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淨觀為印度宗教的一個發明;其說有粗有細,粗者略如上說;細者分析人身一切骨節,筋脈,九十九萬毛孔,每一毛孔內八萬侵食細蟲,——這樣分析,不是為生理及醫學,乃是要人了知人身不淨,「生死內外,都是不淨。」《禪經》云:
五欲亦五壞,隨病而對治;相對真實相,修行正觀察。「色變」若「離散」,「威儀容止滅」,「羸朽」及「磨碎」,是名五種壞。此則自身中,無量諸境界:修行正憶念,悉能得自在。
不淨觀有時發生厭患,便可用「淨觀」對治,使人於不淨中看出淨相,「除肉觀骨」,「白骨流光出」,以至於「種種微妙色」,「處處莊嚴現」。
《禪經》說:
佛說不淨念,一切諸種子。世尊說貪慾,利入深無底,正受對治藥,當修厭離想。一切余煩惱,悉能須臾治。【卷三,十一】
次說慈心法門。《修行道地經》云:
修行道地建大弘慈,當何行之?
設修行者在於暑熱,求處清涼,然後安隱;在冰寒處,求至溫暖,然後安隱;如饑得食,如渴得飲,如行遠路疲極困甚而得乘車,然後安隱,……執心不亂,所可愛敬,親親恩愛,父母兄弟妻子親屬朋友知識皆令安隱;一切眾生諸苦惱者,亦復如我身得安隱;十方人民,悉令度脫,身心得安。欲使二親宗族中外悉得安隱。次念凡人等加以慈。普及怨家,無差特心,皆令得度,如我身安。【第六】
此經在別處【第八】說慈有四品:
一曰父母宗親,二曰中間之人無大親疏;三曰凡人眾庶;四曰護於怨家,仁心具足。
《修行道地經》有「忍辱」及「棄加惡」二品,與「慈心法門」有關,附錄於此:
設使有人撾罵行者,爾時修道當作是觀:所可罵詈,但有音聲,諦惟計之,皆為空無,適起即滅。譬如文字,其名各異,一一計字,無有罵聲。……譬如夷狄異音之人雖來罵我,譬如風響,是聲皆空。【忍辱品十三】
假使行者坐於寂定,人來撾捶,刀杖瓦石以加其身,當作是觀:名色皆空,所捶可捶,悉無所有,本從何生?誰為瞋者?向何人怒?【棄加惡品十四】
次說思惟法門。思惟是觀因緣。十二因緣之觀省,分為三步:
若初習行,當教官:生緣老死,無明緣行:如是思惟,不令外念。
若已習行,當教言: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如是思惟,不令外念。
若久習行,當教言: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如是思惟,不令外念。【《三昧經》上】
次說安那般那三昧法門,即數息門。安那【ana】是入息,般那【pana】是出息。亦譯為安般。《三昧經》也分三步:
若初習行,當教言:一心念數入息出息;若長若短,數一至十。
若已習行,當教言:數一至十,隨息入出;念與息俱,止心一處。
若久習行,數,隨,止,觀,轉觀清淨。
《禪經》分「數,隨,止,觀」四步。上文第一步「數一至十」即是數。第二步「隨息入出,念與息俱,止心一處」即是「隨,止」兩步。第三步即是四步合修。羅叉與羅什皆以「止觀」為一步,而以「還淨」為最後一步。
數息甚易明,不須細說。
「隨」者,《禪經》云:
內外出入息,去則心影隨。……修行出入息,隨到所起處。
原注云:出入息所起處同在臍。
隨只是「念與息俱」,跟著氣息,跟到他所到處。
「止」者,「止心一處」;《禪經》云:
安止極風處。
原注云:極上下風際。
風即是氣息。
「觀」者,《禪經》云:
修行止住已,種種觀察風。
諸書說「觀」,各有長處,不易合在一塊。《修行道地經》云:
修行者已得相隨,爾時當觀;如牧牛者,住在一面,遙視牛食,行者若茲,從初數息,至後究竟,悉當觀察。
此即是「止觀」,近於《禪經》所謂「止」。《道地經》接著說:
修行者已成於觀,當復還淨;如守門者,坐於門上,觀出入人,皆識知之;行者如是,系心鼻頭,當觀數息,知其出入。【二十三】
此即羅什所謂「轉觀清淨」,即《禪經》所謂「觀」。
《禪經》分「止觀」二事甚明白。他說:
修行觀若增,制之令以止。修行若止增,起之令從觀。【第五】
又說:
出息入息時,正觀無常相。息法次第生,展轉更相因,乃至眾緣合,起時不暫停;當知和合法,是性速朽滅,法從因緣起,性羸故無常;一切眾緣力,是法乃得生,虛妄無堅固,速起而速滅……
修行如是觀,此則決定念。譬如運行天,息變疾於彼。決定無常想,修行趣涅槃……
