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玩,皆令滿足。
戊三結。
曼殊室利!是為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
丁二明佛土及侍者:初總標,二別明,三結勸。今戊初。
復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說不能盡。
戊二別明二:初佛土,二侍者。今己初。
然彼佛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亦無惡趣,及苦音聲。琉璃為地,金繩界道;城闕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
問:秋篠謂淨琉璃土為報土,其說然歟?
答:報土雖勝,不接凡夫。台宗以西方為同居淨土。西方既爾,東方亦然。又據下文,有二菩薩次補佛處。既有補處,知同居土。
問:既與西方等無差別,何遣八士引導西方!
答:佛事門頭,等無差別。隨機門時,隨彼所好。
己二侍者
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
戊三結勸。
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應當願生彼佛世界。
丙二明種種功德二:初滅惡,二生善。丁初滅惡四:初慳貪,二破戒,三贊毀,四乖離。戊初慳貪二:初舉過,二獲益。己初舉過二:初生報,二後報。今庚初。
爾時,世尊復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諸眾生,不識善惡,唯懷貪吝。不知佈施,及施果報。愚癡無智,闕於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復有無量慳貪有情,積集資財,於其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來乞者。」
庚二後報。
彼諸有情,從此命終;生餓鬼界,或傍生趣。
問:本譯今雲,餓鬼旁生,晉雲地獄。應如何合會歟?
答:境有三品,於心亦然,此約中下品說。若晉本所云:恐就心境上品言耳。
己二獲益二:初在彼憶念,二轉生獲益。今庚初。
由昔人間,會得暫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今在惡趣,暫得憶念彼如來名。
庚二轉生獲益。
即於念時,從彼處沒,還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惡趣苦,不樂欲樂;好行惠施,讚歎施者;一切所有,悉無貪惜。漸次尚能以頭目手足,血肉身分,施來求者;況余財物。
問:此獲益文,如何翻上而分配耶?
答:青丘云云。
案:今據青丘古跡記文,列表如下。
不識惡。 畏惡趣苦,不樂欲樂。
不識善,唯懷貪吝,不知佈施,及施果報。好行惠施,讚歎施者。
愚癡無智。 得宿命念。
闕於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 一切所有,悉無貪惜。
見乞者來,其心不喜,乃至及來乞者。漸次尚能,乃至況余財物。
戊二破戒二:初舉過,二獲益。己初舉過二:初自過,二及他。庚初自過二:初示過,二示報。今辛初
復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雖於如來受諸學處,而破屍羅。有雖不破屍羅,而破軌則。有於屍羅、軌則,雖得不壞,然毀正見。有雖不毀正見,而棄多聞;於佛所說契經深義,不能解了。有雖多聞,而增上慢。
辛二示報
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謗正法,為魔伴黨。
庚二及他二:初現報,二後報。今辛初。
如是愚人,自行邪見,復令無量俱胝有情,墮大險坑。
辛二後報
此諸有情,應於地獄、旁生、鬼趣,流轉無窮。
己二獲益
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便捨惡行,修諸善法,不墮惡趣。設有不能捨諸惡行,修行善法,墮惡趣者,以彼如來本願威力,令其現前暫聞名號。從彼命終,還生人趣。得正見精進,善調意樂;便能捨家,趣於非家;如來法中,受持學處,無有毀犯。正見多聞,解甚深義;離增上慢,不謗正法,不為魔伴。漸次修行諸菩薩行,速得圓滿。
問:同聞藥師名號,或便捨惡修善,不墮惡趣,或不能捨惡修善,先墮惡趣,乃生人趣者。是何故歟?
答:秋篠云:有情業有輕重,根有利鈍。若業輕根利者,現聞佛名,即能捨惡行善不墮惡趣。若業重根鈍者,要先墮惡趣深生厭離,更聞佛名,方生人趣。 (文)——案:此文本唐疏。
問:此獲益文,如何翻上而分配耶?
答:秋篠云云。
案:今據秋篠記抄文,列表如下。
雖於如來受諸學處,乃至而破軌則。 無有毀犯。
有於屍羅、軌則,乃至然毀正見。 正見。
有雖不毀正見,乃至不能解了。 多聞,解甚深義。
有雖多聞,而增上慢。 離增上慢。
由增上慢,乃至為魔伴黨。 不謗正法,不為魔伴。
戊三贊毀三:初舉過,二明報,三獲益。今己初
復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慳貪嫉妒,自讚毀他。
問:青丘、秋篠、魏塘等,釋慳貪嫉妒自讚毀他,互有不同。今須宗何說歟? 答:諸釋皆非。今據青丘釋《梵網》自讚毀他戒云:《瑜伽》戒本謂:為欲貪求利養、恭敬,自讚毀他;是即多分以貪究竟。若無所得,但由嫉妒,以嗔究竟。
(文)以故乃知今文所云,即是或起慳貪,或嫉妒心,而自讚毀他。其主意在自讚毀他,不在慳妒,又對余三釋之文,亦應如是釋也。
己二明報
當墮三惡趣中,無量千歲,受諸劇苦。受劇苦已,從彼命終,來生人間。作牛、馬、駝、驢,恆被鞭撻,飢渴逼惱。又常負重,隨路而行。或得為人,生居下賤,作人奴婢。受他驅役,恆不自在。
己三獲益
若昔人中,曾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由此善因,今復憶念,至心歸依。以佛神力,眾苦解脫。諸根聰利,智慧多聞。恆求勝法,常遇善友。永斷魔罥。破無明殼,竭煩惱河,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戊四乖離二:初舉過,二獲益。今己初。
復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好喜乖離,更相鬥訟,惱亂自他。以身語意,造作增長種種惡業。展轉常為不饒益事。互相謀害,告召山林樹塚等神。殺諸眾生,取其血肉,祭祀藥叉羅剎婆等。書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惡咒術而咒咀之。厭媚蠱道咒起屍鬼,令斷彼命及壞其身。
問:文雲以身語意,如何分配上文耶?
