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小兒科的名醫都有一個特性,他們除了醫術好以外,還懂得與小朋友溝通。要能進行有效的溝通,他們做的第一步是贏得小朋友的好感。如何迅速獲得小朋友的好感呢?
大多數醫生都準備著許多送給看病小朋友的新奇貼紙,如此一來,醫生叔叔已不再是「打針的叔叔」,而是「送貼紙的叔叔」了。
日本人最懂得贈送小禮物的奧妙,大多數公司都會費盡心機地製作一些小贈品,供推銷員初次拜訪客戶時贈送客戶。小贈品的價值不高,卻能發揮很大效力。不管拿到贈品的客戶喜歡與否,相信每個人受到別人尊重時,內心的好感必然會油然而生。
用贈品作為敲門磚,既新鮮又實用,很少有人會拒絕免費的東西。一旦客戶接受了你的「賄賂」,相信他對待你的態度就一定會由一臉冰霜變為風和日麗,並且乖乖地聽你介紹產品了!這時,就是你「下手」的好時機了。
王二是貴州偏遠小縣丹寨縣卡拉村的一個農民,窮得連飯都吃不上。所謂「窮則思變」,山裡有的是各種各樣的鳥,王二靠山吃山,就抓城裡人喜歡的畫眉鳥到城裡去賣。剛賺了一些錢,能夠糊住嘴巴,政府又禁令捕鳥。
王二不會別的營生,幾年抓鳥、賣鳥,他熟悉的是鳥市行情,於是他改行賣自編鳥籠。結果,也賺了不少錢。可是王二的賺錢效應引起了別的村民的注意,並且編鳥籠不是什麼難學的事,於是大家一哄而上,王二的生意難做了。
這時候,王二就想到了一招:買贈——買1000隻鳥籠贈50只螞蚱籠!可是螞蚱籠很小,又沒有特色,價值不高,而且喜歡養螞蚱的人畢竟是少數,螞蚱籠送給別人沒有什麼用。
這樣,王二就改贈蘆笙,買若干隻鳥籠贈若干蘆笙。蘆笙是苗家特有的樂器,音色優美、吹奏簡單、老少皆宜,於是生意一下就火了起來。
自從買鳥籠贈蘆笙以後,按王二的說法,貨根本就不夠賣,自己做不過來,還得四處去收購。
需要注意的是,在營銷中,贈品的選擇有很大學問,並不是我們隨隨便便或想當然地從市場上選擇一種東西,然後跟我們推銷的產品放在一起就可以成為理想贈品。買贈促銷能否對客戶造成吸引力,造成多大的吸引力,關鍵在贈品的選擇上。贈品選擇不當,只會使我們白花了力氣而徒勞無功。
在贈品選擇方面,應遵循三「R」原則:即Relevance、Repetition、Reward。
Relevance:指贈品與主商品的相關性,贈品必須與主商品相關,比如買啤酒送杯子,買葡萄酒送啟瓶器,買大衣送圍脖,都是不錯的主意;
Repetition:指贈品的重複使用程度,客戶越多重複使用的贈品越理想,因為客戶每次使用贈品,都等於是在對他做一次品牌提示,有利於刺激該客戶下次再購買我們的產品;
Reward:是指客戶的獲益感,對客戶來講,贈品需有價值,能使他們願意獲得、渴望擁有。
在贈品選擇上,另外一些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是,贈品的價值和價格不能高過主商品;贈品的體積應盡量小於主商品,以免喧賓奪主;贈品要盡量有個性,與其他企業的贈品相區別,與其他企業同樣的贈品,有時非但不能起到促銷作用,反而因為客戶家中已有類似物品,而改變對企業產品的購買計劃。
最後,贈品同樣需要重視質量。有些推銷員以為贈品就是白送的東西,所以弄些劣質產品去糊弄客戶,到頭來反而砸了自己的牌子。將客戶當白癡,最後終歸是害人害己;贈品價值可以適度誇大,以增加對客戶的吸引力,但不可無限誇大,使客戶產生受騙上當的感覺!
第十,給客戶「舉例說明」
前面已經說過,客戶在購買產品時會存在心理風險:如果我買了它,我的朋友、家人會怎麼看,如果他們知道我買的是便宜貨,他們會不會看不起我;如果我買了它,可能會有負罪感,如果有人知道我也買廉價的營養品送人,我「情何以堪」啊……
如何逃避這種「購物風險」呢?
