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一枝禪 第8章 清淨自然 (7)
    多麼神奇的「默照禪」啊!遊方僧心中歎道,接著再問:「如何是僧?」

    至此,這位「沉默大師」只好閉上眼睛,再也沒有別的花招可耍了。

    最後,那位遊方僧問道:「如何是福?」

    嗚呼!「沉默大師」在無可奈何之下,不得已舉起雙手,向對方投降,你饒了我吧!

    那位遊方僧對這次參訪非常滿意,他辭別「沉默大師」,又上旅途。

    在路上,遊方僧遇見了「沉默大師」的兩位侍僧。談起「沉默大師」,遊方僧崇敬有加,讚不絕口:「我問他如何是佛,他立即向東看看,又朝西望望,表示眾生總是到處求佛,不知佛既不在東方,也不在西方。接著我問他如何是法,他以俯仰作答,表示佛法平等,無有高下。他在答覆如何是僧這個問題時,只是閉起眼睛,一言不發,這暗合了這樣的名句:閉目雲山深處臥,始知其人是高僧。最後,我問他如何是福,他的答覆是:伸開助人的雙手,以他的法施救度眾生。他真是一位大悟的禪師!他的禪道實在太高深了!」

    兩位侍僧互相看了一眼感到啼笑皆非,無言以對。

    很久以前,有一座深山。山上古木參天,奇花遍地,人跡罕至。只有潺潺的溪水和偶爾的鳥鳴,才會打破這份寧靜。

    在這座深山裡,住著一老一小兩位和尚。老和尚是位得道者,面容清瘦,精神矍礫,雪白的鬚眉下,雙目炯炯有神。小和尚雖然也希望能修得正果,卻不願像老和尚那樣整天修煉,因此,沒有多大的本事。

    老和尚經過多年的苦心修煉,有了五種神奇的神通力。老和尚到處尋訪仙人,虛心求教,而其他仙人也常常贈給他各種仙果佳釀。老和尚從閻浮羅提來一大籃山上從沒見過的瓜果,從北方的邯鄲國,他帶回了又香又軟的大米。老和尚每次帶回美味佳餚時,總要喚來小和尚:「年輕人,若是心術不正,總有一日你會喪失神通力的。」

    可是小和尚對老和尚的苦口良言充耳不聞,反而以為老和尚讓他在眾人面前出了醜,便到處誹謗老和尚,說是老和尚嫉妒他的本事,見不得年輕人比自己強。

    流言傳到老和尚那裡,他只是淡淡一笑,也不做任何辯解,因為他知道他的預言終有一天會變成現實。

    果然,沒過多久,小和尚在一次表演中,竟然失足跌下來,眾人哄堂大笑。他試圖再次拔地而起,卻怎麼也升不上天空了。

    小和尚不甘心在眾人面前丟人現眼,他一遍遍地施展各種神通,結果都失敗了,他所得到的卻是眾人嘲諷的笑聲,原來他的神通力已全部失去了。

    一傳十,十傳百,小和尚失去神通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城。這時,全城百姓都讚揚老和尚品德高尚,本領非凡。同時,紛紛譴責小和尚心胸狹隘,品行低下,最後一致決定把小和尚驅逐出城。

    沮喪的小和尚這才懊悔自己不該把老和尚的忠告當成耳旁風,可是一切都已晚了,他只能在眾人的斥責聲中灰溜溜地離去。

    有心禪師穗高望重,博學多聞,擔任寂相寺住持,來此向他問道的人非常多。禪師有一位師弟名叫有得,根機遲鈍,一目失明,平常都幫師兄做一些幕後工作,從未對客說法。

    一天,有一禪僧來寺參訪,希望能當面請求開示。有心禪師剛好出門,有得師弟只好硬著頭皮以「無言對答」的方法來接見這位禪僧。

    兩人對面而坐,都不發一言只是用手指比劃,不久之後禪僧非常欣喜地向有得禮拜告辭。禪僧路上遇到有心禪師,連誇有得實在是個了不起的禪師,並滔滔地述說著他向有得請益的經過:「首先,我豎一指表示大覺世尊,人天無二:他就豎起兩指,表示佛、法二者一體兩面,是二而一。之後,我豎三指,表示佛、法、僧三寶和合而缺一不可:他就在我面前握起拳頭,表示三者皆由一悟而得。至此,我已技窮只得向他禮拜而出。」

    有心禪師一回來,有得就非常氣憤地向他報告道:「剛才有一個禪僧非常無禮,他一進門向我瞧了一眼,接著就豎起一指諷刺我只有一隻眼睛!我因他是來參訪的禪僧對他客氣所以我就豎起兩指表示他有兩隻眼睛,非常幸運。誰知道這個人非常無禮竟然舉起三隻指頭,暗示他和我兩個人只有三隻眼睛,你說氣不氣人。因此我舉起拳頭正要好好揍他一頓,他卻急忙磕個頭跑掉了。」

