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陳獨秀、李大釗發起了新文化運動,再一次掀起了介紹西方文化思想的高潮。西方的各派哲學思想和社會政治學說都介紹到中國來了。新文化運動高舉科學與民主兩大旗幟,大力宣揚自然科學的重要價值。自然科學家亦逐漸學會了西方近代科學方法,使自然科學在中國逐漸發展起來,彌補了中國缺乏近代實驗科學的偏失。在哲學方面,從30年代至40年代,也出現了一些融會中西而自成一家之言的哲學家,如熊十力、馮友蘭、金岳霖等。中西學術的會通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
在15世紀以前,中國文化本居於世界的前列,宋明理學在理論思維水平上可以說高於西方作為神學奴婢的中世紀哲學。但是16世紀以後,西方近代文化興起,在哲學、科學、技術各方面突飛猛進,中國落後了。中國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逐步前進,時至今日,中國一方面解決了保衛民族獨立的問題,一方面又努力進行現代化建設,從而以新的面貌立於世界文明民族之林。現在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是創建具有時代精神的新中國文化。
新中國文化即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這一方面要認真吸取近代西方文化的先進成就,主要是科學與民主,這是比較明顯的。另一方面更要弘揚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大力發展中國文化對於人類的獨特貢獻。這貢獻主要有二,一是重視自然與人的統一的「天人合一」觀;二是以「和」為貴的人際和諧論。
中國哲學中的天人合一觀源遠流長,內容豐繁,其中最具有典型意義的是《禮運》的「人為天地之心」說與宋代理學家張載的「民胞物與」說。所謂天人合一即是人與自然界的統一,認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所生成的,而在自然界中具有獨特的地位。《禮運》說:「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這即認為人是天地之間能知能覺者,人是天地所產生的,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對於天地的認識也即是天地的自我認識,故可以說人是天地之心。張載《西銘》說:「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渾然中處,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這就是說:天地猶如父母,充塞於天地之間的「氣」(即物質)構成我與萬物的身體,作為氣的統帥的「性」也就是我與萬物的本性。人民是我的同胞,萬物是我的伴侶。張載又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天地本來無心。而人能認識天地,人對於天地的認識就是為天地立心了。要而言之,所謂天人合一就是肯定人與自然雖有區別卻又是統一的,人與自然不是敵對的關係,人可以調整自然,而不應破壞自然。西方文化強調人與自然的對立,主張克服自然、戰勝自然。經過三四百年的努力,科學技術高度發展,取得了戰勝自然的顯著成績,卻也破壞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帶來了嚴重的消極後果。時至今日。返觀中國哲學的天人合一觀,益見其含義深刻了。當然,科學的價值還是應該肯定的。
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國文化讚揚和諧的價值。孔子弟子有若說:「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人和即是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合作。「和」是一個非常深刻的觀念。最早提出對於「和」的解釋的是西週末年的史伯。史伯區別了「和」與「同」。他說:「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國語·鄭語》)不同的事物相互為他,「以他平他」即是會合不同的事物而得其平衡,這叫做「和」。「和」可以說是多樣性的統一。而「同」則是相同的事物的重複,那是不可能生出新事物的。春秋時晏子亦強調了和與同的不同。他舉例說:「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這是「和」。如果君所謂可,臣亦曰可;君所謂否,臣亦曰否,那就是同而不是和了。孔子也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和」就是容許有不同的意見,「同」則是只重複一種意見。「和」意味著不同事物的相輔相成,含有對於不同意見的兼容精神。