讓自己變得跟大家一樣。
為什麼人們的購買行為常常受到其他人的影響,就是為了安全,為了隨大流。從心理學來說,這就是一種集體認同感,隱藏在集體當中、讓自己跟別人毫無差別,覺得這是最安全的!
所以,作為推銷員,我們要善於把握客戶的這種「求同存異、降低風險」的心理。如果我們能好好地利用,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具體如何操作呢?
舉例說明。
比如,我們可以說:「郭廠長,××公司採納了我們的建議後,公司的營業額大有起色。」
拿一些大公司為例子,可以壯自己的聲勢,特別是如果你舉的例子正好是客戶所景仰或性質相同的企業時,效果會更顯著。
當然,也可以提客戶認識的人。告訴客戶,是他的朋友要你來找他的。這是一種迂迴戰術,因為每個人都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心理,所以,大多數人對親友介紹來的推銷員都很客氣。
我們可以這樣說:「朱先生,您的好友張大勇先生要我來找您,他認為您可能對我們的印刷機感興趣。他的公司用了我們的打印機,感覺很不錯,所以才推薦我來的。」
為了取信客戶,若能出示引薦人的名片或介紹信,那效果就更佳了。不過,打著別人的旗號來推銷自己的方法雖然很管用,但也不能亂用,一定要注意確有其人其事,絕不能自己杜撰。要不然,客戶一旦查對起來,你就要露出馬腳了。
以上十種開場白方式,都能使你的潛在客戶對你立即產生好感。若你能把這些方法當做你立身處事的方式,讓它成為一種自然的習慣,相信你在哪裡都會成為一位受歡迎的人物。
抓住客戶的要點,在於讓他們對你產生好感,這當中有三個根本出發點:尊重、體諒、使別人快樂。在推銷的時候,只要你能往這三個方面思考,相信你就能發現更多讓客戶對你產生好感的途徑,而不僅僅是書本上介紹的這些。
6.像追女孩兒一樣接近客戶
喬?吉拉德說:「營銷就像談戀愛,接近客戶要像追女孩兒一樣,得用點心思,要讓女孩兒感受到你的魅力,她才願意同你交往。而在這一過程中,第一印象又尤為重要,如何給女孩兒留下良好的印象,或者說至少不能讓人產生牴觸、反感情緒是很關鍵的。」
接近客戶又何嘗不是這樣子呢?只有打消客戶的牴觸情緒,才能真正地接近他們。
只有想辦法接近客戶,才能和客戶達成交易,這個道理誰都明白,但是接近客戶是需要技巧的。有些推銷員的開場白總是老一套:「很抱歉,打擾您一下,我是XX公司的XXX……」要知道,客戶一天要聽多少類似的推銷介紹呀,他早就煩透了!
在推銷的時候,營造一個輕鬆的環境是很必要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業務常常是在酒店或咖啡館之類的地方達成的。人們之所以帶著業務來到這些地方,目的就是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以便提高成交率。為什麼在酒桌上最容易談成生意?還不是因為幾杯酒下肚,彼此的警惕心放鬆了、關係拉近了。
但是,不是每一筆業務都要在酒店、咖啡廳談,更多的情況下,我們是在客戶的辦公室、會議室進行商談業務。在這些比較正式的場合,就需要注意一些細節,這些細節同樣有助於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避免形成與客戶的對立和過於商務的氛圍,降低面談過程中的壓力。
營造出一個輕鬆的環境之後,我們就要找到一個共同話題。此時,不要急於直奔主題推銷你的產品,要採取一些迂迴策略,「曲線救國」。找戀人的時候,講究的是要有共同語言,如果沒有共同語言,兩個人還怎麼在一起?和客戶交往也是這樣,你得找到自己同客戶的共同話題,有得聊,客戶才樂意和你交談,你才有機會談正事。如果只是沒話找話,彼此心不在焉地敷衍對方,那氣氛就會比較緊張,容易冷場了。
