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抓住客戶的營銷妙招 第24章 與客戶相處的技巧 (2)
    還要注意的是,如果和對方約定了時間,就一定不要遲到,更不能失約。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每天做什麼事情都有一定的安排。你的遲到、失約,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對方的正常工作。所以,千萬要遵守時間,不要失約,這是對客戶最起碼的尊重。

    如果是因為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確實不能按照預定時間和客戶會面,就應該在第一時間通知對方,以獲得對方的諒解,並爭取確定下次約見的時間。

    3.營銷現場:欲擒故縱計

    有很多客戶都有這樣的心理:推銷員越向我推銷,越說得天花亂墜,我越牴觸;如果推銷員「半推半就」,自己反而有了興趣。

    正所謂「上趕的不是買賣」,對於主動投懷送抱的女人,人們往往會覺得沒啥興趣(人似乎有一種天性:失去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已經到手的,左嚼右嚼,總咂摸不出什麼味道);對於掛著一臉討好笑容的推銷員,人們當然也會有些厭惡、嫌棄了。

    其實我們應該知道,我們推銷產品不是在請求獲得客戶的承諾、認可,而只是在詢問能否坐下來討論一些對雙方都有利的事情。所以,我們完全犯不著低人一等地賠笑臉、當話嘮。

    如果你希望客戶主動瞭解信息,那麼最好不要一開始就把所有信息都告訴他們,一定要有所保留。這就意味著你可以在以後提供更多信息,從而激起客戶的好奇心。我們應該掌握一些這方面的技巧,學會在有意無意間吸引客戶,最好,能給客戶留下一個懸念,此為營銷當中的「欲擒故縱計」。

    這個計策,日本營銷大師原一平運用得是手到擒來、予取予求。在自傳中,他這樣說道:

    由於我涉獵的範圍太廣,所以不論如何努力,總是博而不精,永遠趕不上任何一方面的專家。既然永遠趕不上專家,我就要求自己的談話一定要適可而止(時間長了,就容易露出破綻)。就像要給病人動手術的外科醫師在手術之前要先給對方打麻醉針一樣,我的談話也是「麻醉」一下對方,給他留下一個懸念就行了。

    「哎呀!我忘了一件事,真抱歉,我改天再來。」面對我的突然離去,客戶會以一臉詫異表示他的意猶未盡。而我呢?既然已經搔到客戶的癢處,就已經為下次的訪問鋪好路了,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為了更有效地利用時間,與客戶談話的時候,我盡量把時間控制在兩三分鐘內,最長不超過十分鐘。我的個性討厭煩瑣,而且每天排滿了預定要訪問的客戶,所以非節省談話的時間不可。

    正因為這種近乎苛刻的時間規定,我經常話講了一半,客戶正來勁時,就藉故告辭了。「啊!真抱歉,有一件急事待辦,先告辭了。」雖然這是相當不禮貌的行為,但是故意賣個關子,給客戶製造一個懸念,這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對於這種說了就走的「連打帶跑」的戰術,客戶的反應大都是:「哈!這個推銷員的時間可真是寶貴得很,話講一半就走了,真有意思。」等到下一次我再去訪問時,客戶通常會說:「喂,你這個冒失鬼,今天可別又有什麼急事吧!」

    他笑,我當然也跟著他笑,於是,我們的談話就在兩人齊聲歡笑中順利展開了。其實,我哪有什麼急事待辦,我這是在耍招、裝忙、製造笑料以去除兩人間的隔閡,博得對方的好感。談話時間太長的話,不僅耽誤了其他客戶的訪問,最糟的是怕引起被訪者的反感。

    所以,雖然同樣是離去,一個主動告辭,給對方留下「有意思」的好印象;另一個被人趕走,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你選擇哪一個呢?

    這也許是我的一套獨特的辦法,因為我天生冒失,而且也糾正不過來,所以我就把冒失的缺點另加厚臉皮,化缺點為優點,獨創了一套推銷術。通常,我的第二次訪問比第一次還規矩,把握「說了就走」的原則。找個有趣的話題或藉故忘了什麼事,講個幾分鐘就走了。

