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批評老子說:「老子有見於屈,無見於伸。」(《天論》)老子強調以柔勝剛,而沒有看到剛強的作用。老子的辯證法有嚴重的缺陷,但是他對於中國古代辯證法學說的貢獻還是主要的。
論老子在哲學史上的地位(節選)
老子「道論」的深遠影響
中國古典哲學的最高範疇是「道」,而「道」的觀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春秋時著名政治家子產講到「天道」與「人道」,他說:「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傳》昭公十八年)所謂天道指天象變化的規律及其與人事禍福的聯繫。子產此言,含有反對占星術的意義,是進步思想。孔子說:「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論語·雍也》)其所謂道指人道而言。《論語》記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朱熹《集注》引程子曰:「此道體也。」宋儒以為孔子此語是指道體而言,事實上孔子還未有道體觀念。以「道」指天地萬物的本原,始於老子。孔子是否與聞老子關於道的言論,難以斷定。在春秋以前,人們都認為「天」是最高最大的。
孔子說:「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論語·泰伯》)以天為最大,這是當時一般人的共識。老子在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天地起源的問題,認為天並非永恆的,並非最根本的,而最根本的是「道」。《老子》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這即表示,稱「先天地生」的本體為「道」,乃是老子首先提出的。所謂「先天地生」即謂在天地未有之先,道已經存在了,道是永恆的。「強為之名曰大」,我認為「大」當讀為太。《莊子·天下》論老聃「主之以太一」,「太一」二字應讀為太與一。太即是道,一是「道生一」之一。老子提出天地起源問題,以「道」為天地萬物的本體,這是理論思維的一次巨大的躍進。
關於道,老子作了很多的詮釋。近一二十年來,各種中國哲學史論著中對於老子關於道的學說已有很多的評議,我在拙著《中國哲學大綱》、《中國哲學發微》、《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也已多次加以論列,這裡僅對老子所謂道的主要含義作一些進一步的解析。
老子所謂道,無形無名,而又有物有象。一方面,「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十四章)道是無形無狀的。另一方面,「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字之曰道。」(二十五章)道又是有物有象的,雖然惟恍惟惚,卻是客觀的實體。道生成萬物,而又無所作為。「道生之,德畜之。」(五十一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三十七章)無為即是沒有意志,沒有情感的。
老子所謂道,從其無形無狀來說,沒有可感性,在其沒有可感性的意義上亦可謂沒有物質性;從其有物有象來說,又具有客觀實在性。從其無為沒有意志沒有情感來說,可謂又不具有精神性。道是超越一切相對性的絕對,可稱之為超越性的絕對。(十年以前拙文《老子哲學辨微》認為老子的道是「非物質性的絕對」,還不夠準確。道也是非精神性的絕對,應稱為超越性的絕對。)
老子認為,這道是天地萬物的存在根據。天地萬物各自有其特殊性,但又具有統一的普遍的存在根據。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乎似萬物之宗。」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這都是表示,道是萬物存在的依據。
老子學說中還有一個與道密切相聯的重要觀念,就是「自然」。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公註:「道性自然,無所法也。」)十七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六十四章:「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自然即是自己如此。道是自然的,百姓是自然的,萬物也是自然而然的。老子提出自然觀念,是對於「天意」、「天命」觀念的反駁,是對於上帝信仰的排擯。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吾不知誰之子,像帝之先。」道在上帝之先,實際上這是對於上帝主宰一切的否定。從老子反對信仰上帝來看,可以說老子的道論具有唯物主義的意義。老子的「自然」論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形式。
老子提出了「道」的觀念,在戰國時代發生了廣泛的影響。《管子》、莊子、儒家的《易傳》、法家韓非,都接受了「道」的觀念,而各自加以推衍,有所改變。《管子·心術上》云:「虛而無形謂之道,化育萬物謂之德。」又云:「道在天地之間也,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文句依《管子校正》校改)這「道」的觀念顯然來自《老子》,但老子宣稱道「先天地生」,《心術上》則講「道在天地之間」,有所不同。《莊子·大宗師》云:「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這是老子關於「道」的詮說的簡明的概括,辭簡而義備。《周易·系辭上傳》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按:《老子》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樸。」又二十八章:「樸散則為器。」「道」與「器」的觀念始於老子。《系辭》的「道」、「器」觀念當系來自老子。《韓非子·解老》對於老子的道提出了自己的解釋,以為道是萬理的總合:「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萬物各異理,而道盡稽萬物之理。」(稽,合也。)以理詮道,以道為理,始於韓非。
如上所述,足證在戰國時期,老子的道論已發生了廣泛的影響。
漢初「黃老之學」盛行,老子受到推崇。漢武帝獨尊儒術,但道家之說仍流傳不絕。魏晉之時,老、莊、易號為三玄。隋唐時代,儒釋道三教並尊。到北宋而理學興起。理學家恢復了孔孟儒學的權威,但在思想學說中也吸取了老子的若干觀點。張載、程顥、程頤都以「道」為最高範疇,而解釋不同。張載以道為氣化,所著《正蒙》云:「由氣化,有道之名。」(《太和》)二程則以道為理。程頤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道非陰陽也,所以一陰一陽道也。」(《河南程氏遺書》卷三)認為道是一陰一陽的所以然之理。張、程立說不同,但以道指最高實體則是相同的。清代戴震同意張載以氣化為道的觀點,認為「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謂道。」(《孟子字義疏證》)亦以道指世界的本原。
