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要懂得保護自己 第7章 人心的恐懼 (1)
    根據1999年5月公佈的美國聯邦調查局數據,全美犯罪數字破紀錄地連續第七年下降,降幅為百分之七。全美的兇殺案數量,也比前一年少了百分之八。擔任全美執法最高首長的司法部長雷諾曾說:「這意味著上街更安全,受害送命的人減少,全體美國人的心情也更加平和。」

    那麼,我們的心情為何並未變得更加平和呢?

    我在全美各地演講時,向聽眾提出的問題之一是:「過去二十年,性侵害與綁架案發生率上升的速度有多快?」絕大多數聽眾答以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二百,甚至百分之三百的數字。很少人知道,上升速度一直相當固定;大幅增加的是這些案件的媒體報道數量。聽眾心裡的「統計數據」攀升,乃是恐懼感作祟。

    給美國人的恐懼感火上澆油,該為此負起責任的是什麼人或什麼事情呢?部分專家與媒體評論家,把怪罪的矛頭指向電視。「見血就有高收視率」已經成為美國國家級與地方新聞媒體的口號。

    罪案報道的播映比重,與大眾對於犯罪產生的恐懼同步飆高。媒體與大眾事務中心指出,1990年至1995年間,聯邦調查局報告顯示兇殺案發生率下降了十三個百分點,新聞媒體的謀殺案報道數量卻暴增3.36倍,這個數字還不包括「辛普森殺妻案」的報道。

    人心恐懼感節節升高的另一個原因在於,針對孩童下毒手的罪案發生後,受害者的姓名,甚至臉龐,事隔多年仍然揮散不去。十二歲女童波莉·柯拉斯,在加州北部佩達魯瑪的自家臥室給人綁走,之後遭到姦殺身亡。十三歲的史蒂芬妮·古漢,在洛杉磯的一條巷弄裡遭人槍擊而送命。芳齡十六的選美皇后瓊貝奈·瑞姆西,在科羅拉多州一個名為巨石的小鎮,遭人勒斃。

    除了上述兇案報道之外,這類使人心神不寧的回憶還有很多,例如,有一名青少年對另一名挨家挨戶義賣糖果的十一歲男孩進行性侵害,並且將其扼死。

    「雖然記憶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淡化,然而一有新的案子傳出,便每每喚起了那些回憶,使你產生與受害者感同身受的心情。」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犯罪學教授亞弗烈·布隆斯坦說,「我們週遭鄰居的女兒,都有可能碰上波莉·柯拉斯的遭遇,這樁謀殺案喚起了我們對女兒的擔憂。」

    即便受到這類畫面與報道的密集煩擾,我們的情緒仍然迅速恢復正常。此外,我們很容易看不清事實真相。

    1.一切屬實,絲毫不假

    為求避免心情沮喪,淡化事實也許是個很吸引人的想法,然而,還是有一些事實,是每一位為人父母者與相關專業人士都應當有所瞭解的。這些統計數字與調查結果,迫使我們不得不更加心生警惕、更加注意觀察、堅定地為我們的孩子做好面對今日世界的準備。我提供這些資訊,目的不在於嚇唬人,而是要幫助各位細察一些相互牴觸的事實:這些事實使各位難以明辨自己該相信的是什麼。

    美國聯邦政府司法部指出,全美境內的戀童癖者數量,介於二十五萬人至五十萬人之間。所謂戀童癖者,是指對孩童有性慾,並且尋找孩童進行性行為的成年人。根據估計,每個戀童癖者一生中會猥褻的孩童數量,介於兩百五十人至三百五十人之間。至關緊要的是,要記住:「針對兒童所犯下的性侵害案件中,百分之七十五至百分之八十五的加害者是受害兒童認識的人,摯愛的人或者信任的人。」兒童遭受猥褻,有可能始於嬰兒時期;然而,最容易受到侵害的年齡介於九歲至十二歲。據估計,每四名女孩中就有一人、每八名男孩中就有一人,在十八歲前曾遭受過性虐待。有一份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前述受虐的比例可能更高:每兩名女孩就有一人、每四名男孩就有一人曾經受虐。

    司法部在一項以全美最大規模的監獄受刑人調查為根據所做的研究中指出,三分之二的性侵害犯人曾經欺負孩童,在這些年幼的受害者中,有三分之一是施虐者的子孫或繼子孫。

    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阿靈頓的全美受害者中心,是一個私人辯護團體,代理執行長大衛·畢提說:「性犯罪絕大多數是以孩童為對象,因為他們是比較無助、比較順從的目標,而且要脅迫他們保持沉默也比較簡單。」

