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與境界 第25章 哲學旨圭 (7)
    現在,留給年輕一代哲學理論工作者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正確認識中國傳統哲學,正確認識現代西方哲學,發揚獨立思考的精神,對當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成果作出理論總結,推動中國哲學向前發展。

    論中國傳統哲學的繼承與改造(節選)

    中國傳統哲學不是完滿無缺的,近三百年來中國文化落後於西方,有其政治的經濟的原因,也有思想意識的原因。與西方相比,中國傳統哲學也顯露出一些缺欠。時至今日,補充傳統思想的不足,矯正傳統思想的偏失,是十分必要的。如何補充、矯正中國傳統哲學的偏失,有四個問題需要認真考慮:【1】必須高度肯定自然知識的價值;【2】必須承認分析思維的必要;【3】德治與法治的統一;【4】破除等級意識。

    【1】必須高度肯定自然知識的價值

    人類生存於自然界,必須對於自然界有正確的認識。對於自然現象的正確認識即是自然科學知識。儒家不重視對於自然的研究,孔子指斥請學稼學圃的樊遲為小人,孔子弟子子夏說:「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朱熹註:「小道,如農圃醫卜之屬。」孔門鄙視農稼,實乃一個嚴重的缺點。荀子主張利用自然,但又認為對於萬物的研究是「無用之辯、不急之察」,而宣稱「唯聖人為不求知天」(《天論》),認為君子應該「其於天地萬物也,不務說其所以然,而改善用其材」(《君道》),把對於萬物「說其所以然」與「致善用其材」對立起來。事實上,考察天地萬物的「所以然」乃是「善用其材」的必要條件。在儒家學說的影響之下,中國沒有產生自己的哥白尼、伽利略、牛頓,這實在是千古憾事。五四新文化運動高舉科學與民主兩大旗幟,是完全必要的。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的自然科學研究已取得顯著的成就。新時代的哲學思想必須高度肯定自然科學的價值。

    中國古代哲學中,也有重視自然科學研究的,就是墨家。《墨子·小取》篇說:「摹略萬物之然,論求群言之比。」所謂「摹略萬物之然」即對於萬物進行考察;「論求群言之比」即從事邏輯的探討。在《墨經》中保存了墨家研究自然科學的成果。可惜墨學到漢代即已中絕了。這是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大損失。現在應把墨家重視自然科學的傳統重新發揚起來。

    【2】必須承認分析思維的必要

    中國古典哲學富於辯證思維,辯證思維是運用整休觀點、過程觀點來觀察事物,對於事物的分析研究重視不夠。西方16世紀以來自然科學取得豐碩的成就,乃是運用分析、試驗方法的結果。恩格斯論自然科學的方法說:「舊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黑格爾稱之為『形而上學的』方法,主要是把事物當做一成不變的東西去研究,……這種方法在當時是有重大的歷史根據的。必須先研究事物,而後才能研究過程。必須先知道一個事物是什麼,而後才能覺察這個事物中所發生的變化。自然科學中的情形正是這樣。」(《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40頁)恩格斯主張用辯證的思維方法代替所謂形而上學思維方法,但也承認所謂形而上學思維方法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事實上,所謂靜止的孤立的觀察事物的方法乃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學的方法。黑格爾稱之為「形而上學思維方法」並不一定切當。我認為這種方法在實質上是分析思維方法,對於科學研究是完全必要的。我認為,分析思維方法與辯證思維方法是相輔相成的。

    20世紀初年,英國哲學家羅素(B.Russell)與穆爾(G..E.Moore)提倡邏輯分析方法(LogicalAnalysis),我認為這還是有重要意義的。列寧曾經提出「分析和綜合的結合」,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提示。

    【3】德治與法治的統一

    儒家主張德治,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將刑政與德禮對立起來,雖然承認刑政有一定作用,而認為可以用德禮代替刑政。法家與儒家相反,主張以法治國,而否認道德文教的積極作用。韓非說:「夫嚴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罰者民之所惡也。故聖人陳其所畏以禁其邪,設其所惡以防其奸,是以國安而暴亂不起。吾以是明仁義愛惠之不足用,而嚴刑重罰之可以治國也。」(《奸劫弒臣》)又說:「夫嚴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吾以此知威勢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亂也。」(《顯學》)韓非把法律與德教完全對立起來,強調「息文學而明法度」(《八說》)。事實上,道德教育與法律刑政是相輔相成的,二者並無矛盾。治國之道,既要執行法度,也要昌明德教,這個道理在今天已經非常明顯了。現在我們要努力健全法制,同時要加強道德教育,努力建設體現時代精神的新道德。

    【4】破除等級意識

    從殷周到明清,中國的社會制度都可謂等級制,社會中分為貴賤上下的不同等級。儒家和法家都認為貴賤等級的區分是合理的,這是儒法兩家的共同缺失。《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記載孔子對於晉鑄刑鼎的評論說:「貴賤不愆,所謂度也。貴賤無序,何以為國?」此條不見於《論語》,可能編輯《論語》的孔門後學不贊同這種觀點。但是儒家贊同等級差別還是明顯的。孟子說:「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滕文公》)這稱勞心者為大人,勞力者為小人,認為勞心者應治人,勞力者應治於人。這就是認為等級區分是合理的。社會生活中,精神勞動與體力勞動確有區別,但稱勞心者為貴,稱勞力者為賤,就是階級偏見了。西方近代資產階級革命打破了等級制。中國的辛亥革命也具有廢除等級制的意義。社會主義要求廢除階級,對於傳統哲學中維護等級制度的思想應加以嚴肅的批判,同時應努力消除幾千年來的等級意識的殘餘影響。