「人和」具有深刻的含義,其中包含對於個人人格的肯定及對於社會群體的重視。必須正確理解並正確處理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係、正確理解並正確處理個人與群體(社會、國家)之間的關係,才能做到人和。關於個人與個人的關係,必須承認每一個人都有獨立人格,既要堅持自己的獨立人格,也要承認別人的獨立人格。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每個人都有其獨立的意志,要加以尊重。孟子特別強調個人的人格尊嚴,他認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即是人格的尊嚴,他提出「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他舉例說:「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這就是說,「所欲有甚於生者」,即是人格的尊嚴;「所惡有甚於死者」,即是人格的屈辱。
關於個人與群體的關係,孔子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論語·微子》)這高度肯定了個人對於社會的責任。一方面肯定每一個人都有其不可奪的意志,一方面又強調個人對於社會的責任心。這是古代儒家的精粹思想。孔子、孟子高度肯定人際和諧的意義,荀子更強調群道的重要。荀子說:「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群道當,則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荀子·王制》)儒家肯定了社會組織的必要性。但是儒家思想也有缺點,即承認貴賤上下的等級區分是合理的。在中國哲學史上,反對等級區分的是道家。道家宣揚個性自由,不承認貴賤上下區別的必要性。這是道家的高明之處。但是道家忽視個人對於社會的義務,否認了社會責任心,這一點起了嚴重的消極作用。
以上略說中國古典哲學的天人合一觀與人際和諧論。當然中國文化中的優良傳統不止於此。眾所周知,中國古典哲學是富於辯證思維的,先秦時代的《老子》、《易傳》,宋明時代的張載、王夫之,對於相反相成、對立統一都有非常精湛的論述。還有更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儒家所努力闡發的人本思想。孔子雖然承認天命,但特別重視人為,對於鬼神持存疑態度。孔子說:「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論語》又記載:「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述而》)這就是說,凡事不必求助於鬼神,不必從事於祈禱,而只應注意實行道德的原則。朱熹解釋孔子「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說:「專用力於人道之所宜,而不惑於鬼神之不可知」,這是符合孔子原意的。這可以說是一種人本思想,這所謂人本,是以人為本位,即以人為出發點又以人為終極關懷,既不祈求上帝鬼神,也不想望所謂來生來世,而力求在現實生活中實現崇高的理想。應該承認,這種人本思想是具有深刻含義的。
中國傳統文化也含有嚴重的缺點,最主要的缺點有二,一是沒有發明近代實驗科學,二是沒有完整的民主理論。中國古代科學也有一定的成就,但沒有產生自己的哥白尼、伽利略,在哲學領域中也沒有提出為科學方法提供理論基礎的思想觀點。這必須向西方學習。中國上古時代也曾經有過「國人」(自由民)的民主,例如西周後期「國人」驅逐了周厲王,春秋後期鄭國子產讚揚「鄉校」的價值。但是秦漢以後,君主專制制度逐漸加強。宋元之際的鄧牧,明清之際的黃宗羲都曾提出初步的民主觀點,而影響不大。我們現在要實行社會主義民主,必須參照西方近代的民主而加以改進。
世界大通,東西文化的交流加強了,但是民族之間的區別還將長期存在。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中、西、印、阿拉伯文化各有其特色。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強,並不意味著中西文化特點的消失。我們在吸取西方近代文化的先進成就的同時,更應努力發揚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這樣才能增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增進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才能使世界文化更加豐富多彩。
