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禪有智慧 第54章 萬物心造
    大千一粟未為寬,

    打破娘生赤肉團;

    萬法本閒人自閒,

    更從何處覓心安。

    ——民國·八指頭陀

    一個學僧參問趙州和尚:「和尚今年多大年紀了?」

    趙州和尚回答道:「一串數珠數不盡。」

    學僧接著問:「和尚承嗣什麼人?」

    趙州和尚回答道:「從諗禪師。」

    學僧好像想了什麼似的,突然又問:「如果有人問:趙州說什麼法?和尚您怎麼回答呀?」

    趙州和尚說:「鹽貴米賤。

    說到「鹽貴米賤」,讓人想起了另外一則公案:

    有一天,一個僧人問青原行思禪師:「請問大師,什麼是佛法大意?

    行思禪師反問那個僧人:「廬陵米價是多少?

    那個僧人無言以對。

    這兩則公案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所有偉大的修行,所有重要的佛法,都離不開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瑣屑的日常細節。

    如果你想進一步深入理解這個道理,那就聽一聽義玄禪師的教誨吧:

    義玄禪師是臨濟宗的創始人,非常推崇自然的禪風。

    這一天,看到外面風和日麗,義玄禪師便和徒弟信步走出禪堂,盡情享受這大好時光。在散步的時候,義玄禪師看到徒弟手拿著一卷佛經,便說:「求佛求法,看經看教,皆是造業。

    徒弟一聽,趕緊把佛經收起來放人袋子裡,然後問道:「不看佛經,如何求得佛法?

    義玄禪師望著遠處的風景,邊走邊回答道:「無佛可求,無法可得。

    「那我來跟您學禪,該如何用功呢」徒弟聽了,仍是不放心,亦步亦趨地跟著問道。

    「佛法無用功處。」義玄禪師越走越快,「只是一些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罷了,拉屎撒尿,穿衣吃飯,困了就睡覺!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上述三則公案,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種啟示,那就是寧可做小事,不可不做事;不會做小事的人,不可能做出什麼大事。

    如果在生活中,你經常注意到一些看似瑣碎的細節,會使結果變得大不相同。所有這一切都是決定勝負、生死、成熟與不成熟的關鍵——不管你做什麼,事業之成敗皆繫於此。

    怎樣才能來去自由?宋代著名的清遠禪師曾經給徒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持戒僧,一生嚴格持戒,對自己從未放鬆過。有一天晚上,持戒僧因事外出。這晚天色漆黑,持戒僧走得非常匆忙,突然腳下好像踩到了什麼東西,那東西還發出了很痛苦的叫聲。

    持戒僧想:壞了,是一隻蛤蟆吧?肯定是一隻蛤蟆!天吶!我殺生了!那蛤蟆說不定肚子裡還有好多仔,這下殺生無數了!

    持戒僧當時就又驚又悔。這晚,持戒僧躺在床上,想著那死去的蛤蟆久久無法人睡。後來,持戒僧好不容易睡著了,卻突然看到數百隻蛤蟆前來索命,持戒僧嚇得大叫一聲醒來,方知剛才只不過是一個噩夢。

    終於等到了天亮,持戒僧急匆匆趕到昨晚的事故現場,沒有看到蛤蟆可憐的屍體,卻看到一隻被踩爛的老茄子!原來如此!持戒僧長出了一口氣,這才放下心來。

    故事講完,清遠禪師又說道:「大凡修行,必須離卻情念,否則定會大吃苦頭。現在我來問問各位:那持戒僧夜間踩著的,是蛤蟆呢,還是老茄子呢?如果說是蛤蟆,天亮了再看卻是老茄子;如果是老茄子,天沒亮的時候卻有蛤蟆來向持戒僧索命。誰能解釋解釋?無法解釋嗎?大家站起來,使勁參!」

    禪宗有一句格言,那就是「萬物唯心造」,它的意思是一切心理現象都是主觀意識造成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持戒僧夜間踩到的究竟是蛤蟆還是老茄子已經不重要,重要的只在於他認為自己踩到了什麼。

    而對於那些得道的禪師來說,這是一個無善無惡、無愛無憎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做到不被表象、成見、色相乃至世俗道德規範所拘泥,只有這樣才能來去自由。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