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國首部商業領袖集體傳記 第31章 李開復:從台北到北京(5)
    年輕人的精神導師。

    創新工場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年輕人,平均年齡大約二十六歲。在創新工場投資的各個項目小組中,大多數人是從名校剛畢業的碩士,或剛工作兩年的,他們穿著普通的T恤。還有一部分海歸,或者有過多年工作經驗的,就相對講究多了,穿著質地很好的襯衣,皮鞋擦得珵亮。創新工場創始人、新聞發言人王肇輝清楚地記得,2009年12月,他到北京市主管戶口的部門,希望政府能夠給創新工場的應屆生辦理北京市戶口時,對方非常吃驚,這不像一個創業公司的人才架構,完全是跨國公司的要求。

    不管創新工場的人經歷如何,他們面容和善,帶著微笑,眼睛發亮。創新工場用戶體驗總監吳卓浩說:「他們眼睛裡閃著光,好像有無盡的激情,給人一種特別想做一件能改變世界的事業的感覺。這讓我回想起2006年年初我剛加入Google的時候,看到工友眼裡有類似的光芒,好像時光倒流。這讓我下定了加入創新工場的決心。」吳卓浩就有一雙忽閃忽閃、會說話的大眼睛。

    某未公開的項目負責人包炬強此前在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上海分公司,今年年初創新工場邀請他過來的時候,他猶豫了很久,畢竟老東家在國內已經非常厲害了。但汪華的一句話打動了他。包炬強說:「我可以說是因為這句話而加入創新工場的,人活著需要一點理想,雖然有很多風險。但我還年輕,有本錢搏一搏。」打動他的這句話就是:「1999年的互聯網浪潮你沒趕上,2010年這一波移動互聯網浪潮你趕不上,就可能要再等十年了。」他現在做的項目尚未公開,他說,這個領域未來肯定會出現一家偉大的公司,可能是他的公司,也可能是別人的。

    「點心」CEO張磊,之前是百度無線事業部負責人,點心項目早就存在,張磊是創新工場花了很久找到的CEO。張磊是個很理性的人,凡事喜歡分析一二三。來之前,他曾猶豫過,妻子告訴他「男人要有一顆騷動的心」。這樣,他將外地的房子也賣了,舉家搬到北京。

    游敏麗此前是騰訊無線產品運營總監,被汪華他們邀請來做「點心」研發總裁。「我在騰訊待了七年。騰訊平台太大了,什麼樣的東西放在上面都會被放大,你的個人能力也會被放大。我出來,不是對自己有自信,相反是因為沒有自信所以才出來的。接手項目後,我壓力很大。以前做好了不覺得能得到什麼,做差了大不了老闆再另起一個攤。現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響應FollowMyHeart。

    這大概是李開復父親樂意見到的。李天民喜歡與年輕人交往,據李開敏回憶,當年父親很喜歡將孩子的朋友叫到家裡來玩,讓妻子給大家做好吃的。他尤其誇讚認真向學的年輕人。家人勸年事已高、身體虛弱的李天民辭去教職,他卻始終捨不得放棄和學生相處切磋的機會以及學校繼續求學的環境。李開復繼承了他父親這一點。他不僅喜歡,也善於與年輕人打交道。他知道他們需要什麼,也懂得如何打動他們。

    李開復給中國的大學生寫了六封信,鼓勵他們「做最好的自己」,並且將美國商業文明的一些優點,如開放、創新等,介紹給中國的年輕人。他在大學做了無數場演講,被譽為中國大學生的精神導師。這是他的個人興趣,全用業餘時間來作。在與微軟打官司期間的2005年8月,李開復三個星期作了二十多場巡迴演講,每天兩到三場講座。一般五點起床,七點乘飛機,中午抵達目的地,下午和晚上各作一場演講。在Google的時候,只要有時間,一般週末的時候,李開復就和王肇輝到全國各地給大學生演講。Google員工說,這是他個人的事情,與公司沒有多大關係。但也有員工願意自費陪他一道去演講。

