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雞湯精粹版10 第25章 看上去很美 (1)
    寬容六十載

    如果一個人寬恕了別人,那麼他便覺得自己非常堅強——小仲馬

    有一對夫婦結婚六十年了,他們分享每一種感覺,談論每一件事物,之間沒有任何秘密,只是妻子在壁櫥頂部有個鞋箱,她警告丈夫絕不要看。為了夫婦之間的相互信任,男人從不想去窺探鞋箱裡的秘密。直到妻子得了重病,醫生說她不會好了,她才叫男人把鞋箱拿到她的病榻旁。

    男人按照妻子的吩咐打開鞋箱,發現裡面放著兩塊勾織的桌布和一大堆鈔票,共計2.5萬美元。他問妻子這是怎麼回事。妻子說:「我們結婚時,我祖母告訴我幸福婚姻的秘訣是不要爭吵。她教了我一個法子,假如我生你的氣了,想吵架,就去靜靜地勾織桌布。」

    男人感動了,鞋箱裡僅有兩塊桌布,說明他只惹妻子生了兩回氣,可他們在一起生活了60年哪!,一種幸福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親愛的,」他說,「這是對桌布的解釋,那麼,2.5萬美元又是怎麼回事呢?」

    「啊!」他妻子說,「這些錢是我賣桌布掙的。」

    寬容是理解的體現,只有理解了別人,才能寬容別人,對別人的苛刻,就是對自己的放縱。寬容是生活快樂的源泉,它讓我們忘卻計較,忘卻煩惱,以一顆微笑的心對待生活,對待一切。

    象徵信念的珍珠

    不管我們踩什麼樣的高蹺,沒有自己的腳是不行的——

    布萊希特

    那是馬西婭·埃文斯中學畢業前夕,20位畢業生被召集起來開會。

    他們的科學老師約克先生過早地禿了頭,不過,他的蝴蝶領結配上他那副有角質架的眼鏡就顯得富有個性了。他遞給他們每人一隻用緞帶繫著的白色小盒。

    「在這些盒子裡,」他說道,「你將看到鑲有小粒珍珠的手鐲或領夾,那珍珠意味著你們的潛能。這個世界是牡蠣,你們猶如放入牡蠣中的一粒籽,能長成一顆無價的珍珠。所以,你們每個人都擁有一顆偉大的種子!」

    馬西婭·埃文斯依稀記得從她懂事起,母親每個星期都會從她在雜貨店掙得的錢中留下幾美元為她和姐姐瑪麗安娜將來上大學所用。

    馬西婭·埃文斯中學畢業後和丹結了婚。丹大學畢業時,他們有了第二個孩子,沉重的家庭負擔使丹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參了軍。他們過著極不穩定的生活。馬西婭·埃文斯凝視著手腕上的小珍珠,想不出她有什麼「偉大」的潛能,最後,她把手鐲塞進了抽屜。

    過了10年接連不斷的搬遷生活,丹終於找到了一份文職工作,最小的孩子也上學了。馬西婭·埃文斯開始投身於兒童劇院合唱團,彈奏風琴,幫助那些因病或有事而閒居家中的人做好事。馬西婭·埃文斯還做過百貨公司的營業員、花店管理員、心肺健身法教員,甚至郵遞員。

    馬西婭·埃文斯忙極了,她不僅幫助了別人,還為自己增加了收入。不過,馬西婭·埃文斯會打開抽屜,看著手鐲沉思:「我做的哪一件事會像約克先生對那顆小「種子」所寄予希望的一樣呢?」

    晚上,馬西婭·埃文斯在床上翻來覆去不能入睡,昔日上大學的夢想時時縈繞在她腦中。但她已經是35歲了!已有17年沒有參加過考試了。

    馬西婭·埃文斯的母親大概猜出了她的心思。一天下午,她們在通電話時母親說:「馬西婭,還記得為了想讓你上大學而存儲的那筆錢嗎?它還在呢!」

    馬西婭·埃文斯拿著話筒發愣,她決心要實現母親的夢想。

    6個月後,馬西婭·埃文斯鼓起勇氣,進了附近一所大學。馬西婭·埃文斯的能力測試報告指出,她很適合當教師。她簡直難以相信,教師是要像約克先生那樣充滿信心的人。然而,馬西婭·埃文斯還是註冊了教師進修課程。

