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一枝禪 第2章 清淨自然 (1)
    處處皆佛

    無畏、無悔是個人成功的最基本條件也是最關鍵的要素。要想成就一番大的事業,在自己的人生上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是如果能夠時刻都運用好無畏和無悔的性情,你就能夠擁有輝煌的人生。

    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開始創造自己的前途。

    少小離家,雲山蒼蒼,心裡難免有幾分惶恐。

    於是他在出發前特地拜訪了本地最有名氣的一位老和尚,請求指點。

    老和尚正在河邊臨碑練字,用一根樹枝在沙地上揮毫寫意,見年輕人討問前程,就隨手寫了兩個字「無畏」。

    老和尚並未抬頭,只是對他說:「人生四字秘訣,老朽先給你一半,已夠施主半生受用。」說完便又自信摹字。

    年輕人便覺失落,不甚理解地離開了。

    三十年後,這個年輕人已有了一些成就,當然也添了很多傷心事。

    歸程漫漫,近鄉情怯,他又去拜訪那位老和尚。

    可是老和尚幾年前已經過世,僧人取出一個信封交給他,說:「這是師父生前留給你的,說施主日後必然來取,請施主自行打開吧!」

    年輕人一振,慎重地接過來拆開封套,只見裡面赫然兩個字「無悔」。

    年輕人頓感萬念攢心,涕淚交加,回想自己三十年所得所失,竟然在老和尚一念四字之間,不由得敬由心生,留意已決。

    五年之後,同道僧人拿一帖佛寓告已經出家的年輕人,請接住持之事。

    年輕人不解,僧人告日:自施主三十年前前來求解,老住持已算準施主今日。

    十年後,這位年輕人終成一代宗師。

    人生在世,應該把握生命的每一分、每一刻,勤奮不已,勇猛精進!不要過於關心與自己無關的事情,而重要視自身素養的修煉。

    一天,佛陀問他的弟子:「弟子們!你們每天忙忙碌碌托缽乞食,究竟是為什麼呢?」

    弟子們恭聲答道:「佛陀!我們是為了滋養身體,以便保養身體,求得生命的清淨解脫啊!」

    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環視弟子,沉靜地問:「那麼,你們說說肉體的生命究竟有多長?」

    「佛陀!有情眾生的生命平均是幾十年。」一個弟子充滿自信地回答。

    佛陀搖了搖頭:「你並不瞭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個弟子見狀,肅穆地說:「人類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發枝,燦爛似錦;冬天枯萎凋零,化為塵土。」

    佛陀露出了讚許的微笑:「嗯,你能體察到生命的短暫迅速,但對佛法的瞭解,仍限於表面。」

    他又聽到一個無限悲愴的聲音說:「佛陀!我覺得生命就像浮游蟲一樣,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過一晝夜!」

    「喔!你對生命朝生暮死的現象能夠觀察人微,對佛法已有了表面的認識,但還不夠深刻。」

    在佛陀的不斷否定、啟發下,弟子們的靈性被激發起來。又有一個弟子說:「佛陀!其實我們的生命和朝露沒有什麼兩樣,看起來很美麗,可陽光一照,一眨眼的功夫,它就乾涸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語,弟子們更加熱烈地討論起生命的長度。這時,一個弟子站起身,說:

    「佛陀!依弟子看,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間。」

    他此語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聚精會神地看著佛陀,期待他的開示。

    佛陀讚許地說道:「說得好!人生的長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這樣認識生命,才能真正體驗到生命的精髓。弟子們,你們不要懈怠放逸,以為生命很長,像露水有一瞬,像浮游有一晝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幾十年。其實,生命只是一呼一吸!」

    人們總是問佛陀:「佛死了到什麼地方去呢?」

    佛陀總是微笑著,保持沉默,什麼話也不說。

    但是這個問題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出來,看來人們還是對這個問題比較關心的。為了滿足人們的好奇心,佛陀對他的弟子說:「拿一支小蠟燭來,我會讓你們知道佛死了到什麼地方去。」

    弟子急忙拿來蠟燭,佛陀說:「把蠟燭點亮,然後拿過來靠近我,讓我看看蠟燭的光。」

    弟子把蠟燭拿到佛陀面前,用手遮掩著,擔心風把蠟燭吹滅了。佛陀卻訓斥道:

    「為什麼要遮掩呢?該滅的自然會滅,遮掩是沒有用的。就像死,同樣也是不可避免的。」

    於是他就吹滅了蠟燭,問:「有誰知道蠟燭的光到什麼地方去了?它的火焰到什麼地方去了?」

    弟子們你看我,我看你,誰也說不上來。

    佛陀說:「佛死就如蠟燭熄滅,蠟燭的光到什麼地方去,佛死了就到什麼地方去。和火焰熄滅是一樣的道理,佛陀死了,他就消滅了。因為他是整體的一部分,他和整體共存亡。火焰是個性,個性存在於整體之中,火焰熄滅了,個性就消失了,但是整體依然存在。不要關心佛死後去哪裡了,他去哪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為佛。等到你們頓悟的時候,你們就不再會問這樣的問題了。」

    無處青山不道場,

    何須策杖禮清涼?