答:青丘有釋,今不取。今謂好喜乖離是總稱耳,斗是身業,訟是語業,惱亂屬意。
案:眾生,新譯為有情。故此經中多作有情。亦有數處仍作眾生者。如此段文雲殺諸眾生;前文中第二大願雲幽冥眾生;第三大願雲莫令眾生;慳貪章雲有諸眾生;後文中阿難章雲,有諸眾生;救脫章雲,有諸眾生;又雲雜類眾生;又雲殺種種眾生。此或是隨宜潤文,或亦疏於檢校歟!
己二獲益
是諸有情,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彼諸惡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轉皆起慈心,利益安樂。無損惱意,及嫌恨心;各各歡悅。於自所受,生於喜足。不相侵陵,互為饒益。
丁二生善二:初生淨土,二生善道。戊初生淨土二:初舉機,二明益。今己初 復次,曼殊室利!若有四眾: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及余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受持學處。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
己二明益
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菩薩乘神通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
問:各有淨土,何以示導西方耶?
答:如《心地觀經》云:或一菩薩多佛化。是也。
問:應生極樂何品耶?
答:難以定知。或上三品,文雲具諸戒行故。或中二品,文說持戒故。或雖秉戒而回向心弱者,生中下品或下三品。豈止極樂,生十方者亦然。故晉本云:若欲生十方妙樂國土者,亦當禮敬藥師琉璃光佛,若欲得生兜率天上見彌勒者,亦當禮敬藥師琉璃光佛。
問:十方兜率亦引導否?
答:或不導,經不說故。或導,願力無邊故。
戊二生善道二:初正明,二轉報。今己初。
或有因此,生於天上。雖生天中,而本善根亦未窮盡;不復更生諸餘惡趣。天上壽盡,還生人間。或為輪王,統攝四洲,威德自在;安立無量百千有情,於十善道。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形相端嚴,眷屬具足;聰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
問:何謂因此,及本善根?
答:因此者,秋篠云:因此聞藥師如來名故。長谷云:指戒善也。今從秋篠,符晉本故。本善根者,秋篠云:謂本出世善根,或聞藥師如來名號善根。今用後解。
案:秋篠二段文,皆本唐疏。
己二轉報
若是女人,得聞世尊藥師如來名號,至心受持,於後不復更受女身。
問:何謂於後?
答:後謂後報。上文第八大願現身轉者,例如《法華》龍女現身變成男子,此是後報,例如《法華藥王品》中約命終後。故《七佛經》中,前大願雲即於現身轉成男子,此文亦云於後而已。
問:《七佛經》中於此文後有說咒文,他譯皆無。後人常取《七佛經》中咒文及其前後之文四百餘字,增入今本,謂為完足。其說然歟?
答:同是佛語,糅雜無妨。《七佛經》本,別行於世;今本不增,有何不足。如《法華普門品》偈,什公不譯。荊溪判云:此亦未測什公深意。今可例云:此亦未測奘公深意也。
甲三流通分
問:諸師將經末爾時阿難白佛言,雲為流通分,今何不然?
答:曼殊救脫及以藥叉發誓弘經,豈非流通。
流通分三:初諸士發誓弘經,二佛說題名奉持,三大眾聞說奉行。乙初諸士發誓弘經三:初曼殊發誓,二救脫明益,三藥叉發誓。丙初曼殊發誓三:初對佛發誓,二如來許說,三阿難稱讚。丁初對佛發誓二:初正誓,二利益。戊初正誓二:初聞名,二持經。今己初。
爾時,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當誓於像法轉時,以種種方便,令諸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覺悟其耳。」
己二持經
世尊!若於此經受持讀誦,或復為他演說開示,若自書、若教人書,恭教尊重。以種種華、香、塗香、末香、燒香、華鬘、瓔珞、幡蓋、伎樂,而為供養。以五色彩,作囊盛之;掃灑淨處,敷設高座,而用安處。爾時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余無量百千天眾,皆詣其所供養、守護。
問:以伎樂供佛,是何意歟?
答:《大智度論》云:問曰:諸佛賢聖是離欲人,則不須音樂歌舞,何以伎樂供養?答曰:諸佛雖於一切法中,心無所著;於世間法,盡無所須。諸佛憐愍眾生故出世,應隨供養者,令隨願得福故受。如以華、香供養,亦非佛所須,佛身常有妙香,諸天所不及,為利益眾生故受。
問:出家諸眾,亦應以伎樂供佛歟?
答:《法華經方便品》記云:音樂供養者,有出家內眾,音樂自隨,雲供養者。自思己行,與何心俱。雖有此文,必須裁擇,《梵網》誠制,何待固言。祗恐供養心微,增己放逸,長他貪慢,敬想難成。
戊二利益
「世尊!若此經寶流行之處,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及聞名號,當知是處,無復橫死,亦復不為諸惡鬼神,奪其精氣;設已奪者,還得如故,身心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