從戰國前期直至清代,「道」都是中國哲學的最高範疇。而道這個最高範疇是老子所提出的。應該肯定,老聃在中國哲學史上具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易傳》的生生學說
孔子罕言天道,子貢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但是《論語》中所載孔子的言論,亦有與天道有關的。《陽貨》篇:「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講四時行,萬物生,特別提出「行」與「生」,這表明了孔子對於天道的觀點,即認為四時是運行不已的,萬物是同生並育的。《子罕》篇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即認為一切事物都是逝逝不已,有如川流,都將由現在轉為過去,永無停息。這肯定了運動變化的普遍性,是一個深刻的觀點。
孔子的「四時行,萬物生」的思想,在《易傳》中有進一步的發展。漢儒傳說《易傳》(即《周易大傳》)是孔子所著,漢代並無異說,宋歐陽修開始提出懷疑,清代崔述亦認為《易傳》非孔子所作。但是,認為《易傳》為孔子所作固無確證;認為《易傳》非孔子所作亦無確定性的證據。《系辭下傳》云:「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這是孔子的語句灼然無疑。《易傳》至少應是孔門後學的著作。《易傳》提出了關於「生」的較詳學說,其主要命題是:
「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系辭上》)
「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辭下》)
「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搆精,萬物化生。」(《系辭下》)
「生生」即生而又生,亦即日新,這就是「易」即變化的內容。天地生成萬物,萬物都是天地生成的,故「生」是天地的根本性德。這些命題的基本含義是肯定世界是一個生生日新的變化過程。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理論觀點。
與此有關的重要命題還有:
「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系辭上》)
「一陰一陽之謂道。」(同上)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同上)
「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系辭下》)
「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系辭下》)
「一陰一陽」,「剛柔相推」,這是變化的根源。宇宙變化過程的終極根源是太極,太極即內含陰陽的統一體。光明是日月所產生的,有日月然後有光明。生是一物之始,死是一物之終,有始必有終,有生必有死。這些都是《易傳》的生生學說的重要觀點。
《易傳》闡發了「生生」、「日新」的深湛觀點,亦肯定變化具有一定的規律。《系辭上》云:「動靜有常,剛柔斷矣。」又云:「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天下的運動變化是複雜的,但其中具有易簡之理。《易傳》既闡揚了變,也肯定變中有常,這是深刻而全面的觀點。
後代的哲學家中,特別推崇「生生」學說並加以發展的是程明道(顥)及戴東原(震)。
程明道論天道說:
「『生生之謂易』,是天之所以為道也。天只是以生為道,繼此生理者即是善也。……萬物皆有春意」。(《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
「『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生之謂性』。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此元者善之長也,斯所謂仁也。」(同書卷十一)
程明道認為天道的內容即是生,亦即生生,由此而推出萬物皆有生意,並將生與仁聯繫起來。按漢語所謂生有兩個不同的含義一為出生、產生之生;二為生命、生活之生。這兩者是有區別的。《易傳》所謂「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男女搆精,萬物化生」,主要是指出生、產生之意。「男女搆精,萬物化生」是生物界的情況,也就將生的兩種意義聯繫起來了。《系辭》又講:「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所謂生亦兼含生命生活之意。無生之物是無所謂死生的轉化的。《易傳》所謂生生主要是日新之義。程明道由「天只是以生為道」,轉而推出「萬物之生意最可觀」,實際是混淆了生的兩層意義。有生意的是植物和動物,人類亦在其中,但金石有何生意可說?明道強調「萬物之生意」,語意也欠分析。但是,明道提出「萬物之生意」,在哲學發展史上引起了重要的反響。明道將生與仁聯繫起來,由「天地之大德曰生」而推出仁是天地之大德。於是將道德範疇「仁」形而上化了。
戴震是反對理學的,而特別推崇《易傳》的「生生」觀念。東原在所著《原善》與《孟子字義疏證》中再三引述《易傳》的生生學說,認為生生是天道的基本內容。他說:
「《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一陰一陽,蓋言天地之化不已也,道也。一陰一陽,其生生乎,其生生而條理乎!……生生,仁也,未有生生而不條理者。條理之秩然,禮至著也;條理之截然,義至著也,以是見天地之常。」《原善捲上》)
「《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氣化之於品物,可以一言盡也,生生之謂歟!觀於生生,可以知仁;觀於其條理,可以知禮。」(同上)
「道猶行也,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謂之道。」(《孟子字義疏證》卷中)
「在天地,則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謂道;在人物,則凡生生所有事,亦如氣化之不可已,是謂道。」(同上卷下)
東原認為「生生不息」是氣化流行的基本內容。東原也將生生與仁聯繫起來,把禮義與生生而條理聯繫起來,這顯然是受了宋儒的影響而稍加以改變。東原認為「在天地則氣化流行,生生不息」,「在人物,則凡生生所有事,亦如氣化之不可已」。事實上,天道之生生與人物之「生生所有事」不是一個意義。天道之生生主要指變化,人物之生生主要指生活。東原亦將「生」的兩項意義混同為一了。但是,東原重新標舉《易傳》的「生生」觀念還是有重要意義的。
談中國哲學史研究的發展趨勢
現在我就中國哲學史研究發展趨勢的問題談一點感想。談兩個問題:一是開拓新領域。運用新方法的問題;二是如何正確解決批判繼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