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學指歸 第10章 禪海鉤沉 (10)
    五神通是一種印度古來的迷信。釋迦牟尼自己大概也相信這種神通的可能,他的大弟子之中便有以如意通著名的,《四阿含》中也提及各種神通。佛教入中國後,這種迷信常見於各種記載之中。各種僧傳裡常有其事;小說雜記裡更多了。非佛家的宗教也往往受他的影響,如《抱朴子》記《墨子五行記》有變化的幻術;又如儒家記邵雍死時能聞遠處人談話,那也是一種天耳通。

    我們現在可以總括的討論古代禪法的基本性質了。《修行道地經》云:

    何謂修行?雲何謂行?

    謂能順行修習遵奉,是為修行。其修及習是謂為行。何謂修行道?專精寂道是為修行道。【七】

    又云:

    其修行者計有三品:一曰或身行道而心不隨,二曰或心行道而身不從,三曰修道身心俱行也。【八】

    結跏趺坐,不動如山,而其心迷散,是第一類。心性調和而身不端坐,是第二類。「身坐端正,心不放逸,內根皆寂,亦不走外隨諸因緣」,是第三類。此名「身心相應」。「瑜伽」本義為相應,謂身心相應也。

    《修行道地經》的勸意品【九】寫一個擎缽大臣的故事,說修習心不放逸的效用。這個故事最有文學意味;不但是一種哲學的寓言,故我摘抄在這裡,作這篇記載的結論:

    昔有一國王,選擇一國明智之人以為輔臣。爾時國王設權方便無量之慧,選得一人,聰明博達,其志弘雅,威而不暴,名德具足。王欲試之,故以重罪加於此人;敕告臣吏盛滿缽油而使擎之,從北門來,至於南門,去城二十里,園名調戲,令將到彼。設所持油墮一(左三點水右帝)者,便級其頭,不須啟問。

    爾時群臣受王重教,盛滿缽油以與其人。其人兩手擎之,甚大愁憂,則自念言:其油滿器,城裡人多,行路車馬觀者填道;……是器之油擎至七步尚不可詣,況有裡數邪?

    此人憂憤,心自懷懅。

    其人心念:吾今定死。無復有疑也。設能擎缽使油不墮,到彼園所,爾乃活耳。當作專計:若見是非而不轉移,唯念油缽,志不在余,然後度耳。

    於是其人安行徐步,時諸臣兵及眾觀人無數百千,隨而視之,如雲興起,圍繞太山。……眾人皆言,觀此人衣形體舉動定是死囚。斯之消息乃至其家;父母宗族皆共聞之,悉奔走來,到彼子所,號哭悲哀。其人專心,不顧二親兄弟妻子及諸親屬。心在油缽,無他之念。時一國人普來集會,觀者擾攘,喚呼震動,馳至相逐,蹙地復地,轉相登躡,間不相容。其人心端,不見眾庶。

    觀者復言,有女人來,端正姝好,威儀光顏,一國無雙;如月盛滿,星中獨明;色如蓮華,行於御道。……爾時其人一心擎缽,志不動轉,亦不察觀。

    觀者皆言,寧使今日見此女顏,終身不恨,勝於久存而不睹者也。彼時其人雖聞此語,專精擎缽,不聽其言。

    當爾之時,有大醉象,放逸奔走,入於御道,……舌赤如血,其腹委地,口唇如垂;行步縱橫,無所省錄,人血塗體,獨遊無難,進退自在,猶若國王,遙視如山;暴鳴哮吼,譬如雷聲;而擎其鼻,瞋恚忿怒。……恐怖觀者,令其馳散;破壞兵眾,諸眾奔逝。……

    爾時街道市裡坐肆諸賣買者,皆懅,收物,蓋藏閉門,畏壞屋舍,人悉避走。又殺象師,無有制御,瞋或轉甚,踏殺道中象馬、牛羊、豬犢之屬;碎諸車乘,星散狼藉。

    或有人見,懷振恐怖,不敢動搖。或有稱怨,呼嗟淚下。或有迷惑,不能覺知;有未著衣,曳之而走;復於迷誤,不識東西。或有馳走,如風吹雲,不知所至也。……彼時有人曉化象咒,……即舉大聲而誦神咒。……爾時彼象聞此正教,即捐自大,降伏其人,便順本道,還至象廄,不犯眾人,無所嬈害。

    其擎缽人,不省象來,亦不覺還。所以者何?專心懼死,無他觀念。

    爾時觀者擾攘馳散,東西走故,城中失火,燒諸宮殿,及眾寶捨,樓閣高台現妙巍巍,展轉連及。譬如大山,無不見者。煙皆周遍,火尚盡徹。……

    火燒城時,諸蜂皆出。放毒蟄人。觀者得痛,驚怪馳走。男女大小面色變惡。亂頭衣解,寶飾脫落;為煙所熏,眼腫淚出。遙見火光,心懷怖懅,不知所湊,展轉相呼。父子兄弟妻息奴婢,更相教言,「避火!離水!莫墮泥坑!」

