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覺對不起家人,痊癒後,過了一個多星期還不敢打電話給妻子。一個星期日的早晨,他終於忍受不了煎熬,撥通了家裡的電話。他的妻子聽到他的聲音激動得不得了。她告訴約翰前些天發生的一件不尋常的事,她說,來了一位陌生人,把一張4萬美元的支票放在她的手裡。那人要她讓孩子們吃飽、穿暖。約翰聽到這些,明白為什麼自己要把外套給陌生人。他清楚地看見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約翰,你認識這個人嗎?」妻子問。
「是的,」他回答,「我們共享過一堆營火。」
生命是需要人與人相互支撐的。堅持自己的原則,也許會失去很多,但是最終得到的一定比你失去的要多得多。
微軟的後勤總管
經驗告訴我們:成功和能力的關係少,和熱心的關係大——
貝克登
一提起微軟,人們腦海裡出現最多的是那些西裝革履,意氣風發的軟件高手們。但實際上,在微軟的創業初期,還有一個人讓比爾·蓋茨和整個微軟都永遠難以忘記。
她就是露寶,微軟公司的一位秘書。
那時候的微軟都是年輕人,做軟件、搞開發都是能手,但內務卻一團糟。微軟的第一任秘書是個年輕的女大學生,除了自己分內的事,對任何事情都是一副不聞不問的冷漠態度。這時露寶上任了,其時她42歲,是4個孩子的母親,並一度沒有工作,在家中做著家庭主婦,與她競爭的都是年輕漂亮的女大學生。
但事實證明,露寶的確是最棒的。進公司不久,她就發現蓋茨常在辦公室睡覺,她心疼地勸解他。後來蓋茨告訴了她軟件工作者的特殊習慣,露寶盡自己所能地給予理解,從此每當她返回辦公室,看見蓋茨睡在地板上,她就像母親呵護兒子一樣,給他蓋好衣服,悄悄掩上門。露寶還關心蓋茨的起居飲食,這些都使蓋茨感到了一種母性的關懷與溫暖,減少了遠離家庭而帶來的種種不適。
露寶在工作上也是一把好手。蓋茨是談判的高手,不過第一次會見客戶時,也會使人產生懷疑。這時露寶總會事先告訴人家:「請您留意,他是一個年紀看上去十六七歲,長一頭金髮、戴眼鏡的男孩子,如果見到的是這樣的形象,準沒錯,自古英雄出少年嘛。」露寶的話成功化解了對方的疑慮。
蓋茨經常到外地出差。為了使工作盡可能的滿負荷,他經常是在最後時刻才駕車飛奔機場,然後將車放在停車場,讓露寶去取回。而每次他都會因超車、闖紅燈等收到不少法庭的傳票。所以為了蓋茨的安全,以後逢蓋茨出差,露寶都會親自督促。
露寶把微軟公司看成一個大家庭,她一直自覺以一個成熟女性特有的縝密與周到,考慮著自己應該在「娃娃公司」負起的責任與義務。她真心關愛每一位員工,對工作也有一份很深的感情。很自然,她成了微軟的後勤總管,負責發放工資、記賬、接訂單、採購、打印文件等等,遠遠超出了一位總裁秘書的職能。蓋茨和其他員工對露寶都有很強的依賴心理。當微軟決定遷往西雅圖而露寶因為家庭原因不能隨遷時,蓋茨對她依依不捨,留戀不已。蓋茨和公司高層聯名寫了一封推薦信,信中對露寶的工作能力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臨別時蓋茨仍握住露寶的手動情地說:「微軟留著空位置,隨時歡迎你!」
在以往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或許會對一些小事不屑一顧,對一些環節不加以重視,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實上做成大事離不開對細節的重視,重視細節其實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生存的哲學
順境使精力閒散無用,使我們感覺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礙卻喚醒這種力量而加以運用——
休謨
有一個英國退伍老兵買了一座田莊,他帶著獵狗生活在田莊裡,每日餵養雞鴨,過得悠閒自在。
不到兩個月,老兵發現曾經威猛強健的獵狗逐漸變得茶飯不思,萎靡不振起來。它每天趴在狗房裡呼呼大睡,只有到傍晚才出來。它每天只在田莊裡的小山丘上轉悠一下,懶洋洋的。又過了一個月,獵狗竟瘦得皮包骨頭。