    在中國傳統哲學中,道家是反對等級區分的。孔子弟子子路批評當時的隱者說:「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隱者是不承認所謂君臣之義的。莊子亦有反對分別貴賤的主張。但是道家這方面的思想在實際生活中沒有影響。在現在看來,道家對於等級制度的批評是值得發揚的。

    哲學是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哲學發展的道路應是綜合創新。自古以來,不同的學派各有所「見」,各有所「蔽」。綜合即是將不同學派的所見綜合起來。在今天,就世界範圍而言,綜合主要是中國傳統哲學與西方哲學思想的綜合。就本國而言,應是儒、道、墨諸家的綜合。由於每人的見識不同,可能有多種不同的綜合方式。本文所謂堅持並發展中國哲學的精湛思想、補充並矯正中國傳統思想的偏失,意在提出一種綜合方式。

    春秋戰國時期曾出現百家爭鳴的盛況。兩漢轉入經學時代。五四新文化運動開始了中國學術思想的新世紀。30年代,也曾出現了不同的哲學學派。近年改革開放,學術界出現了思想活躍的新局面,學術界對於哲學發展的前途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對於這類問題不妨各抒所見。隨著新中國的發展壯大,新中國的哲學也必將達到高度的繁榮。

    中國哲學發展的道路與前景

    一、古典哲學是思想發展的源泉

    世界哲學有三大系統,即中國哲學、印度哲學與西方哲學。每一大系統的哲學都有其輝煌的開創時代。這哲學思想的開創時代,有的西方學者稱之為「軸心時代」,這在中國是先秦時代,在西方是古希臘。現代西方有很多學者認為古希臘哲學至今仍是西方哲學思想發展的源泉。這是符合歷史事實的。而中國的先秦時代的經典與諸子學說乃是漢唐宋明哲人發展的思想源泉。春秋戰國時期,孔墨、老莊、孟荀的著作,在兩千多年的長時期中,確實提供了思想發展的堅實基礎。漢代獨尊孔子,魏晉兼綜孔老,隋唐時代儒、釋、道三教並尊,到宋代而理學興起。理學家大多「出入佛老而反於六經」實際上是返於孔孟之說。(《周易大傳》被認為孔子的遺著)到了明清之際,黃宗羲倡民主,實本於孟子;王夫之總結了漢唐宋明的學術而尊崇孔孟;顏元對於漢宋諸儒一概摒棄,而主張回到孔孟原旨;戴震的著作題為《孟子字義疏證》,即表示回歸孟學。這些「反於六經」、「回到孔孟」,實即表示以原始儒學為思想的源泉。這實際並非復古,而是借復古以創新,但也表明新時代的思潮確實受到了古代哲學的啟發。

    時至今日,時代不同了。西學東漸以來,西方哲學已經傳入中國,我們研究哲學,必須虛心瞭解西方自古希臘以來的哲學思想,虛心學習西方哲學的豐碩成就,但是仍不應「數典忘祖」,忽視本民族的哲學傳統。我認為,新時代的中國哲學不可能簡單地植根於西方哲學的基礎之上,而亦應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深根上長出的新枝。

    二、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

    古代哲學之所以能成為思想發展的源泉,主要是因為古代哲學中含有若干符合客觀真理的精義睿智,即符合客觀實際的真確認識。古代思想有其時代的局限,包含許多錯誤觀點。例如關於天的學說,中國古代所謂天圓地方、西方古代所謂地球中心論,都是錯誤的,但是古代天文學也包含一些正確的觀點,所以能制定出當時合乎實用的曆法。中國古代哲學中包含許多陳舊的觀點,也具有一些精湛深邃的觀點,可以稱為精粹思想,也可以稱為基本精神。所謂基本精神即是一些符合客觀實際而能促進社會發展的精粹思想。中國古代哲學中的深湛思想也很多,這裡舉出最關重要的四點:【1】天道生生;【2】天人合一;【3】人格價值;【4】以和為貴。略說如下:

    【1】天道生生——中國古代哲學關於天道有一個基本概念,曰「生」。所謂天道即是自然界的演變過程及其規律。所謂「生」,指產生、出生,即事物從無到有,忽然出現,亦即創造之意。與生密切相關的觀念曰「行」,曰「逝」,曰「變」。「行」即運動、亦即過程。「逝」即離去、過去。「變」即轉化、轉移。孔子曾對弟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特別提出了「生」與「行」。《論語》又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指出事物是逝逝不已的,有如川流。從一方面說,一切事物都是生生不已;從另一方面說,一切事物都是逝逝不已。傳說孔子撰寫的《周易大傳》進一步發展了「生」的觀念。《系辭上傳》說:「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系辭下傳》說:「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說:「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周易大傳》高度讚揚了「生」,以為「天地之大德」,更提出「生生」的範疇,表示生不是一次性的,生而又生,生生不已。這即變易。《系辭上傳》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周易大傳》肯定了變化的實在性與普遍性。這種觀點,用現在的名詞來說,即是過程觀點,認為一切存在都是過程,存在即是生生不已,變化日新的過程。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觀點。老子也講「逝」,《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家也肯定變化的實在性。我認為,中國古代哲學認為存在都是生生不已的變化過程的觀點,在今天仍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2】天人合一——中國古代哲學中所謂「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很早。到漢代,董仲舒明確提出「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宋代張載明確提出「天人合一」四字成語。程顥講「天人本一」;程頤講「天道與人道只是一個道」。董仲舒所謂天人合一以「人副天數」為主要含義,顯然是牽強附會之談。程頤所謂天道人道只是一個道,也不符合客觀實際。「天人合一」的比較深刻含義是:人是天生成的,人與天的關係是部分和整體的關係,而不是敵對的關係,人與萬物是共生同處的關係,應該和睦共處。《周易大傳》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輔相萬物之宜」的理想,即主張調整自然以達到天與人的和諧。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