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禪有智慧 第17章 謙讓有度
    撥草占風辨正邪,

    先須拈去眼中沙。

    舉頭若味天皇餅,

    虛心難吃趙州茶。

    ——宋·黃龍慧南

    自古以來,人們都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作為至理箴言,要做到高而不危,滿而不溢,才能真正地達到成功之道。

    從前有一個學僧在無德禪師座下學禪,剛開始他還非常專心,學到了不少東西。可是一年之後他自以為學得差不多了,便想下山去四方雲遊,禪師講法時他什麼都聽不進去,還常常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無德禪師把這些全看在了眼裡。

    這天無德禪師決定問清緣由,他找到學僧問道:「這段日子,你聽法時經常三心二意,不知是何原因?」

    學僧見禪師已識透他的心機,便不再隱瞞什麼,他對禪師說:「老師,我這一年來學的東西已經夠了,我想去四方雲遊,到外面去參禪學道。」

    「什麼是夠了呢?」禪師問。

    「夠了就是滿了,裝不下去了。」僧人認真回答。

    禪師隨手找來一個木盆,然後裝滿了鵝卵石,對學僧說道:「這一盆石子滿了嗎?」

    「滿了。」學僧毫不含糊。

    禪師又抓了好幾把沙子撒入盆裡,沙子漏了下去。

    「滿了嗎?」禪師又問道。

    「滿了!」學僧還是信心十足。

    禪師又抓起一把石灰撒人盆裡,石灰也不見了。

    「滿了嗎?」禪師再問。

    「好像滿了。」學僧的語調有些猶豫。

    禪師又順手往盆裡倒了一杯水下去,水不見了。

    「滿了嗎?」禪師又問。

    學僧沒有說話,跪拜在禪師面前道:「老師,弟子明白了!」

    「謙受益,滿招損。」不要因為取得了小小的成績就認為自己不可一世,其實處處都是學問,你的所知僅僅是九牛一毛,大海裡的一滴水,因此,學會謙虛才能得到真經。

    隱峰禪師從馬祖禪師三年,自以為得道高深,於是有些洋洋得意起來。他備好行裝,挺起胸脯,辭別馬祖,準備到石頭希遷禪師處一試禪道。

    馬祖禪師看出隱峰有些心浮氣躁,決定讓他親自碰一回釘子,從失敗中獲得經驗。臨行前特意提醒他:「小心啊,石頭路滑。」這話一語雙關:一是說山高路滑,小心石頭絆了栽跟頭;實際卻是說那石頭禪師機鋒了得,弄不好就會碰壁。

    隱峰卻不以為然,揚手而去。他一路興高采烈,並未栽什麼跟頭,不禁更加得意了。一到石頭禪師處,隱峰就繞著法座走了一圈,並且得意地問道:「你的宗旨是什麼?」石頭連看都不看他一眼,而是兩眼朝上回答道:「蒼天!蒼天!」(禪師們經常用蒼天來表示自性的虛空。)隱峰無話可對,他知道「石頭」的厲害了,這才想起馬祖說過的話,於是重新回到馬祖處。

    馬祖聽了事情的始末,告訴隱峰:「你再去問,等他再說『蒼天』,你就『噓噓』兩聲。」稱石頭用「蒼天」來代表虛空,到底還有文字,可這「噓——噓」兩聲,不沾文字!真是妙哉!隱峰彷彿得了個法寶,欣然上路。

    他這次滿懷信心,以為天衣無縫了。他還是同樣的動作,問了同樣的問題,豈料石頭卻先朝他「噓噓」兩聲,這讓他措手不及。他呆在那裡,不得其解。怎麼自己還沒噓出聲,就被噎了回來!

    這次他沒有了當初的傲慢,喪氣而歸。他畢恭畢敬地站在馬祖面前,聽從教誨。馬祖點著他的腦門:「我早就對你說過:『石頭路滑』嘛!」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事應當謙虛認真,不要滿足於現狀。

    驕傲不可取,但是過分謙讓也要時刻警惕。

    克契到佛光禪師那裡學禪也有好一段時間了,由於個性客氣,遇事總會想辦法自己打理,盡可能不麻煩別人,就連修行,也是一個人悶著頭默默地進行。

    一天,佛光禪師問他說:「你來我這兒也有12個年頭了,有沒有什麼問題?要不要坐下來聊聊?」

    克契連忙回答:「禪師您已經很忙了,學僧怎好隨便打擾呢?」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晃眼,又是三個秋冬。

    這天,佛光禪師在路上碰到克契,又有意點他,主動問道:「克契啊!你在參禪修道上可有遇到些什麼問題嗎?有的話就要開口問。」

    克契答道:「禪師您那麼忙,學僧不好耽誤您的時間!」

    一年後,克契經過佛光禪師禪房外,禪師再對克契語道:「克契你過來,今天我有空,不妨進禪室來談談禪道。」

    克契趕忙合掌作禮,不好意思地說:「禪師很忙,我怎能隨便浪費您的時間?」

    佛光禪師知道克契過分謙虛,這樣的話,再怎樣參禪,也是無法開悟的,必須要採取更直接的態度了,所以當佛光禪師再次遇到克契的時候,便明白地對克契說:「學道坐禪,要不斷參究,你為何老是不來問我呢?」

    只見克契仍然應道:「老禪師,您忙!學僧實在是不敢打擾!」

    這時,佛光禪師大聲喝道:「忙!忙!我究竟是為誰在忙呢?除了別人,我也可以為你忙呀!」佛光禪師這一句「我也可以為你忙」的話,頓時打入了克契的心中。

    謙遜固然是種美德,然而過度執著于謙遜,卻可能使你錯失了開悟的契機。

    閉門苦思數年,也許不如與禪師的一席對談,能使你茅塞頓開、恍然大悟。看來進退取捨的智能與節度,也是生活與修行的重要功課了。

    從前有一位居士,他到一所有名的禪院去拜訪一位禪師。與禪師見面之後他們談話非常投機,不知不覺已到了午飯時間,禪師便留居士用餐。

    侍者為他們做了兩碗麵條,麵條味道很香,只不過是一碗大一碗小。兩人坐下,禪師看了一下麵條,便將大碗推到居士面前,說:「你吃這個大碗。」

    本來按常理居士要謙讓一下,將大碗再推回到禪師面前,表示恭敬。沒想到居士卻看也不看禪師一眼,逕自低頭大吃起來。禪師見狀,雙眉緊鎖,有些不悅。居士並未察覺,一個人吃得津津有味。

    等他吃完,抬頭卻見禪師的碗筷絲毫未動,於是笑問禪師:「師父為何不吃?」

    禪師歎了一口氣,一言不發。

    居士又笑著說:「師父生我的氣啦?嫌我不懂禮儀,只顧自己狼吞虎嚥?」

    禪師沒有答話,只是又歎了一口氣。

    居士接著問道:「請問禪師,我們如此推來讓去,目的是什麼?」

    「讓對方吃大碗。」禪師終於答話了。

    「這就對了,讓對方吃大碗是最終目的。那麼如您所想,爭相推來讓去,何時將麵條吃下肚去?我將大碗麵條吃了下去,您心中不悅,難道您謙讓的目的不是真心?你吃是吃,我吃也是吃,如此推來讓去又有什麼意義呢?」

    禪師聽完居士的一番話,心中頓悟。

    生活中,過分謙讓反而成了虛偽,使彼此都處於尷尬的境地。人與人應當坦誠相待,何必過於拘禮呢?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