    爾時官兵悉來滅火。其人專精,一心擎缽,一(左三點水右帝)不墮,不覺失火及與滅時。所以者何?秉心專意,無他念故。……

    爾時其人擎滿缽油,至彼園觀,一沛不墮。諸臣兵吏悉還王宮,具為王說所更眾難,而人專心擎缽不動,不棄一(左三點水右帝)。得至園觀。

    王聞其言,歎曰,「此人難及,人中之雄!……雖遇眾難,其心不移。如是人者,無所不辦。……」其王歡喜,立為大臣。……

    修行道者,御心如是。雖有諸患及淫怒癡來亂諸根,護心不隨,攝意第一。……頌曰:

    如人持油缽,不動無所棄。

    妙慧意如海,專心擎油器。

    若人欲學道,執心當如是。……

    有志不放逸,寂滅而自制。

    人身有病疾,醫藥以除之。

    心疾亦如是,回意止除之。

    心堅強者,志能如是,則以指爪壞雪山,以蓮華根鑽穿金山,以鋸斷須彌寶山。……

    有信精進,質直智慧,其心堅強,亦能吹山而使動搖,何況而除淫怒癡也?……

    我們讀了這個極美的故事,忍不住要引《宗門武庫》裡的一條來做個比較:

    草堂侍立晦堂。晦堂【黃龍寶覺禪師,名祖心。】舉風幡話問草堂。草堂雲,「迥無入處。」晦堂云:「汝見世間貓捕鼠乎?雙目瞪視而不瞬,四足踞地而不動;六根順向,首尾一直,然後舉無不中。誠能心無異緣,意絕妄想,六窗寂靜,端坐默究,萬不失一也。」

    1925年1月

    4菩提達摩考

    ——中國中古哲學史的一章

    菩提達摩的傳說在禪宗史上是一件極重要的公案。禪宗尊達摩為初祖,造出許多無稽的神話,引起後來學者的懷疑,竟有人懷疑達摩為無是公、烏有先生一流的人。我們剔除神話,考證史料,不能不承認達摩是一個歷史的人物,但他的事跡遠不如傳說的那麼重要。

    記載達摩最早的書是魏楊衒之的《洛陽伽藍記》。此書成於東魏武定丁卯【西曆547】,其中記達摩的事凡兩條。其中一條云:

    修梵寺有金剛,鳩鴿不入,鳥雀不棲。菩提達摩雲,得其真相也。【綠君亭本,卷一,21頁】

    其一條云:

    永寧寺,熙平元年【西曆516】太后胡氏所立也。……殫土木之功,窮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議。……時有西域沙門菩提達摩者,波斯國胡人也,起自荒裔,來游中土,見金盤炫日,光照雲表,寶鐸含風,響出天外,——歌詠讚歎,實是神功,自雲,「年一百五十歲,歷涉諸國,靡不周遍,而此寺精麗,閻浮所無也。極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無」,合掌連日。【同上本,卷一,1頁以下】

    楊衒之著書的時候,距此寺被毀之時不遠,他與達摩可算是先後同時的人,此其可信者一。那時未有禪宗的傳說,楊氏無偽證的必要,此其可信者二。故從楊氏的記載,我們可以承認當日實有菩提達摩,「起自荒裔,來游中土」,自稱年150歲。

    永寧寺建於熙平元年【516】,至孝昌二年【526】剎上寶瓶被大風吹落;建義九年【528】爾朱榮駐兵於此;明年【529】北海王元顥又在此駐兵。至永熙三年【534】全寺為火所燒,火延三個月不滅。依此看來,達摩在洛陽當在此寺的全盛時,當西曆516至526年。此可證《景德傳燈錄》所記達摩於梁普通八年【527】始到廣州之說是不確的了。

    記達摩的書,《伽藍記》之後要算道宜的《續高僧傳》為最古了。道宣死於唐高宗乾封二年【667】,他的僧傳續至貞觀十九年【644】止。那時還沒有禪宗後起的種種傳說,故此書比較還算可信。道宣的《達摩傳》云:

    菩提達摩,南天竺婆羅門種,神慧疏朗,聞皆曉悟。志存大乘,冥心虛寂,通微徹數,定學高之。

    悲此邊隅,以法相導。初達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隨其所止,誨以禪教。於時合國盛弘講授,乍聞定法,多生譏謗。有道育、慧可,此二沙門年雖在後,而銳志高遠!初逢法將,知道有歸,尋親事之,經四五載,給供諮接;感其精誠,誨以真法。【卷十六】

    以下述「四法」與「壁觀」,末云:

    摩以此法開化魏土。識真之士,從奉歸悟,錄其言語,卷傳於世。

    自言年一百五十餘載。游化為務,不測於終。

    這篇傳與《洛陽伽藍記》有一點相同,就是說達摩自言年一百五十餘歲。最不同的一點是《伽藍記》說他是波斯國胡人,而此傳說他是南天竺婆羅門種。此可以見傳說的演變,由「起自荒裔」的波斯胡,一變而為南天竺婆羅門種,再變就成了南天竺國王第三子了!

