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無敵
慈悲為懷,仁者無敵。在生活中,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行為是正直的,合乎禮法的,就不必去計較別人的毀譽,而應該把完成自己的目標放在首位,一定要持之以恆去追求。
有兄弟三人,雖然沒有出家,但是特別喜好打坐參禪,還曾跟隨佛光禪師學禪。後來兄弟三人為了追求更高的悟境一起相約出外行腳雲遊。
有一天,在日落時三人借宿於一個村莊,恰巧這戶人家的男主人剛去世不久,婦人帶了七個子女生活日子非常艱難。
第二天一早到了三兄弟上路的時候,最小的弟弟突然對兩位哥哥說:「兩位哥哥繼續參學去吧!我決定留在這裡不走了。」
兩位哥哥對弟弟的行為非常不滿,認為他太沒有志氣。出外參學才見到一個寡婦就動心想留下來,於是勸也懶得勸,拂袖而去。這位寡婦要獨自撫育七個年幼的孩子實在不容易,看到這位行者自願留下來幫助她,當然求之不得。看到三師弟一表人才,婦人表示願以身相許。三師弟沒有直言拒絕,只是說:「你丈夫剛死不久,我們馬上就結婚實在不好。你應該為丈夫守孝三年再談婚事。」婦人一聽,對三師弟更加敬重。
三年以後婦人再次提出結婚的要求,三師弟又道:「如果現在我和你結婚實在對不起你的丈夫,讓我也為他守孝三年吧!」婦人覺得三師弟說得在理,沒有強求。
三年後,婦人又提出要結婚,三師弟再度婉拒道:「為了我們將來更加幸福美滿,無愧於心,我們共同為你的丈夫守孝三年再結婚吧!」
如此三年、三年再三年,歲月如梭,一晃九年就過去了,這一家的小兒小女都已長大。三師弟看到他助人的心願已完成,就向婦人說明自己矢志求佛的決心和當年留下來的初衷,然後與這一家人道別,獨自踏上了繼續求道的漫漫長路。
月船禪師是一位善於繪畫的高手,可是他每次作畫前,必堅持購買者先行付款,否則決不動筆,這種作風,常常遭到世人的批評。
有一天,一位女士請月船禪師幫她作一幅畫,月船禪師問:「你能付多少酬勞?」
「你要多少就付多少!」那女子回答道,「但我要你到我家去當眾作畫。」
月船禪師答應了。
原來那女子家中正在宴請賓客。月船禪師以上好的毛筆為她作畫。畫成之後,拿了酬勞就要離開。這時,那位女士對宴桌上的客人說道:「這位畫家只知要錢,他的畫雖畫得很好,但心地骯髒;金錢污染了它的善美。出於這種污穢心靈的作品是不宜掛在客廳的,它只能裝飾我的一條裙子。」
說著便將自己穿的一條裙子脫下,要月船禪師在它後面作畫。月船禪師問道:「你出多少錢?」
女士答道:「哦,隨便你要多少。」
月船禪師說:「紋銀二百兩。」這顯然是一個特別昂貴的價格,但是那位女士爽快地答應了。
月船禪師按要求畫了一幅畫,就走開了。
很多人懷疑,為什麼只要有錢就好?受到任何侮辱都無所謂的月船禪師,心裡是何想法?