老兵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一天,他看見一隻蒼鷹在田莊上空盤旋,獵狗見了它,竟突然來了精神。它不斷衝著蒼鷹狂吠,跳得很高,試圖將鷹抓住,直到蒼鷹倉皇逃去它才安靜下來。這之後,獵狗神采奕奕、威風凜凜,飯量大增。
老兵目睹了整個過程,他似乎得到一些啟發。他從山裡捕獲一隻狼,拴在莊園裡一棵大樹下。獵狗只要一見到狼,就立刻精神百倍,昂首闊步地在莊園裡巡邏。從此,它的身體也一天天好了起來。
老兵一直在思考獵狗發生轉變的原因。有一天,他看見幾個小孩子玩一種叫做「生存」的遊戲。遊戲中使用了幾張卡片,分別代表虎、狼、狗、羊、雞、獵人。虎能將其他四者吃掉;而兩個獵人在一塊可以將虎打死;一個獵人可以將一條狼打死;兩隻狼可以吃掉一個獵人。這看上去十分有道理。可是,當虎和狼都被打掉或消失後,一隻羊便可吃掉一隻狗。老兵看到這裡,覺得不可理喻。
孩子們認真地解答了他的疑惑:狗在它的競爭對手虎和狼都消失後,便處於一種沒有任何威脅的狀態中,它會放鬆地享樂,漸漸失去了生存的本領。這時,不但一隻羊可以吃掉它,就算是遇上兩隻雞,它也會被吃掉。
老兵聯想起自己的獵狗,更加深刻地領悟到了這種生存的邏輯。
沒有對手,勝利失去意義。正因為閒散的生活像一攤靜止不動的死水,容易令人失去鬥志與活力,為了時刻保持精神的充沛與激發潛在的鬥志,人們需要對手給自己「提神」。
這次失去了原則
理智不能用大小或高低來衡量,而應該用原則來衡量——
愛比克泰德
1849年,柯羅連科就任莫斯科附近一個縣城的法官。城裡各界人士的代表都「照老規矩」帶著禮物來拜訪他。柯羅連科起初很客氣地辭謝。第二天代表們帶著更多的禮物又來拜訪,這回柯羅連科對他們的態度就粗暴起來。第三次他竟毫不客氣地用枴杖把「代表們」趕了出去。那些人就帶著驚駭的表情擠在門口。後來,人們見識了柯羅連科的行為,就都對他懷著深切的敬意。從小商人到省長,大家都承認,沒有一種力量可以使這法官違背良心和法律。然而,他們又認為,假使這法官能夠接受適度的「謝意」,那麼,在他們看來就更容易理解,更普通,而且「更近人情」了。
縣法院裡有一件訟事,是一個富裕的地主同他的一個窮親戚打官司。地主是一個豪紳,交際極廣,家產豐厚,勢力很大,他就大肆運用他的這些手腕。那位親戚是他的寡嫂,大家都預言她會失敗,因為這起案件畢竟是很複雜的,法院方面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那個地主經常到柯羅連科家裡來。最初兩次,地主的態度很威嚴,然而很謹慎,柯羅連科只是冷淡而嚴正地撇開他的話頭。但是到了第三次,他終於直接提出了。柯羅連科勃然大怒,用一些很不客氣的話把那地主罵了一頓,並且邊罵邊敲手杖。地主滿臉通紅,大為憤怒,帶著威脅的態度離開了柯羅連科的家,鑽進自己的馬車走了。
那寡婦也來拜訪柯羅連科,雖然他並不喜歡這種訪問。這個被壓迫而又怯懦的寡婦哭喪著臉,走到柯羅連科的妻子那裡,對她講了些話,哭起來。這個可憐的人總覺得她還應該向法官訴說些話。那大概都是些不必要的話,柯羅連科只是對她揮揮手,說出他在這種時候慣說的一句話:「唉!我有自己的原則,一切都照法律辦!」
結果,那寡婦打贏了官司。大家都知道,她的勝訴全仗柯羅連科的鐵面無私。參議院不知怎的意外迅速地批准了判決,於是那個貧寒的寡婦立刻變成了一個富裕的地主。當她再一次來到柯羅連科家裡的時候,是坐著馬車來的,大家都很難認出她就是從前那個貧窮的寡婦。她的喪服期滿了,她竟彷彿年輕了些,臉上滿是歡樂和幸福的光彩。柯羅連科很慇勤地接見了她。
但是,在她請求「密談」之後,她也立刻紅著臉,淌著眼淚從書房裡走了出來。這個善良的女人知道,她的境況的變更全仗柯羅連科的鐵面無私,或者有賴於他在公務上的一種英勇行為,但是她毫無辦法用實物對他表示感謝。這使她悲傷,甚至感到委屈。第二天她來到柯羅連科的家裡。當時他辦公去了,他的妻子也出門去了。她帶來各種衣料和物品,堆滿了客堂裡的傢俱。她叫柯羅連科的小女兒過去,送給她一個大洋娃娃,洋娃娃穿得很漂亮,有一雙淡藍色的大眼睛,把她放下睡覺的時候,她的眼睛會閉上。
當柯羅連科從法院回來的時候,家裡頓時騷亂起來。他罵那寡婦,把衣料丟在地上,埋怨妻子。直到門口出現了一輛車子,所有的禮物都被堆在車子上面送回去的時候,他才安靜下來。
然而,輪到要追回洋娃娃的時候,小女兒堅決抗議,她的抗議異常動人,柯羅連科幾次試圖說服她,都沒有成功。他最終做出了讓步,雖然很不滿意。