中國思想源流
人類思想哲學的推進發展,不是直線的,而是曲折的。其中含正反合,然亦非機械的三段,亦許四段。要必有立定、有否定,有否定之否定,表面上復返於初。中國思想發展亦正如此。在西洋哲學,整個歷史是唯物與唯心,懷疑與獨斷之爭。在中國則不然,在中國是剛柔、損益、動靜、為與無為之爭,在宇宙論上則是理氣之爭。(在中國徹底唯物的只有荀子、韓非子及顏元、李塨,徹底唯心的只有楊簡、王守仁。)
原始的正,是孔墨,是主動,益、剛,人為的。墨雖反儒,然其最根本的思想與儒無疑殊,只比儒更剛更動。初次的反,是老、楊,主靜,損、柔,反人為。初次合,在漢代,但仍是一個停頓的合。再次的反來自印度,即佛教,比老、楊更極端。再次的合,便是宋明道學。其後又有反,是顏李,排斥老、楊、佛氏及漢宋諸儒的思想,往剛、動、益的方面走。繼之又從外來了一個有大力量的反,即西洋哲學,西洋哲學本非純一,而總起來可說是偏於剛勁的,此反打破了中國之舊傳統,而亦做顏李的援軍。今後的思想,當是吸收了西洋思想以後的新的合,而必亦是原始固有的積極精神之復活。
一、源中國思想之結胎時代實在西周。中國思想之最初的表現在《詩》及《書》。《詩》《書》大概都是周之中葉的作品,其中思想是主實、重人的,表現一種安毅、剛健、樸實的精神。熊十力先生說《詩》云:「不離現實而別求天國,亦即於現實生活之中而具超脫意趣,未嘗淪溺於物慾。」實最允切。周代為吾國文化初成熟之時,所以思想極表現一種沉深、雄厚、偉大、閎肆、創造、前進氣息,勤奮、勇猛而又穩重、宏闊。中國文化之根本性徵,中國哲學思想之根本傾向,實在《詩》、《書》中已大致決定。
在春秋時代,此種思想為一般貴族學者如季札、子產、晏子、叔向等所保持、發展。子產所謂「天道遠人道邇」,實為中國人的基本態度。
二、正之立把古代思想總結起來而成一個一貫系統的第一個哲人是孔子。孔子是開創新時代的人,卻也是集大成的人。他結束了以前的時代,開始了新的時代。孔子哲學不是以前思想之反,而乃以前的思想之結晶與更進的發展。在孔子,古代的宏毅、樸質的精神更具體的表現著。「剛毅木訥近仁」,孔子自己實是一個剛毅木訥、氣象深厚的人。
孔子一生極有積極勇進的精神,他重現實,重人為。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棲棲遑遑,奔波周遊,圖改良當時的社會。「為之不厭」、「發憤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是他的自述。孔子的根本觀念是仁,仁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用現今的詞語來說即是「努力擴大發展自己的人格使至於圓滿,並助人擴大發展其人格使至於圓滿」。孔子很注重剛、勇、義。孔子的思想宏大、圓融、中正,然而在根本上是積極的主動的。
孔子以後便是墨子。墨子比孔子更剛毅,卻不及孔子之安融。墨子是周代尚文的反動,他要把大禹治水的精神拿出來。墨子出身工農,所以能極端刻苦,絲毫不要享樂。他「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墨子及其弟子的精神可歌可泣,他是古代安毅、勇猛的精神之偏於一端的表現。
孔子剛毅而宏大中正、墨子則只剛毅。孔子講節用,同時亦注重禮樂,墨子只講嚴格的節用。孔子講推己及人的仁恕,墨子要愛無差等的兼愛。墨子是孔子思想的一半極端發展起來,而排斥其另一半。但孔墨都尚人為,積極活動,刻苦救世,不怕犧牲,同是弘毅、剛健的精神表現。儒墨在當時雖成敵對之勢,其實所爭只在小端,如命與鬼,樂與非樂,義與利而已。
三、初次反儒墨弘盛的結果,引起了反動,即道家思想。道家的前驅是避世的隱士,在孔子時即不少。漸漸才完成其思想系統,最早的代表當是老聃、楊朱。孔子重剛尚為,老子卻要柔、無為。孔子主仁,墨子主兼愛,楊朱卻取為我,拔一毛利天下不為。孔子、墨子都積極活動,老子卻「不敢為天下先」。老子、楊朱是要全樸葆真,返於自然的。老子是看到人為結果常弄巧成拙,常只毀壞了自然而已,所以要「以懦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要「常善救人,常善救物」。老子、楊朱之後有田駢、莊周,更發揮廣大消極思想。道家哲學是儒墨的反動。
四、正之繼進道家的反動,沒有阻遏了儒、墨哲學的進展。儒墨都吸收了道家的優長,而完成其更積極的思想。孟子、荀子繼續發揮孔子思想,宋鈃繼續發揮墨子的思想。
在孟子,安毅剛大的精神更進一步的發揮起來,「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孟子哲學主旨在「擴充」,要擴充性中善端以至於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