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與境界 第41章 道德箴言 (4)
    為什麼卓越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在重視物質利益的同時也重視道德理想呢?這是因為,這些思想家對於人類生活的實際情況,對於道德的實際作用,有比較正確的認識。

    唯物主義主張從實際出發,因而重視人們的物質利益,然而人與人之間,彼此的物質利益經常發生矛盾。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階級與階級之間,個人與階級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個人與民族之間,在物質利益上,必然或者往往發生矛盾。這些矛盾,必須得到一定的解決,人類社會才能繼續存在和發展。道德就是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的原則。

    所以,道德是人類的社會生活所必需。

    集體(社會、民族)利益可謂之公,個人利益可謂之私。脫離了所有的個人之私,也就無所謂公。然而公與私之間往往有矛盾。道德的基本原則是公利高於私利,可以為公捨私,不可以私害公。

    首先,道德是關於個人與個人之間相互關係的原則。保持個人的獨立人格,尊重別人的獨立人格,是道德的出發點。屈從別人意志,甘受別人奴役,談不上道德。強迫別人服從自己的意志,奴役別人,更是反道德的行為。我們肯定道德,必須反對奴才主義,必須反對尼采所宣揚的權力意志。

    道德的基本原則是,對於個人來說,不要僅僅追求個人利益,而更要追求人民的利益,不要止於利己,而要致力於利人。由此更前進一步,在一定條件下,為了別人的利益,自願犧牲自己的利益。忘己濟人,捨己救人,這是崇高的道德行為。從利己而且利人,到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是一個德行的飛躍,這裡表現出卓越的崇高精神。在人我利益不能兩全的時候,要捨己為人,這是道德的一個基本原則。

    道德的最主要的原則是:在個人利益與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或民族利益不能兩全的時候,要為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或民族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以至犧牲個人的生命。為公捨生,為國捐軀,這是道德的最高要求。自我犧牲精神,是道德行為之獨特的崇高的表現。

    為什麼要如此?因為這是社會發展的要求,這是民族生存的要求,這是歷史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如果在個人利益與最大多數人的利益不能兩全的時候,人們都追求個人利益,置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於不顧,社會就必然解體了;如果在個人利益與民族利益不能兩全的時候,人們只追求個人利益,民族的獨立必然不能維持了,亡國滅族將不可避免。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昭示我們:最大多數人的利益高於個人利益,民族的利益高於個人利益。

    在階級社會中,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封建統治階級的道德,地主階級思想家所標榜的「天下之公義」,實際上是維持封建統治的精神工具。資產階級的道德,資產階級思想家所標榜的超階級的永恆道德,實際上體現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封建統治階級和資產階級也都講「公」,他們所講的「公」只是封建統治階級之「公」或資產階級的「公」。雖然如此,在封建時代,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仍有社會公益可言。如開發自然、興修水利,對於社會的發展是有促進作用的。在民族矛盾激化的時期,民族矛盾成為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為保衛民族獨立而鬥爭,是各階層人民的共同的義務。

    在歷史的任何時期,「社會發展的利益」都是分別是非善惡的最高標準。列寧說:「我們絕對必須承認,反對專制制度,爭取政治自由的鬥爭是工人政黨的首要政治任務,但是我們認為要說清楚這項任務,首先應該說明現代俄國專制制度的階級性質,說明摧毀這個制度不僅是為了工人階級的利益,也是為了整個社會發展的利益。指出這一點在理論上是必要的,因為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思想,社會發展的利益高於無產階級的利益;整個工人運動的利益高於工人個別部分或運動個別階段的利益。」(《列寧全集》第4卷,第206—207頁)社會發展的利益高於任何階級的階級利益。因此,我們可以根據社會發展的利益來判定不同階級的道德之間進步與反動的區別。如果一個階級的道德是與社會發展的利益相反的,那末它就是反動的道德。

    社會發展的利益也即是最大多數人民的最大利益。最大多數人民的最大利益,即是道德的最高標準。

    古往今來,無數民族英雄、革命烈士,為了最大多數人民的最大利益而自我犧牲,他們壯烈的事跡,彪炳史冊,發放燦爛的光輝,照耀著人們前進的道路。

    但在任何時期,都可能有人為了圖謀私利,卻借「公」的名義,強迫群眾為他們作出自我犧牲。對於這類「假公濟私」的行為,必須徹底揭穿。要求別人自我犧牲的人必須自己首先做到自我犧牲。

    道德基於物質利益,而要求人們在一定條件下做到自我犧牲、捨棄自己的物質利益,這是道德的辯證法。

    三、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禮記·禮運》),這是基本事實。人有一些物質需要,必須滿足這些物質需要,人的生命才能保持和發展。為滿足物質需要而活動,這是人類的物質生活。唯心主義輕視人類的基本慾望,提倡禁慾主義,是根本錯誤的。

    然而人類生活不僅是謀求物質需要之滿足而已,除了物質需要而外,人還有精神的需要,即比飽食暖衣更高一級的興趣。滿足精神需要的活動,可稱為精神生活。

    人類的精神需要,是對於真、善、美的追求。追求真理、追求至善、追求粹美,這就是精神生活的內容。從事哲學、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的研究,從事文學、藝術的創作與鑒賞,這些都屬於精神生活。