    他的演講在當地學校都能引起轟動。在武大,為聽李開復演講,玻璃門被擠碎。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演講廳裡有兩千人,場外還有兩千多人在外面看背投、聽音箱,臨時請來的防暴警察手拉手維持秩序,學生們在寒風中聽了兩個小時。一次在北大演講,400人的場地來了800人。他請400人離開,兩小時後再請離開的400人進來,重新講兩小時。

    他所寫的《做最好的自己》,據出版方人民出版社透露,印數有上百萬冊,這讓我有些驚訝。「我的父親一直希望我能幫中國做點事情,幫助中國大學生也更符合他的想法。」李開復說。

    在創新工場,他延續了這個角色。

    創新工場有很多單身IT男,不那麼講衛生,夏天有的人加班三四天都不回家洗澡,直接睡在公司,把辦公室搞得有味道。李開復專門發郵件說,年輕人應該適當注意衛生,不然會找不到女朋友,會讓投資人尷尬,會讓朋友說你有異味,最後他給大家推薦幾款不錯的香水。「開復會關注到生活的每個細節,但說出來又會比較幽默,不會讓人難堪。」

    創新工場手機照片處理和分享軟件「魔圖精靈」的前團隊負責人宓金華,她擔任起這個職責的時候,僅有25歲,是浙江大學應屆碩士畢業生。2010年,我採訪她時,她穿著粉紅長袖T恤,紮著馬尾,看起來像路邊的小草一樣不起眼。但就是這個姑娘,大膽地向李開復提出,將原本是「點心」項目一部分的「魔圖精靈」獨立出來,自己來負責。她立下三個星期內推翻原來規劃的保證書,重新作出新的框架設計。「我戰戰兢兢,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好,但開復說『我相信你,你絕對能做出來』。如果沒有他的支持,我們這個團隊的氣勢就要崩潰了。」

    宓金華提出重做「魔圖精靈」後,過了週末兩天,週一她再來上班,發現什麼都準備好了。不管自己需要什麼人,對方都會出現在她需要的地方。「我覺得像走了狗屎運,好像觀音菩薩從天上飄過來幫了我一把的感覺。」在宓金華眼中,李開復有點像父親,你想玩耍,他會在玩具房裡搭好小木床、遊戲台、準備好玩具、書具等,然後他就默默離開了,他不會像媽媽一樣陪你玩,而是讓你自己盡情地在裡面玩。

    這讓我想到了羅傑·瑞迪的理念「我不贊成你,但我支持你」,在卡耐基梅隆大學,李開復深受其影響。幾位跟隨李開復多年的下屬都告訴我,李開復喜歡用聰明人,能把你的優點發揮到極致,同時眼裡像是看不到你的缺點。更準確地說,他能容人,能寬容對待你的缺點。像郭去疾、汪華這樣的人,都是極聰明的人,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

    創新工場也打上了李開復的印記,有著寬鬆、開放、溫和的氣質。

    創新工場人才眾多,怎麼協調也是問題。汪華告訴游敏麗,創新工場有各種各樣的聰明人。「我喜歡跟聰明的人在一起,加一把火就可以燒得更旺,和不聰明的人在一起,就是一堆柴渣,永遠也燒不起來。」游敏麗說。但她也顧慮,聰明人在一起很難協調。汪華反過來問她:「你覺得有我們在,會很難協調嗎?」

    第一個帶團隊加入創新工場的創業者、樂啊網創始人田鴻飛說:「大家的性格都比較相似,不會出現那種粗暴的,或自認為自己牛氣沖天的人。大家都比較謙虛,互相幫助。各個團隊之間交流很密切。經常外人過來,不知道這是好多家公司,以為是一家公司。」

    在創新工場,如果有一件事是必須要李開復親自做的,那就是環境和文化的塑造——如何讓這一批有理想的人,能夠融洽地、努力地發揮他們的才華。李開復還希望這些公司在獨立出去以後,還能記得一些李開復是如何做環境和文化的。「我希望他們在這裡能耳濡目染地學到,怎樣做一個基業長青的、有價值觀的、不做壞事的公司。所以,每次開員工大會的時候,我會很謹慎考慮自己說的每一句話。」

