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所謂道是由天道觀念轉化而來的。在春秋時代,天道指天象變化的規律。最初,天道含有天象變化與人事凶吉的關係的意義,後來天道觀念逐漸淨化,專指天象變化的規律。老子的創造性的見解即把天與道的關係倒轉過來,認為不是道從屬於天,而是天從屬於道。老子提出「自然」觀點,宣稱一切都是自然的,於是推倒上帝的創世主的地位,這是老子的劃時代的理論貢獻。老子發現,天是不能違背普遍規律的,於是把普遍規律抬高起來,抬高到天地之先。老子認為,這道才是最根本的,這道超然存在於天地萬物之上,這道可以脫離天地萬物而獨立,於是這道也就不僅是天地萬物的普遍規律,而成為一個超越物質世界的絕對。這道的觀念是從天道觀念轉化而來的,只能是最高原理,而不可能指混然不分的原始物質。《韓非子·解老》篇說:「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韓非把道解釋為萬理的總合,這是正確的,我們沒有證據把老子的道解釋為原始物質。
《老子》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太)。」所謂「混成」,是無分別之貌,並非指原始的渾沌。所謂「周行」是無所不在之義,不是指運動。老子此章肯定道是先於天地的。
《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所謂一指天地未分的統一體即原始的物質存在總體,二指天地,三指陰、陽、沖氣。這樣,道不僅先於天地,而且先於天地未分的統一體。既然說「道生一」,則道與一不是一回事。「道生一」一句,充分證明老子的道不是原始的混然一氣。
《老子》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幾,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者。其上之不皦,其下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芴芒。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這章表明,老子所謂道完全是超越感覺的,完全不是感性認識的對象。所以不能把老子的道理解為物質性的實體。
有的同志認為,老子的道有物質實體和普遍規律兩方面的意義,既是物質,又是物質運動的規律。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物質實體和物質運動的規律決然是兩個概念,這兩個概念是不可能結合為一個概念的。如果老子的道既是物質運動的規律又是物質實體,那麼老子思想就陷於邏輯混亂了。如云「具有一定規律的物質實體」,那又是另一個概念。「具有一定規律的物質實體」與「屬於物質實體的客觀規律」仍然是兩個概念。
【2】道也不是超時空的絕對精神
老子的道固然不是物質性的實體,但也不是所謂超時空的絕對精神。老子沒有說過道在時空之外;反之,老子卻說過道在時空之中。《老子》二干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是「域中」的四大之一。「域中」即空間之中,顯然道不在空間之外。《老子》十六章:「天乃道,道乃久。」道具有久的特點,即不在時間之外。道是永恆的,而仍在時間之中。這樣,道在「域中」,道有永久性,所以道不在時空之外。總之,老子還沒有「超時空」的觀念。
《老子》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又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蓋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道是無為的,即沒有意志。道生成萬物,「生而不有」,道是萬物的根源,卻不是萬物的主宰。可以說,道是沒有意識的。一般唯心論者所謂精神包含意識作用。精神的一個特點是自己認識自己。道沒有意志,沒有意識,所以道不是一般所謂精神。老子的道不同於西方客觀唯心論者所謂絕對精神。近年以來,許多人把老子的道解釋為超時空的絕對精神,實際上是把老子學說近代化了。
總之,老子只是強調自然規律的根本性,把事物的普遍規律絕對化,看作超越一切事物之上的絕對。這個絕對可以稱為絕對觀念,但不能稱為絕對精神。在西方客觀唯心論哲學中,絕對觀念即是絕對精神,二者是同一的。中國古代哲學的情況有所不同,這是應該分別清楚的。
【3】道是非物質性的絕對,道是有與無的統一
老子的道,不是物質性的實體,也不是超時空的絕對精神,而是非物質性的絕對。在這個意義上,老子哲學可謂一種唯心論(觀念論),是客觀唯心論的一種特殊形態。
《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一句應如何理解呢?按《老子》書中「自然」一詞是自己如此之意,並非指自然界。如十七章:「百姓皆謂我自然。」二十三章:「希言自然。」五十一章:「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六十四章:「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所以「道法自然」不當解作「道以自然為法」,而應理解為「道法自己」,即道以自己為法。《莊子·大宗師》說道是「自本自根」的,正是老子學說的發揮。
老子的道是有與無的統一。《老子》第一章:「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有與無皆謂之玄,玄之又玄即道。有無同出於道。道一方面是無,一方面又是有。《老子》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幾,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者。其上之不皦,其下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芴芒。」這是講道是無形無象的,道是「無物」。又二十一章:「道之為物,惟芒惟芴,芴兮芒兮,其中有象;芒兮芴兮,其中有物。」這是講道雖然無形無象,卻又不是空無,而又有像有物。這就是說,道是客觀實在的(六十年代曾經有人把「道之為物」解釋成為「道之造物」,這可謂不懂古代漢語而望文生義。「道之為物」的語法是常見的,《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二十六章)「其為物」與「其生物」意義是有區別的。「其生物」是說它生成萬物,「其為物」是說它作為一物)。道一方面「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另一方面又是「無物」,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這是表示,道是無形無狀的,卻又是客觀實在的。老子肯定了作為普遍規律的道的客觀性實在性。但雖然實在,卻是非物質性的。