    可是,讀到第二學期期末時,馬西婭·埃文斯就想退學了。在大學,馬西婭·埃文斯要跟比她年輕一半的聰明伶俐的同學展開競爭;到了家裡,由於沒人做家務,大家只能吃泡麵,屋子裡也積滿了灰塵。

    在馬西婭·埃文斯大學一年級的一個五月的下午,她上完了一堂特別緊張吃力的課後,噙著淚驅車回家。「上帝啊!」馬西婭·埃文斯祈禱,「如果您真的想讓我留在大學學習,請給我引路吧。」

    說來也巧,幾天後馬西婭·埃文斯竟在牙科診所碰到約克太太,馬西婭·埃文斯告訴她那顆小珍珠怎樣激勵她重返校園。「但是,功課實在太難了。」馬西婭·埃文斯抱怨道。

    「我很理解你,」她同情地說,「我丈夫也是到了30歲才開始上大學的呢!」

    她跟馬西婭·埃文斯講述她丈夫的奮鬥經歷,馬西婭·埃文斯聽得入了神,她原以為約克先生已執教多年。

    那次的巧遇使馬西婭·埃文斯堅持讀完了以後的3年課程。

    大學畢業時,馬西婭·埃文斯發現並領悟了約克先生當年所說的「潛能」是什麼了。馬西婭·埃文斯開始在當地一所中學教英文,她力爭把日常生活寓於教學之中,她把教學生廣泛閱讀報紙、帶領他們參觀工廠、邀請社會名人到學校作報告看得與教授莎士比亞文學一樣重要。

    第一學年快要結束時,校長提名授予馬西婭·埃文斯首年教學優秀獎,她簡直受寵若驚。申請這種獎,本人必須講出其中的某位老師曾經如何喚起自己執起教鞭的。當然,馬西婭·埃文斯敘述了小珍珠的故事。

    1990年9月,馬西婭·埃文斯榮獲「百名教師首年教學優秀獎」,更重要的是約克先生獲得了「教師貢獻獎」。當他們兩個接受記者採訪時,馬西婭·埃文斯才發覺時間竟如此的巧合:約克先生明年就要退休了。

    那天,約克先生對記者說,他年輕時缺少自信。

    「是什麼促使你回心轉意的呢?」記者問道。

    「看到別人信任我。」他說道。

    突然,馬西婭·埃文斯彷彿又看到了在科學教室正在打開白色小盒子的20位同學。「那就是我們的共同點,是嗎?」馬西婭·埃文斯恍然大悟。「那些你贈送珍珠的學生都是你認為缺乏自信的年輕人。」

    「不,你們都是我認為懷有偉大種子的年輕人。」約克先生回答道。

    信心是人生的支柱。一個人缺乏信心,就好像一個房屋沒有支柱,就很難有一個朝氣蓬勃的個人生活,也就談不上成功。人生的所有事業都從信心開始。信心是個人成功最關鍵的因素,信心是人生的靈芝草。有了信心,就有了生命。

    成功背後的動力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著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

    奧斯特洛夫斯基

    湯姆剛從軍中退伍時,只有高中學歷,無一技之長,只好到一家印刷廠,擔任送貨員。

    一天,這年輕人將一整車四五十捆的書,送到某大學的七樓辦公室。當他先把兩三捆的書扛到電梯口等候時,一位二十多歲的警衛走過來,說:「這電梯是給教授、老師搭乘的,其他人一律都不准搭,你必須走樓梯!」

    湯姆向警衛解釋:「我不是學生,我是要送一整車的書到七樓辦公室,這是你們學校訂的書啊!」

    可是警衛一臉無情地說:「不行就是不行,你不是教授,不是老師,不准搭電梯!」

    兩人在電梯口吵了半天,但警衛依然不予放行。

    湯姆心想,這一車的書,要搬完,至少要來回走七層樓梯二十多趟,會累死人的!