原來,在月船禪師居住的地方常發生災荒,富人不肯出錢救助窮人,因此他建了一座倉庫,貯存稻穀以供賑濟之需。又因他的師父生前曾發願要建一座寺廟,但不幸其志未成就坐化了,月船禪師要完成師父的遺願。
當月船禪師完成其願望後,立即拋棄畫筆,退隱山林,從此不復再畫。他只說了這樣的話:畫虎畫皮難畫骨,畫人畫面難畫心。錢,是醜陋的;心,是清淨的。
有禪心的人,不計人間毀譽,像月船禪師,以自己的藝術素養,求取淨財救人救世,他的畫不能以一般畫來論,應該稱為禪畫了。像前面故事中最小的弟弟,不貪財,不貪色,可是世間人有多少人能懂得這種禪心呢?真正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在關鍵的時候,總還是能夠想到他人,而忘卻自己,這種人的心靈才是至美的。
智源和尚落到了一夥強盜手中,他們把他的衣服剝光,並在凜冽的寒風中把他拋在道路上。
一個過路人乘車走到他身旁,智源和尚向他申訴自己的遭遇並且懇求幫助。過路人同情地回答:「我可憐你,我也情願把我所有的一切都給你。不過請你不要請求別的效勞,因為你的樣子使我難過。你看,那裡來了人,請把這只錢袋給他們,他們會幫助你的。」
智源和尚答道:「謝謝,不過,如果人道的義務需要這種苦難,那應該也有力量正視苦難。你的整個錢袋連你感覺神經微小努力的一半都不值。」
第二個過路人出現了,智源和尚又提出了自己的請求。對這第二個人來說他的錢是很珍貴的,但他仍然想要履行人道的義務。他說:「如果為你浪費時間,我就錯過了賺錢的機會。如果你支付我所失掉的那些錢,那我就背你到離這裡一小時步行路程的修道院去。」
智源和尚反駁道:「這是個理性的決定,但是應該說,你的甘願效力使你花費不大。你看,那裡來了一個騎馬的人,他會給我幫助,你卻為錢出賣這種幫助。」
第三個人停下來了,智源和尚對他重述了自己的厄運。在聽了敘說以後那人沉思一會兒,自我鬥爭了一番。最後他說:「我很難離開外套,它是我碩大身軀的唯一保護,也很難給你留下我的馬,因為我已經精疲力竭了。但是義務命令我幫助你。就坐在我的馬上,裹在我的外套裡吧——我把你送到那會給你幫助的地方去。」
智源和尚回答:「善良的人,謝謝你的好心,但是你自己也境遇窘迫,不應該為了我再吃苦。你看,那裡走來了兩個強壯的人,他們會給我幫助,你太難了。」
這時兩個過路人走到智源和尚跟前,並且開始詢問他的不幸。智源和尚剛剛開口,他們兩人就驚訝地叫起來:「這是他!這正是我們搜尋的那個傢伙。」而他也認出了他們,並且驚訝而憤怒起來。
他明白,他們認出他是他們懇求過的仇人,還是造成他們不幸的罪人,他們追趕他是為了向他討還血債。他說:「讓你們的憤恨和報復如願以償吧,我只能從你們那裡指望得到死。」「不,」其中有一個人答道,「為了讓你知道我們是誰和你是誰,把這件長衫拿去穿上吧。我們兩人一起架著你,把你帶到那能幫助你的地方去。」
智源和尚深受感動,不禁感歎起來:「啊,寬宏大量的仇人,你使我感到羞愧,你解除了我的怨恨!請讓我擁抱你,並且以真誠的寬恕完成善行吧!」
那人冷漠地回答:「安靜些,朋友,不是因為我想給你幫助,寬恕你,而是因為你遭到了不幸。」
「那請你把自己的衣服拿回去,」智源和尚高聲說著,從自己身上脫下了衣服,「聽天由命吧;死了,總比成為接受傲慢仇人救命之恩的人好些。」
他站起來並想出發趕路,然而這時第五個過路人走到他跟前,這個人肩上挑著沉重的擔子。
智源和尚想:「我已經這麼多次受騙了,而這個人不像是那種想幫助我的人,就讓他從旁邊過去吧。」
過路人發現智源和尚後,立刻放下自己的擔子。他衝動地說:「我看,你受傷了,也沒有氣力。最近的村莊也很遠,在勉強走到村莊以前,你會因為流血過多而衰竭。趴在我的背上吧,我會並把你帶到村莊的。」
「你的擔子怎麼辦呢?這樣一來,你不得不把擔子丟在路上。」
「我不知道,也不想這件事。」挑擔人說,「我只知道,你需要幫助,我有義務給你幫助。」
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一種良好的品德。能夠關照和幫助別人的人就不是弱者,而是強者。
有一個貧窮的沙彌。他窮得一無所有,終日以乞討為生,但他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從不傷害生靈,甚至不惜犧牲自己。
有一次,這個沙彌一連三天沒吃到一點兒東西,餓得頭昏眼花。他路過一個人家,便跌跌撞撞地走進去討飯。這是一個富商之家,家裡富麗堂皇,陳設極其考究。女主人見他餓得可憐,便令傭人擺上豐盛的飯菜款待他。這沙彌大喜過望,獨自狼吞虎嚥起來。
這家的男主人,是個珠寶收集者,經常高價收購來自世界各地的奇珍異寶,家裡珍藏的名貴珍寶,應有盡有,簡直成了珠寶陳列館。
這天回家,他興高采烈地拿回一顆珍珠,這是顆光彩照人、價值連城的珍珠。他興沖沖地走進房內,只見有一個沙彌在獨自吃飯,便把珠子放在桌上,轉身進內室去換衣服。就在他剛剛轉身離開的時候,家裡養的一隻鸚鵡飛了過來,一口將那顆珍珠吞在肚裡。
不一會兒,男主人換好衣服和妻子一起出來了。他忽然發覺那顆寶貴的珍珠不見了,便急忙向沙彌問道:「那珠子哪兒去了?」
沙彌一聽愣住了,隨即回答道:「什麼珠子?我沒看見啊。」
男主人又追問道:「那麼,可曾有人來過嗎?」
沙彌回答:「不曾有人來過。」
於是男主人勃然大怒說道:「我剛才明明把珠子放在桌上,而這裡除你之外,再無一人,珠子轉眼之間就不見了,肯定是你偷的!你這沒良心的傢伙,我們好心好意地佈施飯菜招待你,你卻恩將仇報,偷人家東西。今天你老老實實地把珠子交出來,我便饒你一命,否則就把你活活打死!