    有心禪師聽後說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禪!有得你會嗎?」

    有得茫然無對。

    我路碧空外,

    白雲無處閒。

    世有無根樹,

    黃葉風送還——

    唐·疏山匡仁

    快樂之道

    置之死地而後生,逆境往往更能鍛煉人。我們要學會給自己施加一些適當的壓力,從而使自己在壓力中得到鍛煉和提高。

    有一天,釋迦牟尼傳教時正走在一座風景秀麗的山上,迎面走來一群青年男女。

    「尊者,您是否看見一個年輕的女子從您來的路上走過?」

    釋迦牟尼無言地搖搖頭。

    他們不清楚釋迦牟尼搖頭的意思,是表示沒有看見呢?還是表示不清楚那女子的模樣呢?於是大家便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有的描述她臉蛋長得如何如何漂亮,有的描述她衣服穿得如何如何鮮艷。

    從他們的話中,釋迦牟尼得知,原來這群結伴出來玩耍的年輕人,都是一對對夫妻。只有一個小伙子還沒有結婚,就帶了一個女子一起出遊。

    誰知這個女子非常貪心,趁大家玩得正在興頭上,就偷了那小伙子的錢和幾件心愛的東西,悄悄地溜走了。小伙子發現後,氣得嘴唇發紫。大家都很同情他,於是幫他一起四處尋找,發誓一定要抓到那個女賊。

    釋迦牟尼耐心地聽完了他們的敘述,目光炯炯地注視著這群年輕人,語重心長地說道:

    「年輕人啊!你們找那個女子,花了這麼大力氣,可以說是十分認真了。然而你們可知道,有一件非常重要的東西,更需要趕快找到不可!年輕人,你們想想看,是去找那個女子重要,還是尋找自己重要呢?」

    年輕人張口結舌,陷入了沉思。

    釋迦牟尼的弟子中有一名修行者對朋友常感到不耐煩,喜歡一個人獨處。釋迦牟尼看出此人外表看來很頑強,其實內心很脆弱,就想試試他的勇氣。

    有一次,釋迦牟尼吩咐他:「到後面那座有鬼神的山谷中去冥想。」

    此人答應後很高興地走進山去。當他到了目的地,便坐到樹下要開始冥想。這時突然覺得一陣恐怖和寂寞襲來,兩個時辰之後,實在忍不住了,他後悔自己答應在此冥想。「為什麼要選擇修行的路?我本生在富裕的家庭,衣食無憂又可隨心所欲,每天過得不是很自在快樂嗎?家中老少都在等著我,乾脆不要修行回去吧。」

    當他正打算放棄,收拾回家時,釋迦牟尼過來問道:

    「平日看來你勇氣十足,來到這個山谷,想必沒什麼好怕的吧?」

    此人老實答:「不,事實上我覺得這兒可怕極了。」

    談話間,一隻野象走了過來,並躲在樹下開始呼呼大睡。

    釋迦牟尼見了就問:「你知道這只放心睡大覺的象,心中想些什麼嗎?」

    此人答:「不知道。」

    釋迦牟尼說:「這只像是許多只象中的一隻。現在它離開群像而能夠在此放心大睡,一定是厭煩象群的喧囂嘈雜。換句話說,連畜生都有離群求清靜的欲求。現在你是因為厭煩人群的喧囂而出家的,怎麼會害怕孤獨呢?如果要我們在眾人之中和不講道理的人交往,豈不是反而有礙修行嗎?正因如此,修行根本不需要同伴。」

    此人聽了釋迦牟尼的話,才明白其所以叫自己來這幽僻山谷冥想的道理。

    一天,無德禪師正在院子裡鋤草,迎面走過來三位信徒,向他施禮,說道:「人們都說佛教能夠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們信佛多年,卻並不覺得快樂,這是怎麼回事呢?」

    無德禪師放下鋤頭,安詳地看著他們說:「想快樂並不難,首先要弄明白為什麼活著。」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料到無德禪師會向他們提出問題。

