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曾經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自己應該對當今世界所面臨的重大局勢持何種態度。那麼,你就有資格在演講中談論它們。不過,這種類型的演講,一定要舉例來說明,因為聽眾不喜歡聽空泛而陳舊的演講。談論這種題目,千萬不要以為隨意從報紙雜誌上做一些摘錄就可以了,如果你自己所知的比聽眾多不了多少的話,還是避而不談為妙。但是,如果是你多年以來一直在潛心研究的題材,那麼你一定要利用它們,因為這顯然就是你應該說的題材。
前面我已經詳細指出,演講之前的準備工作並不只是寫下演講內容,或者背誦一連串的字句,更不是從匆忙讀過的報紙雜誌中抽取若干的觀點,而是在你的腦海及心靈深處挖掘,並將貯藏在那裡的信息、思想隨時提取出來。不必懷疑那裡是否真的有材料,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訴你,絕對有!而且貯藏豐富,你儘管去發掘和運用就可以了。同時也不要以為這樣的題材太個人化、太微不足道,聽眾或許不喜歡聽。其實,正是這樣生活化的演講讓我感到愉悅,讓我真正被感動,甚至比我聽到的那些職業演講家的演講更讓我快樂、感動。
2.對演講的題目充滿熱情
對演講的題目一定要充滿熱情,如果只是泛泛地談論這一話題,那麼就不可能激發聽眾的興趣。例如,我是一個喜歡做家務的忠實的丈夫,我確實有資格談論對於洗盤子的某些看法。可是,事實上,我根本就不喜歡,也不願意想它,你想,這樣我還能夠把這個題目講好嗎?但是,我卻聽到過有的家庭主婦把這個題目說的精彩絕倫。在她們的內心或許對永遠洗不完的盤子充滿了憤怒,或許她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來幫助她們處理這件惱人的工作,但是不管怎樣,她們相對於我來說會更喜歡這項工作,所以在演講的時候才會講的津津有味。
回答下面這個簡單的問題,它可以幫助你確認你選擇的題目是否適合你來演講:如果有人站起來反對你的觀點,你是否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來為自己進行辯護?如果你能夠做到,那就證明這個題目很適合你來演講。
1926年,我參加了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七次國際聯盟大會,並對當時的情形作了詳細的記錄。最近,在無意中我又翻看了這些筆記。其中的一段是這樣寫的:
「加拿大的喬治·佛斯特爵士在三四個死氣沉沉的演講者念完發言稿後上台發言了。他沒有帶任何紙張或字條,這讓我大為欣賞。他對他要講的話題非常專注,他非常希望能夠把那些珍貴的理念傳達給聽眾,看得出他很想讓自己的思想被聽眾所接納,因為他常常通過手勢來強調自己的觀點。這種情形就像窗外清澈的日內瓦湖一樣。我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倡導的方法,在他的演講裡得以完美的展現。」
我常常想起喬治·佛斯特爵士真誠而富有激情的演講。只有那些對演講題目有切身感受的人,才會在演講中顯露出如此真摯的感情。美國最具震撼力的演講家福森·辛主教在他早年的生活中也學到了這一課。
在他的《不虛此生》一書中寫道:
「我被選出來參加學院的辯論隊。在辯論賽開始的前一晚,我們的辯論教授把我喊到辦公室裡,狠狠地責罵了我一頓。
『你真是個飯桶!本院有史以來還沒有一個演講者比你更差勁兒!』
『那』我說,我想為自己辯解,『既然我是一個大飯桶,為什麼還要挑選我參加辯論隊?』
『因為你會思考,而不會講。』他回答道,『到那邊去,從演講詞中抽出一段,把它講出來。』我把這段話反反覆覆地講了一個鐘頭,然後他說:『你看出其中的錯誤了吧?』我搖搖頭,於是接著又是一個半鐘頭。
最後,我筋疲力盡。他說:『還看不出錯在哪裡嗎?』
我依舊搖頭,又過了兩個半鐘頭,我終於找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我說:『我看出來了,我沒有誠意。我講它的時候根本就是心不在焉,沒有投入任何的真實情感。』」
這就是福森·辛主教學到的讓他永生難忘的一課——把自己沉浸在演講中。因此,無論面對什麼演講,他都首先要對題材產生熱情。直到這時,博學的教授才說:「現在你可以參加演講了!」