於息能覺了,具足眾苦相。如是諦思惟,說名為決定。【第七】
《修行道地經》於《數息品》之外,也另有《觀品》,也是以無常一念為主【第二十四】。《觀品》列舉「五十五事」,明「身則本無。」如云:
是身為聚沫,不可手捉;是身如海,不厭五欲;是身如江,歸於淵海,趣老病死;是身如糞,明智所捐;是身如沙城,疾就磨滅,……
《觀品》又雲;
修行者當以四事觀其無常;
一曰:所生一切萬物皆歸無常。二曰,其所興者無有積聚。三曰,萬物滅盡,亦不耗減。四曰,人物悉歸敗壞,亦不盡滅。
頌曰:
人物雖有生,不積聚,不滅,
亦不捨眾形,雖沒而不滅。
雖終相連續,皆從四因緣。
觀萬物如是,超越度終始。
佛教本重智慧,故「觀」為極重要的一步。數息法門中所謂「觀」,範圍尚小,因息而推知萬法無常,便不止「如守門人坐於門上觀出入人」的觀法了。
梵文Samatha,譯言止;Vipasyana,譯言觀。《大乘義章》十曰:「守心住緣,離於散動,故為止,止心不亂,故復名定。……於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稱慧。」後來天台宗用「止」來包括數息法門的前三步,用「觀」來指後一步,而推廣「觀」義,包括智慧思惟。天台宗又有「六妙法門」: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這是強分《道地經》四步為六步:還是「反本還源」,淨是「體識本性清淨」。
次說念佛法門。《三昧經》分三步:
若初習行,令往觀佛像,相相明瞭,一心取持,還至靜處,心眼觀佛像,令意不轉;系念在像,不令他念。……如是不已,心不散亂,便得心眼見佛像相,光明如眼所見,無有異也。
是時當更念佛初降神時震動天地,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小相;以至後來成正等覺,初轉法輪,……得至涅槃,佛身如是,感發無量。專心念佛,不令外念……如是不亂,便得見一佛,二佛,乃至十方無量世界諸佛色身:——以心想故,皆得見之。既得見佛,當復念佛功德法身,無量大意,無崖底智,不可計德。……爾時復念……無量盡虛空界皆悉如是,……爾時惟觀二事:虛空佛身及佛功德,更無異念,心得自在,意不馳散,得成念佛三昧。
念佛法門大概是晚出的。然而這裡的念佛還與淨土一派不全同。這也是可以注意的。
以上述五法門,完了。次說習禪的結果,所謂「四禪」的境界。
【1】初禪行者呵棄愛慾,滅斷慾火,一心精勤信樂,令心精進,意不散亂,觀欲心厭,除結惱盡,得初禪定【《三昧經》下】。初禪相有多種,如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相應等,是為十功德。【辭典八O九】,
【2】二禪初禪得力於「思力」居多,如不淨觀,慈心觀,念佛三昧皆是。此等名為「覺觀」,「因善覺觀,而生愛著」,故已得禪者,當除卻覺觀,始可入第二禪。《要解》云:
覺觀惱亂,如人疲極安眠,眾音惱亂。……覺觀亂心,如風動水。……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於二禪。……以無覺觀故,內心清淨,如水澄淨,無有風波,星月諸山悉皆照見。如是內心清淨,故名賢聖默然。……定生喜樂,妙勝初禪。
【3】三禪二禪已除覺觀,還有喜心。《要解》云:
得二禪大喜,喜心過差,心交著喜,生諸結使。以是故喜為煩惱之本。……喜是悅樂,甚為利益,滯著難捨。以是故,佛說,捨喜得入三禪。……復次,喜為粗樂,今欲捨粗樂而求細樂,故言離喜更入深定,求異定樂。……第三禪身受樂,世間最樂無有過者。
Eliot【1.314】譯喜為joy.樂【sukham】為Eass。
【4】四禪三禪捨了喜,還有樂在。第四禪就連樂也去了,《要解》云:
行者依於涅槃樂,能捨禪樂。……若比丘斷樂斷苦,先滅憂喜,不苦不樂,護念清淨,入第四禪。……第四禪名為真禪,余三禪者方便階梯。是第四禪譬如山頂,余三禪定如上山道。是故第四禪佛說為不動處,……又名安隱調順之處。譬如善御調馬,隨意所至。
《要解》云:
行者得此第四禪,欲行四無量心,隨意易得;欲修四念處,修之則易;欲得四諦,疾得不難;欲得六通,求之亦易。
我們依此次第,說明禪法的功用。
什麼叫做四無量心?