    過了片刻,甲說:「我現在拚命地勞動,就是為了老了之後能夠享受到糧食滿倉、子孫滿堂的生活。」

    乙說:「我可沒你那麼高的奢望。我必須活著,否則一家老小靠誰養活呢?」

    丙說:「人總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著。」

    無德禪師笑著說:「怪不得你們得不到快樂,你們想到的只是被迫勞動、年老和死亡,不是理想、信念和責任。沒有理想、信念和責任的生活當然是很疲勞、很累的了。」

    信徒們不以為然地說:「理想、信念和責任,說說倒是很容易,但總不能當飯吃吧!」

    無德禪師說:「那你們說有了什麼才能快樂呢?」

    甲說:「有了愛情,才有快樂。」

    乙說:「有了金錢,就能快樂。」

    丙說:「有了名譽,就有了一切,就能快樂。」

    無德禪師說「那我提個問題為什麼有人有了愛情卻很痛苦,有了金錢卻很憂慮,有了名譽卻很煩惱呢?」信徒們無言以對。

    無德禪師說:「理想、信念和責任並不是空洞的,而是體現在人們每時每刻的生活中。必須改變生活的觀念、態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變化。愛情要奉獻於他人,才有意義;金錢要佈施於窮人,才有價值。名譽要服務於大眾,才有快樂。」

    弟子們經常向法演禪師詢問參禪的技巧。這天禪師給弟子們講了一個故事,他希望弟子們能從中悟出參禪的道理。

    他說:從前有一個盜賊,他幹了一輩子偷盜的行當,眼看自己要老了,不能再做下去了,他便想把偷盜的技藝傳給兒子。這偷盜的技巧,說到底就是一個逃生的技巧,於是父親決定先把逃生的絕招傳給兒子。

    這天晚上,父親領著兒子穿堂入室,來到了一個富戶人家。父親十分順利地打開櫃子,叫兒子進去拿些錢物。兒子剛鑽進櫃內,父親便把櫃門鎖上了。兒子在櫃內撲騰翻打想要鑽出櫃子,不料父親卻悄悄溜走了。可他這一翻打卻吵醒了這家主人,主人心想可能是盜賊光顧,趕忙讓僕人舉燈搜查。盜賊的兒子心急如焚,眼看就要搜到櫃子邊了,他急中生智,學起了耗子啃木頭的聲音。僕人聽到後,拍打了幾下櫃子便回去睡覺了。盜賊的兒子聽到沒有了動靜,便一腳踹開櫃子門,逃了出去。

    這樣一來,又驚醒了主僕二人,他們發現家中真的被盜,於是追出了門去。盜賊的兒子被追到了後花園,眼看無路可逃了,他忽然看到旁邊有口水井,又急中生智,抱起一塊石頭扔到了井裡。追趕的人聽到「撲通」一聲,以為是盜賊慌不擇路掉到了井裡。於是他們便在井中搜尋盜賊。盜賊的兒子趁機逃脫回家。

    見到父親,他滿臉怨言。可父親卻對他說:「兒子,不要埋怨,告訴我你是怎麼逃出來的。」兒子認真敘述了事情的經過,父親聽後非常滿意,不禁讚歎道:「兒子,你已經出師了!」

    眾僧聽完故事,不禁長歎一聲,他們均有所領悟。

    有一天,石頭禪師有事出遠門,晚上投宿在荒山下的一家旅店。

    一覺醒來好像聽到房內有什麼聲音,石頭禪師以為是旅店主人起來了,就問:「是不是天快亮了?」

    黑暗中一個聲音回答:「沒有,現在剛半夜。」

    禪師心想:此人半夜能在一片漆黑中摸來摸去,一定是得道高僧,至少也得是個羅漢吧?

    於是他又問:「你到底是誰呀?」

    「是小偷!」沒想到對方的回答如此乾脆。

    石頭禪師又說:「噢!原來你是小偷。你先後偷過幾次啊?」

    小偷回答:「那可數不清。」

    石頭禪師接著又問:「每偷一次,你能快樂多久?」

    小偷說:「那要看偷的東西是否值錢!」

    「最快樂時能維持多久?」石頭禪師打破砂鍋問到底。

    小偷深歎一口氣說:「幾天而已,過後仍不快樂。」

    石頭禪師嘲笑道:「原來是個鼠賊而己,你為什麼不大做一次呢?這樣你不就終生快樂了嗎?」

    小偷一聽頓時來了興趣,反問禪師道:「你也做這個?偷過幾次?」

    石頭禪師回答他說:「只有一次。」

    小偷很好奇,走近禪師問:「只有一次,夠嗎?」

    石頭禪師一臉自豪地說:「雖然只有一次,但畢生受用不盡。」

    小偷情不自禁,靠近禪師輕聲問道:「這東西是在哪裡偷的?你能教教我嗎?」說完就想拜師。

    這時禪師突然抓住小偷胸部,大聲說道:「這個你懂嗎?這裡才有無窮無盡的寶藏,如果你將一生都奉獻給它,你才會受用不盡。懂嗎?」

    小偷一臉愕然,似有所悟地說:「懂……懂……又好像不太懂,不過我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真是舒服。」

    一個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和尚,人們都稱他為智和尚。少年問:「我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能夠給別人愉快的人呢?」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