如果我班上的學員說:「我過著平凡單調的生活,我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那我們的指導老師便會問他:「你閒暇的時候會做些什麼呢?」有人回答看電影,有人說打保齡球,有的則說種玫瑰花。其中一位學員告訴指導老師,他會收集有關火柴的書籍。於是,老師就會繼續問他這個不同尋常的嗜好,他漸漸地來了精神,他告訴老師,他幾乎收集了世界各國關於火柴的書籍。不一會兒,就饒有興致地開始描述自己收集火柴書籍的小房間。
當他開始對自己所喜愛的話題產生興趣之後,指導老師就會打斷他:「為什麼你不在課堂上談論這個話題呢?我覺得它非常有意思啊!」他感到非常驚訝,他說他從來沒有想到會有人對這些愛好感興趣!這個人對他的嗜好充滿了感情,耗盡一生的心血來充實自己的愛好,幾乎到了狂熱的地步。可是他卻否定它的價值,認為這些根本不值得一提。指導老師真誠地告訴他,要想鑒別一個話題是否可以引起人們的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問問自己對它是否感興趣。後來,他以一個收藏家的姿態和我興高采烈地暢談了一個晚上。我聽說,他後來參加了各種午餐俱樂部,向人們演講有關收集火柴書籍的話題,而且還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
3.激發聽眾的共鳴
演講通常是由三種因素構成:演講者、演講內容和聽眾。前兩條法則討論了演講者和演講內容之間的關係,但僅止於此,還稱不上是真正的演講。 只有當演講者的演講與聽眾產生共鳴之後,演講才算圓滿成功。演講之前精心的準備、演講者都對自己的話題充滿熱情,這兩個要點對於演講來說很重要,但是演講是否可以獲得成功,另外一個因素是必須考慮的:演講者必須帶動聽眾的情緒,使之產生共鳴。這不僅需要自己對這個演講充滿熱情,還必須把這種熱情傳達給聽眾。歷史上那些著名的雄辯家都具有這種「自我誇耀」的本領,或者傳播福音之術。高明的演講者總會熱切地希望聽眾感覺到他所表達的思想,並且贊同他的觀點,做他認為應該做的事情,與他一同承擔他的快樂和憂傷。演講的成敗不是由自己決定的,而是取決於聽眾的頭腦和心靈。所以必須做到,演講的時候應該以聽眾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
在推行節儉運動期間,我應邀去為美國銀行學會紐約分會的員工上「商務口才培訓」課。其中一個學員無法與聽眾溝通,於是,我首先讓他對自己的題目燃起熱情之火。我告訴他,先一個人靜靜地待在一邊,反覆思索自己的題目,直到對它產生熱情。我要讓他知道這樣一個事實:紐約遺囑公證法庭的記錄顯示,高達80%的人在去世時,沒有給自己的親人留下任何財產,只有約3.3%的人留下了10000美元或更多的財產。我還要讓他明白,他現在不是在乞求別人的施捨,或者要求別人做根本無法做到的事情。「我是在替這些人著想,」我要求他這樣對自己說,「使他們老了以後,可以衣食無憂地過上舒適安逸的生活,並且還能夠給自己的妻兒留下安全的保障。」 最後,我還要讓他相信,他是在做一項了不起的社會服務工作。總之,我要求他必須把自己當做一名移風易俗的鬥士。
在瞭解這些事實之後,他經過認真的思考,終於激發了他的熱情和興趣,並開始確信自己的確肩負著重任。開始滿懷激情地面對這次演講,演講過程中他那滿載著信念的語言感染了所有的聽眾。他將節儉的意義告訴大家,因為他非常想幫助他們。他不再是一位只知道陳述事實的演講者,現在他已經成為了一名向人們宣傳節儉信念的著名的傳教士。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有一個階段曾經非常依賴教科書中的教條,那時候我只知道照搬我的老師們灌輸給我的一些沒有用的規矩。最終他們也沒有能夠從虛浮的演講風氣中取得突破。
我永遠也忘不了自己所上的第一堂演講課。老師讓我將兩臂輕輕地垂放在身體的兩側,手掌必須朝後,所有的手指都蜷曲一半,大拇指輕觸大腿;接著,又讓我把手臂舉起來,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以便讓手腕優雅地轉動;然後,再依次張開食指、中指,最後是小指。當這一整套合乎美學的、裝飾性的動作完成之後,手臂還必須回到剛才的那道弧線,然後再放於雙腿的兩側。
我的老師還教我如何將個性融於演講之中,他不讓我像平常人那樣,充滿朝氣地與聽眾談天說地,而是讓我做這一整套虛假而做作的表演,既不真實,也不具有任何的實際意義。
請把這種機械的演講訓練方式,與我在這一章裡介紹的三項主要原則互相比對一下。這三項原則是我「商務口才訓練」全套方案的根本。你將會在本書中一再地看到它們。在下面一章中,我將對這些法則逐一進行詳盡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