾遇到的有興趣的書,還有文學雜誌上發表的中、長篇小說及詩歌等。
讀書的這種自由是必要的。也有些只是供人消譴的書,其實,只可供你疲勞的時候隨便地翻閱一下。還有些書是科普讀物,這些書只是攻讀重要科學書籍的「攻城炮」。
然而,當我們消譴的時候,當我們閱讀那些不怎麼嚴肅、不怎麼重要的書籍的時候,頭腦中要經常想到主線——讀經典文學作品,不要偏離這條主線。
不管你是一個學生,一個化學家,一個車工,一個麵包師,還是一個惡鬼或者魔王,你沒有讀完,沒有反覆讀過二、三百本經典文學書籍,要認真地度過自己的一生是不可能的。誰準備自暴自棄,打算做一個混世魔王,愚弄人類,他就更應該讀這些書籍。不讀這些書籍,就無法弄清一個人的心理。
書籍能教會未來的男人做真正的男人。
書籍能教會未來的女人做真正的女人。
無聲閱讀法
無聲閱讀(readsilently)是對有聲閱讀說的。它與默讀有關,但二者並不完全相同。默讀是速讀的起點,它也不出聲。但雖然不出聲,不少人心裡卻在念,有的還唇動,舌動甚至喉動。無聲閱讀時,這些毛病都應克服。不然,就會妨礙讀速的提高。默念心讀最難克服,因為它是內心的一種自言自語,儘管自念自聽卻難以覺察。無聲閱讀則要求眼腦直映,是一種純粹的視讀,它不需要將文字轉換成聲音。如能練好無聲閱讀就能逐步掌握速閱讀法了。要控制無聲閱讀中的發音,可用上下齒輕咬舌尖或口中含塊糖,也可用手按一定的音樂節奏(如2/2拍)敲打桌面。
用限制音量來提高閱讀速度,不僅不會降低讀者接收信息的質量,而且可以更好地幫助讀者掌握文章的內容。實踐證明,所有的快速閱讀者都是用無聲閱讀法。這種方法是把內語言壓縮到最大限度條件閱讀。在這種情況下,內語言變成了能夠反映文章內容的一系列的關鍵詞和概念。「此時無聲勝有聲」,是對無聲閱讀法的形像說明。有聲閱讀速度慢,無聲閱讀速度快,所以:「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聲閱讀法能提高閱讀速度,是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無聲閱讀的特點,當然就是不出聲了。不過,還有一點需要強調:就是不出聲的仍然有聲帶系統活動的潛讀也不行。另一點還得提到,就是無聲閱讀主張用內語言說話。所謂內語言,是認知文字信息的一種新的編碼,由語言神經將內語言送到大腦指揮部由共進行處理,引起大腦思維活動。
實現無聲閱讀的關鍵,是在於如何迅速有效地徹底關閉有聲閱讀和潛讀。
我們先分析一下各種潛動閱讀情況吧!這些潛動閱讀情況主要有:
「唇動」。咀唇輕輕啟動,發出非常微弱的人耳聽不到的聲音。
「舌動」。這種情況更不容易察覺。想都難以想到,當我們將咀閉合的時候,舌頭是靜止的。可是,當我們開始閱讀的時候,舌頭仍然處於靜止狀態,我們都會認為它沒有別的動作,沒有再出聲。可是,舌頭底下有塊肌肉卻沒有停止活動。它在微微顫動,而且很「忙乎」,上下急速地顫動著。它在幹什麼呢?那是它與喉部聲帶一起在偷偷唸書呢!我們卻毫未察覺。
「頦動」。這也是在偷偷發聲,發出我們人耳聽不到的聲頻參與閱讀,降低了閱讀速度。
「喉動」。它與舌頭底下那塊肌肉一道,在偷偷地參加上,隨著閱讀活動的進行,擴音器裡才能傳出輕微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