    後來,湯姆無法忍受這「無理的刁難」,就心一橫,把四五十捆書搬放在大廳角落,不顧一切地走了。

    回到印刷廠,湯姆向印刷廠老闆解釋事情原委,獲得諒解,但也向老闆辭職,並且立刻到書店買了許多教材和參考書,含淚發誓:「我一定要奮發圖強,活出個樣子,絕不再讓別人『瞧不起』。」

    從此,湯姆天天閉門苦讀,每當他偷懶、懈怠時,腦中就想起「警衛不准搭電梯」被羞辱、歧視的一幕,也就打起精神,加倍努力用功。

    後來,湯姆終於申請到了哈佛大學的全額獎學金。

    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湯姆開辦了自己的公司,變成百萬富翁。

    人只有在遭遇挫折,被他人百般刁難、歧視、嘲諷時,才能「打醒自己」,讓自己被「當頭棒喝」而驚醒過來!

    不能辜負的信念

    擁有自信,就等於擁有能力;決心成功,往往就等於真正的成功——

    斯邁爾

    15世紀中葉的一個夏天,航海家哥倫布從海地島海域向西班牙勝利返航。

    經歷了驚濤駭浪的船員都在甲板上默默祈禱:「上帝呀,請讓這和煦的陽光一直陪伴我們返回到西班牙吧。」

    但船隊剛離開海地島不久,天氣就驟然變得十分惡劣了。天空佈滿烏雲,遠方電閃雷鳴,巨大的風暴從遠方的海上向船隊撲來。這是哥倫布航海史上遭遇的最大一次風暴,有幾艘船已經被海浪打翻了,沉入了大海的深淵。船長悲壯地告訴哥倫布:「我們將永遠不能踏上陸地了。」

    哥倫布知道,或許就要船毀人亡了。他歎口氣對船長說:「我們可以消失,但資料卻一定要留給人類。」

    哥倫布鑽進船艙,在瘋狂顛簸的船艙裡,迅速地把最為珍貴的資料縮寫在幾頁紙上,捲好以後,塞進一個玻璃瓶裡並加以密封,將玻璃瓶拋進了波濤洶湧的茫茫大海。

    「有一天,這些資料一定會漂到西班牙的海灘上!」哥倫布自信而肯定地說。「絕不可能!」船長說,「它可能會葬身魚腹,也可能被海浪擊碎,或許會深埋沙底,但它不可能被衝到西班牙海灘上去!」

    哥倫布自信地說:「或許是一年兩年,也許是幾個世紀,但它一定會漂到西班牙,這是我的信念。上帝可以辜負生命,卻絕不會辜負生命堅持的信念。」

    幸運的是,哥倫布和他的大部分船隻在這次空前的海上風暴中死裡逃生了。回到西班牙後,哥倫布和船長都不停地派人在海灘上尋找那個漂流瓶,但直到哥倫布離開這個世界時,那個漂流瓶也沒有找到。

    1856年,大海終於把那個漂流瓶衝到了西班牙的比斯開灣,而此時,距哥倫布遭遇的那場海上風暴,已經過去了3個多世紀。上帝不會辜負生命的信念,上帝沒有辜負哥倫布的信念。

    很少有根本做不成的事情,之所以做不成,與其說是條件不夠,倒不如說是信心不夠。所以只要你有信心,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用堅韌達到目的

    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堅持來完成的——

    約翰遜

    詹姆斯·貝內特立志要辦一家屬於自己的報紙。可1825年在他經營《紐約信使報》時遭到了挫折,1830年他的《環球》又宣告破產,此後不久《賓夕法尼亞人》又沒有成功。失敗像是他的死對頭,總是接二連三地不邀而至,而他卻癡心不改。

    1835年,在十四年的辛苦勞動和勤儉節約之後,他找到賀拉斯·格裡利,希望能夠和他合作創辦一份新的日報《紐約先驅報》。賀拉斯·格裡利拒絕了這個建議,但是給他推薦了兩名年輕的印刷工。這兩個人和貝內特組成了合夥關係。

    1835年5月6日,《紐約先驅報》正式創辦,當時它所有的資本僅能支付十天的花費。貝內特在華爾街租借了一間狹小的地下室,在裡面擺了一個椅子,再在兩個圓桶上面架一塊厚木板,就成了一張簡陋的辦公桌。除了印刷之外,他們在這間斗室裡做所有的工作,就此開始了這份在美國新聞史上有著巨大影響的日報的創辦歷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