    這項研究檢視了發生於超過四十四州境內的六百樁兒童誘拐與謀殺案。雖然誘拐謀殺兒童的案子不常見——佔全美謀殺案數量的千分之一,但是研究發現,百分之五十八的兒童誘拐謀殺案,發生於住家附近四分之一公里的範圍內。行兇者多半住在誘拐受害者的地區,或者定期經過犯案地區。

    這項研究呼籲民眾應該對於住家鄰近區域裡的陌生人或者異常行為多加留意。該研究指出,表面上看起來是大人在管教任性的孩子,實情可能更為嚴重,因為有許多兒童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遭到誘拐的,目擊者並未意識到犯罪行為的發生。

    研究內容還顯示,典型的誘拐犯,年紀在二十七歲上下,未婚白人,多半都有暴力或侵害兒童罪案件的前科。相較之下,典型的受害者,通常是白人女孩,年約十一歲,在旁人的眼中,她們都是一些中產階級小康家庭的「普通孩子」。

    這類案件中,有百分之七十四的受害兒童是在遭到誘拐後三小時內遇害。該研究指出,大多數兒童誘拐案件是由家人或朋友所犯下,這點雖然不容忽視,但是兒童遭誘拐後遇害身亡的案件中,行兇者是陌生人的比例達百分之五十三。

    這項研究最重要的一項建議是要快速採取行動。誘拐兒童的案件中,有六成是在孩子失蹤超過兩小時之後才報警處理的,孩子遭到綁架後三小時內遇害的比例更高達百分之七十四。警方必須立即挨家挨戶查訪,找出孩子失蹤前最後的去處。該研究更顯示,若警方無法掌握受害兒童與綁架者接觸的地點,破案率便急劇下降,在警方知道確切地點後,破案率便會上揚。

    2.年輕族群對暴力的恐懼升高

    1995年,凱瑟醫療機構與美國國家兒童辯護團體「今日兒童」進行了一項全國性的調查。年輕人都認為——不論其年齡、地區、人口統計族群——暴力、槍支與幫派,是他們生活中的最大威脅。

    「孩子們的童年正在流失當中,」「今日兒童」特殊保健行動的主任瑪麗安·歐蘇利文說,「如果一個孩子對於嚴肅的生存議題產生了如此程度的恐懼,本該用於嬉戲學習的時間,卻被他們耗費在恐懼上了。孩子們成為棟樑之才的概率可能會因此而降低。」

    1999年4月21日,科羅拉多州利多頓發生了美國史上死傷最為慘重的校園槍擊案。這種在貌似平靜安逸的校園中所發生的槍擊案,使全美上下大為震驚。即便近來有數據顯示,1997年10月至1999年4月間校園暴力事件已然減少,仍有七樁校園槍擊案成為全美頭條新聞。

    在這些慘案發生後發表言論的專家說,如此嚴重的暴力事件發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辯論的核心在於導致這類暴亂的原因為何。

    杜克大學的兒童與家庭政策中心主任肯·道奇,曾經以八年的時間長期追蹤九百名高危險青少年。他說:「有時候,你可以瞧得出一些端倪。」有暴力傾向的孩子不見得全都一個樣兒,但是危險因子清晰可辨——低收入家庭、危險的居住地區、過度嚴厲的管教、身處於家庭暴力之中——這可能使孩子早在幼兒園或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便陷入一種充滿敵意的精神狀態。

    幸運的是,最新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全美校園的暴力事件事實上也在全面減少當中。問題在於,科倫拜高中與其他地方所發生的駭人事件,意味著「暴力事件可能已改變了樣貌」,國家研究委員會的黛博拉·菲利普斯說:「這種當眾掃射的模式,似乎有增加的趨勢,這點使人憂心忡忡。」她還問道,「觸發這類事件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

    調查人員正朝影響幼童心理健康的社會因素方面詳查,就算是孩童年紀稍長後才會出現的嚴重徵兆也不放過。他們非常熱切地想要瞭解反社會行為與親社會行為的極早期前兆。在瞭解日後引發嚴重問題的徵兆之後,我們才可以辨別出可行的干預調停手段。

    家長在監督、管理與指導子女走過亂糟糟的青少年時期時,在這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是最為重要的。做父母的如果太快「放手」以滿足子女對於自主權的需求,或是不想被孩子排斥,卻很有可能因此忽略了某些問題的徵兆。青少年要求隱私是一回事,一放學回家就把自己關在房裡直到半夜三更,抱著提供殺戮練習的電動遊戲玩個不停又是另一回事。
本站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 | 都市小說 | 言情小說 | 收藏本頁