沙彌聞言並未驚慌,反而堅定地說道:「我沒拿,絕非是我拿的!」
男主人聽罷大怒,抄起一根木棒,劈頭蓋臉地向沙彌打去。沙彌被打倒在地,鮮血直流。
此時,那只吞了珠子的鸚鵡正飛過來飲血,恰好與男主人揮舞的木棒相撞,當即被擊身亡。這時,沙彌說:「住手!我告訴你吧,是這只鸚鵡吞了你的珍珠。」
男主人一聽,忙吩咐僕人把鸚鵡的肚子剖開,果然取出了那顆珍珠。男主人手持珍珠,奇怪地問道:「你明知是鸚鵡吞了,可你為什麼不早說呢?也免得受如此皮肉之苦。」
沙彌回答道:「我持佛戒,不得殺生。本想告訴你真相,又擔心鸚鵡遭剖腹之禍。現在鸚鵡已經死了,說出來也無所謂了。如果鸚鵡未死,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會講的。」
男主人聽罷,內心十分慚愧,連連向沙彌賠禮道歉。而沙彌卻平靜得像不曾發生過此事一樣,臉上毫無怒色,並給男主人講了了緣大師小時候的一則故事。
了緣大師出家之前俗名叫了了。
有一次,小了了一家人全家在假日裡到森林中去:父親、母親和四歲的了了。森林裡是那麼美好,那麼歡快。父母讓了了看看盛開著的鈴蘭花的林中曠地。
林中曠地附近長著一叢叢野薔薇,第一朵花開放了,粉紅粉紅的,芬芳撲鼻。
全家人都坐在灌木附近。父親在看一本有趣的書。突然雷聲大作,飄下幾滴雨點,接著大雨如注。
爸爸把自己的雨衣給了媽媽,雖然她並不怕淋雨;而媽媽卻又把雨衣給了了,雖然他也並不怕淋雨。
了了問道:「媽,爸爸把自己的雨衣給您,您又把雨衣給我穿上,你們幹嗎這樣做呢?」
「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更弱小的人。」媽媽回答說。
「那麼,我幹嗎又保護不了任何人呢?」了了問道:「就是說,我是最弱小的人囉?」
「要是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媽媽笑著回答說。
了了朝薔薇叢走去,掀起雨衣的下部,蓋在粉紅的薔薇花上;滂沱大雨已經沖掉了兩片薔薇花瓣,花兒低垂著頭,因為它嬌嫩纖弱,毫無自衛能力。
「現在我該不是最弱小的嗎,媽媽?」了了問道。
「是呀,現在你是強者,是勇敢的人啦!」媽媽這樣回答他。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
談笑無還期——
唐·王維
學無止境
我們都很會用小碎石加沙和水去填滿罐子,但是很少人懂得應該先把「鵝卵石」放進罐子裡的重要性,這與「分清輕重緩急,重要的事情先做」是同樣的道理。
一位老和尚在桌子上放了一個裝水的罐子。然後又從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從罐口放進罐子裡的「鵝卵石」。當老和尚把石塊放完後,問他的弟子們道,「你們說這罐子是不是滿的?」
「是!」所有的弟子異口同聲地回答。
「真的嗎?」老和尚笑著問。然後再從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從罐口倒下去,搖一搖,再加一些,再問弟子:「你們說,這罐子現在是不是滿的?」這回他的弟子不敢回答得太快了。
最後,有位小和尚怯生生地細聲回答道:「也許沒滿。」
「很好!」老和尚說完後,又從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進罐子裡。倒完後,再問弟子們:「現在你們再告訴我,這個罐子是滿的呢?還是沒滿?」
「沒有滿。」弟子們這下學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說。
「好極了!」老和尚再一次稱讚這些「孺子可教也」的弟子們。稱讚完後,老和尚從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來已經被鵝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滿了的罐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