有一個營銷電腦的業務員,他在客戶辦公室的時候看到這位老總的辦公桌上放著幾本金融投資方面的書。正好他對金融投資也比較感興趣,所以,他就和這位老總天南海北地聊起了投資的話題。
結果兩個人聊得熱火朝天,從股票到外匯,從保險到期貨……聊得都忘記了時間。
直到午飯時間,老總才突然想起來:「真是不好意思,聊了這麼半天還不知道你是賣什麼的,你營銷的那個產品怎麼樣?」
聽到老總這麼問,這名推銷員知道機會來了,於是立即做了一個詳細的介紹。聽完推銷員的介紹,老總樂呵呵地說:「咱們聊得這麼投機,我看得出來,你這朋友值得交。我相信你,簽合同吧!」
由此可以看出,和客戶找到共同話題,推銷員也輕鬆,客戶也高興,可以說是皆大歡喜。所以,我們需要一些找到共同話題的好辦法:
第一,客戶的個人愛好
個人愛好是一個很容易切入的話題,從客戶的個人愛好入手,有助於產生共鳴,消除彼此間的陌生感,拉近與客戶的距離。
第二,關於客戶所在領域的探討
探討客戶所在行業是很必要的,因為很多時候一名推銷員都活動於一個特定的行業,如果你適時地給出一些你知道的信息,很快就能拉近與客戶的距離,也容易獲得客戶的反饋。
但是,如果你只知一些皮毛,那最好就不要提了,免得露出破綻;更不要不懂裝懂地妄加評論,這只會影響你在客戶心目中的形象。
第三,讚美客戶的業務或產品
如果你對客戶的業務或產品有一定瞭解,就可以從這方面入手,但應該謹慎。因為,如果你不是真正瞭解客戶的業務和產品,只是表面的讚美,很容易被客戶理解成拍馬屁,那就糟了。
如果你想對客戶的業務或產品進行讚美,一定要提前瞭解客戶的經營狀況及其真正的產品特性,要有的放矢。
第四,聊一些近期發生的社會話題
一些時事的社會話題也會變成生意場上的談資,與客戶產生共鳴。這就要求推銷員不只專注於自己所營銷的產品及所處的領域,還要把眼界放寬,平時多積累一些社會知識。
在與客戶的交談過程中,要注意的是,你的談話要跟上客戶的節奏:客戶樂意聊,你就多聊一會兒;如果客戶不願多聊,那就適可而止。
在通常的印象中,能說會道是推銷最有利的武器,多數公司熱衷於招聘口若懸河的推銷員。但事實上,能說會道與營銷成功與否並不存在絕對的正比關係。聰明的推銷員懂得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閉嘴,能夠控制好談話的節奏。如果你現在剛剛入行,遠未掌握那種爐火純青的談話藝術,並且是屬於那種「見到生人就啞巴,遇到熟人就話嘮」的類型,那你最好還是「本色出演」、少說為妙!雖木訥,但真誠,也許,也會收穫奇效。
某食品研究所生產一種果汁飲料,一名女大學生作為這家研究所的推銷員前往一家公司推銷。
到了那家公司的經理辦公室,她拿出兩瓶樣品怯生生地說:「這是我們剛研製的新產品,想請你們看看怎麼樣。如果感覺味道不錯的話,想請你們買一點兒。」
這位經理好奇地打量了一眼這個文縐縐的推銷員,正要一口回絕,卻被同事叫去聽電話,就隨口說了聲:「你稍等。」
打完了一個漫長的電話,經理已忘記了這件事。這樣,這位推銷員整整坐了幾個小時的冷板凳。
臨下班時,經理才發覺這位等他回話的大學生,感到非常抱歉,也很感動,於是請她吃飯。在吃飯過程中,他們又聊起了這款產品。小女孩非常實在,也可能是缺乏經驗,甚至連「商業機密」——產品的缺點也都「洩密」了出來。
經理感到很意外,作為老資格經理,他平常接觸的都是一些吹起來天花亂墜的推銷員,可這次面對這個不善言談的小女孩,內心一下子感到很踏實,於是決定先進一批貨試試看。
這個小女孩在與客戶交談中,並沒有誇誇其談地介紹產品,而是通過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客戶。所以,如果你不屬於八面玲瓏、左右逢源的類型,呆就呆一點兒吧——自然一點兒,總比生硬地「能說會道」給人的感覺好。看著那些原本就不怎麼會說話,還非要表現得多麼善於言辭之人的拙劣表演,會讓你記起指甲劃過黑板的獨特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