    創業影響中國。

    李開復正成為一個標桿,不僅被一些大學生崇拜,也是中國政府要樹立的一個標桿,各地政府都給予了創新工場不同程度的方便。

    據《南方週末》報道,創新工場在中關村第三極大廈1700平方米的新辦公室,北京市和海澱區政府將免除他們三年的房租。2010年9月8日,創新工場在這裡舉行了一週年發佈會,這是個具有現代藝術感的辦公室,是利用環保、便宜的材料佈置的,和普通辦公室裝修費用差不多。

    2009年年底,李開復接到了好多城市的邀請,比如重慶市委書記、台灣馬英九、南京市委書記、杭州市市長、深圳市市長、成都市市長。有六七位市委書記或市長親自和李開復及創新工場團隊促膝長談,希望把創新工場這種新模式引到他們任職的城市去。

    2009年10月,國務院一位局長到創新工場考察,雙方都是第一次見面,但局長一上來就說:開復,你聽聽我描述創新工場,看我的理解對不對。「這位局長想在IT界以外複製創新工場的模式,比如說,國家有沒有可能用資金、人才在製藥業、傳統製造業,以及別的行業來複製創新工場。」

    王肇輝介紹說,杭州市希望李開復在杭州也開辦一個分公司,但創新工場暫時未能考慮。杭州市於是自己辦了一個「杭州市創業工場」,市長在講話裡提到:北有李開復創新工場,南有杭州市創業工場。

    在俞敏洪眼中,李開復是創新思維的前鋒。一個國家對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是要鼓勵的。他創業的另外一個意義就是:「他表明了對中國政治的信心,如果對中國政治沒信心,他是不會這樣做的。對中國政治的信心很重要,因為中國正處於一個轉型改革期,有識之士能帶動無數的人,開復這樣做就給很多海外投資者、歸國華僑帶來了信心。」

    「如果李開復成功了,就會給一些國際化公司高管帶來一些創業的夢想。這些人由於有國際化大公司的科技管理經驗,又有國際資本資源,如果他們敢於出來創業的話,會帶動一批中國新的公司模式的發展。他們更會利用國際資源,因為這些人有一個特點,就是對中西文化都熟悉,英文和中文講得同樣流利。」

    據他瞭解,好幾個知名跨國公司的中國區首席代表在觀望李開復。一是李開復自己能否做出來,二是政府給了他什麼樣的土壤,給了李開復多大的支持。「至少他勇於去踩一條路,至於他能不能踩得通是另一回事。後面一定會有人跟著去走,這是特別重要的。」俞敏洪說。

    我問李開復,他的創業如果出現最壞的結果怎麼辦?他說:「也許創新工場的回報不怎麼樣,只保住了本金,但我們也幫中國培養了幾千個人才。他們當中總有一批人未來會成為中國富豪或IT精英,也許在他們手裡會誕生中國的下一個騰訊或百度。我無法預測是誰,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得到過我們的投資,但我們一定會有這種榮譽感,因為可以看到他們未來的成長和成功。」

    徐小平比李開復表達得更直接。在西方社會長期的學習生活讓徐小平清晰地看到,商業是改變社會和個體命運最重要的力量。西方國家之所以繁榮富強,民主自由固然是其精神的地基,但商業發展才是其文明大廈。一個公司的成長,隱藏著一個國家強大的秘密。

    「自由職業選擇和獨立創業之路,是青年人控制自己命運之路和獲得自由之路。創業就是時代的最強音。創業意味著創造就業,創造財富,創造成功,創造幸福。」徐小平說。

    「創業還意味著創業者的人格獨立和思想獨立,個人能量的解放,標誌著個人意志的自由,人成為自身命運的終極主人。如果更多人能夠擁有創業的勇氣、能力與衝動,那這個社會一定有無限活力。」見《中國週刊》封面報道《天使徐小平》。

    李開復說,中國崛起了大家都高興,「父親要達到的,我沒有興趣、也沒有能力做到。我只能盡我的能力為中國做一點事。青年創業了、中國人有錢了、中產階級出來了、中國富強了,中國自然會更好。」他說這話時,恰逢他的父親李天民一百週年誕辰。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