    雲中縱有金毛現,

    正眼觀時非吉祥——

    唐·無名禪師

    貪嗔勿取

    人們常說無慾則剛,人一旦有了貪念,那麼就會陷入可怕的境界。禪宗就像一面明鏡,可以讓每個人看清自己的內心,拋棄自我的陋念。寡慾知足,取得自己應得之份,才能平平安安地過幸福安寧的生活。

    從前,有一位菩薩住在羅陀國。該國的商人每次出海采寶時,都把這位菩薩請到船上,希望借助他的力量,化險為夷,平安抵達目的地。後來,菩薩逐漸年老力衰,不願陪他們出海。可禁不住商人苦苦懇求,他就同意了。

    船隻朝寶物的所在地前進,這時天空刮起北風,船隻偏離了航向,一直向南方漂流。到了第七天,海水竟然變成金色,就像鋪了一層黃金一樣。

    商人們問菩薩:「綠色的海怎麼會變成金色呢?」

    「我們進人了黃金之海,這裡充滿了不可勝數的黃金,彼此照耀閃爍,才會呈現出這種情形。我們偏離了航向,非常危險,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回到北方。」不料,船隻順風而行,繼續漂向南方。幾天後,海水又呈現出白色,好像冰雪世界。

    菩薩又對商人說:「現在,我們到了珍珠之海。這裡全是珍珠,由於珠色交相輝應,才呈現出這種光芒。但我們離目標越來越遠,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回到北方。」然而,船隻還是順風而去,繼續漂向南方。

    幾天後,海水三度變化,呈現出青色,無異鋪上了青琉璃。菩薩對商人們說:「現在我們來到青色的琉璃海。海裡有無數的青色琉璃,由於琉璃顏色相映,才呈現出這種光彩。」

    幾天後,海水四度變化,又變成紅色,好像血海一般。菩薩對商人們說:「現在,我們進人紅色的琉璃海,海裡充滿無數的紅色琉璃,由於琉璃顏色相映,才呈現這種光景。」

    幾天後,海水五度變化,好像流出一片墨汁,到處是漆黑的顏色。接著,遠處傳來巨大的爆炸聲,聲音淒厲,好像猛火點燃了乾燥的竹林。而且,當船向南方漂流時,忽然有一根巨大的火柱,從海底掀騰而起,噴薄而出,直向天空。商人們第一次看到如此可怕的情形,他們突然意識到自己性命難保。

    他們唉聲歎氣,不知所措,最後不得不向菩薩求援。這時,菩薩說道:

    「連世間的大丈夫,都會貪生怕死。悲傷絕望只會令人失去理智,大家還是想方設法運用逃離苦海的方便吧。只要得到了這個方便,就能安全到達彼岸。大家不要沮喪,因為這個方便,我已經給你們了,請大家好好念佛吧。」

    眾人立刻焚香禮拜諸佛,祈求風平浪靜。片刻之後,惡風終於停止,大家才脫離險難,到達藏寶之地,如願以償地得到許多金銀財寶。

    這時,菩薩向商人們說:「這些金銀財寶,世間難逢。因為諸位前世有過佈施,今世才能得到這樣珍貴的財貨。但是,你們前世廣行佈施的時候,有過吝嗇之心,以致現在遇到惡風,身心備受驚慌苦惱。諸位對這批金銀財寶,必須知足。如果貪婪無厭,必然會再次遇到災難。在諸位尋找財寶的過程中,價值最高的莫過於生命,這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啊!」

    有一位叫做金碧峰的祖師,已經修成正果,達到了無我無物的境界。有一天,皇帝知道他的神奇,便聘請他為國師,並特別賜給他一隻足金鑄成的、精美華貴的金缽。見到這個金缽,本已修得一顆無所執之心的金碧峰,也不禁起了凡夫之情,有時甚至是在禪定中也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這隻金缽。