「為了你們,我終於貪污受賄。」他憤怒地說著,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短短的人生中,人活著是要有寫原則的,原則就是生命。
節省的女王
簡單淳樸的生活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在精神上,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的——
愛因斯坦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比達拉斯或阿拉伯的任何石油富豪和巨賈更為富有。據說,她的財產價值不下25億英鎊。雖然如此富有,女王仍然十分注意節約。有句英國諺語常掛在女王的嘴邊:「節約便士,英鎊自來。」
在白金漢宮,不僅照明,而且供暖也是保持在最低限度,女王用小電爐來暖和寬敞的大廳。應邀到郊外農村的皇家住宅去坐客的人,被告知需帶毛衣,因為那裡暖氣並非24小時都供,而且還請應邀者自帶酒去,因為「我們並不是大酒鬼」。
皇宮裡相當部分的傢俱已經「老掉了牙」,幾乎要散架了。自維多利亞女王時代以來,皇宮裡的傢俱從未更新過。當參觀皇宮者看到經過修補的沙發和地毯以及很不像樣的掛毯、滿是灰塵的書房時,無不為之驚歎。
女王堅持皇家只用上面印有查爾斯王子紋章的特製牙膏,因為這種牙膏可以擠到一點也不剩下。女王如果看見掉在地上的一根繩子或帶子,也要撿起來塞進口袋裡,可能在什麼時候這些東西會有用場。女王很喜歡馬,但在馬廄裡,馬不再睡在乾草上,而是睡在舊報紙上,因為乾草太貴。
女王自己以身作則,同時要求家人也要按節約精神辦事。即使是她的丈夫菲利普,錢包也是摳得緊緊的。他看到飯館裡酒價飛漲,到了聖誕節,他請宮廷人員在一家豪華飯店裡吃飯時,他便自己準備了一些酒帶去。
聰明的人能夠很好地安排自己的錢,不管是家財萬貫,還是有限收入,他們會享受到用錢的滿足感,但決不會為錢所用。
最簡單的溝通方式
幸福來自快樂的交流和心靈的融洽,生活中越簡單的事物越能給我們帶來快樂與滿足——
貝卡
丹碧絲正在認真地聽7歲的女兒羅莎彈風琴。女兒一個音符一個音符地彈著「神秘的曲子」。丹碧絲想,她最終是能夠辨認出熟悉的旋律的。但是,彈了足足3遍之後,她轉過身來神情茫然。
「是《楊基歌》呀!」丹碧絲驚訝不已地說。
「《楊基歌》?我從來沒有聽過。」
丹碧絲在驚訝的同時還有點發窘。她想:「我的孩子怎麼會沒有聽『基歌』和其他我熟悉的曲子就長大了?我們家裡六兄妹哪個不會這些曲子?」現在她有了答案。這些天來她一直在觀察附近有多少人在唱歌,結果是沒人唱歌。
她最早的記憶是,媽媽一邊搖著嬰兒,一邊哼著搖籃曲。媽媽說她自己不是唱歌的料,但她深沉、婉轉的女中音對丹碧絲她們一直是一種安慰。每次她陪著發燒的孩子或是抱著做噩夢的還未到上學年齡的小兒子挨到天明時,往日的歌聲便縈繞心頭。那歌詞就像是夢的碎片,閃現又離去,然後被愛的哼唱緊握在一起。
如今,年輕的母親慣於到嬰兒用品商店買搖籃曲磁帶。孩子哭鬧時,他們就打開高科技音響設備放一曲——孩子們聽到的是動聽的陌生人的聲音。其實,年輕的父母應該自己學會這些歌,扔掉那些立體聲,在午夜時分把自己的催眠曲作為禮物送給孩子。
由於父親在軍隊工作,丹碧絲她們經常搬家。丹碧絲還能回憶起奔走在炎熱南方的漫長旅途時,聽見父親唱《早晨的卡羅來納》,她們便一齊加入合唱,用最大的聲音唱。
唱歌是她們測量里程的一種方式,《共和國戰鬥歌》能一直伴隨她們跨入另一州界;唱歌也是她們瞭解父母的一種方式,她們由此知道了在她們出世之前父母是怎樣戀愛、怎樣生活的。
前些日子她們去旅行時,女兒們都戴著袖珍立體聲耳機。她們沉浸在個人的小世界裡。她忍不住想,至少在這兒、在汽車裡,女兒們聽到她母親歌詞不全的聲音會感到高興。不錯,她的歌是走調的,但歌聲能傳給下一代。那些高級耳機剝奪了每個孩子應該從兒時帶到成年的寶藏。
丹碧絲的父親70歲時,兄弟姐妹和孩子們在週末聚會慶祝。姐姐瑪麗請了一位通曉所有老曲子的班卓琴師。在秋日的陽光下,她們唱了一天,歌聲又回到她們身邊,彷彿又聽到她父親在唱。週末結束時,最小的孩子也學著歌加入了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