    推銷的關鍵,在第三次的訪問,上門拜訪。

    「您好!我是原一平,前幾天打擾了。」

    「哈哈,瞧你精神蠻好的,今天可沒又忘記什麼事了吧!」

    「不會的,不過M先生,今天請我吃頓飯吧!」

    「哈哈,你真是太天真了,進來吧!」

    「既然厚著臉皮來了,很抱歉,我就不客氣啦!」

    「哈哈!可別在吃飯時又想起忘了什麼急事。」

    「不會,不會!」

    「那最好。哈哈哈。」

    「謝謝您,真是一頓豐盛的晚餐。」

    「不用客氣,有時間我們一定要再聊啊!」

    「好的。」

    我向客戶道謝,告辭回家後,立刻寫一封誠懇的致謝函。另外還買一份厚禮,連同信一起寄出去。

    或許有人會批評我的做法:厚著臉皮硬要客戶請吃飯,這成何體統。可是太拘謹反而不好,「受人點滴,報以湧泉」,如果你吃了客戶1000元,回報他2000元的禮物,不就行了嗎!第三次訪問過後20天,我通常會在下午5點鐘左右做第四次登門訪問。

    「M先生,您好!」

    「嘿!老原,你的禮物收到了,真不好意思,讓你破費啦!對了,我剛鹵好一鍋牛肉,吃個便飯再走吧!」

    「謝謝您的邀請,不巧今天另有要事在身,不方便再打擾您啦。」

    「這麼客氣呀!嗯,喝杯茶的時間總有吧!」

    總而言之,進退之間要把握得恰到好處,對客戶的好意要有分寸,不可隨便。一旦太隨便,其弊端將很快顯現,並很難挽回。

    還有,我為何選在送禮後的第20天前去訪問呢?按常情判斷,客戶在收到禮物之後,內心高興之餘會期待你的再次來臨。可如果時間超過20天,對方期待的熱情就會大減。

    選在下午5點鐘,那是因為這是一般家庭準備晚餐的時刻,也是我上次主動要求對方請吃飯的時刻,可重溫前次溫馨的氣氛。不過,這一次我卻婉言拒絕了客戶的邀請。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是在這種「一進一退、日積月累」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請記住,在你與客戶初次面談時不要急於提保險之事,你需要做的就是給對方留下一個懸念,進而有效調動他的好奇心。然後在一個恰當的時機,讓他的好奇心得以滿足,如此一來,你的業績就會水漲船高了。這就是營銷中的「欲擒故縱計」。

    原一平的這個計策說明,許多時候,一個優秀的推銷員就是一個優秀的演員。優秀的推銷員必須對客戶的情感有高度的敏感,你從客戶那裡得到暗示後應該採取適合他當時情緒的方式同他打交道。很自然,每位客戶都會有不同的反應,細心的推銷員總是善於察顏觀色,不斷變換自己的行為方式和反應。當然,所有這一切都必須基於誠實的基礎上,不能只是演戲。

    優秀的推銷員同時也是一個優秀的演員,他應該時刻瞭解他的「觀眾」希望看到的是什麼,以及「觀眾」希望什麼時候看到。

    如果某位客戶情緒不佳,我們應該盡己所能地幫他改變現在的不利處境,如果有必要,可以先離開一會兒,讓他安靜一會兒、自己調整一下。

    如果客戶情緒極高,我們就必須明白不要過分炫耀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我們要能夠恰如其分地表示出自己對客戶感受的在意。

    好的演員能抓住觀眾的感情,好的推銷員也能抓住客戶的感情。有時,像傳銷那樣一味地向客戶灌輸你的思想並不好,這往往會引起客戶的逆反心理。如果能掌握一點兒技巧,讓客戶有「若隱若現、若即若離」的感覺,這樣,他反而會興趣大增。

    像原一平那樣,對自己的產品「猶抱琵琶半遮面」,可能效果會更好。其中的奧秘,就像這個寺院影壁牆的故事說明的一樣:

    以前有座寺院比較殘破,香火不是很旺,即使人們從門前經過,寧可去別的寺院燒香,也不願進這座寺院裡來。

    後來寺院的住持想了一個辦法,在寺院的大門處建了一道影壁牆,把寺院內的一切都擋了起來。這樣,人們再從門口經過的時候就看不到寺院裡邊的情景,反而產生了神秘感。於是,人們就有了進來看看的慾望。

    從此以後,這家寺院的香火開始旺盛起來。

    作為推銷員,我們的頭腦一定要靈活。所謂「樹挪死,人挪活」,有時候,以退為進、欲拒還迎莫不是更好的選擇。

    4.透過身體讀懂他的心

    我們知道,推銷的藝術即說服的藝術。提到說服客戶,我們一般只注意到了那個「說」字,跟客戶談話一定要巧舌如簧、嘴中抹油,最好能說得他心愉體悅、飄飄如仙——迫不及待地要在訂單上簽字!營銷中,「說」的重要性當然不可小覷,但我們往往忘了一件事兒:除了這張嘴會說話,我們的身體也會「說話」。

    腦袋側向一旁,說明對談話有興趣;

    腦袋挺得筆直,說明對說話者持中立態度;