《老子》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參照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帛書《老子》這兩章是聯在一起的),可以說:一、二、三都是有,而道是無。十四章:「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無是道的一個方面。
《老子》三十二章:「道常無名。」又四十一章:「道隱無名。」道是無名的。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名指道而言。無名即沒有任何規定性,有名即有具體的規定性。無名即絕對,有名即相對。老子強調道是無名,即肯定道是絕對。
老子哲學雖然最後歸結為唯心論,但是老子對於「主宰之天」的批判,對於以後唯物論的發展卻有其重要影響,起了促進的作用。漢代唯物論者王充就是繼承、發揮了老子的「自然」觀點的。宋代唯物論者張載反對老子「有生於無」的唯心論,但讚揚老子「天地不仁」的觀點。張載說:「老子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此是也;『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此則異矣。聖人豈有不仁?所患者不仁也。天地則何意於仁?鼓萬物而已。」(《橫渠易說·系辭上》)也可以說,老子哲學有唯心論的一面,也有唯物論的一面。老子提出道的學說,為以後的唯心論樹立了一個典型;老子推倒了關於主宰之天的信仰,對於以後的唯物論也有比較深遠的影響。總之,老子哲學在哲學思想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簡短的五千言,有這樣廣泛的影響,在哲學史上是罕見的。
《老子》書中,多次出現「天道」一詞。所謂天道指天象變化的規律。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四十七章:「不窺牖,可以知天道。」七十三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益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也。」七十九章:「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這「天之道」是從屬於天的,是天象的自然規律。天道並無意志,「常與善人」,卻本來「無親」;雖然「利而不害」,也只是自然如此,並非有意如此。「天之道」與「先天地生」的道,有層次的不同。
三、老子辯證法思想的特點
關於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我在30年代之初,在拙作《先秦哲學中的辯證法》(原載《大公報·世界思潮副刊》)中曾有所論述;近十幾年來一些中國哲學史書籍中論述尤多,但尚有未盡之義,仍需略加剖析。
老子提出了對立轉化的觀點。二章:「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前後之相隨。」四十二章:「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邪?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已久矣。」有無、難易、長短、高下、損益、禍福,都是相互轉化的。一正一反,彼此互轉。老子認為這個道理是一般人所不易理解的。
事物的存在與變化,有三種情況:一是由壯大轉為滅亡,由勝利轉向失敗,由存在轉為不存在。二是由弱小轉為強大,由失敗轉為勝利。三是在一定時間內保持不變。老子特別注意這些情況。老子著重研究了三個問題:【1】在什麼條件下事物要轉向反面?【2】柔弱勝過剛強的意義。【3】具有什麼條件,事物可不轉化為反面?
老子認為,事物如果過分壯盛,如果甚為暴烈,就一定轉化到反面,就一定滅亡。二十三章:「故飄風不崇朝,驟雨不崇日,孰為此者?天地也。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三十六章:「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四十二章:「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暴風驟雨,短時間就會過去。過度的強盛,即將衰亡。強暴的人是不會有好結果的。老子認為強盛越過了一定限度,是事物轉入滅亡的條件。
老子提出了「柔弱勝剛強」的命題。三十六章:「柔之勝剛,弱之勝強。」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其無以易之也。柔之勝剛也,弱之勝強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老子認為,柔弱是生命的一個特點。具有生命的,表現為柔弱;喪失生命的,表現為堅強。水是最柔弱的,卻有勝過堅強的巨大力量。事實上,在自然界,在人類歷史上,確有柔弱勝剛強的事例,但不是所有的柔弱的東西都能勝過比它剛強的東西。這需要作具體的考察和具體的分析。老子發現了柔弱勝剛強的情況,這也有歷史意義;但老子把它看成一條普遍規律,就不合乎實際了。
老子著重研究了事物如何才能維持長久的問題,事物如果過度壯盛,就要轉向相反;如果能保持著不過度壯盛,就可以不轉向相反了。保持不過度壯盛,這種狀態,老子稱之為「不盈」。不盈,就可以相對長久了。十五章:「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是以能敝復成。」盈即達到了限度,不盈即保持不達到那個限度,就可以維持不變了。二十九章:「是以聖人去甚去奢以泰。」四十四章:「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不超過一定限度,知足知止,就可以長久。
於是老子提出了「大成若缺」的命題,他說:「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辯若訥,大巧若拙。」(四十五章)又說:「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四十一章)成而若缺,才是大成。巧而若拙,才是大巧。正面的狀態,容納了反面的成分,才是比較圓滿的狀態。正面的狀態,預先容納了反面的成分,即可不再轉化為反面了。「大成若缺」云云,也就是成與缺的結合,即正反結合。老子認為,結合了「反」的「正」,才是「正」的圓滿狀態。
老子提出了對立轉化的觀點,而他注重研究的卻是如何才能保持不轉化。但保持不轉化也只能是暫時的。三十三章:「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生必有死,只能求得死而不朽而已。
老子辯證思想總結為兩句話:「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四十章)這就是說,反是事物變化的普遍規律,而柔弱是運用道而保持相對長久的關鍵。反是不可避免的,而柔弱可以延緩反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