    可能有人會說:追求真理,探索自然界的奧秘,最終還是為了掌握自然規律以提高物質生活;追求至善,最終也就是「使人之欲無不遂,人之情無不達」,使人人的基本慾望都得到滿足;追求粹美,也不過是豐衣美食而已。真善美終究以物質生活的提高為歸宿。

    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

    我們認為,追求真理,固然有提高物質生活的作用,而主要是為了達到更高的自覺。瞭解自然的奧秘,才能瞭解人生的奧秘,才能真正自己認識自己。認識真理,達到較高的自我認識,這本身就具有卓越的內在價值。追求至善,固然要「使人之欲無不遂,人之情無不達」,但不止於此,更重要的是使人人的精神要求都有所滿足,使人人都達到崇高的精神境界。追求粹美,更有廣闊的天地,絕非追求衣食居處的精美而已。

    我們可以看看古代哲人的精神生活。例如荀子提出「解蔽」的主張。解蔽即解除偏蔽。如何解蔽呢?這就要「兼陳萬物,而中懸衡焉」。什麼是衡?「何謂衡?曰道。」怎樣才能知道呢?「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虛一而靜。」虛是虛心,一是專心,靜是靜心。「虛一而靜,謂之大清明」,就能夠認識真理了。荀子又說:「仁者之思也恭,聖人之思也樂,此治心之道也。」(《荀子·解蔽》)能夠思而樂,就是最高的精神境界了。虛一而靜,思而恭,思而樂,就是荀子所宣揚的精神生活。

    又如晉代大詩人陶淵明,他用詩句來表達他的精神生活。試舉他的兩首詩。其一:「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時來苟冥會,跳轡憩通衢。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目倦川塗異,心念山澤居。望雲慚高鳥,臨水愧游魚。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拘!」(《陶淵明集·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其二:「袁安門積雪,邈然不可幹。阮公見錢入,即日棄其官。芻稿有常溫,采莒足朝餐。豈不實辛苦,所懼非饑寒。貧富常交戰,道勝無慼顏。」(同上書,《詠貧士》之四)這些詩句表示:所追求的是精神自由,所畏懼的並不是饑寒。在物質生活上不免辛苦,在精神生活上卻是「欣然自得」。陶淵明是精神生活卓越的典型。

    歷史上許多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等等,都有高尚的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基於物質生活,而高於物質生活。物質生活是基礎,精神生活是人類優於其它動物的特點,表現出人類的優越性。

    哲學唯物主義區別於哲學唯心主義,將精神生活的提高建立於物質生活的改進之上。我們一方面要改進物質生活,一方面要提高精神生活。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說:「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54—255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既有物質的生產,又有精神的生產。精神的生產就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

    《共產黨宣言》又說:「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73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這裡所謂自由發展應是全面的發展,既包括物質生活的發展,也包括精神生活的發展。

    道德理想即是追求至善,是人類精神生活的一個主要內容。哲學唯物主義並不否認精神生活的價值,而是充分肯定精神生活的價值,因而,唯物主義思想家肯定道德理想的重要性,是理所當然的。

    四、現實生活與理想境界

    唯心主義者和宗教家,把道德建立在對於上帝的信仰上,從所謂上帝的意志引申出道德的原則來。唯物主義者不承認上帝的存在。

    唯心主義者和宗教家,把道德建立於靈魂不滅的信仰上,追求來世來生的幸福,追求彼岸的極樂世界。唯物主義者不承認靈魂不滅。

    唯心主義者宣揚先驗的道德原則,以為道德原則是內心固有的。唯物主義者不承認先驗的道德原則。

    唯物主義者否認上帝,否認來世,而仍然可以抱有崇高的道德理想。

    唯物主義者要求在現實生活中實現崇高的理想境界。唯物主義者不需要上帝,不需要靈魂不滅的信仰,而仍然能夠擺脫庸俗習氣,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出堅定卓絕的犧牲精神,為崇高的道德理想而獻身。

    唯物主義者的這種觀點和態度,是唯心主義者和宗教家所不能理解的,然而這是關於道德的唯一的科學態度。

    唯物主義者的道德理想植根於現實生活之中。在唯物主義哲學觀點看來,道德的根據在於社會生活的需要。

    關於道德的起源這個問題,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哲學家荀況已經提出了比較正確的解答。荀子論人之所以為人的特點說:「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義。」(《荀子·王制》)又說:「故人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離,離則弱,弱則不能勝物。……不可少頃捨禮義之謂也。……群道當,則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同上)荀子認為,禮義正是合群之道。

    他又論禮的起源說:「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荀子·禮論》)又說:「況夫先王之道,仁義之統,詩書禮樂之分乎!彼固天下之大慮也,將為天下生民之屬長慮顧後而保萬世也。」(《荀子·榮辱》)荀子認為,道德乃是考慮人民的長久利益而建立起來的,是「為天下生民長慮顧後」而必須創立的。當然,荀子所謂的人還只是抽像的人;荀子強調禮義是聖人制定的,表現了唯心史觀;荀子強調「分」的必要,也包含地主階級的偏見。但他從社會生活的需要來講道德的起源,確定是從唯物主義觀點立論的。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