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與境界 第5章 文化通詮 (4)
    西週末年至春秋時期,有所謂「和同」之辨。「同」是簡單的同一,「和」是眾多不同事物之間的諧和。《國語·鄭語》記載西週末年史伯的言論說:「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於是乎先王聘後於異姓,求財於有方,擇臣取諫工,而講以多物。」史伯區別「和」與「同」:「以他平他謂之和」,意謂聚集不同的事物而得其平衡,叫作和,這樣就能產生新事物,所以說「和實生物」;「以同裨同」,即把相同的事物加起來,那是不能產生新事物的。《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晏子論和同的區別說:「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洩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幹。……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這所謂和,也是聚集不同的事物而得其平衡。君、臣之間,臣能提出不同的意見,君能容納不同的意見,然後可稱為和。史伯、晏子關於和同的思想,一是要求多樣,二是要求平衡。這是一種促進文化發展的思想。

    孔子也區別了和與同,他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看來孔子是同意晏子關於和同區別的言論的。孔子對於和、同之辨未多講,而提出了「中庸」的觀念。後來孔子之孫子思作《中庸》篇,對中庸觀念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於是中庸觀念在中國文化史上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由於後來的思想家對中庸有不同的理解,因而中庸觀念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影響也不是單純的。

    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對於中庸的含義未加說明。《中庸》篇云:「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又云:「舜其大知也與,……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這裡以「時中」、「用中」來解說中庸,時中即隨時處中,依條件的不同隨時選取適當的標準。用中即不陷於某一極端,隨情況的不同而採取確當的方法。

    從漢至宋,經學家對於中庸有不同解釋。鄭玄詮釋《中庸》篇的題義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禮記疏》引《鄭同錄》)這是認為中庸指中的運用。程頤詮釋中庸云:「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朱熹《中庸章句》引)這是把中庸看成固定的原則。鄭玄的解釋是比較符合原意的。

    中庸思想的主要涵義是: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對於實現一定的目的來說,有一個一定的標準,達到這個標準就可以實現這個目的,否則就不可能實現這個目的。沒有達到這個標準叫做不及,超過了這個標準叫作過。如果超過了這個標準,就不可能實現原來的目的,而會轉變到原來目的的反面。所謂「中庸之為德」就是經常遵守一定的標準,既不過,亦不是不及,這是中庸的品德。有些事情,確有一個適當的標準,例如飲、食衛生一類的事情,確有一個適度的問題,這個度在過與不及之間。但是社會的變革,在一定條件下,需要打破原來的標準,這樣才能取得更大的發展;如果固守原來的標準,就會陷於停滯不前了。中庸思想在中國文化史上有兩方面的作用:第一,保證了民族文化發展的穩定性,反對過度的破壞活動,使文化發展不致中斷;第二,對於根本性的變革又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三、崇德利用

    春秋時代有「三事」之說。《左傳》文公七年記載晉國貴族郤缺的言論說:「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正德,端正品德;利用,便利器用(用指工具器物之類);厚生,豐富生活。正德是提高精神生活,利用、厚生是提高物質生活。《左傳》成公十六年記載楚國申叔時之言云:「民生厚而德正,用利而事節。」又襄公二十八年記齊國晏嬰之言云:「夫民,生厚而用利,於是乎正德以幅之。」生活豐厚,器用便利,然後端正德行加以節制。幅是節制之義。晉、楚、齊三國的貴族都談到正德、利用、厚生,可見這是當時比較流行的思想。「三事」之說兼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是比較全面的觀點。

    《周易大傳》中講到「崇德」與「利用」的關係問題,《系辭下傳》說:「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朱熹《本義》解釋說:「精研其義,至於入神,……然乃所以為出而致用之本;利其施用,無適不安,……然乃所以為入而崇德之資。……至於窮神知化,乃德盛仁熟而自致耳。」)義指事物的規律,神指微妙的變化。精研事物的規律,以至於理解深微的變化,是為了實用;便利實際運用,是為了提高道德;而道德提高了,就更能對微妙的變化有更深入的理解了。《周易大傳》既重「崇德」,又重「利用」,也是比較全面的觀點。

    春秋時代的「三事」之說,兼重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是比較全面的正確觀點。儒家特重「正德」、「崇德」,而對「利用」、「厚生」的問題則研究得不多。道家反對「利用」,也不贊成「厚生」,這對文化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但歷代都有一些自然科學家,對「利用厚生」的實際問題進行過切實的研究,從而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正德、利用、厚生」,「崇德、利用」的思想,雖然秦、漢以後在理論上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發揮,但確實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

    四、天人協調

    天、人關係問題,亦即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是中國傳統哲學的一個根本問題,也是文化方向的基本問題。在中國古代哲學中,關於人與自然的關係,有三種學說。莊子主張因任自然:「不以人助天」(《莊子·大宗師》),「無以人滅天」(同上書《秋水》)。荀子主張改造自然:「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論》)而最重要的是《周易大傳》的「輔相天地」的學說。《象傳》說:「天地交泰,後以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所謂裁成、輔相,亦即加以調整輔助。《系辭上傳》說:「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範圍亦即裁成之義,曲成亦即輔相之義。《文言》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此所謂先天,即引導自然;此所謂後天,即隨順自然。在自然變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導。在自然變化既成之後注意適應,做到天不違人,人亦不違天,即天、人相互協調。這是中國古代哲學的最高理想,亦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道路。《周易大傳》在歷史上是以孔子手著的名義產生影響的,所以這種天、人協調的思想在中國文化史上居於主導地位。