一者慈無量,二者悲無量,三者喜無量,四者捨無量。
茲無量心與前面說的慈心觀略同。《禪經》第十四云:
……於一切眾生超法饒益心,修三種慈:廣大慈,極遠慈,無量慈;捨除瞋礙,住仁愛心,隨其所應,功德善根,一切佛法,皆悉與之,謂與種種法樂,修種種慈:先與在家樂,次與出家樂,次與禪定正受樂,次與菩提樂,次與寂滅樂。
《要解》云:
念一城眾生,願令得樂;如是一國土;一閻浮提,四天下,小千國土,三千大千國土,乃至十方恆河沙等無量無邊眾生,慈心遍復,皆願得樂。
悲與慈有分別。《禪經》云:
饒益眾生,說明慈心;除不饒益,說名悲心。……若先觀眾生受無量苦,起除不饒益心,然後見眾生除不饒益;除不饒益已,受種種樂——非興與樂也。是名悲心。
喜無量者,《禪經》云:
修行於慈境界,以……一切功德饒益眾生;見一切眾生得法樂已,其心歡喜……念言快哉,永使安樂。
捨無量者,《禪經》云:
謂平等清淨,離苦樂相。
什麼叫做四念處?四念處又名四空定,又名四無色定Eliot譯為四種Jrances
【1】空無邊處,又名虛空處,又名初無色定,《要解》云:
……離一切色相,得入虛空處。
又云:
行者系心身內虛空,所謂口鼻咽喉眼耳胸腹等,既知色為眾惱,空為無患,是故心樂虛空。若心在色,攝令在空,心轉柔軟。令身內虛空漸漸廣大,自見色身如藕根孔。習之轉利,見身盡空,無復有色。外色亦爾。內外虛空同為一空。是時心緣虛空,無量無邊,便離色想,安隱快樂;如鳥在瓶,一瓶破得出,翱翔虛空,無所觸礙。是名初無色定。
這段文章真是妙文,故全引之。
【2】識無邊處,又名識處。《要解》云:
行者……知是心所想虛空斯誑虛妄,先無今有,已有還無;既知其患,是虛空從識而有。謂識為真,但觀於識,捨虛空緣。習於識觀,漸見識相相續而生,如流水燈焰,未來、現在、過去識識相續,無邊無量。……是名無邊識處。
【3】無所有處。《要解》云:
行者得識處已,更求妙定,觀識為患,……觀識如幻虛誑,屬諸因緣,而不自在;有緣則生,無緣則滅;識不住情,亦不住緣,亦不住中間:非有住處,非無住處:識相如是。……行者如是思惟已,得離識處。……虛空虛誑,識相亦爾。……空無所有,是安隱處。作是念己,即入無所有處。
虛空處與無所有處有何差別?答曰,前者心想虛空為緣,此中心想無所有為緣。是為差別。
【4】非想非非想處。《要解》云:
行者作是念:一切想地,皆粗可患,如病,如瘡,如箭。無想地則是癡處。今寂滅微妙第一處,所謂非想非非想處。如是觀己,則離無所有處想地,則入非有想無想處。是中為有想,為無想?答曰,是中有想……此地中想微細不利,想用不了【想的作用不大明了】,故不名為想。
《要解》又謂無所有處屬想,非想非非想處屬行。五陰之中,「行」最難說。《俱捨論》云:「行名造作」;《大乘義章》三說「內心涉境」為行。這樣看來,行是內心的造作。【Mentalconstructlon】
四諦即「苦、集、滅、道」四諦。我們不用細說了。
五神通或六神通,皆是第四禪的效果。今舉五神如下:
【1】神境通【巴利文iddhi】,又名如意通,又名變化神通。【2】大耳通。【3】他心通。【4】宿命通。【5】天眼通。
神境通又分四種:
【1】身飛虛空,如鳥飛行。【2】遠能令近。【3】此滅彼出。【4】猶如意疾。
今試舉《要解》說明飛行的一段,作一個例:
人身雖重,心力強,故身飛虛空。……若行住於第四禪,依四如意分,一心攝念觀身,處處虛空如藕根孔,取身輕疾相,習之不已,身與心合,如鐵與火合,滅身粗重相,但有輕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