    然道宜所記,有幾點是很可注意的。【1】此傳說達摩「初達宋境南越」,此可見他來中國時還在宋亡以前。宋亡在西曆429。此可以打破一切普通八年【527】或普通元年【520】達摩到廣州之說。假定他於479年到廣州「末又北度至魏」,到520年左右他還在洛陽瞻禮永寧寺,那麼他在中國南北共住了四十多年,所以他能在中土傳授禪學,自成一宗派。此說遠勝於「九年化去」之說。

    【2】此傳說他在本國時「冥心虛寂」,「定學高之」;又說他到中國後,「隨其所止,誨以禪教」,又說他的「定法」、「壁觀」。大概達摩確是一個習禪定的和尚,故道宣把他引入「習禪」一門。《伽藍記》說他見了永寧寺便「歌詠讚歎,口唱『南無』,合掌連日」,這又可見他雖習禪定,卻決不像後來中國禪宗裡那種「呵佛罵祖」打倒一切文字儀式的和尚。

    【3】此傳中全無達摩見梁武帝的故事,也沒有折葦渡江一類的神話,可見當7世紀中葉,這些謬說還不曾起來。達摩與梁武帝問答的話全是後人偽造出來的。

    【4】此傳記達摩的結局云:「游化為務,不測於終。」此可見7世紀中葉還沒有關於達摩結局的神話。同傳附見《慧可傳》中有「達摩滅化洛、濱」的話,但也沒有詳細的敘述。記達摩的終局,當以此傳為正。《舊唐書·神秀傳》說「達摩遇毒而卒,其年魏使宋雲於蔥嶺回,見之,門徒發其墓,但有只履而已。」此為後起的神話。《洛陽伽藍記》記宋雲事甚詳,也不說他有遇達摩的事。8世紀中,東都沙門淨覺作《楞伽師資紀》【有敦煌唐寫本】,其中記達摩事尚無遇毒的話。8世紀晚年,保唐寺無住一派作《歷代法寶記》【有敦煌唐寫本】,始有六次遇毒,因毒而終的神話。此亦可見故事的演變。

    【5】道宜記達摩的教旨最簡單明白。傳云:

    如是安心,謂壁觀也。如是發行,謂四法也。如是順物,教護譏嫌。

    如是方便,教令不著。

    這是總綱。

    然則入道多途,要惟二種,謂理行也。

    何謂「理入?」

    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塵障故,令捨偽歸真,疑【同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不隨他教;與道冥符,寂然無為,名「理入」也。

    何謂「行人」

    行入,四行,萬行同攝。

    初,報怨行者,修行苦至,當念往卻捨本逐末,多起愛憎;今雖無犯,是我宿作;甘心受之,都無怨懟。經雲,逢苦不憂,識達故也。此心生時,與道無違,體怨進道故也。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苦樂隨緣;縱得榮譽等事,宿因所構,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隨緣,心無增減;違順風靜,冥順於法也。【按,末二語不易解。據敦煌寫本《楞伽師資紀》引此文雲,「喜風不動,冥順於道」,可以參證。】

    三,名無所求行。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道士悟真,理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三界皆苦,誰而得安?經曰,「有求皆苦,無求乃樂也。」

    四,名稱法行,即性淨之理也。

    以上所述,似是有所依據。道宣說:「識真之士,從奉歸悟,錄其言語,卷傳於世。」據淨覺的《楞伽師資紀》【敦煌唐寫本,藏巴黎圖書館及倫敦大英博物院】說:

    此四行是達摩禪師親說,余則弟子曇林記師言行,集成一卷,名曰《達摩論》也。

    曇林的事跡無可考,疑即是《續高僧傳》附傳之,「林法師」。據傳云:林法師當「周滅法時【574】,與可【慧可】同學,共護經像」。《續僧傳》記達摩的宗派傳授如下:

    ——僧副【後去南方】

    達摩——慧可——那禪師——慧滿

    ——道育

    林法師

    向居士

    化公

    廖公

    慧滿死時,已在貞觀十六年【642】以後,與道宣正同時,故道宣所記應該是最可信的。

    達摩的教旨分「理」與「行」兩途。理入只是信仰凡含生之倫同有真性;因為客塵障蔽,故須凝住壁觀。壁觀只是向壁靜坐,要認得「凡聖等一,無自無他。」所謂少林面壁的故事乃是後人誤把少林寺佛陀的故事混作達摩的故事了。

    四行之中,第四行即性淨之理,即是「理人」一條所謂「含生同一真性」之理。其餘三行,報怨行認「苦」為宿業,隨緣行認榮譽為宿因所造,苦樂均不足動心,故能行無所求。無所求即無所貪著,「安心無為,形隨運轉」。

    總括看來,達摩的教旨不出三端:一為眾生性淨,凡聖平等;二為凝住壁觀,以為安心之法;三為苦樂隨緣,心無所求,無所執著。《續僧傳》附向居士傳中說向居士寄書與慧可云: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