    低頭,說明對談話不感興趣或對說話者持否定態度;

    肩膀舒展、自然,說明有決心和責任感;

    肩膀有氣無力地耷拉下去,說明心情沉重,感到壓抑;

    肩膀有些僵硬地聳起,說明正處於緊張、驚恐之中;

    手指交叉在一起並且手心朝上,說明精力集中、果斷自信,還有幾分優越感;

    手在耳朵部位搔癢或輕揉耳朵,說明已不想聽說話者說下去;

    手指輕輕觸摸脖子,說明對說話者所說持懷疑或不同意態度;

    用手指敲擊桌子,說明無聊或不耐煩(用腳敲擊地板同此理);

    把手放在腦袋後邊,說明有意辯論;

    用手擋住嘴或稍稍觸及嘴唇或鼻子,說明想隱藏內心的真實想法;

    用手托腮、食指頂住太陽穴,說明在仔細斟酌談話內容;

    仔細清除衣服上看不見的塵土,說明內心不同意說話者所說,但因某種原因不說出來;

    蹺起二郎腿,兩手交叉在胸前,收縮肩膀,說明已感疲憊,對眼前的事不再感興趣;

    蹺起的腿呈一個角度,說明很執拗,性格倔強;

    如果除蹺起的腿呈角度外還雙手抱膝,則說明談話結果很難預料,因為他不會讓步、口齒伶俐、反應快,你很難說服他;

    叉腿站著,說明不自信,是緊張而不自然的表現。

    這就是「表情生動、內涵豐富」的肢體語言。

    俗語說得好,「舌頭比身體聽話」,言辭可以被婉轉地修飾、加工、處理,然而肢體的反應通常是直接的、很難偽裝的。因為人的心理狀態(情緒)的外現是完全下意識的,基本上無法用意識強加抑制,所以我們很難通過表情、肢體動作等看得見的語言去隱藏真實的自己。

    達?芬奇認為,精神會通過姿勢以及四肢的運動來表現,肢體語言通常比言辭更能清楚地表達內心的意向。因此,在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中,你的一舉手一投足、一昂頭一彎腰,都能表現特定的態度,表達特定的涵義。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的感覺夠敏銳,眼睛夠銳利,能捕捉身體語言所表達的信息,言談和交往就會變得容易。學會認識並運用肢體語言,可以增強溝通的目的,提高溝通的效率。

    任何一個微小的動作——包括講話音量的變化、瞳仁的突然擴大或一個無意識的姿態,都可以洩露大腦深處「隱藏的秘密」。扭捏做作的表情、動作,我們往往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因為極不自然。

    營銷中也是這樣,當我們與客戶相處的時候,許多無意識的肢體語言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條條框框都是虛的,肢體語言「不高興」,客戶是能夠感受出來的。比如客人對菜品不滿意,要求換菜,服務員嘴上雖然答應得好,但菜來了以後把盤子「匡匡」往桌子上一擺,客人很明顯就能感受到。此外,呆若木雞、抓耳撓腮、僵硬的手勢和指手畫腳的動作,都會毀壞你的形象。因此,掌握肢體語言的信號,並準確地解讀出其中的含義,無疑會對我們的推銷有很大幫助。

    但對於我們來說,很多時候要瞭解他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我們過於習慣了「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我們往往透過自己的經驗與想像去想當然地揣測他人的意圖,認為自己所想必是對方所思;我們往往用自己的語言去解釋他人的行為,認為自己的觀點必是全然正確的。

    其實,我們何曾真正試圖瞭解過他人呢?第一次見面的客戶就不用說了,就算是已經認識很多年的朋友,當我們想到這個朋友的時候,一定是根據以往與他交往的經驗、與他相處的經歷來判斷他現在的狀況、他現在的所思所想、他對某件事可能採取的行動等。雖然根據歷史可以推斷出未來,但人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成長,人往往是善變的,但我們的經驗、經歷、記憶怕是沒那麼「善變」吧?!

    用不變的東西去解讀不斷變化的東西,這當中,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小小的誤差。

    說這些,只是為了說明想真正瞭解他人是必須下一番工夫的,必須學會換位思考。所以,為了更好地讀懂客戶的心思,我們就不能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整天想著自己要推銷出去的產品。在與客戶相處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放開自己,多從客戶的角度看問題、想事情,多注意客戶的肢體語言。

    在生活中,我們通常不惜花費時間和金錢,努力去學習母語之外的其他語言,而肢體語言卻慢慢成了一種陌生的「外語」。外語雖然不一定該學,但若懂得外語,就會方便得多,能夠避免招致誤會的危險。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