    王夫之提出「相天」之說,他說:「語相天之大業,則必舉而歸之於聖人。……人弗敢以聖自屍,抑豈同禽、魚之化哉?……故天之所死,猶將生之;天之所愚,猶將哲之;天之所無,猶將有之;天之所亂,猶將治之。」(《續春秋左氏傳博議》)傳統的觀點以為「相天」是聖人的大業,普通人雖非聖人,但也與禽、魚等動物有所不同。增加自然所沒有的,改變自然所已有的,這是人的作用。王夫之的「相天」之說,是對古代「裁成、輔相」天、地的思想的發揮。

    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直至今日,仍然是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近代西方強調克服自己,戰勝自然,確實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如果不注意生態平衡,也會受到自然的懲罰。改造自然是必要的,而破壞自然則必自食苦果。中國傳統的天人協調的觀點,確實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文化是受生產方式決定的。周、秦至明、清的文化,基本上是封建文化。西方中世紀文化,也是封建文化。中、西的封建文化,彼此很不相同。中國封建制時代的文化確實有很高的成就。到了近代,中國文化,較之西方,卻相形見絀,遠遠落後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確有消極的病態的一面,但也有積極的健康的一面。識別中國民族文化中的優良傳統,對於樹立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非常必要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還有一個維護民族獨立,為「報國」而獻身的優良傳統。孔子稱讚管仲:「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從此以後,維護民族的尊嚴、保衛民族文化,便成為一個根深蒂固的信念。在歷史上,漢族和少數民族有一個相互競爭、相互融合的過程,經歷了曲折的道路。在各族中,都有許多為國家為本族而獻身的志士仁人,表現了複雜的情況。例如宋、元之際,文天祥寧死不屈,發揚了民族的正氣,起了激勵人心的巨大作用。許衡把南宋的學術傳播到北方,也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有重要意義。這都是不能用簡單化的辦法隨意抹煞的。

    中華民族還有一個善於吸收外來文化成就藉以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的優良傳統。佛教的輸入和流傳,表明了中國人民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佛教在中國流傳之後,一部分中國佛教徒把佛教教義中國化了,做出了自己的理論貢獻;而儒家學者在批判佛教的過程中,充實了傳統儒學的思想,提高了理論思維的水平,使中國的固有學術放出新的光彩。中華民族善於吸收外來文化,又保持了自己的文化的獨立性,從而對世界文化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五四運動展開了對傳統文化的批判,這對於除舊布新,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新中國的成立,使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的新時代,不但要批判封建文化,也要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我們的任務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文化。社會主義文化不是憑空產生的,我們必須尊重歷史,對過去各時代的文化,批判地加以總結,這樣才有利於社會主義新文化的發展。中國的社會主義文化一定要有中國的特點。清理傳統文化的複雜內容,區別其中的精華和糟粕,肅清一切陳腐、庸俗思想的流毒,充分認識在歷史上起過積極作用的文化遺產,並加以改造提高,這是我們今天的一項重要任務。

    中國傳統文化的分析

    關於文化問題,現在大家都在熱烈討論。在這裡,我想談四個問題;一、共同文化和兩種文化;二、文化的時代性和民族性;三、國民性與民族精神;四、中國文化的新階段。

    一、共同文化和兩種文化

    共同文化這個提法是斯大林提出來的。他講一個民族一定要有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經濟、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化。必須這四個方面兼而有之,才能成為一個民族,缺一不可。

    什麼叫共同文化?斯大林認為,共同文化是共同心理的表現。我們可以說,共同文化是不同階級共同創造的文化。具有某個階級的特殊的階級性的文化就不能說是共同文化。那麼,有沒有各個階級共同創造的文化呢?應該說是有的。

    文化有著複雜的內容,包括哲學、宗教、科學、技術、文學、藝術、教育、風俗等,是一個包含多層次、多方面內容的統一的體系。文化和思想有密切的關係,共同文化表現共同思想即各個階級共同具有的那些思想。但文化不僅包含思想觀點,還有其他方面的內容。文化主要包含三個層次:第一層是思想、意識、觀念等等。思想意識中最重要的有兩方面:一是價值觀念,一是思維方式。每個民族都有它比較特殊的價值觀念和比較特殊的思維方式。第二層是文物。思想意識必須實物化、表現在實際的實物上。哲學家一定要有著作或語錄,沒有這些,一個哲學家在歷史上也就起不了什麼作用,著作就是思想的表現。文學家要有自己的作品,詩人要寫詩,畫家要畫畫。也就是說,思想觀念一定要表現在實物上。這是文化的重要內容,這也就是文物,文物就是表現文化的實物。第三層是制度、風俗,是思想觀點凝結而成的條例、規矩等。

    共同文化表現共同思想,即斯大林所說的共同心理。所謂心理其實應該叫作「心習」,也就是心態習慣。共同心習一方面是共同的要求、理想、願望,另一方面是共同的認識、共同的觀念。共同的要求就是它的價值觀念,共同的認識主要表現為共同的思維方式。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