    當金碧峰禪師壽命將盡的時候,黑白無常二鬼要來捉拿他,但每次來捉拿他,金碧峰都沉浸在禪定之中,這時候,他的身心都是了無蹤跡的,所以每次二鬼都是無功而返。後來,二鬼聽說金碧峰貪戀金缽,經常在禪定時起心動念想到這隻金缽。那時他動了這種念頭,身形就會顯現。於是,黑白二鬼來到金碧峰禪師的住處,等待時機要捉拿他歸案。

    這一天,金碧峰又進入禪定中,黑白二鬼仍然無處下手,只好等在一旁。禪定中的金碧峰突然又想起了那隻金缽,身形一時顯現,二鬼立刻上前捉拿,金碧峰一警覺便馬上收了心,霎時間又無影無蹤了。

    有了這次差點丟掉性命的教訓,金碧峰禪師就把皇帝所賜的金缽徹底毀掉了。從此,金碧峰禪師真正達到了無牽無掛的境界,黑白二鬼對他也無可奈何。

    無慾則剛啊!我們的缺點是自己造成的,如果能夠時時提醒自己,就能不斷完善自己,也就不會給人留下任何借口。

    諸苦所因,

    貪慾為本。

    若滅貪慾,

    無所依止——

    法華經卷二·譬喻品

    迷途與忘我

    我們周圍充滿了機遇和誘惑,所以我們一定要用心把握正確的方向,不要被一些假象所迷惑,從而迷失自己的歸途;忘我是一種精神境界,也是力量源泉,能使時光永恆、品行昇華、事業成功!

    在大雁山有一位佛光禪師,他在此修行禪定,研習禪道。佛光禪師很善於講法,他經常把深奧的法理融入到生動的事例中,然後再用簡單的詩偈表達出來。

    有一次,一位信徒來向他討教,說:「我曾聽說:供養百千諸佛,不如供養一無心道人。不知百千諸佛有何過?無心道人又有何德?」

    佛光禪師用詩偈作答:「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途。」

    禪師又解釋道:「只因多了一片白雲,歸巢的鳥雀連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因為供養諸佛,心思全在佛上,反而迷失了自己;供養無心道人,卻是以無心無念而超越一切。百千諸佛固然無錯,可無心道人更能清醒地認識自己。」 信士又問道:「既然寺院為清淨之地,為何還要打鼓敲木魚?」

    佛光禪師仍用詩偈回答他:「直須打出青霄外,免見龍門點頭人。」清淨的寺院所以敲打木魚、撞擊皮鼓,另有其深義。魚在水中從不閉眼,所以敲木魚表示勤奮修煉,永不懈怠;打鼓,是為警示世人,消業增福。

    信士又問:「在家既能學佛道,何必出家著僧裝?」

    佛光禪師還是用詩偈作答:「孔雀雖有七色身,不如鴻鵲能高飛。」在家修行固然很好,但不如出家更能專心致志;孔雀的顏色雖然好看,卻比不上大雁能夠高飛千里!

    信士聽後頓悟了其中的道理。

    佛光禪師修行參禪專心致志,四方僧人禪客紛紛前來拜訪請教。可是,每當弟子前來通報有人向禪師學道時,他總是反問:「誰是禪師?」

    佛光禪師專注禪理,就連吃飯時,也在思考什麼。弟子見他手拿碗筷不動,就提醒他:「師父,吃飽了嗎?」

    他竟然忘了自己是在吃飯,反問弟子:「說什麼?誰在吃飯?」

    由此可見他聚精會神的程度!

    農禪是當時修煉的重要方法,佛光禪師身體力行,從不分心。

    有一次,弟子擔心他太累,提醒他:「師父,您真是太辛苦了!」

    佛光禪師卻反問道:「誰太辛苦了?」

    一天,佛光禪師的弟子大智赴外地參學歸來,向師父匯報了自己的見聞體會。接著問道:「師父,我在外二十年,您生活得怎樣?」

    佛光禪師輕鬆地答道:「好,好,天天誦經修道,說法著述,猶如在廣闊的海洋裡遨遊,心曠神怡。」

    兩人談到半夜,佛光禪師讓大智休息,天亮後再談。可是到了天亮,大智醒來,卻聽見師父的陣陣誦讀聲,看來師父又是通宵達旦。到了白天,佛光禪師更忙,沒有一絲空閒。不是接待前來拜佛參禪的禪客,就是在禪房裡執筆閱改弟子的習卷和撰述講稿。

    大智問道:「師父,二十年來都這麼緊張地生活嗎?怎麼不見您衰老呢?」 佛光禪師笑了笑說:「大智,我可沒有時間想到老啊!」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